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五课(六)生起菩提心的窍诀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82

圣者言教 第五课(六)生起菩提心的窍诀

【能令菩提心生起之方便窍诀即是修心七法。】

欲生起菩提心,可依阿底峡尊者因果修心七法修行。此七法分为:第一知母、第二念恩、第三报恩、第四慈、第五悲、第六智慧缘大觉、第七清净意乐。仁增晋美林巴(智悲光尊者)把修心七法摄收于修心五法之中:第一知母、第二念恩、第三报恩,第四慈悲缘众生(对应修心七法的慈、悲)、第五智慧缘大觉(对应修心七法的智慧缘大觉和清净意乐)。

修行时先从今生的母亲开始,逐渐扩大到三界六趣一切众生。内心若能真正生起三界六趣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父母的清净心,相信慈悲缘众生时时都具有。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不仅会对受苦的众生生起慈悲心,而且在修学禅定时,无意中也会生起一种说不出来的慈悲心。前者缘痛苦众生而生起的慈悲心,称为有缘慈悲心;后者为无缘慈悲心。

很多弟子都有这样的感受:以前的慈悲心必须依受苦众生之缘才能生起。比如,当我们到菜市场看见商贩宰杀动物时,无论是大一点的牛羊猪狗,还是小一点的鸡鸭鱼虫,都会感到非常非常伤心,内心生起一种说不出来的慈悲心。但随着修行的深入,有时候在修学禅定的同时,不知不觉会生出一种无有造作的慈悲心,,甚至会忍不住流泪。这些充分说明,心的本性中本自具足圆满的慈悲心和信心,随着见解的赤裸,功德自然呈现。

修行中知母非常重要。当我们了知天下所有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恩德与今生父母无别,这样生起的慈悲心是普遍性的,而不是偏袒的。在救度这些众生时,就不会有亲疏之别。如是依靠知母、念恩、报恩、生起慈悲心次第观修,慈悲缘众生就会变成无量慈悲心。

生起慈悲心后,我们还要度化一切众生到快乐之处。通过比较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最终抉择,佛的境界才是永恒不变的快乐。所以发愿度化一切众生证悟佛果,这是智慧缘大觉。

以上称之为共同发菩提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五课(五)菩提心乃遣除魔障之铠甲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五课(七)如何在止观交修中运用菩提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五)贪心的过患
 圣者言教 第七课(六)何谓自然秘密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四)以净观断除我慢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二)欲解脱必须断绝轮回之因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二)显密教法在烦恼转为道用上的差异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二)调伏内心才是修法的功德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不善业之绮语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一)阿修罗的痛苦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四)上师身语意所具功德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五)如何理解加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一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9)[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103.询问香灯西单师 Asking the Verger a question[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入菩萨行讲义 第二十九讲 智慧品[栏目:卓格多杰仁波切]
 活在当下‧活在天堂[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禅宗 贰、衣钵传承与一花五叶[栏目:禅宗简介]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三个残人[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中国佛教宗派——三论宗[栏目:华方田教授]
 法空恩师讲《广论》101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