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3)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68

天二、于修光明(分二科)  地一、举光明想(分二科)  玄一、加行思惟

彼瑜伽师复应教授,告言:贤首!汝先所取诸光明相,于奢摩他品加行中,及于毗钵舍那品加行中,皆应作意,如理思惟。

这是第二科,复次教诲里面有三科,第一科于修止观,已经讲过了,现在是第二科,于修光明。分二科,第一科是举光明想。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加行思惟。「彼瑜伽师」,指那位善知识,「复应教授」,前面教授了一大段,现在复应教授这位弟子,「告言:贤首!汝先所取诸光明相」,你以前你在静坐的时候,所修的光明相,现在要用,要用这件事。怎么样用法呢?「于奢摩他品加行中,及于毗钵舍那品加行中」,在修止的时候,在修观的时候。「皆应作意,如理思惟」,都应该思惟这个光明相,如理的去思惟这光明相。怎么叫作意如理思惟光明相呢?

 

玄二、相应修习

若汝能以光明俱心、照了俱心、明净俱心、无暗俱心,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乃为于奢摩他、毗钵舍那道,修光明想。

这是第二科相应修习,就是与奢摩他、毗钵舍那和合在一起,去修这个光明想。「若汝能以光明俱心」,假设你在静坐的时候,能够以光明俱心,就是心和光明在一起,这个心里面有光明相,当然这是要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你才能做到这一点,你若是没有经过锻炼,你心里面是没有光明的。「照了俱心」心里面有光明,做什么呢?照了俱心,就帮助你的心、帮助你的智慧,帮助你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照了所缘境,是有这种好处。「明净俱心」照了所缘境是什么情形呢?就是能将所缘境的相貌,很分明的显现在心里面,叫做「明净俱心」。「无暗俱心」这个明净的境就是你在修止的时候,修观的时候,里边没有暗,没有暗在心里面,这叫做「明净俱心」,也叫「照了俱心」,也就叫做「光明俱心」。

「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你心里面有光明,这样去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如是乃为于奢摩他、毗钵舍那道,修光明想。」你若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就可以算是奢摩他道、毗钵舍那道,修光明想了。《披寻记》的解释,他另有一个意思,念它一遍。

 

《披寻记》一○四九页:

若汝能以光明俱心等者:此中光明,谓法光明。缘法光明以为境界修光明想,是名光明俱心。于所观法得如实知,是名照了俱心。无有忘念,是名明净俱心。无无明疑,是名无暗俱心。

「若汝能以光明俱心等者:此中光明,谓法光明」并不是日月灯的光明,它说是法的光明。「缘法光明以为境界修光明想,是名光明俱心。」他这样解释。「于所观法得如实知,是名照了俱心。无有忘念,是名明净俱心。无无明疑,是名无暗俱心。」这个《披寻记》的作者,他认为这样解释好。

 

地二、辨其失得(分二科)  玄一、失

若有最初于所缘境,多不分明,数习胜解,其相暗昧。

这下面是第二科,辨其失得。前面是举光明想,这里说明:有光明想和没有光明想,是有得、有失的不同的。分两科,第一科是失。「若有最初于所缘境,多不分明」若是这位禅师,最初修止观的时候,心里面没有光明想,那么「于所缘境多不分明」,对于所缘境,不是那么样的分明,就是因为没有光明,显现出来的相貌就不是十分清楚。

「数习胜解,其相暗昧」,说初开始用功的时候,我的奢摩他、毗钵舍那都不是那么理想,那么我继续用功的修止、继续用功修观,我达到胜解的时候,应该好一点了,不行,「其相暗昧」,你的所缘境还是暗昧,就是不那么分明。

 

由是因缘,后所修习所有胜解,亦不分明。

由此因缘,所以以后所修习的不管是止、是观,所成就的胜解也还是不分明。

 

虽多串习,而相暗昧。

虽然说是时间也很多,我时时的用功修止观,你连续不断地这样修习止观,但是所缘境的相貌,还是不分明,「而相暗昧」,这是失,没有光明想的过失。

 

玄二、得

若有最初于所缘境多分分明。

第二科是得。假设这位禅师,他修过光明想,这样子呢,最初一开始,对于所缘境的相貌,多分是分明的,很清楚。

 

数习胜解,其相明了,由是因缘,后所修习,转复分明,虽少串习,而相明了。

虽然是串习的时间不是很久,但是这所缘境的相貌非常明了,所以有光明想,有这样的好处。

 

天三、于修念住(分二科)  地一、明趣入(分三科)  玄一、标由

如是汝由善取如是厌离相故。

这下边,第三科于修念住。第一科是于修止观,第二科是于修光明,第三科于修念住,修四念住。分二科,第一科是明趣入。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由。「如是汝由」这前面这几段,是指这个学者说,「汝由善取如是厌离相故」,修这个厌离相,世间上的衰损、兴盛都是可厌离的,厌离相。

 

善取如是欣乐相故。

你持戒清净,有堪能性,能得上人法,能得上道,能得圣道,这是一个尊贵的事情,这是值得欢喜的事情,你经过一番的修习,你对于这件事的印象很深刻了。

 

善取如是奢摩他相故。

你也经过长时期的修奢摩他,你已经得到了九心住,奢摩他相。

 

善取如是毗钵舍那相故。

四种慧行的毗钵舍那相。

 

善取如是光明相故。

去取得这日、月、灯的光明,睁开眼睛看见太阳的光明,或者是月的光明,或者是灯的光明。就是黑天了,没有太阳、月亮、灯的光明,你心里面有光明,你成功的取得了光明相。这样呢,这是几种相,一共是五种相:一个是厌离相、一个欣乐相、一个奢摩他相、毗钵舍那相、光明相,取得这五种相了。

 

于时时中,内心寂静,于时时中,由随相行毗钵舍那思择诸法。

你成就了这五种相,你随时,从时至时,你心里面这个正念,念这个奢摩他的时候,奢摩他就出现了,那么你内心就是寂静,而不动乱。这是无论是贪烦恼、是瞋烦恼,那个十种相,八种寻思,和那五随烦恼,五盖的烦恼,不能够影响你,你心里面能够寂静住。「于时时中,由随相行毗钵舍那思择诸法」,「时时」就是一切时中,你愿意由正念把提起来这毗钵舍那,把毗钵舍那建立起来,就是由随相行的毗钵舍那,三种毗钵舍那之一。「思择诸法」,要思惟诸法无常、无我、毕竟空的道理。

 

