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红尘自在心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48

红尘自在心

如果能够知道自己在哪里?能够找到自己的自性,
并知道自性明明白白就在那里,就能得到安详自在。
所以,人最主要的就是要“悟到这念心”,
契悟了这念心所有问题皆可从此处迎刃而解。

见涤法师  

  面对缤纷的红尘世界,你的心始终安详自在吗?你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大自在、大解脱吗?“真正的自在,是这念心能得到解脱,找到自性!”中台佛教学院院长暨研究所所长见涤法师,应台湾师范大学之邀作专题演讲时如是表示。 
 

契悟了这念心 
一切迎刃而解

  见涤法师开宗明义说道:人,住在世间,来到人世,如无正确知见、看法,就容易迷失掉,随之而来就会感受到种种苦恼,空虚而无法自在。如果能够知道自己在哪里?能够找到自己的自性,并知道自性明明白白就在那里,就能得到安详自在。所以,人最主要的就是要“悟到这念心”,契悟了这念心所有问题皆可从此处迎刃而解。

  人之大患在执着,迷失了自性,作不了主,忘了最初之本怀,因而滋生种种苦恼。

  见涤法师讲了一个公案:昔日有位禅师买了一只花瓶回来让大众欣赏。某日,有位沙弥打扫时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这时大家都很紧张,认为老法师会很生气,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老法师走过来看了看,即说“把这碎片扫一扫”。大众甚感不解为何老法师一点也不生气。这位禅师说,当初买这花瓶的目的是为让大众欢喜,如果破了就不欢喜,岂不有失当初之本怀?  

  见涤法师就此公案提醒大众,做一切事情都要了知目的在哪里?这不是哲学的问题,这是切身的问题,把目的弄清楚了,整个人生的大方向就朗朗现前。   

  见涤法师继而表示,人从早到晚,做种种的活动,其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其共同的目标是什么?“就是为了要离苦得乐!”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本位上,用自己的方法,想办法去离苦得乐,然而是不是都可以达到呢?   
  不然!因为目标、方法错了。


离苦得乐不在他方 
在每个当下皆能作主  

  譬如:有人以为拥有了一千万就能离苦得乐,但事实不然,可能在一瞬间能得到满足,接下来又想得到更多更多的东西……,这念心不断地在追求,求不到是一种苦,求到了又害怕失去,也是一种苦,始终是苦。   

  佛很慈悲,出现于世的目的就是希望所有人皆真正离苦得乐、到达彼岸。彼岸不是在另外一个他方世界,就在当下每一个时刻,当下每一个时刻能够作得了主、能够超越、能够真正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就能够得到自在,就能够真正离苦得乐。所以,离苦得乐的根本,在于我们的“心”,这念心掌握了,要它快乐就快乐,自在就自在。

  但为何偏偏我们的这念心就无法自在?明明“心”是我们的,为什么就做不到自在?见涤法师表示,因为“这念心”从小到大都没能好好的训练过!佛法告诉我们一切问题的核心在这一念心,这念心时刻作主,完全不须依靠外在境界,得也好、失亦罢,皆看得开、放得下,就能够自在、解脱,如此的人生才是光明、积极的。  

  所谓红尘,“尘”是一种尘劳,这种尘劳包括了佛法所谓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界,这些境界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刺激多了会觉得疲劳,这是“尘”的特性,如果没弄清楚,就很容易迷失。例如“吸毒”,刹那间好像很快乐,但副作用很多,智者绝不碰它。佛法中的“六尘”有如毒品,智者不染六尘。佛法所说要断除一切贪、瞋、痴,凡人认为不人道,但若能真正断除贪瞋痴、不染六尘,才能真正离苦得乐、究竟自在。所以,佛法不是苦行主义,是真正乐观的。   

  见涤法师说,外在的境界另有一特质,就是──无常、生灭。我们总认为,外在的一切可始终保有它;或明知是无常,却不愿去思惟它,于是在这当中生起很多执着,执着愈深,灭了之后,受的苦就愈大。想想,世间一切有什么是真正永恒不生灭的吗?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切皆是生灭的。故了知生灭之理,不是悲观,而是乐观的,因为知道事件的真相后,就不会为此而受到苦。


