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八)密乘发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26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八)密乘发心

【尤其密乘之发心,如是思维:一切众生本具佛之自性,藉以客尘迷乱之力,漂泊轮回之一切有情,令现见原始实相本来面目】

如《二观察续》曰:“诸有情即佛。”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但由于无始以来习气烦恼遮止本来面目的缘故,无法呈现清净刹土。因此在发心的时候,安置一切众生于诸佛清净刹土,并不是将众生安置在某一个地方,而是消尽一切众生遮止本来面目的一切污点,当污点消尽的时候,自然呈现本具有的清净刹土。

所谓【客尘】,指遮止本具有功德的一切障碍。在不同教法中,它有很多很多说法,比如小乘称之为人我和法我,缘觉讲解十二缘起,唯识宗讲解八识,中观讲解二障及四障,密宗讲解二种无明——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这些都是客尘。如今站在密宗的立场上,客尘就要理解成俱生无明和遍计无明。

由于这两种无明遮止本来面目的缘故,无法呈现本具有的一切清净刹土。现前我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众生遮止本来面目的一切客尘,而呈现自己的本来清净地。

要记住,所谓的清净刹土,如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现喜刹土、莲师铜色吉祥山等,不需要向外求,就是自己的清净心中。不能呈现这种刹土的原因就是被无明二取遮止,所以我现前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天下一切众生都能消尽遮止本来面目的无明二取。

方便发菩提心与智慧发菩提心的差异在于何处呢?在慈悲缘众生之上,方便发菩提心与智慧发菩提心的方便教授是一如的。但在智慧缘大觉之上,则有外观和内观的区别。在共同发菩提心中,常常将清净刹土安立于外在的某个地处。但是作为密宗弟子,清净刹土的安立则在内心。这是密宗不共的智慧发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七)菩提心是获证佛果之无谬正因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九)密乘发心的殊胜之处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十)无常是我们精进修行的增上缘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一)于善知识作名医想
 圣者言教 第十课(四)修行不能只走一个过程
 圣者言教 第四课(一)清净发心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六)改过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五)依靠前行对治烦恼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六)谴除无明二取即为成就佛果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五)从暇满人身的角度理解调心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四)调心才能迅速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九)爱别离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传灯:星云大师传》星云大师唯一亲自授权传记[栏目:佛教图书·读书推荐]
 心经广义 开经[栏目:冯达庵居士]
 最后一程[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慈爱的修习(法增比丘)[栏目:忍辱]
 感恩天地父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六十一、何为四摄?[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说好做好[栏目:星云法师]
 学佛之路(华影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六祖坛经讲话 第一 行由品 经文.注释[栏目:六祖坛经讲话·星云大师]
 佛教依正不二思想的生态实践智慧(王春华)[栏目:佛教与环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