即于不净正修加行增上力故。

你这几种相,你修成功了,你随时都可以做得到这件事,但是这个时候呢,正是修这个四念住,修这个身念住,观身不净。观身不净这里面也有厌离相,也有欣乐相,也有奢摩他相,也有毗钵舍那相,也有光明相。「即于不净正修加行增上力故」,也就是你对以不净为所缘境的时候,你内心里面正是这样修行的时候,是有强大的力量的。

 

于诸念住,渐次趣入。

于这个诸念住,身受心法这个念住,「渐次趣入」就是按照次第,就是向前进步了,向前进步。

 

玄二、释相(分二科)  黄一、于身念住(分三科)  宇一、内身(分二科) 

宙一、辨修相

将趣入时,汝应先于内身所有三十六物,始从毛发,乃至小便,善取其相。汝应于是自内身中诸不净物,先当发起不净胜解,数数发起此胜解已;复令其心于内寂静。

「将趣入时,汝应先于内身所有三十六物」这是释相,前面是标由。标由这五种相的增上力;由,现在解释这个相貌,解释趣入四念住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于身念住。分三科,第一科是内身。分两科,第一科是辨修相,修这个身念住的相貌,怎么样修呢?

「将趣入时」还没有趣入,但是开始趣入,「趣入」,入于四念住这个法门的时候。「汝应先于内身所有三十六物」,三十六物都是什么呢?「始从毛发,乃至小便,善取其相」你在奢摩他里边,毗钵舍那里边,在光明里边,要能取到这三十六物的相,这心、肝、脾、肺、肾这些事情。「汝应于是自内身中诸不净物」你应该在自己内身里面的,这么多的臭秽的东西,「先当发起不净胜解」你修这身念住的不净观,你先应该在心里面,发动你的内心,现起来不净的胜解,就是三十六物都是不净的,一样一样都在心里面现出来,现出来这样的胜解。这胜解也是经过修习而后成就的,一开始人是没有胜解的。

「数数发起此胜解已」你一次又一次地发起这个胜解的观想,观想这个身体里面的不净,这样子,这就是修毗钵舍那观了。「复令其心于内寂静」你不应该一直地修毗钵舍那观。「复令其心」还要,你自己要下命令,叫你这个心「于内寂静住」,不修毗钵舍那观了,修这奢摩他寂静住。

 

宙二、结内名

如是名为于内身中修循身观,依自身内而发起故。

这是结内名,结束这一段,它名为「于内身中修循身观」。前面这一段文的要义,就是你在内身中修循身观,就是按照次第,一样一样去观察这不净的相貌。

为什么叫「内身中」呢?「依自身内而发起故」你这个毗钵舍那观是凭借你的内身;你自己的身体里边的这些不净,而发起毗钵舍那观的,所以叫做「内身中修循身观」。

 

宇二、外身(分二科)  宙一、辨修相

次应于外诸不净物,善取其相。汝当发起青瘀胜解,广说乃至骨锁胜解;或狭小胜解、或广大胜解、或无量胜解。数数发起此胜解已;复令其心于内寂静。

「次应于外诸不净物,善取其相。」前面是内身,现在第二科是外身。分两科,第一科辨修相。「次应于外诸不净物」,你寂静住修奢摩他之后,你不应该一直地修奢摩他,所以,其「次应于外诸不净物」,就是不是你自己的内身了,是他人的,他人的而是属于死亡的死尸,叫做「外」,因为这个死尸这时候不是有情了。「诸不净物」那个身体的变坏了,各式各样的不净物,「善取其相」,你要善巧地观想那个不净的相貌。

「汝当发起青瘀胜解,广说乃至骨锁胜解」你在内心里面,于不净物,诸不净物善取其相。怎么叫「于外诸不净物,善取其相」呢?「汝当发起」你应该在内心里面发动,用这毗钵舍那观,加上念心所,要把这青瘀的相貌现起来。但是用这胜解、用这毗钵舍那观,要注意地观察这个青瘀的相貌,但是这个观察是有力量的,所以叫做胜解。「广说乃至骨锁胜解」前面的文说过。

「或狭小的胜解、或广大的胜解、或者无量的胜解」你最初是观一个人,一个死尸的不净,一个死尸的不净你观成功了观第二个。观一个不净,然后还是应该寂静住;寂静住以后再观。这修奢摩他的止是增长定力的,但是也同时能加强你毗钵舍那观的力量,修奢摩他的时候,是有这两个意思的。这样子,观一个尸体的不净,再观第二个、再观第三个、第四个,乃至到大海边,都是尸体,乃至全世界都是尸体。

「数数发起」你这样观,不能就观一次、两次;要一次又一次不断地现起来这不净观。「此胜解已」,这样子强有力的观想以后,「复令其心于内寂静」,你再令你的心修奢摩他,修奢摩他就是选一个所缘境在那里安住不动,这样修。

 

宙二、结外名

如是名为于外身中修循身观,依他外身而发起故。

「如是名为于外身中修循身观」,这就是于外身中修循身观,就是这样修。「依他外身而发起故」,因为什么叫作外身修循身观呢?因为这个不是观察自身,是观察外边的死尸而发起的毗钵舍那,所以这个名之为外身。

 

宇三、内外身(分二科)  宙一、辨其修相(分二科)  洪一、修胜解(分二科) 

荒一、于现在位

后复应于自身内外诸不净物,善取其相,令心明了。

这是第三科内外身。内身也讲完了,外身也讲完了,现在是第三科讲内外身。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其修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修胜解。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于现在位。

「后复应于」,这个修外身的循身观以后,「复应于自身内外诸不净物,善取其相,令心明了」。这个《披寻记》的分科,是说现在位。后复应于自身的内,自身的外。自身的内呢,也可以变动着讲,不必一定要按照《披寻记》的意思讲。自身的内,就是现在在生存的时候。生存的时候,这一层表面的皮,这一层皮,是相似的清净,但是里面的三十六物,完全都是不清净的。但是这是活人,这是身体。这外诸不净物就是死掉了,死掉了,自家这个身体死掉了,变成了什么什么样的不净物了。外是死掉了叫做「外」。这样说呢,就不全是现在位,那么这个《披寻记》,它那段文呢,因为你加上了现在,那就不能说是死亡,因为现在还生存嘛,那就讲的不同了。

 

又于他身内外不净,善取其相,令心明了。

又于他人的身体,「内」,那就是生存的时候。「外」就是死亡的时候。这两种不净,是不一样的。「善取其相令心明了」。

 

于自所爱,汝当发起如是胜解。

这里加上这么一句,就是你应该对于自己所爱的这个臭皮囊,你要发动这样不净的胜解,这样观察,那么就破除这个爱了。现在第二科于当来位。

 

