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什么是佛教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79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什么是佛教

当前我们对佛法生起信心,是非常了不起、非常幸运的一件事。对于一个不具宿世善因的人而言,即便生长在佛法兴盛之地,恐怕也不会对佛法生起信心。这样的人,不仅自己不去研究佛教,即便有人提及佛教,他的第一反应也是排斥。

如今排斥佛教的人很多,说佛法是封建迷信的也大有人在,难道这些人是在研究佛教、了解佛法之后得出的结论吗?不,很多人连佛法讲解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在心中有一种排斥。我相信站在世间智慧的立场上,谁也比不过爱因斯坦。这位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曾经慨叹:“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的,那必定是佛教。”这充分说明佛教是非常客观的,绝不是迷信。但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佛教就会排斥呢?不是由于他的智慧胜过爱因斯坦及历代传承祖师,而是由于他业障沉重,不具宿缘。

以前我在汉地也遇到过很多类似的现象。记得有一次,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女儿来见我。这位父亲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女儿出国留学多年后回国,对佛法的信心非常大。她父亲对佛法没有什么信心,所以对女儿的信仰感到迷惑不解。当时我以开玩笑的口吻对他说:“你的学识很渊博,人生阅历也很丰富。你说你不信仰佛教,请问你知道什么是佛教吗?”他说不知道。我说:“犹如我们平常点评食物的口味,你必须先尝过这个食品,才有资格评价好吃还是不好吃。如果没有吃过就妄下结论,谁会相信呢?这完全是一个糊涂人说的话。你现在连佛教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用不信仰这个词呢?太不恰当了。”

要知道,佛教是一个佛法专用名词,若用世间词汇来诠释,佛教就是追求快乐,佛法则是获得快乐的方法,佛果就是永恒不变的快乐。遍观世间一切众生,哪一个不追求快乐?众生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哪一件不是为了获得快乐?无论追求精神还是物质,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快乐。当一个人说自己不信仰佛教时,我都会感到非常可悲,因为他们在追求幸福的同时,又在否认自己追求幸福。所以我当时给那位父亲开玩笑说:“世界上只要是人,都得吃饭生存。如果世上真有一个人不需要吃饭,这个人绝不是活人,是死人。世界上所有一切有情众生都在追求快乐,若真有人不需要追求快乐,这个人要么是圣者,要么是最糊涂的人。”当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也就哑口无言了。实际上就是如此。

我们在讲法过程中,既会解释法本内容,也会讲解一些相关的事情,这样可以遣除我们很多疑虑,令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道心更加稳固。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五课(九)念恩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一)直指缺点就是最殊胜的教言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五)不善业之杀业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二)三相圆满人身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十三)意业之恶法等流果
 圣者言教 第三课(六)为什么说佛法的善才是真正圆满的善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五)因势利导是佛法最殊胜之处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二十三)修行路上的应避免的两点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九)修法才是主旨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四)未领会而持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五)如何理解加持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四)调心才能迅速成办解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遗教经讲记 七[栏目:净界法师]
 怎样在工作当中也能够专心念佛[栏目:法藏法师]
 七、四方参访 无因即无果[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相应14经 难陀经[栏目:相应部 2.天子相应]
 孤独[栏目:达照法师随笔]
 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不可以通过自己的善心,在学习以及思考之后,来实现类似于宗教所带来的那种宁静与..[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栏目:于凌波居士]
 金刚七句祈祷文之殊胜意义[栏目:达真堪布]
 着魔与佛菩萨加持有什么区别?[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印祖释《禅净四料简》——决行疑以导修(7)[栏目:大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