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日常法师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701


上士道 - 菩提心次第
p. 210 (-3)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从大觉口窝  所传来者现分二种:① 修七种因果教授,② 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今初 ﹞

【七因果者,谓正等觉菩提心生,此心又从增上意乐,意乐从悲,大悲从慈,慈从报恩,报恩从念恩,忆念恩者从知母生,是为七种。】

七种因果,我们通常说六因一果,加起来一共七个。「正等觉菩提心」就是大菩提心,这是所要求的果,生起这个心的因是增上意乐,增上意乐从悲,而悲从慈生起,最后推到第一步是知母,由知母一步一步上去而产生大菩提心。平常我们只是对这个名词大概有个认识,此处告诉我们怎么样从其正因依必然的次第走上去,走对了就能在内心生起菩提心这样的果。下面分两个子目来说明它:

※﹝此中分二:① 于其渐次令发定解,② 如次正修。﹞

修学这七个有它必然的次第,先要对这个次第产生决定的见解。这一点实在很重要。我们往往是听见了一点就急急忙忙去修,想得到这个果,却不知这个果一定有它必然的因。如果不了解正确的因,那绝无可能得果。常常就是因为我们对正因不了解,以致把自己宿生的善根、一生的好心都平白浪费掉,非常地可惜,所以是「欲速则不达」,毛病都犯在这里。因此一定要对这因果的必然关系,产生决定的认识,那时就没有一点侥幸心理,这样勤勤恳恳、真真实实地去做,走一步就有一步的结果。 

本论在一开头的时候就说:如果随遇什么缘就莽莽撞撞去修的话,「一生善行终成过失」,在座有很多是久修上座,或者虽然出家不久,但是在出家之前早就已经接触了佛法,请问各位弄了多少年,有什么结果?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说:「忙了半天,说没有结果,好像又在这个里边;说在这里边嘛,忙了半天却没结果。」往往一个简单的道理,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一无是处,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个。对要修的法正确的内容不知道,整个的特质也不知道,它的本末之间如何配合又不清楚,就算你弄清楚了,应该达到什么样的量也不了解。所以东碰西碰,说没有结果又好像有一点,要放又放不下,但是要跨又跨不上,要提又提不起,处处都是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务必要先把次第弄清楚,然后照着这个次第正确地去修。

※﹝初中分二:① 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② 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前面说大乘道的根本是大菩提心,这个地方说根本是大悲,请问大悲跟大菩提心到底是一样还是两样?如果是两样的话,那么有冲突;如果是一样的话,为什么又要重复讲?前面说的大乘道的根本,是就整个佛法的总纲来说的,佛法的中心就是大菩提心,而进入大乘门的根本也是大菩提心,这是总的。那么大菩提心的根本是什么呢?发起大菩提心是由前面那四个因,四因中不一定要大悲,例如因为看见圣教衰退了等等而启发你发心,因此大菩提心跟大悲是不一样的。  

前面由于这几种原因而策发大菩提心,所策发的是要学佛、要成佛的愿望,但这个愿望还没有具体,这个心本身还是个凡夫心。进一步要怎么样使得这个心能够相应,达到跟你所愿望的一样的内容,那时候就不仅仅是一个愿望而已。假定「我想」就等于成就的话,那我们没有一个人例外地都想成佛,或者说我们都想把一切痛苦去掉,成就一切快乐,想了半天就做到了吗?一点用场都没有!所以单单「想」不行,必须找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找对了方法如理去做,才能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现在这里也是一样,由于前面这个原因我想要成佛,要成佛那就要大菩提心,而大菩提心的根本原因就在大悲。  

所以一步一步深入,就了解彼此之间并不冲突,而是必然层次的关系。譬如远远地看见一座山,我们的目的是要到那山上,从山脚下往上爬的时候会觉得好像那座山不见了,实际上你正是在往上一步一步地爬上去。现在这个大悲就是启发大菩提心的根本,而大菩提心也是大乘道的根本,所以说大乘道的根本就是大悲。下面说明为什么根本是大悲,把大乘道整个内容分成初、中、后三部分来看,不管哪一个部分,大悲都是最重要的。

【初中有三。初重要者,若由大悲发动心意,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决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尽度众生重担,赖此悲故,不荷此担便不能入大乘数故。】

对于初入大乘道而言,悲心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大菩提心是真正为了利乐一切有情(包括你自己),一定要把他们从生死苦海当中救出来,而大悲是要把一切人的痛苦解决,给他一切的快乐,所以如果悲心下劣,只想为几个人解决问题,其它人不管,那根本就跟菩提心不相应。所以说要发「把一切有情从生死中救出来」这个决定的誓愿,一定要圆满的大悲,如果悲不足或者太差的话,那不行。因此要把度众生的重担一肩担起,一定要靠大悲心,如果不能担起这个担子的话,那不算大乘人。

【悲初重要,如《无尽慧经》云:「大德舍利弗,又诸菩萨,大悲无尽,所以者何?是前导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导,如是诸菩萨所有大悲,亦是成办大乘前导。」《伽耶经》云:「曼殊室利,诸菩萨行,云何发起,何为依处?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诸菩萨行,大悲发起,有情为依。」】

《无尽慧经》上面佛说得清清楚楚,菩萨的大悲是无穷无尽的,它是大乘道根本的前导,就像人的呼吸一样,如果呼吸停止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伽耶经》上面天子跟文殊师利菩萨的问答当中也这么说。天子问菩萨:「菩萨行怎么发起?发起之后以何为所依(依什么来继续增长成就)?」菩萨回答说:「天子啊!菩萨心行是从大悲发起,大悲的行相就是缘苦恼有情,要把他们的痛苦除掉。假定没有痛苦的有情,悲就无从生起,所以悲一定是缘着苦恼有情,苦恼有情就是悲心所依之处。」  

平常看见别人身体有病,或者心里有病,我们要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应该如何对他?眼前不一定能做到大悲,但至少应该怜悯他,觉得这个人很可怜!如果有这个心就对了,千万不要用我们自己的想法,我们自己的想法无非都是烦恼之法,萨迦耶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例如有一种人他倒不一定身上有病,乃至于你会觉得他是骗你的,但其实他为什么要骗你?因为他心里有烦恼病,既然如此,还是要怜悯他。所以,当我们了解了这个特质的话,不管他用什么方式,你会了解这个人身心都在烦恼当中,如果真的有悲心的话,至少你自己这个烦恼就解决掉了,你只有同情怜悯他,所以说大悲依有情。

【若不修学至极广大二种资粮,终不能满如是誓愿,观见是已转趣难行广大资粮,故为转入诸行所依。】

我们晓得发大菩提心,要成熟一切众生,福、智两样东西必须要究竟圆满,一点都不能差的,所以说「至极广大」。如果不能学习此二资粮的话,决不可能圆满无上菩提这个誓愿。不论自利或利他,都必定要成佛,而成佛的因一定要大悲。另一方面,你看见成佛有无边的大利益,为此当然要努力集聚资粮,为了集聚资粮非要大悲不可。看到了这点,你的心里就能不怕难,决心克服难关来成办无量无边的功德。于是种种难行的利生事业你都愿意去做,要不然平常做一点点的事情,心里就是提不起来。所以大悲心是第一个重要,有了大悲心以后,什么困难都挡不住你,否则稍微做一点点事情就觉得辛苦了,嘴巴上讲的是大乘、是菩提心,实际上心里面一点影子都没有!而最可怜的,就是连大菩提心的根本在哪里都不知道,说是说大悲,大悲的真实内容如何又不知道。所以我们现在很幸运地晓得了,原来从大悲开始,它是大乘道的根本,以上是初重要。

【中重要者。如是一次发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数量众多行为恶暴,学处难行,多无边际经劫无量,见已怯畏退堕小乘,非唯一次发起大悲,应恒修习渐令增长。于自苦乐全不顾虑,于利他事毫无厌舍,故易圆满一切资粮。】

我们前面一开头了解了大悲的重要,如法修持发起这个心,发心以后就要紧跟着行菩萨行(大菩提心相应的行为叫菩萨行),要行种种难行苦行以救度一切众生。但是众生的数量是无量无边,而许多众生的行为又是非常地可恶,而要学的内容,论数量是多得不得了,论时间是长得不得了,看见了这样以后,心里面就会害怕,觉得自己不行,慢慢地就退下来了。一开始推动你的是大悲心,行持过程中碰到困难,能够保持你不退的,还是这个心。所以不是说开头有了就可以,还要继续地策发、策发、又策发,因为有这个心现起,在情境当前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对呀,这正是我要做的!这正是我要克服的!」你就有这个心力去冲破难关了。所以在大乘道的中间行菩萨行的时候,还要这个大悲。因此发了大悲心以后还要「恒修习」,一直修,不是起初修一下就算。  

发了这个心以后,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别人,对自己的苦乐完全不管,对别人的事情一点都不厌舍,这样才能够经无量时劫去做种种难行苦行,所以资粮很快就圆满,这个地方很重要。现在我们都说要求大乘,这个心是好的,但是对内容不了解,实际上菩提心根本还没有发起,就只是觉得佛果很好,想要那个果,稍微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得不成样子了,那根本没有用。因此我们现在不忙着说那些空话,要紧的是先认识这个层层因果必然的次第,然后找出自己欠缺的部分,把它补满了,一步一步走上去,自然问题都解决。所以眼前不是急着去忙要弘法、度众生,法是什么先要知道,如何度众生也先要知道。

【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萨大悲所动,全不自顾,极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极难行,长夜疲劳集聚资粮。如《圣发生信力经》说:『其大悲者,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无苦生是所不受,全无乐生是所不舍。』若趣如是极大难行,不久即能圆满资粮,决定当得一切智位,是故一切佛法根本唯是大悲。」】

下面说菩萨已经发了大慈悲心了,由于大慈悲心的推动,一心一意只求利益别人,对自己的利益完全不管,因此他就不怕难,也不怕时间长。就像做生意的人一样,克服种种困难,只要能赚到钱,他愈做愈起劲,愈做愈高兴。现在我们赚佛法无量无边的法财亦复如此,做的时候固然高兴,时间还怕它短,要这样来积聚资粮。  

就像经上所说的,大悲心是要成熟一切有情,为了利益有情,绝对不推辞任何苦。反观我们,身心上稍微受一点苦就觉得委屈,始终都在烦恼当中。要了解,只求自利都必须净化它。不过如果只为了自利,往往会停在那里不动,一碰境那毛病又起来了,所以实际上并没有净除。所以若真正想圆满解决自己的问题,可以这样检查:如果你那个「我」彻底净除干净的话,对境时内心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听到人家说了一句话,你就起了慢心、瞋心或懊恼之心,正是说明了这个无始的冤家一直都在内心里,要靠人家碰了,你才能认得,进而净化它;所以真正要自利,还一定要靠这种暴恶有情才行。  

为了要成熟一切有情,努力帮别人,结果第一个得到好处的是自己。世间上的事情,你帮了别人就害了自己;以佛法而言,你帮了别人却利益了自己。反过来说,你真的为了利益自己,就是要去帮助别人。佛法之美,天下无出其右啊!一切的苦都自己受,一切的乐都舍给别人,如果能够趣向这个最难的难行,那么不久就可以圆满资粮。要成佛的话,就必须圆满资粮。你越畏缩就越怕,怕的结果就不去做,不做佛果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所以唯一的办法是要做,而这一定要有正知见在后面推动你的心。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正知见,心理建设非常重要,一定要回过头来观察自己的内心,依前面的次第、从细微处观察起。不要一开头的时候就要观修大悲,这内容太复杂、太大了,尚且不说观起来以后做不到,就连观也无法观,这是必然的情况。虽然已经到了上士了,我们必须了解,ㄧ定要从前面的基础做起。能够不断地由大悲心的策动而行菩萨行,就能很快圆满资粮,成就佛果,决定得到一切智位。行菩萨道的过程中,推动我们保持继续升进的根本原因是大悲,所以说大乘道的中间最重要的就是大悲。

【后重要者。诸佛获得果位之时,不如小乘而住寂灭,尽虚空住义利众生,亦是由于大悲威力,此若无者同声闻故。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摄持故,诸佛世尊虽得圆满一切自利,尽有情界究竟边际而善安住。」又云:「佛薄伽梵无住大涅槃,因即大悲。」】

二乘人解脱了以后,就住在寂灭的无为坑里。佛不是这样,他证了果以后,「尽虚空住」,一直利益众生,论空间是无限,论时间也是无限。他能够这样做也是由于大悲的威力,所以大乘道的后面,能不住寂灭而利益众生,也同样是靠大悲的力量。就像《修次第中篇》说的:佛虽然得到了究竟圆满的自利,但是他仍然一直不停地利益众生,有情有多少,他就有多少的心;恒常不断的,一直在有情界当中济渡众生,这就是佛的大悲威力。又说:佛之所以能证得无住大涅槃,其主因就是大悲。

【譬如稼禾初以种子,中以雨泽,后以成熟而为最要。佛之稼禾,初中后三,悲为最要。吉祥月称云:「以许悲为佛胜苗,初如种子增如水,长时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赞大悲。」】

譬如我们要得任何的收成,开始的时候先把种子种下去,然后要雨、露、肥料来滋养它,最后成熟结出果来;如同这三个次第一般,要成就佛这个果,开头的种子是悲,中间滋润的也是悲,最后成熟受用的时候又是靠悲之力,所以悲是最重要的。  

一般造论前面都会有个赞,多半是赞佛,而吉祥月称论师在《入中论颂》上面先赞大悲心,因为以佛果苗芽而言,开头的时候,悲心就像种子,中间增长的时候像水,到后面受用的时候,它就像成熟一样,初、中、后三都要靠大悲心。所以大乘道的根本是大悲,因此造论的时候先赞大悲。

【由见此义,《正摄法经》云:「世尊,菩萨不须学习多法。世尊,菩萨若能善受善达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谓大悲。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来菩萨手中。世尊,譬如转轮圣王轮宝所至,一切军众皆至其处。世尊,如是菩萨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世尊,譬如命根若在,余根亦在。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余法亦当生起。」】

菩萨不需学别的,只要学一样—大悲。这里我们不要误解,如果你真的把大悲学会了,那是千真万确不要别的了;可是要注意,要把大悲学会的话,前面每一个次第都要先学好。就像造房子,在造好之前的挖地基、清除杂障,然后钢筋、水泥、瓦、木头、砖头等许多东西,没有一样可以少的,这些东西都具备了,造好之后才是一栋房子。这个概念要非常清楚,我们往往很笼统的,根本不晓得大悲是什么,却常常说「请你发个大菩提心……」实际上连影子都没有,这一点顺便一说。  

有了大悲,一切的佛法自己就来了;就像转轮圣王的轮宝,轮宝一到,一切军众跟着来了。我们不要从文字上面看,如果懂得内容,自然而然能体会这个在说什么。我们如果不懂得内容,说空话好容易—「你只要大悲心,别的都不要了!」实际上连大悲心是什么都不懂,当然更谈不到有没有大悲心。在这种情况之下,还以为其它的东西都不要学了,结果大悲既没有,其它的好东西也没有,而坏的东西却样样有,这一点我们必定要分辨得很清楚。  

就像命根若在,其余诸根也在;同样地,大悲若在,其它的菩提法也会生起。因为大悲不是空洞的东西,它是种强烈推动的念头,自然而然会推动你一心一意去追求其它的法;就好像我们生起强烈的贪心时,叫你坐在那儿,你就坐不住。一般我们掉举心很重,就算有人逼着你坐下来,你心里面就是会胡思乱想,一点办法都没有,就像猴子一样。了解大悲的特质以后,自然而然你的起心动念及身口的行持,都会朝着这个方向。这一点再三策励诸位要认真地去体验。

【若于如是胜道扼要,无边教理之所成立,获得定解,于菩萨心根本大悲所有法类,何故不执为胜教授。故如响那穷敦巴说:「于觉口窝  所虽请教授,终唯教云:舍世间心,修菩提心。」善知识敦巴讥笑告曰:「此是掘出觉口窝  所有教授中心。」】

所有的圆满圣教都说得很清楚,佛法的宗要就是大悲心,假定对于上面所说的无上胜妙之道的宗要能产生确定的见解的话,一定会以大悲心作为修学的中心,视其为最殊胜的教授。所以此处特别告诉我们:对这个道理要发决定胜解,然后努力修行。这个概念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一再地说明、辨别,目的无非就在这里。  

如果对上述这一点不清楚的话,碰到一点小小的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去忙了,说起来是修行,实际上总是在枝末上转。如果能从枝末慢慢地往上去寻,也许还可以寻到根本;但是如果不认识,把住了枝末就以为是根本,就会永远停在那里,这就颠倒了,会枉受种种的辛苦,这一点我们一定要了解。以前的温习,总之一句话,就是教我们怎么样去观照自己的内心,了解现在所修学的真实的内涵是什么。从净除烦恼下手,然后一步步深入,自然而然会了解整个的中心是大菩提心,而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那个时候全部的精神就缘着它,以此作为我们的目标,照着应该走的次第,一步一步升进。  