荒二、于当来位

复于死已,出送冢间;至冢间已,弃之在地。

「复于」,也还是属于这一科。「复于死已」,说这个人死亡了以后,把他送到埋葬的地方去。「至冢间已,弃之在地」,丢弃在地面上。

 

弃在地已,至青瘀位,至脓烂位,广说乃至至骨锁位,发起胜解。

 

洪二、住寂静

数数发起此胜解已,复令其心于内寂静。

「数数发起此胜解已」,这是第二科住寂静。「数数发起此胜解已,复令其心于内寂静」,还是令心寂静住。

 

宙二、结内外名

如是名为于内外身修循身观。依自他身,若内、若外,而发起故。

「如是名为于内外身修循身观」,这是第二科结内外名。这就叫做于内外身修这个循身观,观身不净。为什么呢?「依自他身,若内、若外,而发起故」,所以就名之为于内外身修循身观了。这可见,人这个欲心,是很不容易消灭的,所以修观的时候,不断的重复,不断的重复来修这个不净观,使令这个内心的欲,能消灭它。

 

黄二、于受等念住(分三科)  宇一、标

汝复应于四无色蕴,由闻思增上力,分别取相。

这下面是第二科,于受等念住,就是受、心、法,三念住。前面是说身念住。修这受、心、法的念住,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汝复应于」,说是你还应该「于四无色蕴」,就是受、想、行、识,这四个蕴是没有四大的,四无色蕴。「由闻思增上力」,怎么样修法呢?由「闻思力」。「闻」:听闻经论,经论上告诉你了,怎么样修这个受、心、法,这是「闻」,就是自己学习。「思」:就是思惟,从经论上学习了以后,你要内心里面去专精思惟。这两个力量,「分别取相」,去认识、去观察,去取得了受、想、行、识的相貌。

 

于其三分,发起胜解。

在三个部份那里,发起观察,这个毗钵舍那观。这一段文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列。那三部份呢?

 

宇二、列

一、于奢摩他品。二、于无散乱品。三、于毗钵舍那品。

分这么三类,从这个三个部份,去发起这个受、想、行、识观。这是受、心、法这三种观,三种念住。这是列,下边第三科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于奢摩他品。分两科,第一科是辨修相。

 

宇三、释(分三科)  宙一、于奢摩他品(分二科)  洪一、辨修相

于奢摩他品者,谓若汝心于内略时,起无相无分别寂静想行。

「于奢摩他品者」,这位禅师,他从奢摩他来学习,来修行受、心、法的观察。怎么修法呢?「谓若汝心于内略时,起无相无分别寂静想行」,你这个时候,心里面修奢摩他的止。修止的时候,你心安住于内所缘境不分别,所以叫做「略」,就是不分别。虽然不分别,还是有一点分别,甚么呢?起「无相无分别寂静想行」,就现起来无相,在心里现出来没有这种十相,也没有八种寻思的分别,也没有五盖的随烦恼,所以你内心里面是寂静住的。这是什么境界呢?就是一个想、一个行。色、受、想、行、识五蕴,你这样的无相无分别寂静,这就是想、这就是行; 你心里面取这个无相的相貌,取这个无分别,取这个寂静的相貌,那么就是「想」。而你这个「取」就是「行」,就是这样做,这样做把这个境界能现出来。

 

及无作用、无思慕、无躁动,离诸烦恼寂灭乐想行。

「及无作用」,就是前面无相的想行,就是没有十种相的作用,那么这个无相的想行,就现出来了。「无思慕、无躁动」,这就是八种寻思,没有八种寻思的分别,那你心里面就不会思慕,就不会躁动。你心里面有寂静想行的时候,就能离诸烦恼,就没那个贪欲瞋恚五盖的分别。「离诸烦恼寂灭乐」,这时候心里面有个寂灭的快乐。「想行」,这些事情还是想行,就是无作用想、无作用行、无思慕、无躁动、离诸烦恼寂灭乐的想行。

 

于所缘境无乱受等四无色蕴,剎那剎那展转别异。

前面的无相、无分别,寂静的这个境界,这个所缘境,没有乱,没有这个散乱的事情。这样的境界呢,就是受等四无色蕴,就是受、想、行、识,你受无相、无分别寂静想行,还是受,这是一种受。「四无色蕴」,受、想、行、识四无色蕴,这就是包括了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就是包括这三个念住了。这三个念住,也还就是四种无色蕴,剎那剎那展转的,你在观察它的时候,观察这四无色蕴,它是剎那剎那展转的变异,前一剎那不是后一剎那,后一剎那又不是后一剎那,展转的,它在剎那剎那的变异、差别。

 

唯是新新而非故故,相续流转;

「唯是新新而非故故」,剎那剎那都是新,而不是旧的。第一剎那照第二剎那说,第一剎那就是旧了,第二剎那就是新了; 第二剎那若是对第三剎那来说,也同样是有这新旧的不同。但是呢,它都是剎那剎那的,如果第一剎那没有灭,它继续到第二剎那呢,那么第一剎那就是旧,第二剎那也是旧了;或者这么说第一剎那是新,第二剎那就是旧了。现在不是,剎那就灭了,灭了又生,所有生的剎那都是新,它没有停留到第二剎那,所以都是新的,而不是旧的。「相续流转」,这是剎那剎那的生灭变化,虽有生灭,但是还是相续的、相续的变化。

 

汝应于此,如理思惟,发起胜解。

你应该对这个受、想、行、识,「无相、无分别、寂静而住的受、想、行、识,相续的流转」,「汝应于此,如理思惟,发起胜解」,思惟它是无常的,那就是受念住,就是心念住、法念住了,这是修无常观。本来是观心无常,现在通通都是无常,受、心、法都是无常。

 

洪二、结内名

如是名为:于内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这是结名,总结它的名称。你若是这样的修行呢,这就叫做于内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宙二、于无散乱品(分二科)  洪一、辨修相

于无散乱品者。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于奢摩他品。这奢摩他品在这修受、心、法观,这看出来:这受、心、法观和一般的受、心、法观有点不同;它是先修止,在止里面现出来,无相、无分别、寂静想行,及无作用、无思慕、无躁动、离诸烦恼寂灭乐想,先修止,而后又修无常观,受、心、法都是无常的,这叫做受、心、法观。

「于无散乱品者」,这第二科,分二科,第一科是辨修相。这个奢摩他,也是不散乱,而这里面又提了无散乱,怎么回事情?它是不一样的,怎么不一样呢?

