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一期 第六天 一切恭谨戒乘俱急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9

佛七讲话 第八集 八十一年第一期 第六天 一切恭谨戒乘俱急

学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别人都是菩萨,自己是愚痴众生。恭敬一切,只要十种 法不犯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不贪、不瞋 、不痴。

所以古圣人说:「闲谈莫论人非。」别人假使有好的地方,要做适度的赞扬。 赞扬固然好,不可过分。过分的赞扬,变成讽刺。所以经上说,说话要说恭敬语、 功德语、法语。我们都是凡夫,我们认为非的,并不一定非;认为是的,并不一定 是。如果妄谈是非,令一切众生屈死在我们舌下。

恭敬一切就没有我慢,没有我慢可以去两种障。一种烦恼障,一种所知障。时 常听人家说:「你伤害我了。」那就是烦恼。还有人说:「你知道的,我都知道; 你不知道的,我还知道。」这就是所知障。烦恼障续分段生死,所知障续变易生死 。药师偈说:「拔苦必期二死尽」,不过令众生不起我执就是了。

一切恭谨。谨是谨慎,谨慎就不犯戒。如果广说,有很多的戒法,略说就是十 种,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不贪、不瞋、不痴。 这十项业清净,假名成佛。所谓「佛本是无,清净则有。」就是指三业清净。各位 居士回到家里,遇到事情,不叫别人吃亏,宁肯自己吃点亏。叫别人吃亏,后患无 穷;自己吃点亏,可以保你平安。十项恶业里边,口业最要注意,身三意三,唯有 口四。

成就无上佛道,有两种法,一个是戒,一个是乘。戒就是一切戒法,略说就是 十种净戒。乘有声闻乘、缘觉乘、菩萨大乘。因为这三乘法都可运众生出生死,所 以称为乘。声闻乘修四谛法;缘觉乘修十二因缘法;菩萨大乘修六度万行法。所以 乘重在一个「法」上,戒重于「戒」上。

念佛人要知道这一点。心不想是非,口不说是非。「非佛法莫说,非佛行莫行 。」非佛法莫说,就是乘;非佛行莫行,就是戒。如果能作到这一点,就是「戒乘 俱急」。戒乘俱急,就是戒和乘都精进。

今天第六天了,晚上加两支香。大家的心要平心静气,不要慌张。晚上固然很 累,你自己要调适。调适要精进,如果调适懈怠,就不对了。调适精进,精进要调 适,好比佛所说的,如调琴弦,不缓不急。

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一期 第七天 三世平等是对待空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一期 第五天 清净心与广学多闻
 夏雨清凉解要 十五
 诸法无行经浅解 解经文 卷下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四期 第五天 不贪名利随缘过日
 夏雨清凉解要 十三
 金刚三昧经一波记 无相法品第二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拾遗卷第六
 佛说不增不减经讲记 讲经文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句解 释经文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三期 第六天 精勤念佛随缘尽分亲见弥陀往生极乐..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一期 第三天 心中无事事中无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六字名号的意义[栏目:慧净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第三章 玄奘西行及其翻译活动 第一节 玄奘早期行历[栏目:中国唯识宗通史]
 修行人应经得起八风考验[栏目:昌臻法师]
 请求宽恕[栏目:佛网文摘]
 “当处出生,当处灭尽”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该如何与三世同时存在解说?[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第四章 阿姜查 修行问答[栏目: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饿人得食喻:六字名号做成信心[栏目:净宗譬喻·净宗法师开示集]
 四 周罗财官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弟子对长辈一向尊敬孝顺,但婆媳关系仍处不好?怎么化解?[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