响那穷敦巴说:「如果有人请问觉口窝  (指阿底峡尊者)什么是佛法的中心教授,他说来说去只一句话『舍世间心(就是出离心),修菩提心』。」敦巴尊者听了,讥笑地说(这个讥笑不是普通的讥笑,是指以轻松的态度说出很严肃的内容):「是啊!一点都没有错,这个确实是阿底峡尊者所有教授全部的中心。」这样一位印度佛教界几百年来了不起的大德,当时他们尊称他为能仁第二,换句话说,即使释迦世尊再来,所说的教法也是如此,不会有比这个更圆满的了,而他的教授的中心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真正佛法的中心是菩提心,而菩提心的根本是出离心。如果没有厌离心的话,那对佛法根本连边都没碰到;有了厌离心以后,了解真正要掌握得圆满的话,必然要进入菩提心,所以菩提心才是佛法的中心。  

前面说过,如果有人来问你现在修习什么,可能会回答:我见到本尊了、修气脉明点等等。换成我们现在,可能就是「我一天磕几个头、我早上几点钟起来、我能够盘几个钟头的腿,乃至于我持的戒律怎么样怎么样……。」而善知识告诉我们的是,现在最重要的是对于业果的道理要产生决定的认识,以这个为基础然后一步一步地学,就是这里说的由舍世间心(出离心)进入菩提心。

【知法扼要,获决定解,唯此最难。故应数数集聚净治,阅《华严》等诸大经论,求坚定解。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宝即是,正等菩提种,唯尊知坚实,余凡莫能晓。」】

真正了解佛法的纲要在此,而且产生决定不疑的见解,这是最难,却也是最重要的。平常我们修行都是依自己相应的方法而做,难以在这个重点上面把握住,所以它是最重要,也是最难。为了这样的原因,所以要净罪集资,我们不行的原因就是罪障未除、资粮未聚;而且万一见解还不够的话,就应该看大经大论,先有确定的认识,然后照着这个认识努力去行持。如吉祥敬母说:「世尊的中心教授就是『正等菩提种』(也就是大菩提心),而只有世尊才真的知道它是真正重要的、实在的、坚牢的,凡夫因愚痴所以不了解。」我们很幸运地经过菩萨祖师、大经大论的开示而了解了大菩提心的根本就是大悲,这是何等幸运呀!所以一定要从根本上把握住,一步一步学上去。

【第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之理。初从知母乃至于慈,为因之理者。总欲离苦,数数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坚固者,则彼有情先须悦意爱惜之相。如亲有苦不能安忍,怨敌有苦心生欢善,亲怨中庸若有痛苦多生舍置。其中初者,因有可爱,此复随其几许亲爱,便生尔许不忍其苦,中下品爱下品不忍,若极亲爱,虽于微苦亦能生起广大不忍。见敌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愿更大愿不离苦,是不悦意相之所致。此亦由其不悦大小,于苦欢喜而成大小。亲怨中庸所有痛苦,既无不忍亦无欢喜,是由俱无悦非悦意相之所致。】

学每一样东西都是从因而感果,大菩提心需要先发大悲心,从前一个层次推到后一个层次,前面是因,后面是果;然后再深一步,上面说的果又变成下一步更升进的因。七因果中其它的因果,是引发大悲心的因,或是大悲心生起以后所感得的果。  

我们要发大菩提心,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而大悲从哪里来?其根本的因,就从知母、念恩、报恩一步一步走上来,知母亲是因,要报母恩是果。因为晓得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忆念他们做我的母亲之时对我的种种恩德,为了要报她的恩,所以要给她快乐、去掉她的痛苦,依这样一层一层的因果学上去。从果上反推,找到它的基本的因,从基本的因下手。因如果对了,果当然决定不会错,正确的因做得圆满了,就能得到圆满的结果。  

总之,要帮一切众生解决痛苦,只要多观察思惟有情的苦,觉得他苦得不得了,自然就能够生起帮他解决痛苦的心。平常心肠很硬的人,当他忽然看见一个可怜人之时,心里也会觉得:「这个人好可怜哟!」这种心情我们平常都有。所以,你只要观察有情的苦,多去思惟,就能够生起大悲心。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心不坚固也不猛利。我们要想修行,如果用浮浮泛泛的心,根本没有用,一定要产生非常猛利而坚固的心。为了要令大悲心容易生起而且猛利、坚固,就必须先把你所缘的有情看成是非常可爱的,你非常亲近、非常怜惜的。这亲近的人愈苦,你怜愍、不能忍受的心就会愈强,悲心就能猛利而且坚固。  

就像亲人有苦我们就不能忍受;反过来,如果怨家有苦,你还会说:「这个家伙活该!这样我才高兴!」你不但不会生悲心,反而生欢喜;另外一类就是没关系的人,他虽然痛苦,你心里根本没有感觉。第一种情况是因为你觉得他可爱,你的心本来就对他难舍难分,当他受苦时,就像你自已受苦一样。既然悲心是要缘别人,所以为了使悲心生起来,你不能只缘自己的苦,要推己及人;而别人跟你的关系愈密切、你对他愈爱惜,不能忍受他痛苦的心情就愈是强烈。假定你跟他的关系是中等或者下等的,那么这种心情也同样是中等或下等;若是非常亲爱的人,即使他受一点点小苦,你也决不能忍受。反之看见敌人有苦的话,你不但不会帮他除苦,反而希望他的苦更大一点,最好他死掉了才好,这是由于不悦意相所致。所以此处特别说明,悲心不是缘一个有情想想他的苦就算了,必须要生起坚固猛利的心,这是为什么要先取可爱之相的原因。  

跟对方之间亲、怨、中庸的不同,导致内心的反应不同,我们修的时候,应该观察到这一点。这里把我们心里的行相辨别得这么仔细,这样修的时候才不会有一点遗漏。否则虽然修了,看见怨家的时候,还是觉得「这个家伙……」那你前面完全白修了。所以如果辨别不清楚,修了半天漏洞还在。所以你们要常记得这个比喻:就像造一架飞机,在地上觉得蛮好,飞到天空中,一出纰漏的话,就只有送命。白修是小事,还把你的慧命送掉了!所以现在大家不要急着去修行,要先了解教理,这是千万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一点我们自己应该再三反省,然后步步如理如量地深入。

【如是应知,修诸有情为亲属者,是为令起悦意之相。亲之究竟是为慈母,故修知母、忆念母恩,及报恩三,是为引发悦意可爱。】

我们晓得了道理开始修的时候,不是马上就缘着有情去想他的苦,要先把一切众生看成是可爱的、亲密的人,一般而言,最可爱、亲爱的人就是母亲,所以第一个要知母,晓得一切众生都曾经是我的母亲。进一步想母亲对我们有什么恩,想到了这个恩,自然进一步会想去报恩;因为要报恩,所以与他乐、拔他苦的心就都生起来了,因此这三样主要的目的是引发悦意可爱之相。  

这个次第是何等地清楚!平常我们总觉得要赶快修,这是千万使不得的。只有一种情况例外,比如说你现在老了,眼看着岁月无多,而眼前的环境又不行,自己的条件也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你把握住一句佛号,这个是对的。但要注意,不要说:「别的都不要,把握一句佛号就好了。」结果真实的内容没把握住,佛号也没提起来,那就完了。所以对每一个地方的层次,都要辨别得非常清楚。

【爱执有情犹如一子,此悦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发悲心。欲与乐慈及拔苦悲,因果无定。故知母等三种所缘,即是与乐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于此中当勤修学。又发心因,修诸有情皆为亲者,是月称论师及大德月、莲花戒论师等之所宣说。】

由于前面知母、念恩、报恩,策发了可爱之相,这要到什么程度?就像对自己的独子一样。也许我们会疑惑:前面是母,怎么一下变成子了?这无关紧要,重点不在母或子,而是对一切的有情,由知母等而引发内在的这种心情,这才是我们所要的。所以如果由母来引发最强烈,就用母,如果用子引发时你的心情最强烈,就用子,这才是它真正重要的内涵。所以我们对每一个地方的行相要分辨得清清楚楚。有了前面三样,对于有情自然就能生起很珍重、爱惜、很欢喜他的心情,所以悦意慈是前面三样的果。有了悦意慈,就会不忍心他痛苦,想为他除去痛苦,这就是悲心,所以悦意慈是生起悲心的必要前提。至于与乐慈及拔苦悲之间,哪一个是因、哪一个是果则不一定。  

到这里为止,每一点都是由前面的因引发后面的果。先是了解一切众生都是你的母亲,进一步感念母亲对你的恩,于是觉得要报恩。修了这三样,对有情就能生起很欢喜、很爱惜的心。有了悦意慈以后,看到有情缺乏安乐,就会一心一意要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他,这个心叫与乐慈。因为这样,当然也就不忍心他痛苦,想要把他的痛苦拿掉,这是由于与乐慈而引发悲。反过来说,有了悦意慈以后,你看见他痛苦,想要帮他去除,这个悲心生起来之后,自然也想给他快乐,所以悲也可以引发与乐慈。拔苦悲跟与乐慈之间不一定哪一个在先,但是知母、念恩、报恩一定是在前面的,由此而引发悦意慈,有了悦意慈,进一步生起与乐慈及拔苦悲,这是修学必然的次第。  

由知母、念恩、报恩而引发慈跟悲,所以前三者就是慈悲的根本。既然是根本,我们真正应该努力修学的也在这里。慈悲一旦发起来,七因果中其它所有的都来了。所以说诸余因果是慈悲的因或果,慈悲的因是知母等三,以慈悲为因,其它的一切才生起来。所以依前面提过的《正摄法经》以及宗大师所得出来的结论是:菩萨只要一法,其它一切法类都来了,这一法就是大悲。所以其余的都是以大悲为因而感得的果。修诸有情都是自己的亲人,以此为发心之因,这是月称论师等祖师大德们所宣说的。  

再复习一下:由于晓得众生都曾做过我的母亲,所以感念他的恩,进而想要报他的恩;修了这三个,对有情自然会生起非常珍视、爱惜的心。有了这个悦意慈,发现有情缺乏安乐而为众苦所逼,进一步生起与乐慈及拔苦悲。以上就是七因果当中前五样,下面说明为什么接下来是增上意乐以及发菩提心。

【增上意乐及以发心为果之理者。由其如是渐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发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于此添增上心?欲令有情得乐离苦,慈悲无量声闻独觉亦皆有之,若自荷负一切有情与乐拔苦,则除大乘决定非有,故须发此心力强胜增上意乐。是故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乐云何离苦,非为满足,须自至诚荷此重担,故当分辨此等差别。】

本论真正好的地方,就是每一个关键点都为我们辨别得非常清楚,而这也就是圆满的传承教授必然应该具足的特色。此处提出一个疑问:像前面这样一步一步地修,如果悲心生起来,想要利益一切有情,那由悲心而生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增上意乐呢﹖  

增上意乐有它特别的意义,欲给有情乐、拔有情苦,这个心情声闻、缘觉也有,因为小乘行者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所以无量慈、无量悲声闻、缘觉也有,但是这个不是增上意乐。增上意乐就是给众生快乐、为众生去掉痛苦这件事情要由自己去承担,而无量慈心跟悲心只是希望有情离苦得乐,并非自己亲自承担此责任。亲自承担起一切有情与乐拔苦的责任,这个心是除了大乘以外其他人都没有的。我们平常对大菩提心的真实内涵不了解,往往混淆不清,根本原因就在这里。现在清楚了,要亲自承担起给一切有情乐、拔一切有情苦的责任,不是只为一两个人。所以真正的大乘行者一定要发这个心,而发这个心一定要先有大慈悲心,以慈无量心、悲无量心为基础;但光有慈无量、悲无量心不够,要亲自去做,这叫增上意乐。  

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已经很了不起,但是单单是想怎么样才能使一切有情都得到快乐、都远离苦,这样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自己去荷担,而且这个心还必须「至诚」—从内心深深地、一点不假,实实在在地把这个重担承担起来。所以,这个差别要分得清清楚楚。   

我们往往觉得这个跟那个差不多,如果不细辨的话是差不多,如果细辨则是天差地远!本论每一个地方都辨别得这么清楚,这是它真正殊胜之处。如果辨别清楚了,你绝对不会这样也好、那样也好。你要这样的果,就一定要种如此的因,差一点都不行。如果因和果之间混淆不清,只是懂一个概念,种一个善根,这样要去如法修持的话,是不可能的。有的人说:「宗教都是好的,都是劝人为善。」你不能说这句话错,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很多人都是差不多先生,样样都是差不多,如果就这样差不多的话,到最后,地狱、天堂也差不多,土地也是菩萨,城隍也是菩萨,佛也是菩萨!而此处我们对仅有慈悲心和有增上意乐这两个的不同处,要分别得很清楚。下面就引经证明。

【《海慧问经》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长者,唯有一子,可悦可爱可惜可意,见无违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娱,堕不净坑。次其童子若母若亲,见彼童子堕不净坑,见已虽发号哭忧叹,然终不能入不净坑拔出其子。次童子父来至其所,彼见一子堕不净坑,见已急急举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爱顾,全无呕吐,跳不净坑取出其子。」此说三界为不净坑,独爱一子谓诸有情,若母若亲者谓声闻独觉,见诸有情堕生死中,忧戚叹嗟然不能出。商主长者谓诸菩萨,法譬合说。又说独一爱子落不净坑,如母之悲,声闻独觉亦皆共有,故依悲愍,当发荷负度众生担增上意乐。】

就像一个乖巧可爱的孩子,他因年纪小随便去玩,不小心掉进了粪坑,母亲或其他的亲人看见了,只是在旁边哭叫,但是却未能跳下去救他出来。这时孩子的父亲跑出来,看见自己的独生子掉进了不净坑当中,心里丝毫没有其它的想法,只是慌慌张张地一心要救出他的爱子,立刻跳下去,一点也不怕粪坑的脏,只想把他的独生爱子救出来。经上举这个比喻来说明此道理。我们不必为了是母或父会跳下粪坑救爱子而争论,此处重点在说明这样的心情就是增上意乐,不是单单有救拔的心,而是要跳下去把他救出来。  

以佛菩萨来看,三界之内就像粪坑。上面这个例子说,母亲或者亲戚也看见这个独一爱子掉入粪坑,却只是哭叫、忧愁,但是不会跳下去。只有这位长者(长者表示有力大人)看见了以后就马上跳下去。从三界不净坑当中把我们救出来的,不是心力薄弱的那些人,而是具有强大心力的菩萨!比喻当中掉在粪坑里的这个儿子,所指的就是我们这些在三界之内沦落的众生。要救我们出来的这种悲心,声闻、缘觉也有,但单单只有这个心不能救我们离苦。必须以此心为基础,进一步发起增上意乐。  

所以,增上意乐就是把慈悲之心再增加,所增加的内涵就是「我要亲自」把那些人从粪坑里救出来,解除他的痛苦,把一切的快乐给他,这个叫做增上意乐,这是七因果当中的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因。

【如是若发度有情心,然我现时不能圆满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证得二罗汉位亦仅利益少数有情,利亦唯能引发解脱,不能立于一切种智。故当思惟无边有情,谁能圆满此诸有情现前究竟一切利义?则知唯佛方有此能,故能引发为利有情欲得成佛。】

最后的结果就是菩提心。虽然我们至诚发心,要自己亲自跳下三界的不净坑,把一切有情的痛苦解决,把一切快乐圆满地给他们,但是我现在连自己都解脱不了!或者虽然自己可以解脱(即声闻或者缘觉),还可以多多少少帮助别人,但是要想帮一切人解决问题,而且是达到一切种智的地位,却没有这个能力。能够没有一点余遗,救度无边的有情,而且达到的位次也最圆满,谁有这个力量呢?只有佛!声闻跟缘觉能够解脱生死,但这只是成就了一分自利,以质而言根本微乎其微,量方面他也只能够帮一点点忙,若质若量都不够;而要想真正成办所有众生眼前以及究竟的一切殊胜的义利,只有佛能做得到。有了增上意乐心后,又发现只有成佛才能成办一切众生的利益,所以必然会得到最后这个果—为利有情愿成佛,这个叫七因果或者是六因一果。以上是七因果教授中的第一部分,了解从因到果的次第为什么要这样安立,第二部分是照着这个次第正修。

※﹝第二如次正修分三:① 修习希求利他之心,② 修习希求菩提之心,③ 明所修果即为发心。初中分二:① 引发生起此心所依,② 正发此心。初中分二:① 于诸有情令心平等,② 修此一切成悦意相。今初﹞