 

谓汝于先,取诸境界缘诸境界,堕不定地,过去尽灭,及今失念心乱所生诸相寻思随烦恼境增上受等四无色蕴,汝应于此如理作意思惟。

这是辨无散乱品的修行。「谓汝于先」,这个无散乱品,是说你这位修行人「于先」,就是你没有修行的时候,最初是不修行,而后才修行的。修行是在后,不修行在前。在你没有修行的时候,「取诸境界」,你的受、想、行、识,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眼所生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所生受想行识,都是取着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的。「缘诸境界」取着了之后,就在这个境界上去虚妄分别「堕不定地」,这个时候你没有心一境性,所以你是入于属于不定地的境界,不是定。「过去尽灭」但是这是过去的时候,不是现在,现在已得心一境性了,过去的时候这些散乱的境界「尽灭」,在今天来看都不存在了。尽灭了,那是散乱的境界;现在尽灭,就是无散乱了,有这样意思。

「及今失念心乱所生诸相寻思随烦恼境」,说我现在心里面不是那么散乱的,但是有的时候你会失掉了正念,失掉正念呢,你心里面还会去攀缘,颠倒妄想的。就是失掉了正念的时候,你的心就乱了,就所生诸相。心一乱呢,你就会在原来串习的境界上打妄想了,就是所生出来的诸相,就是色、声、香、味、触、贪、瞋、痴,男女这个相。「寻思」,就生出来八种寻思,「随烦恼境」随顺烦恼的境界,就是「五盖」,五盖的境界。这个时候就乱了。

「增上受等四无色蕴」,这个时候,从无始劫来的熏习,你心里面这个散乱的境界也是有很大的力量。怎么知道平常的妄想有力量呢?我曾经讲过:就是我们现在静坐的时候,有旁边听收音机,开收音机、关收音机就有声音,你心里面就烦了,我在修行,你打我闲岔!其实那开收音机、关收音机声音也不是很大吧,可是他就感觉不对了!若是你在大众里念佛呀,但是你不念佛,你在那里打妄想,别人念佛又打引磬、又打木鱼,你一点也不感觉打闲岔!你心里面还是在的,不妨碍你打妄想。这表示甚么呢?你打妄想是有力量的!别人那么大的声音,也不感觉打闲岔;但是静坐的时候,怎么就小小有点声音,你就感觉不对了,我要告假,我不在这里,这里不是修行人的地方!是的,这话没错,就是你的静坐那个静的力量不够。你的静的力量不够就感觉到人家是打你闲岔;若是你静的力量进步了呢?不在乎,你就不在乎了。这就是增上力,这个失掉了正念的时候,你心里面有诸相的作用,有寻思的扰乱,有随烦恼的不寂静,这些的境界都是有力量的,有力量的「受等四无色蕴」,受、想、行、识都是有力量的。

「汝应于此,如理作意思惟」,观察这个境界。观察这个境界,当然是把这个境界要排遣出去,排遣出去就不散乱了,所以叫做「于无散乱品」,这样修行。

 

《披寻记》一○五一页:

于无散乱品至如理作意思惟者:此说受等四无色蕴由二差别。说名无散乱品: 一、谓先时取诸境界缘诸境界堕不定地,受等四无色蕴今已过去尽灭,是故说名无散乱品。言过去尽灭者,谓过去法因已受尽,自性已灭故。二、谓今时失念心乱所生诸相寻思及随烦恼,心既知已,缘此为境增上所起受等四无色蕴,于尔所时,其心从散乱出安住寂止,是故亦名无散乱品。

「于无散乱品至如理作意思惟者:此说受等四无色蕴由二差别。说名无散乱品」。二种差别,那二种呢?「一、谓先时取诸境界缘诸境界堕不定地,受等四无色蕴今已过去尽灭」了,这是说过去的事情,站在现在的这个时间来说:那个事情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是尽灭「是故说名无散乱品」。「言过去尽灭者,谓过去法因已受尽,自性已灭故。」,这个法的现行还是有因的,这因的力量已经没有,灭了; 就是和你的受、和你的心一接触,它就开始灭。「因已受尽,自性已灭」,它的体性已经不存在了。

「二、谓今时失念心乱所生诸相寻思及随烦恼,心既知已,缘此为境增上所起受等四无色蕴,于尔所时,其心从散乱出安住寂止,是故亦名无散乱品。」,已经从散乱境界出来了,心里不乱了,也还是有过去的味道。

 

如是诸法,其性皆是诳幻所作。

那么这就是作观了。说是过去的时候,没得定的时候,那种虚妄分别的境界;现在得定以后,偶然的有失念的、散乱的境界,这些诸法「其性皆是诳幻所作」,他那个诳幻的那些法的体性都是虚诳的、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虚妄所作,什么虚妄,就是你的心里虚妄分别所作的。

 

暂时而有,率尔现前,多诸过患。

「暂时而有」,它有是有,但是暂时的,暂时的是有。怎么叫做诳幻呢?因为暂时而有。「率尔现前」,就是忽然间就出现了,就是你心的分别嘛。「多诸过患」,这种虚妄境界它本身有个欺诳性,像我们就受它的迷惑了,认为它怎么怎么好,其实实在,实在是欺骗。

 

其性无常,不可保信。

「其性无常」,它的体性是剎那变异的,而没有常恒住的。「不可保信」,保就是信,是不可以相信它的。「有为法如云,智者不应信」,本质境也是虚妄的,何况你心里面现出的影像境,这更不真实了。

 

《披寻记》一○五一页:

如是诸法至不可保信者:谓如前说堕不定地及失念生诸所有法,如幻事喻,暂时而有,率尔现前,若诸愚夫恒被诳惑,由是说言其性皆是诳幻所作,若诸聪慧能正了知。由是说言,多诸过患其性无常不可保信。

「如是诸法至不可保信者:谓如前说堕不定地及失念生诸所有法,如幻事喻」,这个事情就和那个幻术所变现的事情的那个比喻一样,「暂时而有」的、「率尔现前」的。「若诸愚夫恒被诳惑」,这个糊涂的人会被这些虚妄境界所迷惑,「由是说言其性皆是诳幻所作,若诸聪慧能正了知。」就是佛教徒学习了佛法,他是有智慧的人,这样聪慧的人呢,能正了知:那都是虚妄,不是真实的。「由是说言,多诸过患其性无常不可保信。」

 

汝应如是发起胜解。

 

