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四)以慈心饶益众生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05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四)以慈心饶益众生

【复次如何饶益?应以安乐直接饶益、善法间接饶益。】

诸母众生于我有无量恩德,我该如何饶益他们呢?要做到两个方面:以安乐直接饶益、善法间接饶益。我们时时要立这样的誓。

细致想想,一切父母众生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获得快乐,所以我们直接让他获得快乐,就是对众生的饶益。要获得快乐,就必须具足快乐之因——善法,因此我们可以用善法来间接饶益一切众生。

现前由于我们自己还未脱离轮回苦海,尚处于行道之中,直接饶益众生的力量不足,所以前者对我们而言可能很困难。有时候我们可能给一两个有情众生带来一些短暂的快乐,但是为天下所有一切众生直接带来快乐,恐怕现前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用善法间接利益众生更为重要。也就是说,依行持善法消尽三界六趣一切父母曾经造作的业及习气,使一切众生具足安乐之因,进而获得快乐。在修行过程中,这不仅仅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愿望,还应该在行为中尽量做到。

【如是思维:我必安置彼等母亲于安乐及安乐因之善法,即是悦意慈心。】

所以平常在见到众生享受快乐、行持善法的时候,我们不应起嫉妒心,而应祝愿这些众生能获得更大的快乐,行持更大的善法。这就是慈心。由于众生习气烦恼沉重的缘故,有时候对他人的快乐、成就难免产生嫉妒心。此时应思维,我们修行佛法的目的是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回报无始时来众生对我们的恩德。现在这些众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了快乐,我怎么能对他们心生嫉妒呢?我应该生起欢喜心才对。所以无论对亲人还是怨敌,在他们获得快乐、从事善法的过程中,我们在不产生嫉妒的同时,更应发愿,愿所有一切父母得到更大的快乐、行持更大的善法。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三)以修行正法回报母恩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五)以悲心拔众生苦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九)以平等心观待每一位导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二)二禅、三禅和四禅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九)前行的本体是正行修好前行是成就的关键..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九)供护法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一)于善知识作名医想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八)纵使千百劫 所造业不亡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五)见解增长快慢取决于善巧运用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三)三乘教法寂灭轮回之因的方法
 圣者言教 第六课(七)何谓修行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四)闻法六度之忍辱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濒死体验》第二部分[栏目:慧净法师]
 讲析慧远大师《三报论》[栏目:慧远大师作品解读]
 A Taste Of Freedom - Acknowledgments[栏目:Ajahn Chah]
 大乘中观释论卷第二[栏目:安慧论师]
 2006年观音菩萨成道日“皈戒”法会开示[栏目:学诚法师]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四集[栏目:慈法法师]
 请教您,彩票中五百万以上大奖,念哪尊佛或菩萨名号好?[栏目:大安法师]
 佛法概论 第十一章 缘起法[栏目:佛法概论]
 从佛教的观点看遗传基因工程[栏目:高永霄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