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七)不能借“信心”之名而懈怠修法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25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七)不能借“信心”之名而懈怠修法

我们修法的目的是为了成就佛果,但是何谓“佛果”?共同法借清净刹土来描述佛的境界,如西方有阿弥陀佛的极乐刹土,东方有现喜刹土等。但从究竟意义上而言,真正的刹土并非某个具体的地方,而在于我们的清净心之中。当懂得这些道理以后,想知道自己的修行如何,就不需要再去借问他人,问问自己就能知道。因为遮止本来面目的污点消尽了多少,功德的显现就有多大,以它作为衡量标准,就能知道我们距离西方极乐世界有多遥远。

修法若不调伏内心,只是期待将来的某一天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种非常幼稚的心态。例如有些人说,他对自己的导师很有信心,因为他的导师功德非常圆满,因此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托付给导师。当无常降临在他面前时,他的导师可以引导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否说明他的信心很圆满?

当然,如果你的信心真的已经圆满,无论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痛苦或快乐,都能想到是上师的加持;晚上做梦的时候,无论是善梦还是噩梦,都能忆念到是上师的加持,我相信即便你生前不做修行,临终时,导师将你迁转到西方极乐世界是特定的事。但你现前能做得到吗?恐怕很难。

有时候,我们对上师的信心只是一瞬间的心念而已。如果真的对上师很有信心,将身心托付给上师,就必定会遵照导师的教言行持。如果做不到依教奉行,实际生活中还是如往昔一般,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我们所谓的信心就只是一种口头禅而已,此时还是要踏踏实实地修法。正如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所言:“我为汝示解脱道,当知解脱随自转。”为你传讲一切解脱教法,是导师对你的加持,但能否将加持融入自心,则完全取决于自己能否依教奉行。

有时候我们会有一些幼稚的想法,觉得自己把身心托付给上师,上师遍知自己未来的一切,自己可以不做修行,等待着将来导师引领自己解脱。试问你真的时时都有这样的信心吗?即便第一念有这样的信心,当第二念心散乱时,就会忘失前面的信心。因此仅仅凭借这种不坚固的信心,想要在临终时得到诸佛菩萨的垂念,将自心迁转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不现实的。

当善星比丘抓着释迦牟尼佛的双足,哀求佛陀:“我现前没法忍受三恶道的痛苦,能否让我获得解脱?”我相信当时他是有信心的,但为何世尊还是说“我为汝示解脱道,当知解脱随自转”?如果仅仅凭借这样的信心就能解脱,修行就没必要了,但实际当中却非如此。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常常会为自己懈怠修行寻找各式各样的借口,但这些都是要不得的行为,必须要舍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六)发起菩提心方能成办解脱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八)菩提心是修法的根本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四)关于祖师法会的开示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十一)获得暇满人身之因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四)轮回之因不消尽轮回之苦无绝期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何谓密咒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五)成熟口诀法的要点是成熟心相续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一)直指缺点就是最殊胜的教言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五)不能诽谤因果缘起法
 圣者言教 第一课(一)人身难得 当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六课(二十二)略说气脉明点与净观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五)依教奉行就是护持戒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浅谈四弘誓愿(继平)[栏目:六度万行]
 印光大师说故事 60、佛七加被 病得痊愈[栏目:灵岩故事]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研究》《藏要》第二辑叙[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修行主要靠什么?[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七二)[栏目:杂阿含经]
 广积善德,子疾痊愈[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附录 本书的经典来源[栏目:西藏医心术]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6 陆、心清净的剎那定[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挽回劫运[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