正式修的时候分三:首先是修希求利他之心,接着在这个基础上面修希求菩提之心,最后告诉我们,所修的果就是发菩提心。  

修希求利他之心又分两部分,第一是要引发生起此心的所依。换句话说,就是引发我们生起这种心情所依的条件、因缘。譬如说你看到某人很苦,这个苦就是引发你想为他拔苦之心的所依。有了这个所依,根据这个对象去缘的时候会产生某种效果。现在我们要生起希求利他之心这个效果的话,就要先知道引发这个心的所依是什么,当然这里面还要有正知见。第二部分是正发此心。引发生起希求利他心的所依又分二大步骤:先要对一切有情生平等心,进一步修成悦意相。  

前面告诉我们先要对一切有情产生悦意可爱之相,结果正修的时候又说先要令心平等,好像有矛盾。真的有矛盾吗﹖学到这里,我们渐渐发现本论殊胜之处,就是对每一个次第的行相都指得清清楚楚,对每一个行相彼此间必然的因果关系也点得明明白白。行相说清楚,可以让你了解它真实所指的是什么。所谓的行相,譬如说我介绍录音机给你,开关在哪里等等都说明得很清楚,让你一点也不含糊。否则我们讲修行讲了半天,道理虽然动听极了,但是所指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却一片模糊。佛法明明是「觉」,结果你学了半天竟然越学越糊涂,脑筋里面堆了一大堆文字垃圾,而对文字所指的内容却一无所知,仍旧是一片大无明,自己还以为懂得很多道理,这个叫「知见稠林」。现在不是这样,是把文字所指的真实内涵指给你看,遇境时就能认识这是什么,这是第一个。其次,了解了文字所指的内涵以后,它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内涵,还有它必然的次第。这些都有了以后,想要证悟这个内涵,的确并不难。  

从这里我们才晓得,平常我们修行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一片糊涂。即使是世间一件小事情,若没有清楚的认识,都无法成办。比如拔草,如果你不认得草是什么就去拔,结果拔掉的是菜而不是草。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要先弄清楚,何况是修学佛法!所以要处处提醒自己不要一片糊涂。我们常听人家说:「你不要去分别啦!」这是一个大误解。这句话是有它特别的道理在,无分别智是我们所求的果,达到这个果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什么是错的妄分别、如何去掉它,这都要分辨清楚。否则虽说不要分别,却是糊里糊涂地一片,那是无比的大愚痴,完全是畜生相。如果这样的不分别就是学佛,那天底下都是佛了,螺蛳、蚌壳睡在那里,牠就是佛吗?打瞌睡是不分别的,那睡着了岂不是最好?这个我们要清楚。  

所以本论一开头就把这个行相辨得非常清楚,一步一步这样学上来。所以它下面就告诉我们,为什么前面说先要对有情生起悦意相,此处又要先于一切有情令心平等。这个地方一点都不能放掉,否则你漏掉一点,只要这个漏洞还在,修上去之时不知不觉当中就会出毛病。我们常常有个比喻,不要说飞机,就说骑脚踏车吧!轮胎当中有个砂孔,虽然打气打得很足,等到你骑上去一用力,砂孔受不住,一下子爆掉了,你骑在马路上,一个筋斗摔下去,如果是飞机,那就完了!对这点要特别注意。我们总是马马虎虎,这是无始以来的恶习,善根不够;所以本论处处告诉我们,一定先要净除罪障集聚资粮。有罪障障住固然学不进去,资粮不够也学不上来!所以必须要依三士道的次第来引导。对于上士来说,学习下士、中士的法类,是一步一步走上来必不可少的步骤,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的话,即使说是上士,也只是空话而已;对条件不够的人而言,他可以从下士慢慢做起,也有他的入手处,可以一步一步学上去。从这里处处可看出这个圆满教授真是珍贵难得,正确无比!

【如前下中士中,所说诸前行等所有次第,于此亦应取来修习。又若此中不从最初遮止分党,令心平等,于诸有情一类起贪、一类起瞋,所生慈悲皆有党类,缘无党类则不能生,故当修舍。】

前面下中士时所说的前行次第,这里也要拿来修习。这是我们的修学次第,此处必定要从前面的次第一步一步学上来修习增上。现在这里是正修大菩提心,修大菩提心必然的因果次第是先要知母,引发慈悲,但是在正修之前先要遮止分党。分党就是党同伐异:跟你好的人就欢喜他,跟你不一样的,就排斥他。自己内心中的这种不平等一开始就要遮止,不要让这个心相影响你。假定这个心理没有净除,在这种状态之下修慈悲,你的慈悲也是有差别的。看见欢喜的人,你的慈悲心会强一点;看见讨厌的人,慈悲心就不灵光,所以想要善缘一切有情生起大慈悲心是不可能的。  

无量慈、无量悲都是缘一切有情,没有任何例外之人。内涵本身是无量,所缘的对象也是无量。如果有一些人是你欢喜的,有一些人是你讨厌的,内心执取这样的分别的话,你的慈悲就没什么可谈了,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先要将平等、不偏心的基础建立起来,这个基础叫修舍心。

【又舍有三:行舍、受舍及无量舍,此是最后。此复有二,谓修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及于有情自离贪瞋令心平等,此是后者。】

舍有三种:行舍、受舍、无量舍。「受舍」我们最容易懂,就是乐、苦、舍三种感受当中的舍受,舍受是不苦不乐的感受。另外,比如坐在沙发上觉得很舒服,或者有人赞叹你几句,跟你笑一下,你就很欢喜,这是乐受。「行舍」就是行蕴当中的舍。这是一种心理状态,平常我们的心不是掉举就是昏沉,或者胡思乱想,行舍的心相是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心中没有一点掉举相,这要用过功、跟定相应了才有的境界!但这也不是此处要修的舍。此处的舍是「无量舍」,就是在任何情况之下,心里不管缘任何有情,都没有一点点讨厌或执着,而是完全一样的心情,这是修七因果第一步要修的。  

此处提到无量舍又分两种,这样的辨别真是细致又细致,对真正重要之处分辨得丝毫不差,在因地当中要没有一点点偏差,若质若量都不能有一点杂质,否则不可能成就彻底圆满无垢的佛位。譬如造一栋摩天大厦,最后造到顶端时发现一点点小小的毛病,这没有关系啊!你把顶端拆掉了重来就行了。但假如我们最开始的基础出了毛病,造了一百零八层乃至一千层之后,发现基础不行的话,此时哪怕已经造了一万层,统统会垮掉。又像烧饭一样,如果是烧好之时,一只苍蝇掉进饭里,你只要把苍蝇掉的地方挖掉就行了,其它的地方还可以吃。可是如果刚开始的时候,那只苍蝇掉进了水里,牠身上带着霍乱菌,那整个水里都是细菌,这一锅饭就都不能吃了。所以大师一定从一开头就为我们细细辨明,他这么做有种种特别的内涵,现在很多人修学佛法之所以一片糊涂,原因就在这里。  

有些人能讲一些道理就去弘法了,或是看见别人弘法,自己也跟着去忙了。有人却说:「你不弘法,把法藏诸深山,还能传诸其人啊!」你宁愿不弘,把法摆在山里,一旦遇上真正有条件出来弘法的人,他就会撑起来了。如果你不懂内涵而去弘法,金字招牌一旦砸垮了,大家从此不再信任佛法,那就完了;不弘还好,弘了反而把法损掉了,道理就在这里。所以我们现在很幸运,了解了以后要好好珍惜,不是忙着去弘法,而是要忙着去认识、身体力行,那才是真弘法。  

无量舍分为两种,当你缘有情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你看见这个有情本身有贪、瞋等烦恼,但你因为透过修行,自己已没有烦恼,所以见到有情时,心里也引不起贪跟瞋,这是一种。还有一种,是有情对你而言有亲怨之分,尽管如此,你内心对怨跟亲的反应因在「怨、亲」二境上如理决择,而远离贪瞋,处于平等舍受中。不管这个人跟你很要好,或者是你的冤家,你的心始终在舍相应当中,不为外面的境界所动。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要有情远离亲疏、贪瞋是不可能的事。我们一张开眼睛,就会看见这个人是我的好朋友、那个人对我不好;以前那个人爱发脾气、这个人却很快乐……,如果跟着外面转的话,一定修不起来,所以我们自己要修不论外面任何境界我都不为所动,在这种情况当中才能够依次学上去啊!此处就是辨别这一点,所以正式下脚的第一步要令我们的心平等。

【修此渐次为易生故,先以中庸无利无害为所缘事,次除贪瞋令心平等。】

修行就是要把我们的心修成某种心理状态,而心识本身一定是根对境时才生起,所以对修行而言,所缘的境很重要。修舍时一定先藉重中庸境,因为中庸境界既没有利又没有害,你看见他自然而然心能平等视之。把平等的心生起来,坚固了以后,进一步缘亲、怨而修,把面对亲友、怨敌时内心的贪、瞋都拿掉,于是心里面一步比一步稳固,这个次第是这么完整。  

平常我们修行,往往看见这个好就忙着去修,听别人说要忏悔的话,拜一百零八拜很好,就赶快去拜佛忏悔,结果还没拜完就已腰酸背痛,第二次只好另想一个办法。所以大师对修行的每一个次第内涵都辨别得很清楚,小处这样,大处也是如此。千万注意,我们真正的毛病始终就在一听见好的就想要,当然是要有好乐心,但是必定要晓得,这个好的果是依怎样的次第学上去的,要有好的果一定要有正确无误的因,所以必须退到第一步亲近善知识,接着如理听闻,这样看起来好像慢一点,实际上是最快速的路,而且也是唯一的路。后面这句话在刚开始时我们听不懂的,现在学了十二因缘以后就懂了。  

十二因缘当中说,从因感果最快的两世,最慢的三世,有的因要经过无量世才感果,这中间是其它的因在感果,这个因还没有遇到缘,所以没有结果。如果这个因要结果的话,必定还要有缘来滋润它,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一样,坏的、好的皆是如此。我们想求圆满的果,就必定要有圆满的因、缘,所以不能因为害怕、觉得自己做不到,就停在那里。这个因没有能生支的滋润,善果是不会自己掉下来的。要一直等到有其它的因缘策发,你也能如理如量照着去做,把当初一念想求圆满果的这个心,不断地以善法欲精勤地去努力,然后才会感果。中间可能隔无量世,通常这无量世都是在恶法当中,要感善果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拿正确的善法欲去滋润、策发这个因,这是唯一的路。假定现在就开始努力去做,那就不会中间隔无量世,你走的就是最快速的一条路。这个概念一定要弄清楚,才不会偷懒、马虎,或以为自己做不到。怕苦、马虎的结果是堕地狱,如果现在开始努力,虽然要受一点点小苦,但你只要坚持下去就克服了;一旦堕了地狱,不但没有机会,而且要受无量无边的大苦,这也是我们要了解的。  

我的师长常常告诉我:你尽管做不到,仍然要一直发愿,决心一定要克服,不但烦恼的现行一定要破,而且种子习气一定要彻底拔除,绝不余剩;发了心以后要找种种的方法去行持做到它,千万不要有一点宽宥、有一点借口。平常有很多人跟我说:「法师,你身体不舒服,该休息休息啊!」我一听就觉得这是毒药,尽管他是好心,却是错了,我真是怜愍他。我现在没有能力救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赶出去。如果他是我的尊长,我恭敬他,但是下次不敢见,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反过来,这个人跑来告诉我:「某人啊!生病了,赶快努力啊!再不努力的话,两脚一伸就完了。」哦!我真感谢他。这个心情我们千万要了解。  

广化老和尚曾经告诉我一个公案,我听了真感动,他说某位法师请他到佛学院当教务主任,他一直不答应,请了好几次,最后也就答应了。可是那是个女众佛学院,他之所以不答应,是因为他痔疮非常厉害,经常流了很多血。那一次开学典礼是很慎重庄严的,还请了市长及许多官员。结果他坐也不能坐,两条腿伸直坐在那里,典礼完了,觉得下面湿湿的,站起来一看,哦!下面一大堆血。他心里觉得不得了,虽然是痔疮,但是在一个女众的地方,人家是不了解的。佛本来就制很多防讥嫌的戒,尤其他老人家持戒,万一让人家起一念的误解是绝不可以的,于是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拿掉它。但是太严重了,医生也无能为力,他就想:「只有求佛菩萨了。」  

那天晚上回来做了晚课后,他就跟同学说:「你们先休息,任何情况之下都不要管我,如果我死了,今天晚上不要动,明天早上再把我抬出去。」同学们很尊敬他,就依教而不打扰他。我在这里也提醒你们,你们不要说:「唉呀,老法师啊!你好好休息!」这种话你害自己可以,千万不要讲了害别人。老和尚说完后就去拜佛,不下晚殿,一心祈求观世音菩萨帮忙。拜呀拜!拜到精疲力尽,实在拜不动,头昏得一塌糊涂,心想:「我现在站不起来,但是我的头还可以动!」然后就在跪地上磕响头,磕到后来,头实在也动不了了,趴在那里,他还是想:「虽然我的身体动不了,可是我的嘴巴还可以念!」他不断地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念到后来舌头也干了,也念不动了,「可是我的心还在呀!」他心里就念,一直恳求。他是这样用功的!   

现在我们稍微累一点点就觉得:「唉呀,不行啊!」要是身上某处不对劲,才拜了两拜就想早一点去休息;叫你早两分钟起床,又觉得后面好多事情要做,多睡一会儿吧!真是一无是处啊!而老和尚他是这样精进地用功。不过我并不鼓励大家硬来,硬来是不可以的,老和尚有老和尚的意志,始终要记住大师告诉我们的次第,我提这个公案是特别让大家提策心力的。  

老和尚那天马上就有感应,他简直就进入昏迷状态。此时他看见观世音菩萨,发现观世音菩萨的右膝盖上面有两个人跪着,他看见了觉得很欢喜,一欢喜那两个人就没有了。他就想:「这两位是记善恶的嘛!自己这一生,虽然坏事的的确确是做了一些,但是毕竟还是好事做得多呀!看见这些,一定是菩萨加持!」这时候觉得痔疮好像好了,但是在佛堂里边不方便看,他就说:「菩萨,我告一个假,检查一下。」跑到房里一摸,几十年的痔核完全没有了。  

佛法当中提到,资粮善中精进是第一。现在并不是要大家这样去做,本论的次第还没有弄清楚之前,急着去做一定出错。我只是鼓励大家,千万不要还没有做就先畏缩。现在有机会学圆满的次第,你只要策发心力照着去做的话,没有一样得不到的。所以此处说「修此渐次为易生故」,它有它的次第,要这样一步一步地来。此处谈修平等舍的次第,首先以跟你没有怨亲关系的人为对象,除掉对他们的贪瞋之心。没有贪瞋的心理状态就是舍。前面已经告诉我们重点不是在对方是你亲爱的人或者怨家,而是缘对方的时候把贪瞋之心拿掉。一般中庸的境引发你的是平等心,但是还是要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内心,使得不被贪瞋所动,这样针对中庸境才算得到平等舍。

【若能于此心平等已,次缘亲友修平等心。若于亲友心未平等,或由贪瞋分别党类,或贪轻重令不平等。此亦平已,次于怨敌修平等心,此若未平,专见违逆而起瞋恚。若此亦平,次当遍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如果对中庸的人心已经平等了,接着就缘亲友修平等心,假定缘亲友的时候心不平等,就会由贪瞋而分别党类,或者是由于贪的轻重不同而让心不平等。对亲友的心也平等以后,进一步对有怨的人修平等心。假定面对亲爱的人不能拿掉内心的耽着,看见怨的人拿不掉内心的瞋恚,平等舍心就生不起来;在内心不平等的情况之下修慈悲的话,慈悲根本增长不起来。  

当对这些境你的心都平等了,质完全对了以后,再把量扩大到任何人身上。要做到看见任何人,不管他跟你再亲或再怨,你心里面也了不动心,这是第一步。这点做到了,就能不为外境所动,否则心一直跟着外境转,你虽然想要它缘某个所缘境,可是境风一动,你又跟着动了,这样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心里先要不为亲怨所动,然后真正要缘的是一切有情。就像我们写字,要先准备好纸、笔,现在这张纸不但要摆在房间里,还要放出去接受风吹雨打!如果在室内蛮好,但是被水一泡就完了,那样是不行的!所以纸本身要经得起风吹雨打。然后你用的墨水,如果水一来就被冲掉的话,这样也不行,所以墨水也要经得起风吹雨打。我们的内心也是这样,换句话说,不要忙着想要先把慈悲修成功。在不平等的心没有摆平之前,摆在温室当中还可以,万一碰到境风就被吹动,就好像纸、墨碰到水就被水冲掉,那是没有用的。