洪二、结外名

如是名为于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这前面说的这个修行的方法,说你应该这样子发起胜解,发起毗钵舍那观,这是结束这个名字。下面「如是名为于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这是结束这个名字。下面第三科,于毗钵舍那品。这样散乱品和奢摩他品这二品都解释完了,现在解释毗钵舍那品。分二科,第一科辨其修相。

 

宙三、于毗钵舍那品(分二科)  洪一、辨其修相

于毗钵舍那品者:谓汝善取毗钵舍那相已。

你这个修行人,要取得毗钵舍那的相貌,这个观怎么样的观?你先要有认识。

 

住有相有分别作意。

这个毗钵舍那,就是作观的时候,他是安「住」在「有相」,就是有所缘境的相貌。「有分别」:就是相是所缘境,分别是能缘的,就是在所缘境上有种种分别。「作意」:分别作意。

 

于有分别有相所缘,增上内所生受等四无色蕴。

有相有分别,这有相所缘境上,是内所生的受想行识是无色蕴。

 

如理作意思惟此法剎那剎那展转别异,唯是新新而非故故,相续流转。

「如理作意思惟此法剎那剎那展转别异」,就是如佛所教导的法语,你按照那个道理去观察、思惟。思惟什么呢? 思惟「此法剎那剎那的展转」的「别异」。前一剎那就和后一剎那不同了,「展转别异」。「唯是新新而非故故,相续流转。」这个法,它生灭而不中断,所以还是相续的流转。

 

如前所说,发起胜解。

就像前面所讲过了,讲过五停心观,讲过缘起观。

 

洪二、结内外名

如是名为,于内外受心法,修循受心法观。

这样子观察。

 

玄三、总结

如是汝由依不净观,正修加行增上力故。于四念住,当得趣入。

「如是汝由依不净观,正修加行增上力故」,这是第三科总结,总结这段文。「如是汝由依不净观,正修加行增上力故,于四念住,当得趣入。」你能这么样的依不净观,正修加行的力量,你就能悟入四念住的境界了。这是总结,下面第二科明胜进。这个是于修止观、于修光明、于修念住,这几科都讲完了,现在嘛解释这个胜进,就是你这样修四念住之后的事情,所以叫胜进。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地二、明胜进(分二科)  玄一、标

又汝应于念住加行,时时修习胜奢摩他、毗钵舍那。

这是标,就是又你这位禅师,应该时时地要坐禅,就是对于四念住就是禅,对四念住的加行,时时地修习殊胜的奢摩他、时时地修习殊胜的毗钵舍那。也修止、也修观;也修观、也修止,这样子。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应如是行。分二科,第一科是乞食摄。又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应如是行(分二科)  宇一、乞食摄(分二科) 

宙一、略标

汝于如是四念住中,安住正念。

你于这样的「四念住」里边,「安住正念」,就是苦、空、无常、无我,这样的正念去观察。

 

随依彼彼村邑聚落边际而住。

你在这个聚落边住或者在那个聚落边住,在那里住;不能在聚落里边住,住聚落的边上,要乞食容易。

 

于心随顺趣向临入所缘境界,汝应舍此所缘境相。

「于心随顺趣向临入所缘境界」,你修四念住的时候,修时间久了,你这个四念住是在你的心里面,是相随顺的,也向前进步,叫做「趣向」。而后能够相应了,就是「临入」。随顺所缘境界,趣向所缘境界,临入所缘境界。「汝应舍此所缘境相」,这个时候,你因为有事情要做,要到聚落去,你就应该心里面舍掉这个所缘境相,不能再修观的。

 

入彼村邑聚落乞食。

你就来到这个聚落里边,城邑的里边,去乞食去了。这是略标,下面第二科别释。分四科,第一科是善护其身。

 

宙二、别释(分四科)  洪一、善护己身

应当善避恶象、恶马、恶牛、恶狗、恶蛇、恶兽、坑涧濠堑、株杌毒刺、泥水粪秽。

到聚落里边去乞食,「应当善避恶象、恶马」,你应该好好注意,要躲避开这个「恶象」、躲避开「恶马、恶牛、恶狗、恶蛇、恶兽、坑涧濠堑、株杌毒刺、泥水粪秽。」要躲避这些事情。到聚落里面乞食呢,你应当「善避」,善巧地要躲避这个恶象、躲避这个恶马、恶牛、恶狗、恶蛇、恶兽;「坑涧濠堑」,也要躲避,不要跑到坑里头去了。你心里面还要再修四念处观,不注意外边的境界,就可能走路的时候走到坑里面去了。所以不要,你要弃舍这个四念处的所缘境。到城市里去乞食的时候,要注意!要躲避这个恶象、恶狗、恶牛、恶马、恶蛇、恶兽,坑涧要避过去。「涧」就是水,两边是山,中间是水,就是「涧」。「濠堑」,濠也就是堑,堑也就是濠,就是周围城墙外边的水,绕城的水,叫做「濠堑」。「株杌毒刺」,这个株杌就是树根,树根露在外面的叫「株」,不露在外面的叫做根。「杌」就是树里没有枝,没有枝干的树,那叫做「杌」。「毒刺」有毒的刺你要避免。「泥水粪秽」,或者是走在道路上,有泥、有水、有粪秽,你要避免这些事情。

 

及应远离诸恶威仪,秽坐卧具。

「及应远离诸恶威仪」,你自己到城市里去,聚落里去乞食,你要远离这些不好的威仪。「秽坐卧具」污秽的坐具、污秽的卧具,你都应该远离。

 

汝应如是善护己身。

总而言之,你应该这样子善巧地保护你的身体,不要被那个恶象、恶马、恶牛、恶狗、恶蛇、恶兽所伤害了,要保护自己。不要说,我有修行,我不怕!不要说这种话。

 

洪二、善守诸根

若于如是诸境界相,不应策发诸根。

「若于如是诸境界相,不应策发诸根。」这是第二科,善守诸根。若于如是诸境界相现前的时候,「不应策发诸根」你不要说是有恶狗,我不怕狗,我拿着石头来打狗,你不要搞这个事情,「不应策发诸根」。

 

汝应于彼不作功用,善守诸根。

「汝应于彼不作功用」,你应该不要去采取什么行动,「善守诸根」你好好保护住自己,不要受到伤害就好了。

 

洪三、善住正念

若于如是诸境界相,应当策发诸根;汝应于彼正作功用,善住正念,令诸烦恼不起现行。

应该这样子用功。「若于如是诸境界相」出现的时候,「应当策发诸根」自己警策自己,发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汝应于彼正作功用」。是作什么功用呢?「善住正念」,要保护住自己有正念,与道相应的正念,「令诸烦恼不起现行」应该这样子努力。

