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堂地狱,毕竟有无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4

14、天堂地狱,毕竟有无

  临济宗达观禅师一日与李端愿居士论道,李问:“天堂地狱毕竟是有无。请师明说。”观曰:“诸佛向无中说有,眼见空花;太尉就有里寻无,手摅水月。堪笑眼前见牢狱,不见心外闻天堂。欲生殊不知忻怖在心,善恶成境。太尉成境。太尉担自了心,自然无惑。”
  李居士是轮回观点,亦是一般高级知识分子常有的怀疑论调。佛教很多理想是架构在思维方法上。李居士的问题也是原创新祖早已考虑到问题。譬如《杂阿含经》(卷三)就有一首偈子:“一切生皆死,寿命必归终。随业受缘报,善恶如获果,修福上升天,为恶入地狱。”所以,六道轮回(三恶道、三善道)便成为上天堂下地狱的分野标准。而佛祖聪明之处就是,替天堂与地狱时设定找到“业”与“缘”的立论点。“业”是累积、经常的;“缘”是局部的、不定的。这样便包含了时空的连续因素,因“缘”弥补“业”之不足,用“业”作为“缘”之背影,如此就可以判别“转”的去向。佛经中之《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即列出二十多种地狱。至于天堂之说,自然应依净土宗的观点。净土天堂有一定标准,在《阿弥陀经》中有详细述;但千言万语可以归纳为“一心不乱”及“心不颠倒”。当然,这只是原则,若是从修持上理会,就必须研究《无量寿经》了。禅师说的“不见心外有天堂”话头正是出自《阿弥陀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以及“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综而言之,禅师仍在强调一个“心”字,只有自心去认清法、性空,解脱生死天地知见,便能豁然贯通了。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道需到佛祖道不得处
下一篇:世可辞耶
 定慧不生时如何
 妄心无处即菩提
 莫问白云深
 从何而起
 千山万山,哪个是正山
 佛法无别
 见时不离左右
 良马鞭影
 法随见异
 佛无二言,法无一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愿菩提心的学处分哪三个?[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漫说《杂阿含》(卷二)~D 第39经(种子经)[栏目:界定法师]
 六十正理论释[栏目:五部大论专集·入中论·参考]
 智慧与福德福报[栏目:仁焕法师]
 四教义卷第三[栏目:智者大师]
 练好双盘腿的锻炼方法[栏目:佛网文摘]
 普贤道场的形成[栏目:普贤菩萨·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