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宣隆大师传 12、回答熟悉经藏的法遍安大师的提问
 
{返回 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05

宣隆大师传:12、回答熟悉经藏的法遍安大师的提问

  以下是 1925 年 5 月 10 日于勃固镇的阿比村中,迦韦大师对法遍安大师之答问的一个扼要记录:

  〔问〕 当眼接触色(视觉对象)时,是眼向着色走去,还是色向着眼走去?

  〔答〕 两者都不会向着对方走去,大师。

  〔问〕 那么,「看见」是如何发生的?

  〔答〕 「看见」能够发生,是由于所需根门(感官)之官能作用,大师。

  〔问〕 若是那样的话,我们可以说是色(视觉对象)向着眼走去吗?

  〔答〕 不可以,大师!比如说:当你望着太阳时,是猛烈的阳光令你感到不舒适而眨眼,实际上太阳没有进入眼睛,眼睛也没有进入太阳。

  〔问〕 好!现在告诉我什么是涅槃(Nibbāna)?

  〔答〕 大师!假设有位内观禅修行者,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修习后,体验到心、心所与色身之生灭变化皆会令人极度苦恼不适,于是对它们感到幻灭,不再迷恋。当他探索苦因时,他洞悉到原来根本原因是渴爱,就在他领悟到这个道理的瞬间,道智(MaggaÑāṇa)当即放下渴爱。原因(渴爱)既被消除,结果(苦果)自然不会出现。一直发生着的生灭变化都是缘生缘灭之有为法(Saṅkhata) 当因被消除,;果不可生时,(即到了因果链被毁坏之际),就是所谓的不生不灭── 寂然无为(Asaṅkhata)或涅槃了。

  〔问〕 在那涅槃之中,有日、月或其他的发光物体吗?

  〔答〕 没有,大师。

  〔问〕 若是如此,涅槃的样貌是怎么样的?

  〔答〕 我无法描述它,大师。

  〔问〕 那么说,即没有涅槃了,是吗?

  〔答〕 有的,大师,涅槃确实存在。

  〔问〕 是否有心、心所、色身与涅槃等四种胜义法(究竟法)(1)?

  〔答〕 是的,大师。

  〔问〕 告诉我,什么是胜义谛(2)?

  〔答〕 大师!迦韦无法用语言来谈胜义谛,他只好默然不语。

  〔问〕 好!好!假设有人称一块金为一块铅,那块金会变成铅吗?

  〔答〕 不!一定不会的,大师。无论如何,胜义谛是不能像世俗谛一样可以用实例来解说的。

  当身心(名色)不生不灭时,即当(身心)不再有生起(Upādāna)、暂住(Ṭhiti)与 坏灭(Bhaṅga),而是全面寂灭时,那就是人们所称的涅槃(Nibbāna)。

  〔问〕 请告诉我,十观智(3)是如何被修习得到的(被培育、发展出来的)?

  〔答〕 假设有位修习观呼吸或安那般那(Ānāpāna)的禅修者,在他得到某程度的定力后,便(转过来)持续专注着身体上的感觉(sensation),起初,他只观察到概念化的感觉── 如观察到我的膝盖或脚踝很痛等,久而久之,他会如实地了解到感觉本身之生灭本性,于是,对自身内部的生灭本性感到恐惧与厌恶。

  〔问〕 十观智是一个跟一个地被修习得到的吗?

  〔答〕 那可随人选择,大师。

  〔问〕 如果不是一个跟一个地被修习得到,那怎么可以实现呢?

  〔答〕 只须发展三法印智(Sammasana Ñāṇa),即静观(如感觉、名色等)有为法的三法印(无常、苦与非我等三个特点),就可洞悉现象的生灭本性,以及随后产生对它们之恐惧与厌恶。

  〔法遍安大师在这里打岔说:〕

  「唔!等一等!当你静观有为法的三法印或三个特点、在发展三法印智(SammasanaÑāṇa)时,你明白到现象的生灭变化,那是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 Ñāṇa),你观察到现象的坏灭,那是坏随观智(Bhaṅga Ñāṇa),你对它感到恐惧,那是怖畏智(Bhaya Ñāṇa),你对它感到厌恶,那是过患随观智(Ādīnava Ñāṇa),对,那是正确的,十分正确!」)

  〔问〕 迦韦师!按传统说法,世间有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与四果阿罗汉等圣者,你说有吗?

  〔答〕 是有的,大师。

  〔问〕 那些圣者(Ariyās)在解脱道上是一个阶段跟一个阶段地稳步前进的吗?

  〔答〕 不是的,大师!他们不是如此的。

  〔问〕 那么,他们是怎么样前进的?你可以告诉我吗?

  〔答〕 假设有位内观禅修行者,他的内观智已达至三法印智(Sammasana Ñāṇa),他了知生灭的本性;接着他一个一个地升进,完成十个阶层的内观智(十观智),按传统说法,他便可称为初果或须陀洹(Sotāpanna)。然后他再重头培育、发展十观智,当他完成后便可称为二果或斯陀含(Sakādāgāmi)。他若第三次从头培育、发展十观智,完成后便可称为三果或阿那含(Anāgāmi)。他若第四次从头培育、发展十观智,完成后便可称为四果或阿罗汉(Arahanta)。

  (注:由于太多问题与世俗用语的描述有关,因此记录到此为止,没有继续下去。)


{返回 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宣隆大师传 13、在尼明达拉山上进行结界仪式
下一篇:宣隆大师传 11、雪儿在望燕坡峡谷为迦韦大师兴建寺院
 宣隆大师传 2、礼敬大师
 宣隆大师传 4、缅甸文原著 序言
 宣隆大师传 40、意大利比丘卢简拿打法师的到访
 宣隆大师传 23、圣者的七种特质(七圣财)(开示)
 宣隆大师传 31、比丘尼圣弟子悦行(Paṭācārī)(开..
 宣隆大师传 34、提篮式的思心所(Poke-ma Cetanā)(开示..
 宣隆大师传 25、「四亡者」与「四活者」的意思(开示)
 宣隆大师传 37、云雀的故事(开示)
 宣隆大师传 3、前言
 宣隆大师传 10、雪儿与山天的请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须菩提(解空第一) 什么是空?[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相应7经 因经[栏目:相应部 24.见相应]
 《中论》诸品大意[栏目:三论宗文集]
 第八章 领悟一切释教教法不相违背的持有者 令众有缘弟子成熟及解脱[栏目:白玛邓灯尊者]
 南传上座部佛教跟你认识的佛教不同噢[栏目:佛使比库]
 佛教音乐的传播(韩梦楠)[栏目:佛教与艺术]
 论惠能禅与中国传统文化[栏目:洪修平教授]
 亲情[栏目:铁窗下的醒悟]
 怎样做才是既慈悲,而又使僧团的纪律严明,不把佛法作人情?[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26. The Two Chief Disciples[栏目:Life of the Buddh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