 

洪四、善知其量受用饮食

汝应如是善护己身、善守诸根、善住正念。

「汝应如是善护己身」,这是第四科,前面是善守诸根、善住正念。这第四科,善知其量受用饮食。「汝应如是善护己身、善守诸根、善住正念。」这样子修行、用功。

 

于彼作意,善知其量,受用饮食。

「于彼作意,善知其量」,遇见什么境界,心里面也要有所觉察。但是你要应该知道量,这个作意就好了,作这么多就可以了,不要是很多的作意。「受用饮食」,受用饮食的时候,你要知道量,我不要吃太多,也不吃太少。

 

宇二、言论摄(分二科)  宙一、如法说

又汝应与在家出家,说应量语。

第二科言论摄。分二科,第一科是如法说。「又汝应与在家出家」的人,同他们也不是不说话,要说话,说话是要有量。

 

说应理语、说应时语、说正直语、说寂静语。

说这样的言论。「说应量语等者,不违现量、比量及圣教量。」你说出的话,要不违背现量,现量是什么呢?就是眼、耳、鼻、舌、身,前五识能够察觉到,说这种事。比如说你现在说:这儿有条龙,这是违背现量,因为人看不见嘛!我眼睛看不见有龙,你在说谎话。你坐禅是坐禅,但是没有得禅,你不要向人说:我得到了禅了。不可以这么说,这是说应量语。「说应理语」,合乎佛法的道理说出来的话。「说应时语」,这个时候这个话是有道理,但是这个时候不应该说,你要注意时间的。说正直的语言,说寂静的语言,说这样的话。

 

《披寻记》一○五二页:

说应量语等者:不违现量、比量及正教量、名应量语。不违观待等四种道理,名应理语。应顺时机,能引义利,名应时语。应顺时机,能引义利,名应时语。圣道支摄,名正直语。趣涅槃宫,名寂静语。如是一切,说法语摄。

「说应量语等者:不违现量、比量及圣教量、名应量语」,这叫做应量语。「不违观待等四种道理,名应理语」。不违背这个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这四种道理,也不违背,「四种道理,名应理语」。「应顺时机,能引义利,名应时语」。应该你随顺当时听你说话的人的根性,「应顺时机,能引义利」你说出话,能够引发那个人的智慧,能引发他的道心。「圣道支摄,名正直语」属于这个圣道,七觉支、八圣道,或者是符合三十七道品都是圣道。「趣涅槃宫,名寂静语」说出这个话,能帮助人到涅槃那里去。涅槃是寂静的,你的语言能有这种作用,也就名为「寂静语」。「如是一切,说法语摄」。

 

一切世间非法言论,皆当远离。

世间上不合道理的言论,你都应该远离,不要说这种话。

 

宙二、应无诤(分三科)  洪一、标

虽复宣说如法言论;不应诤竞。

这是第二科「应无诤」。分三科,第一科是标。「虽复宣说」,虽然你能追寻佛的教导,能够宣说如法的言论,但是不要和别人争论。别人就不赞成你这个法语,你说你是有道理的,但他不同意,他就和你辩论,但你不要和他争论,「不应诤竞」。

 

洪二、征

何以故?

这是征,下面是解释。

 

洪三、释

若诸士夫补特伽罗,住诤竞语,互相难诘;其心便住多戏论中。

「若诸士夫补特伽罗,住诤竞语,互相难诘」,若是这个人欢喜同人说笑话,对方也说笑话,其实不是说笑话,就是说真实语,等于是真实的;一不对劲了,就烦恼来了!所以是不应诤竞,不要和人争论。「何以故?」什么原因不要和人争论呢?「若诸士夫补特伽罗住诤竞语」,若是这个人他欢喜同人诤论,偏要说上句,这样子「住诤竞语」。「互相难诘」你说这个,你说东我就说西; 你说南我就说北,反正就是和你唱反调,就是这样子,「互相难诘」。「其心便住多戏论中」你若这样子,你心就是住在很多的戏论里面了。这是没有真实意义的这种事情,你心安住在这里了,那就是烦恼的境界了。

 

多戏论故,其心掉举。

你欢喜说笑话,和人诤论,那么你静坐的时候心里就掉举,就是把以前的事情,自己又说一遍,所以其心掉动,不安静。

 

心掉举故;心不寂静。不寂静故;便令其心远三摩地。

就不容易得到三摩地。

 

黄二、应如是住(分二科)  宇一、应精进(分二科)  宙一、标举

如是行已;汝应速疾不舍所缘,结跏趺坐。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所取相。由恒常作,及毕竟作,修瑜伽行。

「如所取相」,如前面告诉你,所取的奢摩他相、毗钵舍那相、光明相,恒常又恒常作,「恒作常作」就是不间断的作,精进的这样修行,「及毕竟作」就是决定把这件事情作成功、圆满。「修瑜伽行」要修止观,要修四念住,就这样子。

 

宙二、喻合

犹如世间钻火方便,起无间加行,及殷重加行。

第二科是喻合。「犹如世间上」的人「钻」木取「火」,是古代的时候的方法,「方便」的方法。「起无间加行,及殷重加行」他钻火的时候,还要不间断的钻火,「及殷重加行」就是专心一意的去做这个钻火的事情。

 

汝应如是恒常修作,毕竟修作。

说是我作这个事情不对,那么我作什么事情呢?「汝应如是恒常修作」就是常委作,殷重去作这件事。「毕竟修作」。

 

宇二、应起愿

又汝应起如是愿心:假使一切赡部洲人,尽赡部洲曾经寿量,今皆总集在我一身。

「又汝应起如是愿心:」要发这个愿,什么愿呢?「假使一切赡部洲人,尽赡部洲曾经寿量」,所有的阎浮提的人的寿量,寿命加起来。「今皆总集在我一身」,这么多人的寿量现在都总集在一起,放在你的身上,那你活的岁寿很大了。

 

我亦尽此无量寿命,决定于断瑜伽作意,胜奢摩他、毗钵舍那,精进修习,时无暂舍。

阎浮提这么多人的寿命都集中在你一个人的身体里,你一个人的寿命活到几百岁几千岁了,几万岁了,「总集在我一身」,「我亦尽此无量寿命,决定于断瑜伽作意,胜奢摩他、毗钵舍那,精进修习,时无暂舍。」我有这么长的寿命,我也会尽此无量寿命,「决定于断瑜伽作意」,能断烦恼的瑜伽作意,胜奢摩他、毗钵舍那精进的修习,「时无暂舍」从时至时,我不会暂时的弃舍。