【若尔于彼由修何事能断贪瞋?谓修二事。就有情者,谓念一切欣乐厌苦,皆悉同故,缘于一类执为亲近而兴饶益,于他一类计为疏远,或作损恼或不饶益,不应道理。就自己者,当作是思:从无始来于生死中,未经百返为我亲属,虽一有情亦不可得,于谁应贪,于谁当瞋?此是《修次中篇》所说。】

进一步说,他明明是亲爱的人,难免对他喜好、贪着,或他明明是怨家,当然我们会发瞋恚,要怎样才能够对他舍掉贪瞋之心呢?前面先说有关修平等舍的种种道理,此处进一步告诉我们怎么修。要修两件事情:第一就有情来说,没有一个有情例外,都希望快乐、厌恶痛苦,在这一点上无丝毫差别,人是这样,畜生也是。因此对于其中一类的人给他好处,对另一类的人疏远乃至伤害,这是不合理的!这是就有情那方面而言。  

第二就自己方面应当这样观察:我们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因为处在无明当中,无始生死以来,已经受生过无数次,在这无数次的受生当中,和所有的有情各式各样的关系都有过,要找一个跟你不曾有过任何关系的人,找不出来!任何一个人都曾经是你最亲爱的人,也曾经是你的大对头,也曾经与你毫不相干。既然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有什么好分别的呢?乃至我们平常相处,也常是今天好得要命,明天气得要命,到后天又好了,一直不断地这样吵吵合合,天天忙着这些事情,这不是毫无意思吗?轮回中的亲怨无定就是这样!如果能够懂得这个道理,眼光放远去看,那么亲怨的问题就没有了。《修次中篇》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此书是性宗修行的方法,作者特别告诉我们修行是有次第的,所以叫做修行次第初、中、后三篇。

【又于亲属起贪爱时,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一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及如前说无定过时,一切亲怨速疾变改所有道理,当善思惟,由此俱遣贪瞋二心。】

如果于亲属起贪爱,经上说最好的对治就是想:「以前我也杀过你,你也杀过我,大家互相杀,有什么好贪着的!」前面修六苦时也说过,在生死轮回中,一下亲得要命,一下又怨得要命,所以当你思念亲爱之人的时候,想想他曾是你的怨敌,想到怨敌的时候,想想他曾是你最亲爱的人,这样善巧地思惟的话,贪瞋就净除了。

【此取怨亲差别事修,故不须遣亲怨之心,是灭由执怨亲为因,所起贪瞋分党之心。】

此处是取怨亲不同的对象来修,人生在世,总会有的人跟你亲近一点,有的人跟你疏远一点,乃至有人是你的怨家,这是事实,所以不必遣除亲怨之心。真正重要的是,对亲爱之人的贪着心,以及对怨敌的排斥之心要拿掉。如果面对亲、怨能够遣除贪瞋之心,那么不论面临任何的境风,内心都能安住在舍当中,不为境所动。不要以为这就是如如不动哦!这离如如不动还天差地远!现在我们内心一天到晚跟着境风在转,却说不分别、如如不动,那真是颠倒。我所以这样提,是要大家千万注意,每一个地方的行相,必定要弄得清清楚楚,要不然你随便一开口就错了,听法时也会听错。

【引发一切成悦意相者。《修次中篇》云:「慈水润泽内心相续,如湿润田,次下悲种易于增广,故心相续以慈熏习,次应修悲。」所说慈者,谓于诸有情,见如爱子悦意之相。又此所说由修等舍,息灭贪瞋不平恶涩,如调善田。次以见为悦意慈水而润泽已,下以悲种,则大悲心速疾当生,应当了知极为切要。】

有了这个平等的心,进一步就要引发一切成悦意相,以慈水润泽内心的相续。内心经过了慈水润泽,就像田地先滋润了以后,再下悲心的种子,就很容易增广。所以先引发一切成悦意相,次应修悲心。这个慈是指看待一切有情就像独生子那样可爱。修悦意相之前,先要修等舍,先把心中不平的恶念(粗涩就是不平的贪瞋之念)弄干净,就像先把田弄干净、弄平了,此时再加慈水,然后再下悲种,照这样的次第一步一步去修的话,大悲心很快就能生起,应当了知这样的修行次第是极为切要的,这样走是最快速的。  

现在我们尽管还没有真实去修行,但是刚才说的道理—这是最快的也是唯一的路,这个概念我们必定要先建立起来,晓得这是没有退路的!我们所以会退的原因是求安乐,结果你发现退下去只有受大苦这一条路;前进虽然是苦,却是以小苦换来大乐。如果不了解,往往处处为求一点点快乐,而不忍修行之苦!所以当了解了正确的行相,正知见得到以后,最后一定会走上这条路。如果这个概念还不懂,不必急着去修行,只要这个概念建立起来,修行是一定成功的!而且是最快速、最圆满、最好的。  

真正圆满的教授、真正无垢正确的指导,它每一个地方一定都辨别得很细致。以前我们听了法,内心非常欢喜,总觉得它好得不得了,一心想求,这是非常好的现象,种下一个善种子。但当真正想努力深入学习的时候,却不得门而入。感受上说起来是圆融无碍的,但是做起来却像要抓一个水上的葫芦,一碰它就跑掉了,怎么抓也抓不住,弄了半天就是莫可奈何!幸好还有一个法门—念佛!这是末法时的善方便。现在正确地了解了前面这个道理以后,由这个次第步步深入,如果用这个方法来念佛,就可以得上品上生;如果学其它任何法门,也都可以如理如量地修成,当然,还要看你自己的认识跟精进而定。  

我们正式要修的时候,先要把内心对亲怨的贪瞋之心净除,就像种田一样,先把不平的硬块等等弄干净了,然后再以慈水来滋润,这样种下悲的种子就能很快生起。「应当了知极为切要」,这是最最重要的部分,这个内涵才是我们应当了解的。以前之所以听得欢喜,感觉圆融无碍,却无从下手,只能望洋兴叹,实际上就是没有抓到根本的缘故。  

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呢?以前只是种一点善根,现在却是结善果。在讲十二因缘的时候说,感果快则两世,慢则三世,实际上所谓的三世,有可能是无量阿僧祇劫。感果是靠如理如法行持去滋润它,以前我们听懂了虽然欢喜,可是没有方法,不晓得怎么去滋润它,就像天上的人造卫星一样,好是好,你却只能望望它,遥不可及;现在不但好,而且你晓得怎么登堂入室,就依此超出生死轮回的苦海。

【此中有三,初修母者。生死无始,故自受生亦无始际,若生若死辗转传来,于生死中未受此身、未生此处决定非有,亦无未作母等亲者。如〈本地分〉引经说云:「我观大地,难得汝等长夜于此未曾经受无量生死。我观有情,不易可得长夜流转未为汝等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轨范、亲教,若余尊重,若等尊重。」】

引发一切悦意相有三个修行次第,第一个是知母,晓得一切有情都曾是你的母亲。我们常说「无始以来」,这个时间长得根本无法想像,找不到开始的时候。我们一生一生不断地受生,哪一种身体没有受过的?哪一个地方没有去过的?因此也找不到任何众生未曾做过你的母亲。换句话说,我们在生死当中,什么样的身都生过,从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当中的阿鼻地狱众生,这是就六道而言。然后每一道当中,从最大的到最小的,最穷的到最富的,最苦的到最乐的,全都做过;而且没有一个地方没去过。所以和所有众生没有一个例外,都曾经彼此做过父母。而此处特别强调的是,没有一个人不曾是自己的母亲。

【此复非仅昔曾为母,于未来世亦当为母,无有边际。如是思惟,于为自母,应求坚固决定了解。此解若生,次念恩等亦易发生,此若未生,则念恩等无所依故。】

就像〈本地分〉引经:我看大地之上,没有一处是你们不曾在此受无量次生死的。在这整个生死轮回当中,找不到一个人是没有做过你的父亲、母亲、兄弟、亲戚、朋友的。不仅过去曾为我的母亲,将来还是如此,所以每一个众生做我母亲的次数无有边际。这样思惟以后,对所有的有情都曾经为自己的母亲这点,应该求得决定、坚固的了解。这个认识生起了而且坚固了,那么念恩也就容易生起。如果为自母这个概念没有的话,则无从念恩。这是必然的次第,先晓得这是你的母亲,然后对母亲才能念恩。  

有位同学问:「三宝不是对我们很有恩吗?为什么不念佛恩而念母恩呢?」我们现在是凡夫,尽管信得过佛,可是对佛法的净信心不一定人人有。净信心必须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反过来说,透过自己思惟观察的经验,会产生最大的力量。虽然人家说三宝恩大,可是你没有经验过,无法从你的经验当中引发对它深刻的感受。所以不念佛恩而念母恩,原因就在此。  

现在要引发大菩提心,要普缘一切众生去救济他,当想到每一个人都是你的母亲,要报每一个母亲的恩,所以你的大悲心就能够遍缘一切毫无遗漏。对我们初机来说,在感受上要想找到这个力量,在世间所有对我们有恩的人当中,只有母亲,这是念母恩的原因。所以每一个地方的关键在何处,我们必定要把握得准。真正初机修学佛法一定要在人道当中,对畜生而言,牠对母亲的认知比较弱﹔而且同样是母亲,人道的母亲对子女的养护,在六道当中没有其它任何一道堪与相比。再加上只有人道当中才有思惟的力量,而要想跳脱生死轮回,最主要的力量就是思惟,这一点我们要了解。

【二修念恩者。修习一切有情是母之后,若先缘于现世母修速疾易生。如博朵瓦所许而修,先想前面母相明显,次多思惟非唯现在,即从无始生死以来,此为我母过诸数量。】

有了知母这个基础以后,接着修念恩,先从此世的母亲修起。博朵瓦就是依敦巴尊者、阿底峡尊者所传的完整教授而修;阿底峡尊者又从金洲大师处得到最圆满的教授传承。这是从佛以来没有断过,如理如量地师师相传,他们都是这样修成的。  

先观想母亲在面前,然后想她不但是我此生的母亲,无始生死以来,她曾经做我的母亲的次数是多得无法想像的。说到这个地方,也许你会怀疑母亲怎么可能在眼前现得起来。前面道前基础教我们修行前要先修六加行,其中第四是入座皈依、观想资粮田(也就是三宝),这一定要跟你的身心相续和合,要看得清清楚楚前面是佛,而且你很明白自己正在苦中,所以一心皈投佛,这是下脚的第一步。万一资粮田现不起来,那就要修忏悔业障、集聚资粮等七支。资粮够了,要观想什么就能观想起来了。现在到了上士,要观想母亲当然就很容易。我们现在还做不到,所以眼前最重要的就是忏悔还有积聚资粮!  

想要积聚资粮,出家是最佳之身,出家身一举一动无处不是积资。而且出家人做一点点所积聚的功德资粮,在家人不晓得要做多少。业果的部分提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有情,各以量等大海、柱如须弥那样大的灯烛供奉三宝,不如出家人点一盏小灯的功德,出家身有这么大的好处啊!前面的基础做到了以后,观想时就很容易生起来。等到大慈悲心、大菩提心生起来了以后,如果回向往生上品一定能满愿,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如是此母为母之时,一切损害悉皆救护,一切利乐悉皆成办。特于今世先于胎藏恒久保持,次产生已黄毛疏竖,附以暖体十指捧玩,哺以奶酪授以口食,口拭涕秽手擦屎尿,种种方便,心无厌烦而善资养。又饥渴时与以饮食,寒时给衣、乏时给财,皆是自己未肯用者。又此资具皆非易得,是负罪苦及诸恶名,受尽艰辛求来授与。】

当她做我母亲的时候,我遇到的一切损害,她都救护我,所有的快乐都给了我。这两点,我们人人都能体会得到。从一开始在母亲的肚子里时,真是样样靠母亲!然后刚刚生下来的时候,母亲抱着我,全部精神贯注于我,喂奶吃食,脏了就为我擦干净,哪怕是大便、小便,没有一样不做得千妥万当。我们平常看到一点脏东西,不要说叫你去擦去摸,人家随便吐一口痰,你看了就觉得恶心;可是母亲对于孩子,何止是痰,乃至大便、小便,她都为你弄得干干净净。想到这里,母亲之恩是无法想像啊!而且她做这种事情时没有一点点的厌烦!用种种方法来滋养我们。反观现在,我们做一点点事情,心里边就嘀咕得不得了。  

肚子饿了马上给食物,冷了为你加衣服,少了什么就补给你,而所给的都是父母自己舍不得用的。而且这些东西都不是容易得到的!眼前我们也看得见,要赚一点点钱真是千辛万苦呀!都是母亲承担了种种的罪苦,背负恶名,求来了以后自己不用就给你。  

我自己出了家没体验到,但是以前的朋友、同学们,后来见了面谈起来,大家有个共同的心声:「忙了半天还不是为了孩子。」当年自己的确不晓得父母的心血,我想你们诸位大部分人也是如此。幼年出家可以算是最幸运的,你们如果有机会回家,观察父母恩是唯一要做的事情,这是应该去体会的,其它的事情则不必做。我们要感受到的,是父母的恩,能够感受到母亲的恩,大菩提心才能生起来,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世间的人说忘恩负义是第一等大罪人,而我们是修学佛法的人,如果认为仁义道德是老八股,那就错得太离谱了!佛法的仁义道德是最高的,但我们却做了最忘恩负义的人,这怎么可以啊!所以对于母亲的恩,我们千万要有深刻的认知。  

正式修的时候,对此处所讲的每一个部分,必须要很深细地去思惟观察。我刚开始也只是随便看过,后来善知识告诉我,我就仔细地想。现在我不太愿意想,我一想实在忍不住痛哭流涕。母亲的恩深重无比,你们要好好地想想它,对你们有绝对的好处。母亲的恩德的的确确无法想像,哪怕你老了,她还是那么关顾你。记得前年我回去,母亲八十几岁,我要出门前,母亲就提醒我要注意这个、注意那个。我弟弟就说:「妈!你就不要管了,他难道还不知道嘛!」然后弟弟跟我说:「老人家就是放不下。」我告诉弟弟:「你错了,千万不要这样想啊!天底下除了母亲以外,有哪一个人一生这样关心你的?你们仔细想想看!」在家人总觉得父母啰嗦,可是她为什么对你啰嗦,而不对别人啰嗦啊?她心中始终把你看成他的孩子,从你在她肚子里结生时开始,一直到她两脚一伸,心里没有别的,就是关心你。  

我四十年未回乡,回去时,她在门口一听见声音,还缠着小脚,急忙就跑出来,我当然看了很欢喜。临出门之前,她一定叮嘱这个、叮嘱那个,她那是五、六十年以前的概念,跟现在完全不相应。但是我看见的不是她的啰嗦,而是她始终把你看成是小孩子,她全部精神贯注于子女之上。我一再跟我弟弟们讲,到后来,他们整个改变过来了。不管母亲怎么啰嗦,她越是这样,我越是感觉温暖啊!若能这样仔细想的话,天底下没有一个人不会孝顺,你绝对想不到有任何让你违背父母的理由,你找不到的。你可能会问我有没有依照母亲说的去做,说实在我没有听她的,当然我到了外面不可能完全照着母亲所叮嘱的去做。有时她叮嘱过后忘记了,看见我回来,还是很高兴。有的时候她问我:「今天怎么样啊?」尽管我告诉她的事情跟她叮嘱的完全不一样,她也没关系,母亲真是伟大!  

