[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二天 相即无相无相即相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96

佛七讲话 第七集 八十年第四期

第二天 相即无相无相即相

有一次,一位居士问我一个问题,非常重要,我感觉有必要和大家讲一讲。

他说,实相无相,这是佛说的,赞佛偈又说,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 伦,这不都是相吗?他说,赞佛偈是不是取相?同时他解释说,金刚经说,凡所有 相皆是虚妄,阿弥陀佛是虚妄的吗?

这个疑问太大了,如果不解释开,要下地狱的。

你们要知道,不是相以外另有无相,无相以外另有相。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是 相。如果无相以外另有相,那个相是定性有,定性有就是常边;如果相以外另有无 相,那个无相是断灭空,断灭空是断边。着二边不合中道。

实相无相,就是说相就是无相。可是无相就是相,又说实相无不相。这个,经 上说得明白,大家不留心。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相,空就是无相 。色即是空,相就是无相;空即是色,无相就是相。经上又有解释说,非色灭空, 色性空故。不是色灭了才空,色性是因缘生无自性,它就是空。

这个我们找个比喻说,容易明白了解。大海中起万重浪,万重波浪皆是相,可 是万重波浪是一水所成。水性湿,湿不可见,所以,水不可见,因浪而见;浪无以 自立,因水而立。水和浪是一法,不可分别。水外无浪,浪外无水;水即是浪,浪 即是水。这个道理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的。

所以,于相离相,则见法性。如果相外求无相,是边见。

色即是空,我们说是法性;空即是色,我们说是法相。法相法性不可分别。不 可分别,是它的体;可分别,是它的相。如果执着相为实在有,就是遍计执。所以 佛说一切法无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具足说,法具三义:体、相、用。体无分别,相用有分别。因为体相用是一法 ,所以这个话应该说:体,分别而无分别;相用,无分别而分别。这就是实相义。

所以,听到实相无相,就马上想到实相无不相;听到实相无不相,马上想到实 相无相。

实相法,四种净土里,当然常寂光土,也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就是说法的 实相。阿弥陀佛是报佛,极乐世界是报土。所以,不可起疑心,说阿弥陀佛是不是 相,是不是虚妄的?这个疑心一起,不但不能往生,要下地狱的。

大家都知道,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应该说报身是报法身,化身是化 法身。因为报身化身同一法身故,不可分别。法身称作毗卢遮那,报身称为卢舍那 ,据华严宗说,卢舍那就是毗卢遮那的异译。怎么知道呢?因为卢舍那就是叫卢遮 那,卢遮那是毗卢遮那的简称。所以诸佛三身是一身,一身就是法身。

华严经又说,诸佛法身非是身。非身就无相,无相出报身化身,就是相。法身 就是报化二身。所以说,无相就是相;报化二身统通是法身,所以相就是无相。

所以大家要知道,于相离相则见性。我们是凡夫,不够那个资格。见性是了生 死的。

那么我们怎么也说见性呢?见性有四种,信、解、行、证。了生死、见性的人 ,那是证。证法性,就了生死。所以大悲忏讲,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们不够资格,我们只有信。念佛,就是行。大家只管念佛,不管你解不解,皆 得往生。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仗着阿弥陀佛大愿力加被,不是我们自力所致的。

所以,大家只管一心恭敬念佛,没有法不在里头的。千万不要生我见,生我见 ,要受害的。

当然,这位居士起这个疑心,不是不懂佛法,懂得不彻底。要是不懂佛法,他 就不知道这么发问了。可是这个疑心一起,地狱之报。

大家千万不要起,要坚决地信,以信导愿,以愿导行。信愿行具足,就得往生 。

我不知道大家懂不懂,回去善思惟。

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三天 不争名利恳切念佛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一天 随时随地记得念佛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一期 第二天 悲智双运成就佛道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句解 释经题
 金刚三昧经一波记 入实际品第五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三期 第七天 处堪忍世界要修生忍法忍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一期 第三天 念佛除妄想烦恼业障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一期 第六天 字字入心不空过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拾遗卷第七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一期 第五天 不生我慢持名念佛求生西方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四期 第五天 不贪名利随缘过日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二期 第五天 识心无一动念处一切功德回向西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南传佛教大事年表[一][栏目:[南传佛教]人文历史传记]
 十恶与三果报[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贫穷与富有[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七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九集]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栏目:禅诗三百首]
 闭关非为我、证果以利人论[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印光大师说故事 103、净心所感 往生示蝶[栏目:灵岩故事]
 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四十集[栏目:圣宇法师]
 佛教到底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和尚们的不如意[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