 

由正了知如是所修瑜伽加行,有大胜果、大胜利故。

「由正了知如是所修」,由于这个修行人他本身有智慧,他能够正确的了知,「如是所修瑜伽加行」,有大胜果。修这个瑜伽,修这个四念处,会有一个大的、胜利的果实,「有大胜果」、「有大胜利」,这是两句话。「由正了知如是所修瑜伽加行,有大胜果、大胜利故」。或者是禅定算一果,毗婆舍那的智算一果,那么就是也是两句了; 或者是得了禅定,进一步可以修圣道。禅定能帮助圣道;圣道也能帮助禅定,这样子就得到大胜果及大胜利了。

 

何况如是少分寿量,少时存活,虽极远去,不过百年;委悉算计,但须臾顷。

「何况如是少分寿量」,就是阎浮提所有人的生命都集中在你一个人身上,你都应该努力修学圣道,何况就是少分的寿量,别人的寿命不给你的,何况你的寿量是少分的寿量,少时的存活、生存。「虽极远去,不过百年」,虽然说我能活很久,那么最久也不过是百年。「委悉算计,但须臾顷」,就算是委悉算计,要详细的来计算「但须臾顷」,你这个生命不过须臾间而已。上一次上课,须臾就是四十八分钟。一生的寿命除掉了打闲岔的事情,除掉了吃饭,除掉了睡眠,你还能有多少时间?就还有四十八分钟!「须臾顷」。

 

亥二、结

如是汝应随所教诲,恒常修作、毕竟修作。

第二科结束。「如是汝应随所教诲」,随佛陀的、善知识的教诲「恒常修作」,要不懈怠,少少的事情不能够耽误自己用功,所以恒常去修作止观,「毕竟修作」决定把这件事做完。

 

若为此义,受习于断;汝于此义,必当获得。

若是你为这件义利,接受这个法门,去修学这个断烦恼,证悟法性的法门。「汝于此义,必能获得」,你要这样子有这样的决心的话,你对于证悟法性这件事,一定会成功的。

 

汝当最初证得下劣身心轻安,心一境性。

这个地方,说出来两件事。你应该最初证得下劣的身轻安、心轻安、心一境性; 就是未到地定,你要努力的把这件事做好。

 

后当证得世,出世间,广大圆满。

先得到心一境性以后,你继续努力就会得到世间的广大圆满,就是四禅八定了; 出世间的广大圆满,那就是得圣道,得阿罗汉道了!现在是声闻地。

 

酉三、结

初修业者始修业时,善达瑜伽诸瑜伽师,依不净观,如是教诲,名正教诲;如是修行,名正修行。

「初修业者始修业时」,这第三科是结。初修业的人,始修业的时候。「善达瑜伽诸瑜伽师,依不净观,如是教诲,名正教诲」,初修业的人才开始用功的时候,「善达瑜伽诸瑜伽师,依不净观」,他根据佛陀说不净观,而这样的来教诲你,这是一个正当的教诲。「如是修行,名正修行」,你这样用功修行,就是修这个不净观的修行,这是一个正大的修行。

 

申二、例慈愍等(分二科)  酉一、例随应

如说贪行,是不净观之所调伏;如是瞋行,是慈愍观之所调伏;乃至最后寻思行,是阿那波那念之所调伏;如其所应,皆当了知。

「如说贪行,是不净观之所调伏;如是瞋行,是慈愍观之所调伏」。由慈愍观能破除去瞋心,由不净观能破除去贪欲心。「乃至最后寻思行,是阿那波那念之所调伏」,最后就是妄想心特别多,特别散乱的人,是阿那波那念之所调伏。就是修持息念,能破除去一切妄想。「如其所应,皆当了知」,这些事情都应该明白。

 

酉二、显差别(分二科)  戌一、总标

其中差别余趣入门,我当显示。

其中差别的、不同的地方,「其中差别」,「余趣入门」,除了这个数息观,除了不净观之外,还有其它的法门,也能够使令你进入圣道,也就是入门了。「我当显示」,我应该显示给你、开示你。

 

戌二、别显(分四科)  亥一、慈愍观(分二科)  天一、释趣入(分二科) 

地一、胜解作意摄位(分二科)  玄一、趣入观门(分二科)  黄一、初位(分二科)

宇一、发起胜解

依慈愍观初修业者:于外亲品、怨品,及中庸品,善取相已,处如法坐。

「依慈愍观初修业者」,前面是说不净观,这底下是别显。一个是总标,下面是别显,别显里面先说慈愍观。分二科,第一科是趣入。分二科,第一科是胜解作意摄。又分二科,第一科是趣入观门。分二科,第一科是初位,发起胜解。

「依慈愍观初修业」的人,「于外亲品、怨品,及中庸品,善取相已」,他这个初修业修慈愍观的人,他静坐时也是先修奢摩他,在奢摩他里面要修毗钵舍那的时候呢,于「外亲品」:于你有亲厚感情的人,「怨品」:于你有仇恨的人,「及中庸品」:也不怨、也不亲的中品。「善取相已」,这三种人你都能把他的相貌都能取在心里。「处如法坐」,这个时候应安住在一个如法的坐位上面。

 

由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俱行定地作意。

由利益安乐意乐,由于你内心里面有慈愍心,有利益意乐、有安乐意乐、有增上意乐,有这样的好心肠。「俱行定地」,这个意乐不是在散乱心里面,而是同时在禅定里面的。「作意」:这样心里面想。

 

先于一亲、一怨、一中庸所,发起胜解。

初开始时简单一点,先于一个亲爱的人,一个怨恨的人,一个中等的人,在这里面发起胜解,把胜解的观想发起来。

 

宇二、作意与乐(分二科)  宙一、标

于此三品,由平等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俱行作意,欲与其乐。

这是第二科作意与乐。「于此三品,由平等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俱行作意,欲与其乐」:这个「平等利益安乐」,就是对于怨亲是平等的利益安乐。这是一个很有力量的一个意愿,你这样的意愿「俱行作意」,和这个作意在一起活动。「欲与其乐」:「欲与」这三种人的利益安乐的意乐。

 

宙二、显

如是念言:愿彼求乐诸有情类,皆当得乐。

「如是念言」,这是第二科,第二科是显,是解释。「如是念言」,你心里面就这样作念:「愿彼求乐诸有情类,皆当得乐」,希望那些希求快乐的人,都能得到他所求的快乐,「皆当得乐」。

 