所以你只要体会到这个心情,不管她怎么做、怎么说,你只有一个念头:「用什么方式去报答她的恩?」别的做不到,我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她告诉我的,我总是很欢喜地接受。人的感情就是这样,只要你内心对他欢喜,不用讲什么,她也欢欢喜喜。母亲们总会认为「我这个是几十年的经验」,在父母的心里总觉得你是个孩子,不懂事,所以你告诉她什么她也听不进去。可是我母亲,我告诉她任何事,她总归听得进,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这个样子。后来我了解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不论她告诉我什么,我都无条件接受,她也了解我对她的心情的的确确就是这样;因此不管我怎么告诉她,她也会感受到我是以全部精神对她好。  

所以尽管说几十岁的人习惯难改,可是我母亲听了我的话,她就改了。那个时候大陆上很流行一贯道,她也信一贯道,任何人劝她都没有用。我告诉她一贯道不究竟,劝她念佛,就凭这么一句话,她也就高高兴兴地转过来了。那个时候我有一位重要的亲戚,是一贯道里影响力很大的一个人,我母亲和他就从那时开始疏远、隔阂,几十年后我回去,也就给他们打开了。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个样子,大家要尽量从因上面去看!你一定要把它的因找到,不要在外面的形相上转,这样自然而然就能深入进去。

【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较其子死宁肯自死,较其子病宁肯自病,较其子苦宁肯自苦,出于自心实愿易代,用尽加行除苦方便,总尽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乐无不兴办,凡有损苦无不遣除,于此道理应专思惟。】

如果孩子有了病苦,她宁愿自己死、自己病、自己苦,总是心甘情愿地用尽种种方式来帮孩子的忙,所有的利乐没有一样不为他成办的。可能有人会觉得:「我的母亲好像不是这样的?」眼前的确两代之间的代沟非常大!其实原因是时代不同,所以对同样一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样,当然问题就来了。现在我们懂得了佛法,佛法的中心思想是缘起性空,任何东西都是因缘而起的。她的概念之所以这样,一定有她产生这个概念的因缘;我的概念所以这样,是因为我所面对的、接触的客观环境是如此。既然接触的环境因缘条件不一样,我的见解感受跟母亲的自然不同,所以不能用我的感受去衡量她。  

当然,你也可以说:「那么她也不应该用她的标准来衡量我呀!」这话是对的,但问题是:现在是她学佛还是你学佛?若是你学佛的话,那很简单,就是你应该了解这个道理;否则的话,应该她学佛,等到她成了佛再来救你。我们现在学了佛就很明白这个道理,这是懂得佛法以后的必然现象,而世间人都不知道,所以这个只能用来策励自己而不能要求别人。你一旦了解了,就不会在形相上面转,而能从这个原则上面看,去了解到她真正的动机。若能了解得清清楚楚,就不会因眼前她不同的见解而观过,代沟对你来说就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是千真万确的。  

我们之所以不能体会到这一点,就是不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觉得「这个人老朽!脑筋这么糊涂,想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把她当初对你的恩忘得干干净净,等同畜生。既然造了这个业,等到这一生失去之时,连人天身都保持不住啊!所以我们做子女的应该这样想。反过来,做父母的不必要求子女,如果没学佛,他的概念自然是这样的。不要希望子女来孝顺你,但愿我自己能够孝顺我的父母,将来成了佛,把父母救起来、把子女也救起来,这样才是对的。关于这一点要了解,了解了以后还要专一精纯地思惟。眼前我们真正修的就是要如理思惟,这是最重要的。

【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唯虚言真实生者,次于父等诸余亲友,亦当知母如上修习。次于中人知母而修,若能于此生如亲心,则于怨敌亦应知母而正修习。若于怨敌起同母心,次于十方一切有情,知母为先,渐广修习。】

当这样的念恩心真实生起来,不是说空话,也不是讲道理。这一点在这里特别强调!所以大家不要忙着要懂很多道理。往往有人懂得很多道理之后,认为自己很懂,看别人就觉得:「啊!还差得很远,这个也不懂!」实际上文字对做世间学问而言是有用处,但对于佛法上的深入却不一定有用。世间的学问跟佛法不一样,佛法虽然你把它辨得很清楚,讲得头头是道,如果内心不能如实生起应有的量,到了下一世,你可能变成很会动脑筋的人,做起学问、念起书来都很好,但是对佛法的深入却没有你的分,这是它最大的差别。如理思惟了以后,也许文字都忘记了,但是起心动念就会有这种如法的念头。对母亲,你只会感激她的恩,不会感觉她的不是,其它事情也是如此。  

对母亲念恩之心真实生起以后,其次于父等其余的亲友也是这样去修,因为他们往昔多生以来都是自己的父母。进一步,对于跟我们毫不相关的陌生人也是这样想:「前生时,这些人都是我的母亲。」若能对他们生起念母恩之心,最后再以怨敌为对象去修。前面告诉我们先修「无量舍」是有原因的。无量舍并不是教我们舍掉怨亲,而是不管若怨若亲,你面对他的时候,心里面不会有亲疏之感,这是在调柔这颗心。进一步再修念恩心,当你看见怨家的时候,「怨」这个概念在你的脑筋当中已经拿掉了,在这种状态之下,要念他的恩就很容易。  

若能对怨敌生起如同对母亲的念恩心,这个时候「质」就对了。自己的母亲固然是母亲,其余的亲友也是母亲,完全不认识的人也是母亲,乃至于怨家对头都是母亲。这个时候,对任何人你都能够从他身上去缘想、思惟、感恩。质对了,其次把这个量扩大,慢慢推广开来。所以,实际上质跟量之间的关系,整个次第完整圆满的都在这里头。念了恩,接下来进一步就是要报恩了。

【三修报恩者。如是唯除转生死故不能相识,而实是我有恩之母,彼等受苦无所依怙,舍而不虑自脱生死,薄无惭愧何甚于此!如《弟子书》云:「诸亲趣入生死海,现如沉没大水中,易生不识而弃舍,自脱无愧何过此。」】

只因为我们都在生死轮回当中一直轮转,所以不认识,虽然不认识,但确实是我的母亲啊!而他们正在受苦,一无依靠,如果我不帮他们,只求自己解脱,那真是太苛薄了,所以说「无惭无愧」是莫甚于此呀!  

不要说转了一世,如果小的时候离开了父母,长大以后或许也不知道父母恩;不要说小的时候离开父母,我们现在没有离开父母,都还不知道自己父母的恩。畜生为什么会感得在畜生道?牠并没有造严重的恶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懂得父母恩。以世间来说,感得畜生相,牠多多少少还晓得一点父母恩。畜生的等级愈高,譬如胎生的畜生,母亲还会带着孩子一点,因为母子的关系就是牠的业!有多少感恩的心、感恩的业相应,就感得多少的果报。愈是下等的,愈是不知父母恩,母亲也愈不会带牠。所以了解了这因果之间的法则,任何情况一看就很清楚、明白。鸡生了蛋就算完了,母鸡还要孵牠一下,小鸡出生以后也不晓得父母的恩;湿生更是糟糕。所以为什么「五伦」(仁义礼智信)跟「五戒」是成就人的根本,这都有它必然的因果关系。父母恩实在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我们真正应该为此而感到惭愧呀!以上先说明这个道理,接着就引论。  

《弟子书》说:所有的如母有情在生死大海当中,就像沉在大水里。虽然经过转世变易,大家不认识了,但如果抛弃不管而只求自己解脱,天下哪有比这件事情更糟糕的?应该感到惭愧啊!现在我们是修学佛法、讲道德仁义的人,平常我们会骂人说「这个人苛薄得不得了!」那还只是对普通的人苛薄,如果对自己的母亲都不管,还说修学佛法,天下还有比这样更糟糕的人吗?所以我们真正懂得了佛法以后,一天到晚该忙的都是只有反省改过啊!

【故若弃舍如是有恩,于下等人且不应理,况与我法岂能随顺。如是思已,取报恩担,即前书云:「婴儿始产全无能,饮谁慈力授奶酪,依慈多劳此诸母,虽最下等谁乐舍。」又云:「由得谁腹而安住,由谁悲慎而取此,此母烦恼苦无依,最下众生孰乐舍。」《无边功德赞》云:「有情无明盲,意乐衰损慧,为父子承事,慈悲饶益我。弃此独解脱,非是我之法,故汝发愿度,无怙诸众生。」】

如果有恩不报而弃舍,连世间下贱的人都不应该这样做,何况我们学佛的人,这岂是与佛法相应相顺的?所以证二乘的圣者,对我们凡夫来说他好了不起,因为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他解决了,所以我们对二乘圣者是绝对的尊重。但是佛却呵斥他焦芽败种,现在我们就能了解了。然而不是由我们来呵斥,我们这样做的话是要堕落的!我们要呵斥的不是外境,而是自己的内心。应该反省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要感激那些大阿罗汉,他们都是菩萨示现罗汉身,佛呵斥他们是做个样子,就好像演一出戏给我们看,我们要感激,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弟子书》又说:小孩子刚生下来时没有任何一点能力,如果没有母亲的话,无人能活得下来(畜生当然例外)。所以,尚且不说成佛做祖、生天,作为一个人,这点千真万确要记得,是谁的慈悲心力,含辛茹苦把我抚养长大的?最下等、最下贱的人,也绝对不应该弃舍母亲于不顾!  

《无边功德赞》是赞佛的,换句话说,其中的内涵也就是我们应该修学的。有情为无明所遮盖,盲无慧目,虽然有眼睛却是睁眼瞎子,不认识事情的真相,没有智慧,想的都是错的。生下来以后,必须要依靠母亲的慈悲,我们才能存活长大,可是却又被无明覆盖,不认识众生都曾是我们的母亲,居然不管这样无上的大恩而只求自己解脱,这可不是我佛应有之法哦!所以应该发愿,度脱所有曾经做过我们母亲的众生,因为他们现在无依无靠,轮回在生死苦海当中。  

有人会问:「既然这样,佛应该一开始就说大乘法,为什么要说三乘法?」我们要了解,佛之所以成佛,就是因地当中了解了这一点,感一切人的恩,发愿报一切人的恩,而报恩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他们救度出来。所以,他是由于念恩心、悲心的推动而去行菩萨行,才成为救一切众生的佛。成就佛果以后仍旧有大悲心策动他,绝对不会安住在寂灭当中,而是「无住涅槃」—尽未来际,由悲心策动,以他的大智、大威神力一直度众生。所以用什么方法能使众生相应,佛就用这方法度他,所以佛才说三乘法。这是他的悲愿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更进一步来说,以我们现在为喻,大家听见了本论很相应,但也有很多人一听:「哎呀!这么难学啊!」就打退堂鼓回去,觉得还是念念佛就算了。肯念佛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是很明白的事实。了解这点以后,你对佛真正要引导我们的是大乘法,就毫无疑惑了。因为没有疑惑,走上去的时候就能步步踏实、步步平正。

【若尔如何报其恩耶?生死富乐母自能得,然彼一切无不欺诳;故我往昔于由烦恼魔力所伤,如于重伤注硝盐等,于性苦上更令发生种种大苦。慈心饶益,应将彼等安立解脱涅槃之乐而报其恩。《中观心论》云:「又由烦恼魔,伤害已成疮,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若有于余生,慈敬及恩益,欲报其恩惠,除涅槃何有?」】

最下贱的人尚且不可有恩不报,何况是我们学佛之人!我们要报母恩。那么怎么报呢?生死轮回当中的富有快乐(也就我们眼前世间的名利恩爱),这些不用我们给他,他自己会得到的。但问题是,这些都是欺诳的啊!以前由于我们迷惑、无明,被烦恼魔所伤,明明是苦却不知道,就像已经受了重伤还加硝盐,那是痛上加痛呀!轮回的本质本来就是苦的,如果还要加恩恩爱爱这些贪瞋痴,这是苦上加苦!所以,你以慈悲心肠想救济帮助他们,应该要把他们安立于解脱涅槃之乐,那才是真正的报恩。现在很多人说:「你要度众生呀!你要慈悲呀!」这话一点都没有错,应该要慈悲救他们,但怎么救?要把他们从烦恼当中救出来,使他们得到涅槃之乐。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也是跟世间人一样,给父母五欲之乐的话,那个不是佛法,这里讲得很清楚。  

所以必定要知道这个道理,否则我们一定也是会忙世间的慈善事业。有人会说:「别人都做,你怎么不做呀?」或是说:「你们佛教不是讲大慈悲吗?」我却不一定这样做。不是不做噢,是「不一定」!看你怎么做。如果已经发了大菩提心,那时候你明明晓得生死中的一切都是苦的,也产生绝大的厌患之心,可是你晓得救他唯一的方法是让他结这个缘,在这种情况下去做,那是绝对了不起。反过来,如果你不了解轮回中这些名利、恩爱等的真象,又对它舍不得,就像蚂蚁碰见蜜、苍蝇碰见大粪一样,马上黏在上面,赶都赶不走,然后自己说:「我是大慈悲。」那是完全错误,完全是自欺欺人!这个自己衡量内心就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我们才晓得要帮人家的是帮些什么,他在生死轮回炽燃大苦当中,如果还是给他这些恩恩爱爱,那是火上加油啊!  

就像《中观心论》说:「由于被烦恼魔所伤害,已经成了疮了,我反而在疮上加灰水,等于苦上加苦。」这个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检查内心,否则连自己在烦恼当中都不晓得,那时候谈佛法都是开玩笑、说空话。所以我们第一件事情一定是从下士、中士步步上来,确实了解了道理,在内心当中去观照,看见事实了,再把这个量加大,从这基础上面才进入上士。  

由于了解了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母亲而感恩、念恩,也知道真正的报恩,不是用世间这种跟三毒相应的染爱,而是要告诉他世间唯苦的真相。引导他在苦集灭道当中不是走流转之途,而是走还灭的路,使他得到涅槃,这是真正报恩唯一的方法。现在很多修学佛法的人,出了家还觉得放不下家人,事实上正因为要帮他忙,所以眼前必须先放下,自己先做到了,才能进一步报他的恩。自己都做不到,又跟他缠在一块的话,那修行完全是说空话,这一点是最重要。

【不报恩担,重于大海及须弥担,若能报恩,即是智者称赞之处。如《龙王鼓音颂》云:「大海及须弥,地等非我担,若不知报恩,即是我重担。若人心不掉,报恩及知恩,令恩不失坏,智者极赞此。」】

真正最重的担子就是不报恩,它比大海还要大,比须弥还要重。世间最大、最重的就是大海和须弥,换句话说,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但不报恩的担子还超过它们。能报恩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就是圣者佛菩萨)。如《龙王鼓音颂》说:「大海和须弥虽然大、虽然重,但是我不在乎,如果不能报父母的恩,那个才是我真正的重担呀!假定我们心里面能真实地不掉散、不胡思乱想,正确地了解了母亲的恩,报答母恩,使得母恩不白白失坏,那才是智者所称赞、所应该行的。」

【总之自母未住正念,心狂目盲复无引导,步步蹎蹶趣向可怖险崖而行,其母若不祈望其子,复望于谁?若子不应从其险怖救度其母,又应谁救?故应从此而救度之。如是若见为母众生,由烦恼魔扰乱其心,自心无主而成狂乱。又离慧眼观增上生、决定胜道;又无真实善友引导,一一剎那造作恶行,如步蹎蹶。总于生死,别于恶趣奔驰悬险,母当望子,子应济母。如是思已,拔出生死而报其恩。】

总之,自己的母亲在生死轮回当中,她没有正知正念(没有正知就不可能有正念),心是狂的、眼是盲的,在愚痴无明当中,又没有人引导她,走路是一脚高低,就像黑夜中走在悬崖险处一样,在这种状态当中,做母亲的不期望她的儿子,要期望谁呢?做儿子的人,如果不从那个恐怖的地方把母亲救出来,那么靠谁来救她呢?  

当看见曾为我母的所有这些众生,由于无明的关系,一天到晚处于烦恼魔扰中,自己做不了主,内心狂乱;又没有正知见的慧眼,不管是增上生、决定胜都不了解、也看不到,而且没有真实的善知识引导他。因为无人引导,自己又不了解,所以任何时候都在造恶,就像一脚高低走在险路上面。所以总体来说,是在生死痛苦当中,而特别在恶道当中更是可怕!在这个时候,母亲只有希望儿子来救度,而儿子应该做的就是救度母亲。

【《集学论》云:「烦恼狂痴盲,于多悬险路,步步而蹎蹶,自他恒忧事,众生苦皆同。」此说如是观已,不应于他寻求过失,见一功德应觉希有,然此亦合苦恼之理。】

《集学论》告诉我们,由于为烦恼所缚,所以心痴目盲,在悬崖险路上一脚高、一脚低地走,不论自己或是他人,同样都要面对种种的忧愁苦恼。(编者案:《集学论》这一偈本意是教人不应寻求他人的过失,如见趋险者,不见其过,唯见其可悲愍之苦。)上面说了这个道理,不但一方面修感恩、报恩,启发菩提心,至少能够让我们得到上品,更好一点,很快可以成佛。不仅如此,眼前还有特别好处,下面说「不应于他寻求过失」,你就不会找他人的过失了,见一切功德都应觉得殊胜稀有,此处宗大师引用它来证明众生苦恼之理。  

诚如前面讲过的我对我母亲的心情,我只看见她对我这么好!由于这样的心理,不管她怎么讲,我就是欢喜,就是感激!然后我回过头去面对其他人也是如此,当你想到任何一个人都是你母亲,也产生同样心情的话,请问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了。所以这个教授十分善巧!眼前很多问题都没有了,这不是现前增上生吗?平常我们要想改善,尽管千辛万苦地想尽办法,怎么弄都改不过来,而眼前这么一个简单的办法,就能把你的心完全改过来了!  

