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修行者应时时忆念无常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16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修行者应时时忆念无常

我相信,这部教言学到现在,很多人可能都已经意识到,自己进入佛门后虽然做过很多善法,但大多数时候可能与解脱没有很大的关系。现前既然已经懂得其中的道理,在以后行持善法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往解脱的方向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身难得、寿命无常。

 如果我们可以长时间居留于世上修学佛法,那么今天没有成功可以期待明天;今年没有成功可以期待明年;十年没有成功可以期待一百年;一百年没有成功,还可以等待一百年以后重新再来。但我们真有这么长的修行时间吗?当然没有。可怕的无常随时都会降临在我们身边。若现前不依教奉行、精进修法,在无常到来之时,我们凭什么去面对?若我们的内心还是如往昔般庸俗,只是带着满肚子的痛苦离开这个世界,今生值遇上师与妙法,还有什么意义?

今天我们在讲解无常,总有一天我们都要面对无常,呈现无常。相信对一个真正的修行者而言,由于时时观待无常的缘故,即便无常降临在身边,他也不会怨天尤人,因为他已经深刻领悟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所以能坦然、欢喜面对。相反,对于普通的世间人而言,虽然他也知道死亡是大自然的规律,但当死亡真正降临之时,他还是会充满痛苦与恐惧,希望逃避这个“大自然的规律”。这就是庸俗与修行者的区别。

有时候我坐在外面的藤椅上,看着眼前的房屋和环境,内心总是会想,今天我可能还在辨别眼前所见景物的好与坏,但对即将要从人间消失的人而言,他坐在这里又是什么感觉呢?可能对他而言,眼前的一切已经无所谓好与坏,因为一切都要结束了。这种显现不只是说说而已,迟早会降临在我们的身边。今天身体健康的人,明天是否可能生病?现前健康生活在世上的人,明天是否可能离开这个世界?一切皆有可能。无论往昔是否修行,当无常到达的这一时刻,世间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有时我对身边的信众说,当最亲的人从自己身边消失时,内心没有丝毫之痛苦是不可能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修行者,我们应该将生死看得淡薄一些,因为我们早已在为这件事情做准备。正是我们提前为死亡做准备的缘故,相信在面对这一时刻时,内心不会有很大的痛苦。所以,时时观修无常是离苦得乐最实际的一种修行。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四课(九)三清净法 善巧对治烦恼的殊胜方便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修行者应时时忆念无常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四)功德田、恩田和福田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五)上下错谬而持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九)爱别离苦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六)八无暇之外无暇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二)阿赖耶识之状态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七)修行者要审慎观察发心和行为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一)修学前行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八)如何祈祷上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七)八寒地狱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何谓世间八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比丘记事(之七)[栏目:比丘记事]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四)不要轻视十不善业[栏目:圣者言教]
 天台十祖 广修尊者[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论佛教的社会责任(觉光法师)[栏目:佛教与伦理]
 第五篇 慢 - 发现不足,包容别人[栏目:放下的幸福]
 现代科技会令这个世界越来越迷失吗?[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入禅之门·生活禅[栏目:净慧法师]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发心 三、菩提心的功德[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四念处的修行及原理[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受菩萨戒之前,应该做什么准备?[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