谓或无罪欲乐,或无罪有喜乐,或无罪无喜乐。

这个安乐,有三种不同。那三种呢?「谓或无罪欲乐」:就是欲界的快乐,欲界的快乐有两种:一种是有罪的快乐,一种无罪的快乐。现在这位修行人在禅定里面作如是观,要布施众生什么快乐呢?没有罪过的快乐。「或无罪有喜乐」:这个有喜乐呢,就是初禅和二禅,他那个乐里面有欢喜,这也是无罪的一种喜乐。「或无罪无喜乐」:就是无罪,但是是没有喜的安乐,就是三禅,这是最殊胜的乐了!这三种乐,他把它平等地布施给亲怨和中庸的人。

 

黄二、后位(分二科)  宇一、举于亲品

次后或于二亲、或于三亲、或于四亲、或于五亲、十亲、二十、三十。

「次后或于二亲、或于三亲、或于四亲」,这是第二科后位。前面是初位,初位就是先于一亲、一怨、一中庸所发起胜解。那么这样的观想完了以后呢,复于二亲,就是两位亲爱的人,或者是三亲,或者是四亲,或者是五亲、十亲、二十、三十。

 

如前乃至遍诸方维,其中亲品,充满无间,发起胜解。

这个亲爱的人很多了。

 

于中乃至无有容受一杖端处。

这一个杖的头里,容许的地方都没有、容受的地方都没有。

 

宇二、例余怨等

如于亲品,如是于怨品,及中庸品,当知亦尔。

这是例余怨等。如于亲品是这样子,我送给他无罪的欲乐,无罪的有喜乐,无罪的无喜乐,送给他们。如是于亲品是这样子,于怨及中庸品,「当知亦尔」。也是为他们准备了种种的乐来布施给他们。

 

玄二、趣入念住(分三科)  黄一、标

又彼不舍慈愍加行,既由修习如是慈愍,于诸念住能正趣入。

这是第二科,趣入念住。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又彼不舍慈愍加行」,又那个禅师在禅定里面,他没有弃舍这慈愍的行动。既由修习「如是慈愍」的关系,「于诸念住能正趣入」。于这个四念住,他就能悟入了。修慈愍观的时候,能悟入四念住,「能正趣入」。

 

黄二、征

云何趣入?

怎么趣入呢?这是征,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辨循观相,辨这个循观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于内身,云何趣入四念住呢?

 

黄三、释(分二科)  宇一、辨循观(分三科)  宙一、于内身

谓趣入时,应当发起如是胜解,如彼于我,谓亲、谓怨、谓中庸品。

「谓趣入时,应当发起如是胜解」,在内心里面发动这样的观想。「如彼于我,谓亲、谓怨、谓中庸品」,那个人对于我来说,他说「谓亲、谓怨」,本来是亲,而说是怨;或者说是亲,我是他亲爱的人,我是他的冤家,「谓亲、谓怨」。「谓中庸品」,也不亲、也不怨中庸品。

 

我既欲乐;厌背其苦。

那个人认为我或者是亲、是怨、是中庸品。那么「我既欲乐」,我本人的情形怎么样呢?我也是欢喜快乐,生活快乐一点。「厌背其苦」,不高兴苦恼的境界。

 

如是名为于其内身修循身观。

这就是内身修循身观,就是这样意思。就是我在禅定里面,我自己观察我自己,我也欢喜快乐。欲界无罪的快乐,乃至色界天的快乐。

 

宙二、于外身

余亦于彼,谓亲、谓怨、谓中庸品,如我彼亦欲乐背苦。

这是第二科于外身。我这样的想法,别人怎么想法呢?「余亦于彼」,于那个人认为是亲,认为是怨,认为是中庸品,「如我彼亦欲乐背苦」,像我是欢喜快乐,不欢喜苦恼,那个人也同样有这样的心情。

 

如是名为于其外身,修循身观。

这是这样讲法。第三科是于内外身。

 

宙三、于内外身

如我既尔,彼诸有情,亦复如是。如我自欲求得胜乐,彼诸有情,亦复如是。彼诸有情,与己平等,与己相似,我当与彼利益安乐。如是名为于内外身修循身观。

「如我既尔,彼诸有情,亦复如是」,说我是这样子,别的人也是这样子,是什么呢?「如我自欲求得胜乐」,像我吧,我也想要求得殊胜的安乐自在,「彼诸有情亦复如是」。「彼诸有情,与己平等」,那些有情和我一样,「与己相似」,就叫作平等;我也愿意快乐,不愿意苦恼,一切有情也是如此,也是这样子。「我当与彼利益安乐」,这都是在禅定里面这样思惟,与彼利益安乐。「如是名为于内外身修循身观」。第三科说完了。第二科明建立,分二科,第一科是坏缘念住。

 

宇二、明建立(分二科)  宙一、坏缘念住

此四念住总缘诸蕴为境界故,当知说名坏缘念住。

这是建立这四个念住的原因,第一科是建立坏缘念住。此「四念住」,就是身受心法的四念住,「总缘诸蕴」它不是单缘一个部分,它是总缘色、受、想、行、识诸蕴的。以色、受、想、行、识诸蕴为所缘的境界故。「当知说名坏缘念住」,这个坏字就是杂的意思、间杂的意思。就是身念住里面有受心法念住,法念住里面有身受心念住,就是每一个念住都有其余的三念住,这叫作杂念住,也就是共念住。

 

宙二、唯身念住

若修行者但取色相,谓取显相、形相、表相,于亲品、怨品、及中庸品,而起胜解,由此建立唯身念住。

「若修行者但取色相」,这是第二科,唯身念住。若是这位禅师「但取色相」,取什么色相呢?「谓取显相」:就是青黄赤白是显相。「形相」:就是长短方圆是形相。「表相」:就是身体的活动,表现于外的相貌。「于亲品、怨品、及中庸品,而起胜解」,亲品、怨品、中庸品的显相、形相、表相,这样子观察而起胜解。「由此建立唯身念住」,这不是四念住,这是一个念住了,所以前面那是杂念住,原因就在这里。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2)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 (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五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一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二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 (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八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四 (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6)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06 天涯咫尺[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淫欲之害——淫为不净行(法藏法师)[栏目:戒邪淫文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三四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何苦如是两头鸟[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七章 中国佛教「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 第一节 印度佛教佛身论略述[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象限转移的触点[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四十二章 达世知幻[栏目:自立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一0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精进地修法,为什么心还是静不下来,心还是很乱?怎么办?[栏目:昂江扎西仁波切]
 烦恼即菩提[栏目:邹相美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