人真正的穷苦,不是穷在物质上面,苦也不是苦在物质上面,哪怕再穷再苦,只要大家一起来分担,就会过得很开心、很快乐!我记得那年回到大陆乡下去的时候,看到那里的生活,比起我们这里真有天壤之别。的确,如果谈到物质,那什么都谈不到,但是我立刻就感觉到,一生最快乐的时候,就是自己跟着母亲的那段时候!回想小的时候固然如此,眼前还是如此,这是千真万确的。大家想一想看,最快乐的是什么时候?我想没有一个人例外,小的时候无忧无虑,哪怕父母亲打了你,孩子也一定抱着母亲的腿哭,这表示亲子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地深切。现在你把一切众生看成母亲的话,还会看他什么过失呢?找不到了!所以这个教法真完美啊!  

你若能多闻,了解得愈多、思惟得愈多,除掉过失的方法以及增长功德的方法也就愈多。所以不管用业感缘起来想也好,或者知母、念恩也好,想到哪里,功德就增长到哪里,苦恼就净化到哪里,当下就是增上生,这样走到最后一定是决定胜,有这样的殊胜。所以,对这一点应觉为稀有啊!佛法真正不共之处也就是这点。「此亦合苦恼之理」,这个概念还是从苦集灭道上面趣入,并没有离开佛的根本教法,始终是绕着这个中心在转。  

知母、念恩、报恩一步一步学上来,对有情就能引发悦意爱惜之相。依着这个心,下面即正发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有了,其它的一一也跟着生起来了。

【第二正发此心分三。初修慈中,慈所缘者,谓不具足安乐有情。行相者,谓念云何令遇安乐,惟愿令其获得安乐,我应令其遇诸安乐。】

正发利他心分三部分来说,第一个是修慈。慈是一种心理状态,就是想要给人家快乐,所以这个慈心所缘的是不具足安乐的有情。有三种行相:起初是念怎么样使他得到快乐!其次是一心一意发愿想要使他快乐!更进一步,第三个是我要承担起使他快乐的责任!  

平常我们人与人之间出现种种问题,无非是由于只希望自己快乐而不希望别人快乐。如果你只希望人家快乐的话,眼前所有的问题都没有了,而且也增长了无上大菩提的功德。这是佛法之美!前面已经告诉我们佛法是这么殊胜,愈向后你会觉得愈好,不但烦恼自然而然慢慢地净化了,如果能够把慈心跟前面的部分再配合起来运用的话,那才真的叫圆融无碍。不论到哪里,都能处处体会,问题就可以解决!以前是个大杂烩,统统混在一块,现在则是每一个地方弄得清清楚楚,而且处处都用得上,真是美呀!

【胜利者,《三摩地王经》云:「遍于无边俱胝剎,尽其无量众供养,以此常供诸胜士,不及慈心一数分。」此说较以广大财物,于究竟田常时供养,其福尤大。《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云:「于东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庄严,其中有情皆具安乐,如诸苾刍入灭定乐。设于彼土修净梵行,经过百千俱胝年岁,若于此土最下乃至于弹指顷,缘一切有情发生慈心,其所生福较前尤多,况昼夜住。」】

「胜利者」就是说修慈心的好处。实际上刚才说的还是最起码的,这是我们眼前可以感受得到的;经中所说的那更是不得了的殊胜!「遍」是一无遗漏的意思,把全台湾、乃至整个地球、银河系,甚至无边剎海当中所有最好的东西来供养一切佛,这个功德大得不得了,然而却「不及慈心一数分」。当你生起了慈心,哪怕只是很小一点点,功德仍是远超过它。你看这功德有多大!此处一再告诉我们这个殊胜的利益。所以可以从两方面来看慈心的功德:一方面是眼前马上感受得到的,这个会推动你的内心想去修;然后再引佛经来印证,这是双重的力量。因此,平常只要肯这样如理去思惟观察的话,大菩提心无有生不起的道理,眼前的利益就这么好,而且又是这么现实的一个问题。  

《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中也提到慈心的福德。在三界中最快乐的是色界第三禅,不要说第三禅,一旦得到了天界的快乐以后,人间最快乐之事,对你而言是味同嚼蜡,简直一点味道都没有,乃至于臭不可言。人间最快乐的是男女,那时候,你对它简直是厌恶不堪。还记不记得难陀的公案?他的太太十分美丽,但当他一看到天女之时,就觉得太太像瞎眼的老母猴一样。这还只是欲界天,色界的乐比它还要深,一层比一层好。至于灭定乐,那又更不晓得要快乐多少倍。千庄严世界的有情都具足这样的快乐,在那个净土修行无量无边的年数,而如果我们在这个地方于一弹指顷(比喻很短的时间)缘一切有情修慈悲心,这个福比前面还要来得大,这是千真万确的。真正的菩萨如理如量地学了以后会产生这种心量。这是为什么人家叫慈航菩萨到净土去,他却不愿意去,因为到净土去就赚不到那个法财。在这个世间,你只要一剎那修慈心,就有不得了的功德;因为慈心一定要缘苦众生,净土的众生快乐得不得了,慈心要缘谁而生起呢?而在此世间只要看见众生的苦,你的慈心就生起来了,那个时候功德就无量无边。真正的关键就在有无正知见,如果没正知见的话,自然对这个世间的苦就怕得不得了,这是必然的道理,我们应该要了解。

【《宝鬘论》云:「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然不及须臾,修慈福一分。天人皆慈爱,彼等恒守护,喜乐多安乐,毒刀不能害。无劳事得成,当生梵世间,设未能解脱,得慈法八德。」若有慈心,天人慈爱自然集会,佛以慈力战败魔军,故守护中为最胜等,故虽难生然须励力。】

论上说,你每天三时(就是早、中、晚),每次都布施三百罐饮食,其功德不及须臾(一剎那的时间)修慈福的一分。前面是指缘一切有情去修慈心,现在《宝鬘论》这一句话,并不一定指缘一切有情,你只要如理如量去修,就有这么大的功德。能够这样去修的话,所有的天人都会来护持你。天人是保护人间最好的护法,他们会以无比慈悲的心情爱念于你,并且一切时处来守护。而且内心喜乐、身也安乐,一切的毒、刀都不能伤害;不需非常辛苦,想要做的事情都会成就。现世如此,将来还能够生到梵世间。以上八种就是慈法的八德,即使不能得到解脱,也都可以得到这八种功德。  

所以,有了慈心,样样好东西都来了。不但我们凡夫,佛战胜魔军也不是靠别的,而是以慈力战胜的。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真正最佳的守护就是这个慈心。当你对任何一个人,能像对待自己母亲的时候,天下就被你完全克服,而且你会得到最佳守护,每一个人都会像你母亲这样关顾你,自然而然任至何处无往不利!现在我们动不动便生烦恼,就是因为不得善巧,不了解这个道理。慈心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虽然难生,还是要努力修习。得到的这个功德是大得不得了,世间哪有一样东西能够跟它相比?  

即使身为世界首富,周围的冤家不晓得有多少,人家瞪大了眼睛,时时刻刻要刮你的肉、抢你的钱;不管有多大的地位,人家在背后想尽办法把你拖下来。如果能够把别人看成自己母亲的话,别人也会把全部的精神贯注在你身上,天下还有什么能够跟这种精神相比的?一般要想在世间竞选一个什么地位,那真是千辛万苦,想赚一点财富更是无比地困难,但是你修这个法门却容易得不得了!真正说来,你只要把忙世间事的一部分力量转移过来修学佛法,将来得到的果报,是即使世间再大的成就也完全不能比的!这个利害关系我们一定要知道,知道了以后,自然而然对眼前修行的小苦就绝对不会在意。现在我们想求快乐,但方法却是颠倒的,佛法的快乐才是无比的,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集学论》说,当一切心思惟《金光明》中,开示修习慈悲偈文,下至语中读诵而修。其文为「以此金光胜鼓音,于三千世界中,恶趣诸苦阎罗苦,匮乏苦苦愿息灭」等。】

《集学论》说,我们应该集中心力去思惟《金光明经》上所开示修习慈悲的偈文。前面讲四力忏悔当中也提到《金光明忏》,这个偈文正是在〈忏悔品〉中。哪怕只是嘴巴上面念念,也要去念。我们要一面念它的文,一面以跟它相应的心修习慈法。

【修慈次第先于亲修,次于中庸,次于怨修,其次遍于一切有情如次修习。修习道理,如于有情数数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愍,如是亦当于诸有情,数数思惟缺乏有漏无漏诸乐,乐缺乏理;若修习此,欲与乐心任运而起。又当作意种种妙乐,施诸有情。】

如果不断地去思惟观察世间的种种苦,一看到那些苦,你的悲愍心就生起来了;同样地,若能数数思惟众生缺乏种种快乐的道理,想要给他快乐的心也会任运生起。已经晓得这些众生都是自己的母亲,看见母亲受这么多苦、缺乏种种安乐,不忍的心、要救济她、给她快乐的心就会生起,应该这样去修。她无漏的乐固然不谈,也根本都谈不到,就连有漏的快乐也缺乏,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皆无快乐可言。能够这样修习的话,这个「欲与乐」的慈心自然就会生起来。看见她这么苦,要报她的恩,当然会用种种方法要给她快乐,自然慈心就生起了。就像母亲看见儿子苦,不用刻意去想,她的慈心完全是自然而然的反应,这叫任运,我们能如理去修学的话,慈心也一定能够任运自然地产生。进一步,还要作意把最好的快乐,布施、供养给一切有情!  

有一件事情要提醒大家,我们总觉得生起慈心等等这些好像很难,往往这个概念会把我们的修行给障碍住了。又听道理容易,做起来就觉得很难!现在换个方法,以我们眼前容易体会到的例子来想想看。比如每个人有不同的嗜好,就拿吃辣椒来说,欢喜吃辣的人,也不是天生下来就觉得好吃的,一开始吃是辣得要命,尤其是小孩子,吃了就吐,辣得不晓得怎样是好。我还记得小时候,看见弟弟妹妹或是别家的小孩子,断奶的时候断不了,那个母亲就用辣的东西涂在奶头上给他吃,从此以后他就不要吃了,几乎没有一个例外的。但是一旦这个吃辣的嗜好养成,没辣的东西你就没胃口了,这是人人都有的经验。所以关键就是要不断地熏习,所以叫修习、修习。  

又比如喝茶,我也满欢喜喝茶,可是我现在胃不好所以不喝茶。刚开始喝的时候觉得苦苦的,有什么好喝!到后来没有茶下肚时,觉也睡不着。抽烟也是如此,眼前所有的事无一例外,了解这个道理的话,就知道它一点都不难。所以重点不是在它难不难,而是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我一再告诉大家,不是这件事情本身难,而是自己的执着在障碍啊!这是无始以来的习气。如果还没有做心里就打了退堂鼓,那就永远没有机会改善!所以第一个要把知见转过来,只要努力去做、不断练习,等到养成习惯了,那时候叫你不做还真做不到,这个概念是首先要认识的。像佛陀、乃至爱迪生,明明世间大家觉得不可能的事,他们都做到了。对佛法也是一样,以前不懂的时候,听了就算了;现在这次第这么明白,而且每个次第的内涵在我们心里的行相,也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既然这样,哪有做不到的道理?所以始终只是一样东西—就是自己的业障,这是千真万确的,所以要忏悔啊!听的时候满来劲的,不要听过了以后,回去了内心又瘫在那里!要在内心里面提起来,把持住这个概念去冲,才能突破无始来的习气。  

我曾经告诉你们老和尚的公案,并不是叫你们要像老和尚那样去做,而是说明只要肯努力的话,没有一样事情例外的,都能克服,何况修学佛法有这么殊胜的利益,这利益是大得不得了。要时时记得这一句话:现在之所以不能做,是因为贪眼前的小便宜!如果能够如理如量去观察,结果会发现:你贪了一点点小便宜,却要受无边大苦啊!这是大亏本!我们人就是这么愚痴,明明赚大钱就偏偏不要,而去做亏本生意,真是愚痴到极点!若能把这个概念记在心里,下面的问题就都解决了。而我们眼前所要做的,就是要好好地去忏悔。但是不要也学老和尚说:「今天晚上,你们不要管我,哪怕死了,明天就抬出去!」不是这样学的。本论告诉我们学佛有一定的次第,所以现在真正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把这个次第学好了,然后依自己相应的量,总要一直逼策自己三分,最大逼七分,绝对不能再超过,超过了是不行的;后面讲精进的时候,对这点有非常完整的说明。如果自己提不起这个力量,还没有做事情内心已经先瘫掉的话,就没有一件事情能做得成功。

【二修悲中悲所缘者,由其三苦如其所应,苦恼有情。行相者,谓念云何令离此苦,愿其舍离,我当令离。修习渐次先于亲友,次于中者,次于怨修,若于怨处如同亲友,心平等转,渐于十方一切有情而修习之。】

慈是给他快乐,悲是把他的痛苦拿掉,也就是拔苦。苦就是三苦:坏苦、苦苦、行苦。「苦恼有情」就是在生死当中受种种苦恼的一切有情。同样地,悲也有三个行相:第一怎么想办法使他离开苦,第二希望他离开苦,第三是我要亲自帮忙他离开苦。

【如是于其等舍、慈、悲别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莲华戒论师随顺《阿毘达磨经》说,此极扼要。若不别分,初缘总修似生起时,各各思惟,皆悉未生。若于各各皆生前说变意感觉,渐次增多,后缘总修,随缘总别,清净生故。】

这段话很重要,不要随便看过!就像上面告诉我们修习的次第,第一个修等舍(就是无量舍)令心调柔,然后再修慈,慈是依知母、念恩、报恩开始,然后慈与悲是各别分开来对境而修,要像这样的次第,一步一步来修。这个次第是莲华戒论师说的,他不是没有根据,他是随顺着《阿毗达磨经》说的,这是极为扼要的教授。莲华戒论师是寂护(静命)论师的弟子,他是把佛法带到西藏去的一位了不起的大成就者。  

如果不各别这样分开修,一开始就缘一切众生,修一修好像生起了,等到各别思惟的时候,却没有感觉了!分开来修这点非常重要。叫你一步一步修,我们总觉得麻烦得要命,以为坐下来想一个佛不就行了吗!好像这慈悲一想就生起来似的。虽然缘总相去修好像生起来了,但是各别去思惟的时候,会发现它并没有生起!  

反过来,如果各别地照着前面这个次第而修,生起变意的感觉,就是说没有修之前,你的心一直跟烦恼相应,看见人家快乐就羡慕或嫉妒,看见别人痛苦,觉得他是活该的!现在不是这样,看见人家痛苦,要为他拔苦,看见人家快乐,自己也很欢喜,因为这正是我要给他的!心情转变过来了。就像对辣的东西一样,以前一碰到就害怕得要命,现在却少不了它!所以所缘的境要依亲、中、怨的次第各别而修,让内心当中如理如量生起,这不是空话。有了这个质,渐渐增多,再缘总而修。当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随缘总别」而修,不论缘一切众生或者缘各别的境,生起来的心量都是正确的、不会失坏的,所以是清净的。  

其实我们眼前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无一例外。我们常常以烧菜为喻,一定是先要把菜上面的泥土抖掉、拣干净,脏的洗掉,有农药的话还要泡一泡,然后切好,最后才放进锅里去烧。绝不可能一拿来就往锅里一丢,如果这样,只怕弄到后来,所煮出来的完全不是你预期中想要的。这是我们常常犯的毛病,总觉得要快一点,却不知要依正确的次第,这就是自己的无明障碍,我们要了解啊!  

「若不别分,初缘总修似生起时,各各思惟……」这些话,你能够从头至尾一直用下去,就会有成就。若不照着这个次第修的话,始终是在瞎摸,只是种一点种子;要想真正使种子成熟,这个次第是必不可少的。前面很多地方讲的就是这个,将来讲的也是这个,所以这两句话要一直摆在心里。从我们现在听闻开始,然后思、修,步步都是如此。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着急说:「你赶快告诉我怎么修才能得定呀!」我能告诉你的就是依着次第走。如果你只想种善根的话,只要是听法就一定能种下善根,那对种善根而言已经够了;一旦跑到这里来,真正重要的就是要学完整的教授,我想在座的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体会到了!

