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三章 中道
 
{返回 性空法师(Ven. Dhammadipa)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63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三章 中道

  四圣谛是《转*轮经》的主要内容,是佛法的根本所在,但佛陀并不是一开始就开示四圣谛,而是先提出离苦乐两边的中道。

  3.Yo cāyam kāmesu kāmesu khallikānuyogo hīno gammo puthujjanīko anariyo anatthasam hito‖yocāyam attakilamathānuyogo dukkho anariyo anatthasamhito‖‖Ete te bhikkhave ubho ante anupa-kamma majjhimā patipadā Tathāgatena abhisam-buddhā cakkhukaranī nanakaranī upasamāya abhinn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mvattati‖‖

  以爱欲贪着为事者,乃下劣、卑贱、凡夫、非圣贤、无义相应。以自我苦行为事者,为苦、非圣贤、无义相应。诸比丘!如来舍此二边,依中道现等觉。以此资于眼生、智生、寂静、证智、等觉、涅槃。

  劣(hīna):执着爱欲在诸欲中是第一下劣。为什么五欲享乐属于劣?因为它不能使我们朝向善道、解脱,不是属于君子、善人或有智慧的修行人,是粗鲁、未受磨炼者的行为,它不能造就生天、为人的福业,故称为「劣」。

  卑贱(gamma)因为它属于凡夫的境界。放纵于五欲,绝不属于有智慧、有修行人的行为,这样的享乐对修行人来说是属于粗劣的、卑贱的。若要解脱,则不执着于此,要视「欲」为粗劣,因为对有修行的人来说,这些都是苦。

  凡夫(puthujjanīka):指未经磨炼的人、未修行的人。

  非圣、无义相应(anariya、anatthasamhita):指享乐五欲不能利益我们实现善道,也不能利益帮助我们离开恶法,是无意义的事。

  以自我苦行为事者(attakilamathānuyoga):指从事自我折磨的苦行。注意、执着的方向不能利益自己,除了欢喜欲乐外,另一方面就是让自己感到苦,故意找苦受而逼迫自己。佛并没有说苦行是「劣」,只说「苦」,故意使自己受苦,虽不是劣,但也不属于圣人,不属于实现道的人。为什么?因行道的人知道没有「我」这个法,所以不会故意让自己受苦,能舍苦、乐二边,因此称为「圣人」。苦行在印度很普遍,佛自己行六年苦行,受一般人不能忍的苦,即使如此苦行仍无法成道,但这样的信心不能称为「劣」,因为苦行也有些许助益、引导佛朝向中道;虽然苦行领导佛朝向中道,这样的行为对于一般众生而言还是「无义相应」,因为它不能真正利益我们。既然,佛已经发现苦行是无意义的行为而走向中道,我们也从佛的说法中了解「道」,就不用像佛一样辛苦地苦行以实现道。

  中道行

  中道(majjhimā patipadā):可翻译为「舍二边」,指修行没有偏极端,不偏于欲乐享受,也不偏于苦行,以中道而行。未实现道时,会执两边;实现道后,则离二边。因此,佛让五比丘了解他已经实现道,已不再有五种见⑴等种种限制。由于实践中道,如来不靠二边而行,所以中道为觉悟的第一内容。

  眼生(cakkhukaranī):这是说明只有靠中道才能引生法眼、慧眼,透视四圣谛,由此才能成为圣人。假如没有智慧、清净、无漏之眼,无法实现中道。没有法眼,就只是用凡夫一般的眼去思惟,唯有行中道才能创造我们「法」的眼睛。

  智生(ñānakaranī):意指唯有中道才能产生了知四圣谛的智慧。

  寂静(upasamāya):有中道才能息苦证灭,实现真正的寂静。要朝向真正的寂静,必须有正定,而正定则要靠对中道的了解。因此,借由中道而生起的正定能引导我们走向寂静。

  证智(abhiññāya):证知四圣谛的智慧,中道能让我们证知四圣谛。

  等觉(sambodhāya):真实平等的觉悟,即生起了知四圣谛的圣道智。sam有二种意义:(一)真实——有中道才能有真正的开悟。(二)平等——即平衡之意,也有「一起」的意思。

  涅槃(nibbānāya):烦恼止息,究境安乐的境界。佛教修行的目的是达到涅槃。因此要借由中道引导我们走向涅槃。

  中道是佛陀的实际经验,出家前他是王子身份,养尊处优,过着极尽享乐的生活;出家后、悟道前,则过着印度传统修行者禁欲与苦行的生活。佛陀经历了这两种极端的生活方式后,体会到什么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可以引导我们朝向清净、解脱;那就是「中道」的生活。「中道」可以让人开法眼,产生如实观的智慧,导向寂静,趋入涅槃,达到解脱境界。