真正的自在
须从不生灭心上努力

  然世人愚痴,总将幸福、快乐建立在“无常生灭法”上面,这是很危脆的,随时会幻灭,故唯有找到自己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核心──即清楚明白的这念心,因这念心的灵知灵觉是不生灭的,不生灭法,才是真正值得依靠的,所谓“有形皆归坏,不灭为真空”,这个“空性”才是最究竟的,乃至于能“观空不住空,门前坐春风”,这念心无论在任何境界皆能圆融无碍。所以要达到真正的自在,必须从究竟的不生灭心上努力,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见涤法师亦提出“诸法空性”之理。他表示,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诸法无自相,没有真实自己的相貌,如果一个东西有真实自己的相貌,应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但不然,譬如有些我们认为好看的,别人不认为,故好看、不好看,其实是很主观的,不是这事物真实相貌,这个“相”会随着时、空因缘的改变而改变。佛法告诉我们,外面一切境界皆是主观心念所造成的,无有实相,但我们往往把所观的境界当成是真实的,所以生起种种执着。如能了然诸法空性之理,把心当中的贪瞋痴慢慢厘清到一种程度,因缘成熟,即能彻见事情的真相,得到真正的解脱。   

  见涤法师一再强调“净秽由心,非关外境”,外面的一切境界是好、是坏,完全由我们这念心来决定,所以试着调好自己的心,把心当中的贪瞋痴三毒化掉,则外境不管好、坏,看在眼里皆欢喜自在,慢慢地会感觉四周法界变清凉了。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一切的根本即在契悟这念心。契悟了,一切皆可随自己的意,即所谓的“如意”,但要真正达到万事如意,是要经过修证的。见涤法师说,悟了之后,不是就了了,还要在事上用功,把自己的贪瞋痴化掉,才能到达自在的境界。   

  见涤法师说,要契悟这念心有一些方便法门,即佛所开示的“戒、定、慧”三无漏学。“慧”是一种智慧,解脱的智慧,要得解脱之智,需修戒、修定。戒,不是一种束缚、不自在,它其实是最自在的,因持一条戒,即得一条解脱。


了然三世因果
修善断恶中明心见性

  见涤法师表示,依戒律去做,就可拥有一定的物质环境,即所谓的福德资粮,有了资粮,安住在这些基础上,再修禅定,就容易成就道业,得解脱慧。见涤法师表示,富贵虽可带给我们一些自在的力量,但不究竟,真正的自在是这念心能得解脱。

  接着见涤法师提到三世因果的道理,若了然因果律,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待人处事进退得宜,自能消灾免难。所以,修行人的命是算不准的,因其心念时时在转恶念为善念,很多的恶缘恶业,当下亦随之被转化掉了。   

  “三界当中,最高的游戏规则即是因缘果报。”见涤法师说,要得大自在,就要从最基本的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做起,慢慢的善法、好的环境会现前,修行因缘也会更深。层次再提升,契悟到诸法空性之理,到最后达到契悟自心,找到自性,见到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最末,见涤法师幽默地指出,一般人喜欢找异性,不喜欢找自性。如果能真正找到自性,会发觉自性比异性可靠得多了,异性会生灭、变化,自性却绝对忠实可靠,不会生灭变异。所以,真正找到自性,在红尘当中就可达到彻底的圆满自在。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How To Change Your Life
下一篇:我们的自由度是多少
 悲愍众生 愿皆成佛
 完美智慧人生的磐石──禅
 择友
 佛法甚深,清净微妙。
 焚化炉
 安居随笔
 谈习惯
 态度决定人的一生
 信心
 无常的曙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会放下[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快乐人生[栏目:觉真法师]
 除夕布新时 光寿无量开[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信心与修持[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修心八颂》第七颂[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清净道论》讲要 第三讲:止业处 第三节、四十种止业处[栏目:玛欣德尊者]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六 三、广六位心所──十三门辨根本烦恼[栏目:韩镜清教授]
 法会读诵本 03.点灯功德[栏目:法会读诵本]
 喝腊八粥,是何等因缘?[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The Great Renunciation[栏目:The Buddha, His Life and Teaching]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