【修习道理,当思为母此诸有情堕生死中,如何领受总别诸苦,具如前说。此复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易于生起。若于自上思惟此等,则成引发出离心因;若于他上而思惟者,则成引发悲心之因。然未先于自上思惟,则不能生令至扼要。】

中士道是修习苦谛,苦的当然是苦,快乐的也是苦,不苦不乐的尤其是苦,而根本还在于行苦,所以当看见诸行都是苦的话,就会发现三有当中无不是苦。假定在前面中士道当中轮回苦的觉受已经生起了,现在只要比照自己的内心去修,很容易就能生起来。照着前面中士道的内涵,只思惟自己的苦,一心一意要跳出来,出离心就生起了;更进一步再推己及人的话,想到他人也跟我一样在受苦,而我要帮忙他,那悲心就生起来了。  

假定对自己的苦没有思惟的话,要想推己及人是做不到的!一定要先懂得了苦,才会想拔苦;如果连苦都不懂,那拔什么苦啊?像拔草一样,你认得了草才能去拔草,如果连草在哪里也不知道,你说要拔草,拔什么草?所以走大乘道必定先要有出离心的基础,否则「大乘」只是挂在嘴巴上面而已!有一位同学常常感叹:「我看见有人受苦,就想要去救他们。」我非常赞叹,可是我常常建议他:「你反省看看自己对苦的行相认识了吗?」他并不认识!这种情况就是他没有把握住根本—一定要先自己策发厌离心。平常看见一点小事情,就像苍蝇碰到大粪一样,黏在上面离都离不开,那时说:「我看见有情的苦,大悲心就生起来了。」那是不可能的事。要生起大悲心,一定先要真实地了解生死中的一切的的确确是苦,看见轮回中的这些东西就害怕得不得了;自己有了出离心,再推己及人,悲心才算真正生起来了。所以如果出离心未生起,而想生悲心缘别人,那不行!因为其实是同样的内涵。就像赚钱一样,你不认得什么是钱,叫你去赚,怎么赚?赚些什么?赚回来的都是莫名其妙的东西。

【此乃略说,广则应如〈菩萨地〉说,悲心所缘百一十苦,有强心力应当修学。此说较诸声闻现证究竟苦谛,以厌患心所见诸苦,菩萨修悲思苦众多,若无量门思惟无乐苦恼道理,慈悲亦多。若恒思惟则能发生猛利坚固,故少教授便觉饱足,弃修诸大教典所说,力极微弱。】

「略」是指把最重要的原则说出来。如果要更详细,在《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一共讲了一百一十种苦,那就是我们修悲心的时候所要观察的,如果心力强的话,那就照这个修。  

经论上面说得明明白白的,声闻现证苦谛,然后厌患求出离,因此推动他去修道而得到解脱,所以声闻的的确确对苦谛认识得很清楚,厌离心很强。但是「菩萨修悲思苦众多」,真正讲起来菩萨的厌离心远远地超过声闻!所以如果说:「我是大乘行者!是不要管苦的,厌离心是小乘才需要的。」这是有问题的,经论上面不是这样说的。  

对苦能够观察得越多,慈悲心也越多。声闻只救自己一个人,他只要把自己的苦观出来就够了;菩萨要救一切人,必定要广缘一切,这样慈悲心才能广大,这个概念要非常清楚。如果能够经常不断地思惟,慈悲之心就会生起,而且猛利、坚固;不去想就生不起来,生起来了以后能继续思惟的话,才会猛利;再继续下去的话,才会坚固。而这些都要靠了解得多、思惟得切,愈多愈切就愈好;反过来,如果根本不了解,那是什么都不能做的啊!  

所以如果稍微听见一点点就觉得够了,放弃诸大经论所告诉我们的内涵而不照着去做,这时修行的力量一定微不足道。但那样至少还有一点点教授,现在可怜的是,很多人连一点起码的教授都没有,乃至于说这个也不必学、那个也不要学,都不要啦!要修行却弃舍这些,乃至于连根切除掉了,请问你大悲心从哪里生起?当然宿生已经串习过的不谈;但是就算你宿生已经有了,如果要教导别人,还是必须引经据典,照着次第来。  

像文殊大士是诸佛之师,他示现为不识字的乞丐寒山,这种种的道理他是讲不出来的,只能把自己所见的境界告诉别人;而同样文殊师利菩萨示现的宗喀巴大师,则是示现广学一切,在教授的时候有凭有据,一定是根据经、论、祖师的说法,他自己也如量如理地修证之后再教导我们,所以能将教法圆满地建立起来。如果自许为大乘者,就算宿生有大善根尚且要认真修,何况我们现在实际上还是初学!所以这一点千千万万要注意、要了解。不要懂了一点点就以为够了,乃至于就要去弘法啦!更何况自己都不懂!这个地方要痛下决心好好努力。

【此如前说趣大乘门,是发心理及以大悲为根本理,善别此等,以观察智思择修习,后生证悟。若其知解未善分别,唯专策勤略生感触,全无所至,修余事时皆如是知。】

像前面所说的,进入大乘的门是发菩提心,而菩提心必须透由种种原因才能生起,根本是大慈悲,这些道理善巧了解了以后,要以观察智思惟观察、分别决择,如理如量地听闻、思惟、修学之后才能证悟。一定要很仔细地决择,为什么要这样做而非那样做,每一个地方毫不含糊,是非之间毫无遗漏,这才是善分别。假定没有这样善巧分别,只是专门策励自己,觉得去做就对了,坐在那儿就是在学定了,就像很多人会说:「法师!我这个人心不定,你教我修定啊!」从世间来讲这样说没有错,但佛法可不是如此,尤其大乘的教法更不是这样。就算你做了以后略略生起一点感触,但是「全无所至」,连大乘佛法的影子都没有碰到,就这样把大好的暇满人身浪费了,非常可惜。不仅是此处如此,整个修行都是这样的,这点我们要懂得。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名人—苏秦、张仪,两人都挂六国相印,好了不起!他们当初用功的时候,有所谓火炊掌以及悬梁、刺股的公案。念书到了晚上累得不得了,打瞌睡了,有一个人是很快地拿锥子往大腿上一刺,痛得不得了,咬紧牙关再继续念。还有一个策励的方法,把手掌摆在灯上面烤,也痛得不得了。他们求世间的利益尚且还要这么努力!他自己讲了一句话:「我为什么能够这样努力?因为穷无立锥之地。」太穷了,人人看不起他,所以他说:「假定我有一点点『富国之田』(就是有几亩田),自己觉得日子过得蛮好的,就不会这么策励了。」  

我说这个是要提醒你们:现在千万不要忙着修定等等,修了以后自己觉得有一点点感受了,或者看懂了一点什么,心里就会执着得不得了。人无始以来的习性,就是养成一种无明的力量,不管你做什么(不要说世间的事,乃至于出世间也一样),得到了一点点就沾沾自喜,总觉得这个好得不得了。比如我们从报纸上看到一点点营养的常识,往往就会执着而放不下,懂得了这么一点点就讲究它;同样修学了一点佛法又执着于自己所学的,这都是「富国之田」,要想再进步就没办法了!所以此处这几句话要特别注意,千千万万不要觉得自己有一点什么东西了!  

现在认识了圆满的教法,要把以前的垃圾抛得越干净越好,不要让它沾到一点边;只要沾到一点点边就会拖住你,你就上不去了,这个概念很重要。要正归走这条完整的路子,第一件事情是必定要把整个圆满的架构认识得很清楚,然后找到眼前下脚的那一步去走,这是一条大路。如果对这个也放不下、对那个也放不下,而你一生的精力有限,被这个分散一些,又被那个去掉一点,七折八扣拿掉零头,剩下的就没有了。  

我们好幸运,佛的教法是从佛以来,经过两个系统—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然后传到龙树菩萨、无著菩萨,最后到阿底峡尊者,再经过宗喀巴大师传进来。有了这么完整的教授、善知识,我们要用心听闻、思惟,这是眼前真正重要的。现在把这个架构把握住了,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要把前面那些垃圾一概抛到东洋大海,然后照这个正确的认识去做,问题就解决了。

【其悲生量者。《修次初篇》云:「若时犹如可意爱子身不安乐,如是亦于一切有情,欲净其苦,此悲行相任运而转,性相应转。尔时即是悲心圆满,得大悲名。」此说心中最爱幼儿,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几许悲痛,即以此许而为心量,若于一切有情悲任运转,说为圆满大悲体相。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当了知。又彼论绪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正等菩提,以为自性菩提之心,不须策励而得生起。」此说能生愿心之因,须前所说如是大慈。】

修悲之量要到看一切有情就像自己最可意的儿子,他身体不舒服,你就一心一意想为他去除痛苦,而且这种心情是任运自然地生起,绝对不会看见他苦,却好像跟你莫不相关,乃至于如果是冤家,心里还会想:「这家伙活该!」完全不会这样了。一看见他人受一点点小苦,自己就无法忍受,这时候就对了。「性相应转」的性即是本性,就是你的心里跟这种状态相应而转,任运起来的都是这个。我们现在心里是跟烦恼相应,所以真正要修的,就是要把跟烦恼相应的心改成跟悲心等相应,这是我们要了解的。达到上述的状态就是悲心圆满,得到大悲名。这还不是菩提心,悲在七因果当中排第五位,大悲以后还有一个增上意乐,增上意乐的果才是大菩提心。《修次初篇》这段话是在说明悲心生起之量,同样地,生起大慈的量也是一样。悲是就除掉他的痛苦来说,慈是给他快乐,两者生起之量是一样的。  

由于修大悲的力量,誓愿亲自去救拔一切受苦的众生,这就是增上意乐。我目前没有救众生的能力,要救他们就要有圆满的智慧以及力量,所以要希求成佛,也就是「为利有情愿成佛」,以此为自性的无上大菩提心,那个时候就从内心不须策励便能自然生起。所以只要依照前面的次第一步一步修上来,到最后不知不觉起心动念无非都是这个。我们现在也是一样,就像刚才说的那个譬喻,一开始你看见辣椒就害怕;到后来看见辣椒就口水直流,乃至没有辣椒那顿饭就吃不下,就是这样!修行一定要认识这个概念,那时候你的功德就会无比增长。

【由此当知大菩提心发生之量,此非已至高上圣道所有发心,初发业者所有发心说为如是。《摄大乘论》亦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三无数劫起首菩萨,亦须发起如是之心。】

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明白了大菩提心,不但晓得质是什么,发生的量也晓得了。这个不是在说已达到高上圣道的发心,是初发菩提心的人就要修到这个量了。《摄大乘论》也说:彻底圆满的、清净的增上心力,这个力量坚固以后,还要升进,这就是菩萨修三大阿僧祗劫刚开始的时候所要修的。  

修学菩萨道有五个位次: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无学道。从发菩提心第一剎那开始到此心圆满,叫做下品资粮位。譬如现在懂得这个道理以后,誓愿一定要学佛,乃至于像那位小沙弥一样,说我不要像师父证罗汉果,我想学佛,那时候就是进入下品资粮位的开始。当遇见任何一个有情时,为了要救他一定要成佛这种心能任运生起,就是下品资粮位圆满之时。此时如果回向往生的话,保证上品。净土三经之中,小本《阿弥陀经》没有讲,其它两本说得清清楚楚。  

其实上品上生对我们而言是做得到的。我在纽约初次遇见我一位老师的时候,刚开始我觉得他好像没有什么值得学的重要内涵,到后来越看越发现他有很深厚的修行内涵。他曾经给我一份关于菩提道次第纲要的解释,从亲近善知识一直到发心圆满。当初也有很多同学跟他学,有人怀疑地问他:要修多久才能达到发心圆满呢?他回答说,据他的老师亲口告诉他:「从下脚第一步开始修到成功,经过两年。」而我们却觉得自己不可能!  

我现在估算起来,如果肯认真学的话,五年再加上两年一共七年就行了,这是有根据的!譬如我们现在罪障很重,地藏三经之中的《占察善恶业报经》说,即使再重的罪,如法去忏悔的话,不出千日就一定见效,这不到三年;忏悔干净了以后修再两年,所以五年就行了。我们现在条件不够,需要七年。就算再加两年吧!一共九年。实际上现在有太多人忙了一生却了无消息,这就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好像是在修,实际上就像是看见天上的人造卫星,觉得它好得不得了;也像看戏一样,大家拍手鼓掌叫了半天,他好他的,你却还是坐在原处。现在既然了解了这个道理,只要如理地去走就必能达到,经典上对这点说得清清楚楚。  

有人觉得我们现在这样学习很辛苦,而念佛是省时省力,只要七天就可以了。请问:有几个人念了七天真的能念到一心不乱?现在到处都在打七,我自己也不晓得打过多少次佛七了,看到的是精进佛七不准讲话,结果因为禁语了六天,许多人到了第七天晚上却不睡觉了,大家讲话讲了一晚。请问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怎么念佛?如果真的相应了,看这个世界必是一无可取,到了回去前最后一夜,一定还是拼命念,还有什么闲功夫讲话呢?这处处说明念佛最重要的是把握它的精神内涵。有太多的人念了许多年还停在原处,偏偏他还要说:「你什么都不要管了,赶快念七天就可以了。」所以对这个概念要清楚。  

现在学了这个圆满的教法,若能处处去体会,并且积聚资粮,然后再以此去回向,则无有不成功者,如此念佛的的确确是万修万人去。只要发起愿菩提心,得到上品往生是很简单的。有了愿心再加上行心的话,那就上品中生、上品上生,所以上品上生在这一生就能达到,这的的确确不是说空话,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仅作是念:为欲利益一切有情,愿当成佛,为此义故我行此善。发此意乐便大误会,未得谓得,坚固所有增上之慢。】

假定我们根本就不晓得上面所说的内涵,不知其方便善巧、境界行相,只是听见了一点名称,然后说:「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发愿要成佛,所以才做此事。」就以为自己是发大菩提心在行善了,这种情况是大误会,完全错了。根本都不懂,却「未得谓得」,自以为得到, 了,这是增上慢;而且还牢不可拔地认为自己学对了,这更是坚固了增上慢。当年我的老师对我说:「某人啊!你来是学佛,还是学我呀?」那时候我不懂,现在了解了,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是要学佛,不要学我,如果不懂这个道理却以为懂了,那是坚固了增上慢。一个「我」的特别行相就是慢,一旦学我,贪、瞋、痴、慢、疑这些毛病都来了,应该是要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好好地修习才对。

【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善修习,追求余事励力欲想超迈多级,了知大乘扼要观之,实可笑处。多经宣说诸胜佛子,于多劫中尚须执为修持中心而正修学,况诸唯能了知名者。又此非说不修余道,是说须将修菩提心,而为教授中心修习。】

真正修学的重心是修菩提心,如果不了解这点,不好好地善巧修习,而去忙别的事情,以为这样可以很快地「超迈多级」,这种状态对真正了解大乘纲要的人看起来是很可笑的。当然这里根本不谈小乘,但对学大乘的人而言,就应该以菩提心作为衡量的标准了,尤其学密乘的人更要以大菩提心为基础,所以密乘任何的仪轨,一开头除了念死无常等等,一定还有发菩提心。这不是仅嘴巴里说「为利有情愿成佛」而已。对这个了解了以后,我们就能够脚踏实地去做,所以就算发了菩提心、有了大乘根性,乃至灌了顶,也不会有这种增上慢了。  

很多经论都说「胜佛子」(就是大菩萨)在多劫中还要以菩提心为中心而去修持,何况我们现在只晓得这个名字,当然更要努力去学。前面告诉我们悲心对大乘道来说是初、中、后都重要,所以大菩萨从发心一直到未成佛中间,还是随时随地在修悲,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以阿底峡尊者这么了不起的人,他年轻时就见到了明了杜鹃论师,听他一讲,马上证得加行位上的最高位次,乃至也修到见道了。后来遇见金洲大师告诉他发菩提心的方法,他因此尊金洲大师为最重要的师长。这说明真正大乘的菩萨还要努力地修菩提心,所以千万不要有增上慢,觉得现在所学的就够了,如果这样想就是我们的业障。这也并不是说不修其它的,而是说必须将修菩提心作为教授的中心来修习。这一点很重要,就像我们眼前一样,不是说只修菩提心就好了,其它什么都不管了,不是这样!上殿、过堂、扫地等等样样都做,而做这些的中心就是为了修菩提心,我们要了解这点。

【总未能生前说领感,若善了知大乘学处、坚信大乘,亦可先为发心正受律仪,次乃修习菩提之心。如《入行论》,先受律仪及菩提心,次于彼学六度之中修静虑时,乃广宣说修菩提心。然为成就此法器故,于先亦须修众多心,谓思惟胜利、七支皈依、修治身心、了知学处、发心欲护。】

总之,假如还没有如理如量地生起如前所说的感受,但已经了解了大乘整个要学的内容,并产生了坚定的净信心,那时候先受菩萨戒,进一步再修菩提心,也是可以的。就像《入行论》上所说的次第,不是先修菩提心然后受戒,而是了解大乘的好处之后,先受菩萨戒才修菩提心,也可以!但是为了让自己真正成就法器,之前必须先修众多心,譬如思惟发心胜利等等,我们一定要照着次第来学。

【故进道中,修空性解须渐增进,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须善修上上转胜,令道升进名亦弗存。此于一切佛子唯一真道《波罗蜜多教授论》中,宣说二十二种发心,从诸论师解释此等进道之理,应当了知。】