  中道的具体内容——八支圣道

  4.Katamā ca sā bhikkhave majjhimā patipadā Tathāgatena abhisambuddhā cakkhukaranī ñāna-karanī upasam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mvattati‖‖Ayam eva ariyo atthangiko maggo‖seyyathīdam‖sammāditthi sammā-sankappo sammāvācā sammākammanto sammāājīvo sammāvayāmo sammāsati sammāsamādhi‖‖

  Ayam kho sābhikkhave majjhimā patipadā Tathāgatena abhisambuddhā cakkukaranī ñankaranī karanī upasamāya abhiñña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mvattati‖‖

  诸比丘!云何如来能于中道现等觉,资于眼生、智生、寂静、证智、等觉、涅槃?谓八支圣道是。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诸比丘!此是如来现等觉之中道,资于眼生、智生、寂静、证智、等觉、涅槃。

  什么是中道?世尊说明中道就是八支圣道一般称八正道,即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解脱苦需靠中道,八正道即中道的内容。此八正道不能和道心⑵分开,在普通的世间心中不能一起出现八正道,唯有在出世间道心中才能同时出现;其中正见、正思惟为中道的智慧;正语、正业、正命为中道的戒;正精进、正念、正定为中道的定,在出世间道心里,它能成就戒、定、慧三学,实现我们解脱的目标。因此,不论在修行历程的开端、中端及末端,八正道都是非常重要的修学资粮。

  正见(sammā-ditthi):有世间正见、出世间正见,在四圣谛里包括所有的正见。世间正见是对因果、业报方面的见解;出世间正见是缘起正见、中道正见,无常、苦、无我也包括在内。正见在这里主要意思是知道这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正思惟(sammā-sankappa):平常正思惟是指思惟无害、无瞋、出离三种。此段经文的正思惟是指特别的思惟,即是用「寻」(Vitakka)了解、深入检查的意思,因为「寻」是一种智慧的力量,能深入思惟,洞察四圣谛。

  正语(sammā-vācā)、正业(sammā-kammanta)、正命(sammā-ājīva):正语、正业、正命三者属于「律仪」。修道的时候,一定有律仪,如果没有律仪就没有道。因此修道的条件就是要有「律仪」,一般来说有「自然律仪」、「受戒律仪」、「道共戒律仪」三种:

  (一)自然律仪:若有好性格,自然就不会说谎,因此未受戒而能不妄语,这是自然律仪。

  (二)受戒律仪:若因受戒、持戒而不妄语,这是属于受戒的律仪。

  (三)道共戒律仪:指在无漏心、道心里自然切断所有的不正律仪,不是我们的性格好不好,或有受戒与否,而是「道」本身就不能与不正语、不正业、不正命等同时存在。因为,同一刹那心中,不能同时出现「道」与「不正道」,所以正语、正业、正命自然为道心的内容。

  正精进(sammā-vāyāma):「正精进」是道及正定最重要的资粮;另外,正念也是正定最重要的助缘,因此,正定要依据正精进和正念。正精进在此段经文中是说明道心的内容,即继续地修习四圣谛,用我们的心努力思惟四圣谛。如果没有彻底通达四圣谛,我们不能满意这样的情况,要以正精进来深入四圣谛的境界。

  正念(sammā-sati):念的因缘是稳定的想,「稳定的想」是指不忘记四圣谛,使我们的心继续朝向四圣谛,不让心由四圣谛中溜掉,此为道心的正念。

  正定(sammā-samādhi):有道心的正定才能如实观四圣谛。要了解正定,可以参考《增壹阿含经》二种定的说明:

  (一)概念的正定:此正定是依修行的所缘,例如以地遍⑶、安般念等「概念」,来实现稳定、没有变化的心。这种定也是属于正定,但不是道心的正定。

  (二)依相的正定:依「相」实现稳定的心。

  在普通观的过程中,依相的正定就是有自相⑷或共相⑸的法,能看到刹那、刹那的生灭,体验无常、苦、无我,这是普遍性依相而观的正定。

  在道心里也是一种依相的正定,但它的所缘并不是世间法而是出世法,因此可以如实现四圣谛,正断烦恼,体证涅槃。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道」的基本精神,也是佛陀的终极关怀,中道不是抽象的理论考察,佛法不是知识、哲学,而是要具体踏实的从生活上深切反省、践行,生活是亲身经验,烦恼是切身的,在生活中不断努力向上,朝向清净、祥和、智慧,即是「中道」。这是生活的「中道」,实践的「中道」。

  缘起中道

  若要完整了解中道内容需要知道中道的另一方面,就是缘起的中道、如实观的中道。实践的「中道」是针对生活是否朝向幸福、究竟解脱来讲;缘起的中道是就能否看到世间真实相来说,解脱最重要的条件是「照见真实」。缘起的中道散见于经论中,如在《杂阿含经》佛陀对迦旃延说,世间人多半执着「有见」或「无见」,以为世间的一切只是存在或不存在,不是「有」,就是「没有」。我们应该用缘起中道的智慧,洞察事物无常生灭的真相,我们就不会有「有见」和「无见」的偏见⑹。

  这世间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存在,一切都是因缘生灭。经典中常用种子生芽的例子说明:本来没有芽,因为种子有能生性,再加上阳光、水、空气等因缘后,种子便长出芽,芽再继续长成大树;芽渐渐长大时,种子也就慢慢消失。如果阳光等因缘不具足,芽也无法生长。一切事物消长生灭都是随因缘而定,当因缘条件产生变化时,事物也跟着变化,没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随顺缘起如实观世间,不执不取,对苦的生起与消灭,也如实观察,如此便能产生亲证的智慧。

  实践的中道具体的说明是八正道,缘起中道则是以十二支缘起⑺描述生命的解脱与轮回。顺着缘起看世间,可以看到世间生灭的真实情况。而能够如实观察世间,便是走上解脱之路了⑻。

  中道与四圣谛

  中道有实践的中道和缘起的中道,解脱依中道,中道的具体实践内容是八正道,八正道属于四圣谛中的道谛。践行八正道,开了法眼,产生如实观的智慧,能够看清楚世间真实相。看清楚无常苦迫,明白苦圣谛的真理;看清楚生灭因缘,了解集圣谛的真理;继而能够成就道圣谛,证入灭圣谛。所以说四圣谛包含修行的开端、中端、末端;也包括了两方面的中道。所以佛陀在开示中道后,更三转四圣谛,宣说甚深法义。

  八支圣道有世间圣道和出世间圣道,四圣谛也有世间、究竟胜义谛的分别。一般而言,四圣谛现观的次第为:苦、集、灭、道,但在道心中并没有次第,因为此时四圣谛能在同一心中生起。在道心中,此八支圣道能同时出现于一心,因为此道心的五根⑼平衡,且以一个目标为所缘,依此就能完全投入四圣谛的修行,成就戒、定、慧三学。

  我们要了解八正道或四圣谛在世间、究竟二方面的不同⑽,这在现观过程是很重要的。假如不能分别,就不能深彻了解四圣谛的意思。宣说四圣谛有三转,第一转叫做「示转」就是实现见道,第二转名为「劝转」是实现修道,第三转是「证转」为证得无漏智。所以,四圣谛是佛教的中心思想,也是一个修道的历程。

  【注解】

  ⑴指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见。「身见」:指不知身为五蕴假合而执着之。「边见」:主要有二,即执着死后断绝的断见或常住不灭的常见。「邪见」:否定因果道理,如执持无四谛因果之理而不畏恶、不好善。「见取见」:执持错误的见解以为真实,如将己低劣的知见视为优越。「戒禁取见」:将不正确的戒律、禁制等,视为可解脱的戒行。

  ⑵道心,指四种出世间善心,以涅槃为目标,有断除或永远减弱诸烦恼的作用。参阅菩提比丘英编;寻法比丘中译,《阿毘达摩概要精解》(香港:佛教文化,1999),页49。

  ⑶地遍为十遍处之一。十遍处是依胜解作意,观地等十法各周遍一切处无间隙,故又称十一切处。南北传十法稍有不同,南传即: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光明。北传前九同南传,第十为识遍。参阅《中阿含经》,《大正藏》册1,页807上;觉音着,叶均译,《清净道论》(高雄市:正觉学会,民91年),页119-174。

  ⑷指自体个别的体相,不与他相共通,具有自己一定的特质。如一切色法都有各自的自相。

  ⑸指共通之相,与其他诸法有共通之相。如苦、空、无常等,都是用以诠解诸法是为共相。

  ⑹《杂阿含经•第二六二经》:「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大正藏》册2,页164下。

  ⑺十二因缘:十二种因缘生起之义,是佛教的根本教义。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⑻可参考万金川着,《中观思想讲录》(嘉义:香光书乡,民87),页20。

  ⑼五根: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者为一切善法的基础及根本。⑽即真谛与俗谛,并称真俗二谛。谛,谓真实不虚之理。真谛 (paramattha-sacca),又作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出世间之真理。俗谛(sammuti-sacca),又作世俗谛、世谛,即世间之真理。参阅《佛光》「二谛」,页244。


{返回 性空法师(Ven. Dhammadipa)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四章 苦圣谛
下一篇: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二章 说法因缘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八章 三转*轮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五章 集圣谛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九章 结说四圣谛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二章 说法因缘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六章 灭圣谛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十章 问答辑要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推荐序 自序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四章 苦圣谛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母鹿断肠[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十二、上师的恩典 谁能控制永恒[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宝华山隆昌寺与中国律宗(张春蕾)[栏目:律宗文集]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G 1099经叙述众多比丘为佛作衣时,魔王波旬又来扰乱。[栏目:界定法师]
 佛教对精神文明道德的意义[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尘埃落定 人天相应[栏目:传喜法师]
 不要自我放弃[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