修学佛法主要的内涵有两样:智资粮、福资粮。智慧资粮就是空性解,它像母一样;福德资粮方便分,就是以大悲为上首的菩提心,它就像父,这两样同样重要。在进道过程当中,关于智资粮修空性解必须渐次学上来,这一点「尚有名在」,也就是修持的道理还存在;而大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上首,同样地也要渐次好好去修,而且要不断增胜才可以,但是目前这个重要的内涵连名字都没有了。实际上我们汉地现在就是这种状态,求大彻大悟的方法的确「尚有名在」,但是成就佛道的大菩提心真正的内容都没有了,实在好可惜!反过来说,我们要很庆幸还能够听到这样殊胜正确的方法,而且有实际的教授。  

修菩提心的道理,在一切佛子唯一正确而圆满的道路—《波罗蜜多教授论》,也就是《现观庄严论》(实际上它与《大般若经》、《华严经》等等的内涵一样,只是广略不同)之中所说,发菩提心又分成二十二个层次,许多论师(就是祖师、菩萨们)对于如何按这些层次修上去都有解释,这些都是我们正修的时候应该了解的。  

关于「修习希求利他之心」,从知母、念恩、报恩一路过来,虽然已经有了大慈悲心,但是单单这样还不够,这样的心声闻、缘觉也有,所以还需要一个条件—增上意乐,就是要亲自来承担给一切有情乐、拔除一切众生苦的责任,以下即说明增上意乐。

【第三修增上意乐者。如是修习慈悲之后,应作是思:「噫!此诸有情,可爱悦意如是乏乐,众苦逼恼,云何能令得诸安乐,解脱众苦?」便能荷负度此重担,下至语言亦当修心。前报恩时虽亦略生,然此说者,仅生慈悲与乐离苦,犹非满足,是为显示须有慈悲,能引是心,我为有情成办利乐。】

从上面这样一步一步过来,引发无量大慈悲心之后,应该进一步这样思惟:「这些有情缺乏快乐,而且痛苦这么多,怎么样才能够使他得到快乐、解脱众苦呢?」所以到了这里,由于慈悲心的策励,就一心发愿:「我要亲自担负起解除一切众生苦恼、给他快乐的这个重担。」这个心起来了以后,在行持方面,「下至语言」,一切时处无不为了这个而努力,平常举心动念、开口讲话都一直策发修持此心,使它能够生起、坚固。  

前面讲报恩的时候,也说为了要报恩,应将一切有情安立于解脱涅槃之乐,所以也能生起增上心,但这只是一种愿心,还不是决定心。必须经过慈心、悲心的修习之后,才能进一步引发「由我来为有情成办利乐」的决定心,也就是增上意乐。既然要还报他,当然希望究竟圆满地解决他的痛苦、给他快乐。所以是由于知恩、报恩而策发慈悲心,因为慈悲心,所以要究竟给他利乐,一步一步由前面的因感得后面的果,而达到增上意乐。

【又此非唯于正修时,即修完后,一切威仪皆能忆念,相续修习增长尤大。《修次中篇》云:「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于一切威仪之中,于一切时一切有情,皆当修习。」悲是一例,随修何等所缘行相,一切皆同。】

前面所说这样的修习,不但是指在座上正修的时候(正修一般是每天四座,实际上初学的时候还不只四座,有时六座,乃至于更多),下座以后,在行住坐卧一切威仪之中,还能相续修习,那么这个力量就大了。真正修行的时候,修完以后应该如何回向,在下一座还没有开始之前,中间应该怎么办,对于这些,前面曾说得很清楚。现在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两座中间假定内心放逸,修的势力就会非常微弱;应该是对所修的内容继续保持正念,或看经论,或闻、思等等,用种种的方法来助成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心续就是处在非常强烈、猛利的杂染现行当中,实际上即使在修的时候还是处在这种状态,就算暂时能够把杂染的现行切断,提起所要修的内容,但是并不坚固,稍微一放,那个非常强有力的恶劣现行又来了;所以两座中间如果不提持的话,大部分的时间又继续在增长染污之业。  

前面中士道讲十二缘起支时,我们已经了解:凡夫在生死当中所造的就是无明相应的行;而要想脱离轮回,乃至于要救度一切众生,是要靠跟智慧相应的行。前面这个行就是杂染之业,现在这个跟智慧相应的行就是净业,两者所生的识都是在因位,哪一个先感果,主要就看正修完了以后,以什么方式使因位识增长,而感生将来的果。因位识是能引,要经过能生支的滋润才能够感果;所以正修之时虽然在修善法相应的因位识,下座以后如果不再努力,则仍旧在染法当中,滋长的是染污之业,结果忙了半天还是停在那里。  

这就好像烧水一样,虽然努力烧了半天,如果烧完之后放在那里而去忙别的事情,忙完了,水也冷下来了。善、恶是敌体相反的,假设善法是水,恶法是冰,如果你先烧水,烧了一会儿停下来,又把冰加进去,加了以后再来烧,烧了一下又把冰加进去,这样要烧到哪一年才会烧开?或者像洗衣服,你努力地洗,如果中间又有污物把你稍微洗干净的衣服再次弄脏,这样是不行的。所以前面告诉我们除了正修以外,未修中间还要注意,如果下座后放逸,则所修的力量很小。以烧水而言,只是停在那里不烧了,而实际生活中既然善恶是敌体相反的,当你不缘着善法,恶法自然又来了,这个是极端重要的原则;再以十二因缘由因感果的道理去看,这个概念就非常清楚明白。  

修行的教授当中告诉我们:现在所修的大悲,无论正修时、在定当中,或是其它一切威仪、一切时间,乃至对一切有情,无一例外,都一直要修它。真正要修行,必然是一切时处都要依法而行;反过来说,之所以流落生死,也就是因为不断地串习杂染之法。譬如袁了凡先生是真正改变了命运,能够这样做有他很多必要的条件在,最后他改名为「了凡」,这不是单改一个名字,而是心里的确晓得:以前是凡夫的作法,以后不可以再这样。他说得很清楚:从前是悠游放任,现在因为照了正确的方法做,内心当中会有种战兢惕励的现象,随时随地就是战战兢兢。我们平常一直随着无明走而流转生死,修行却是反方向逆生死而行,所以必定要如法如理地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特别认真地来学习这个教法的原因。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听完了以后,心理状态仍旧是跟着无始以来无明相应的行业流转,这样要除苦是不可能的,因为种的都是流转生死的因,这种因必然感这个果,我们必须认识这一点。  

为什么要修行的根本原因知道了,修行的方法也有了,一切时处,随便做什么事情,无非是借着外境来帮助策励自己。所修的不外以下三种内容:净除罪障、积聚资粮、回向增长无尽。譬如我们每天做早晚课、供养、洒扫,以前也是一样地忙,可是忙这些事情却是造罪。现在事情还是做,但是方向相反;以前做了是亏本,现在是赚钱。不管是忏罪或积资,都还要回向增长无尽。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修习,懂得了这个原则,不但此处修悲要运用它,修其它的任何所缘行相,也还是要用这个原则的。

【如大德月大论师云:「心树自从无始时,烦恼苦汁所润滋,不能改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谓如极苦「口敌哒」大树,以一、二滴糖汁浇灌不能令甜;如是无始烦恼苦味,熏心相续,少少修习慈悲等德,悉无所成,是故应须相续修习。】

如大德月大论师说:我们的心跟大树一样,从无始以来一直灌的是烦恼苦汁,就是被无明、行这些痛苦的事情在滋润着,要想改变过来,如果只是稍微加一点点的德水,那有什么帮助呢?就好像整个大海都是盐水,稍微加一滴糖进去就想把咸味拿掉,这是绝不可能的。接下来是宗大师对这段话的解释,他说:就像这种非常苦的口敌哒大树,加入一两滴糖汁想令它甜是不可能的;同样地,我们无始以来被烦恼苦味所熏的内心相续,只少少地修习一点点慈悲等德,是不会有任何成就的,所以要持续不断地修习。若能把四谛十二因缘前后的观念弄清楚,再把所学的道理用在生活中,这个概念就非常具体、完整地现起来了。同样是用这个方法,如果只管自己就是小乘,若用这个方法帮忙别人则是大乘。方法本身无所谓大小,大小的判别在于你的发心,这是重要的关键。  

我们正修七因果法次第的三样当中,第一点是修习希求利他之心,有了这个心以后,为了要利他,下面必然归集到希求菩提心,因为真正要利他就要有菩提心。

【第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者。由如前说次第所致,便见利他定须菩提,起欲得心,然仅有此犹非满足。如皈依中说,由思惟身语意三事业功德,先应尽力增长净信。论说信为欲依,次于彼德发起诚心证得之欲,则于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种智必不可少。】

我们照着前面的次第策发起利他的心,虽然想帮助别人,还必定要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如果没有帮助别人的能力,要利他是做不到的。同样的道理,虽然我们想脱离痛苦,但是必定先要有脱苦的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将此脱苦的方法用在别人身上就是利他,用在自己身上是自利;而且,如果没有自利的能力,毕竟无法利他。我们现在所见一切的苦,有的是他人的苦,有的是自己亲身感受;有的是身苦,有的是心理上的逼迫。身苦比如肢体残缺、病痛,病痛固然苦恼,残缺不全被人讥笑也很苦;至于内心遭到的种种逼恼,譬如从小在家庭失去温暖,长大后看见社会种种不理想的情况等等,这些都令我们感觉痛苦无比。由于了解了世间的痛苦而策发想要出离,虽然有了这个心,还必定要有跳出的正确方法。哪一个人不想快乐、不想离苦?但是没有正确的方法,自己就得不到快乐也解决不了痛苦,更无法帮助别人离苦得乐。你想要帮助一切人,为了满帮助人的愿而发愿成佛,这是菩提心,但仅仅为了利他而想成佛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为了自利也一定要成就一切种智。  

之所以要皈依是因为感受到生死无常,一切都是痛苦,一无依靠,唯一可以救我们出三界的只有这样的对象—具足已解决一切问题等等条件的人,也就是佛。由于思惟佛的身、语、意及业功德,了解其殊胜而生起净信心,进一步发愿效学他,确立大乘这个目标。这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天天念《随念三宝经》的原因,因为天天念,才能随时随地提醒自己成佛这个目标。  

不要说发大乘心,就是要皈依,也必须思惟为什么要皈依他,原来佛有这样殊胜的功德、成佛有这样圆满的利益。把成佛的大目标摆在前面,才能把事情看清楚,不会为眼前的一点甜头所迷惑;否则稍微一点甜头,你就跟着它去了!所以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没有深远的思虑,必定会被眼前之事所迷惑;当你把远大的目标完整地摆在前面,眼前的小东西就动不了你了。平常我们只看见一点小的好处,就像小孩子看见了糖就不肯走了,怎么骗、怎么哄都不成;如果在另外一处摆一大堆最好吃的糖,他那一块糖就不要了,这是很实在的情况。佛法真是了不起,它不是拿一个很高的标准来责备我们,而是以完整的道理来引发我们。这是为什么我们要一直思惟、观察佛陀圆满功德的理由,因为这样才能够把所追求的内涵推向最高的目标。等到对佛的种种事业、功德了解得愈深、愈透彻,净信心就会愈增长,认识也越清楚。  

了解佛功德进而增长净信心之后,好乐心也就起来了,此时就晓得佛陀圆满的功德才是我要的。我们现在都有自己欢喜的东西,之所以欢喜它,是因为觉得它很好;同样地,对我们真实应该欢喜的东西若能有深入的了解,则向往之心愈增长,就会一心一意去追求它。以前这个贪爱是带给我们痛苦的,因为它与无明相应,现在则是把贪爱之心转过来与智慧相应。所以不怕你贪爱,只怕弄错方向,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现在把贪爱的心转一转,结果不但自己得到好处,也利益了别人,这种贪爱是愈大愈好,这叫做善法欲。有了善法欲,一心一意一定要成佛,那个时候就了解不但是为了利他成佛,就是自利也一定要得到佛陀圆满的智慧,因为有了佛陀的智慧才能够真正解决一切问题。

【能为引生发心之因,虽有多种,然悲为胜,自力所发极为殊胜,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经》所说。】

引发大菩提心的因有很多种,主要的是四因、四缘、四力等等,而其中最坚强,最有力、最殊胜的是悲心。四力是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由自力和因力所发起的菩提心是坚固的,由他力和加行力所发起的则不坚固,这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经》上面所说的。  

《华严经》上有一偈子:「鱼子庵树果,菩萨发大心,三事因中多,结果者甚少。」鱼产卵的数量非常多,有成千上万的鱼卵,但是最后能够长成鱼的却很少;庵树果也是一样;还有菩萨发心,在因地中发菩萨心的人非常多,但是有结果的却非常少。因为由他力和加行力引发的菩提心是不坚固的。发菩提心的因缘有很多,所以前面说四因、四缘、四力等等,而最殊胜的发心之因是悲心。而且这个悲心还要初、中、后一直不断地增长,不是一趟发起了就可以的;因为众生无边而且刚强难调,如果不继续增长悲心的话,虽然有了菩提心,开始时是很猛利,但是经过不断地磨,慢慢地就磨掉了。  

我们一般都有这个经验,一开始的时候发很猛利的心:譬如一听说修行好,马上要去修行;一听到出家好,马上要出家;一听到这个好,就要这个,然后慢慢地越弄越糟,弄到后来就塌掉了,有太多的事情都是这样。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理路不清楚、次第不明白,乃至于明白了以后,也没有如理如量地修正和增上。必须对每一步前后必然的关系决择简别得丝毫无差,使我们在因地当中没有一点点遗漏。要不然如果在因地当中有一点漏洞没有发现,将来一旦开始上路,跑到半路就来不及了,最后像车子一样只有抛锚的下场。我们平常的习惯是急急忙忙就开始,结果是半途而废,不管走了多少,反正总归是白走!所以本论前面每一个地方的细辨,真正重要的就在避免走冤枉路,这一点我们要了解。  

自、他、因、加行四力,在《广论》的二百一十一页上面。自力就是靠自己的力量。以生起悲心为例子,晓得了一切众生都是我的母亲,念他的恩要报恩,不报不行。这完全是由自己的内心策发出来的,一心一意只想做这件事。不是因为别人告诉你这个好,你听了就满来劲;但是这和我们内心总是需要靠人家来启发,这两个角度是不一样的。因力就是由于这一生努力修行,到下一生心里就有很强的力量;加行力是此生努力的力量。所以加行力跟因力有直接的关系,这一生不断地加行,到下一生就变成因力了,生生把加行力做好了,向后这个力量就越来越增长。所以眼前是以自力,在因力上不断地加行,再加上外面的力量配合,四力具足,那更是坚固。这里最主要的是把握住根本因,有了根本因再加上圆满因的辅助,自然一定会成功。  

既然了解了大菩提心这么殊胜、难得,现在我们非常幸运,也可以说宿世有大善根,能够遇到这样圆满的教法,自己要无比地珍惜这个无价之宝,好好努力!如果善根不够,力量不足的时候,《广论》告诉我们以种种不同的方法来加强,其中最好的就是随喜,真是妙不可言。欲积资粮,即使少用功力,至少还必须行供养;而随喜,你不必用太大的功力,就能够积聚无比圆满的广大资粮。这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的确不大容易,关键就在你是否了解。我们往往不知道还觉得自己很对。所以,第一要有正确如理的了解,其次要依法去行持。我们总是一遇境,内心的随眠就马上跟着反应,所看的是外境;而现在要修正的是自己的心,怎么样把所遇所见的一切,经过正知见将它转变成功德,这才是如法行持。即使他不对,你了解了更应该策发悲悯心;他对了,你正好修随喜心,所以不管他对或不对,对你来说总是增长功德。否则看见他不对就轻视他,看见他对了就嫉妒他,结果不管他对或不对,你总归是伤害自己。如果做对了,更进一步还要随喜自己。对别人的功德、自己的功德你都随喜,那么不管遇见任何境界,一切时处都在增长功德,这是随举一例。  

只要善巧地、有次第地修学,到时候内心上会感觉到,一种异于以前那样悠游放任的心理行相出现了。你会战兢惕励,因为你了解得很清楚,所以对以前恶劣的现行会用正知见简择,然后告诉自己:「不可以,不可以!」由于正知见的力量很微弱,为了保护它,必然产生战兢惕励的心情。所以有很多大而化之的人,总是希望念几声佛就可以往生净土了,学禅的话,最好两腿一盘就开悟了,这与正确的修行状况的确是天差地别,这种都是懒惰者的业相。所以明朝末年四大师之一的紫柏大师特别说:「现在人动不动说修行要这样啊!那样啊!这变成那些懒骨头的符桃术。」他找到了借口,觉得这样叫修行,然后躲在这个自以为是的方法里,什么都不知道,还自认是关在山里努力修行,那真是非常可怜。真正的修行人可以关在山里,身虽然隐在山里,但他的心一直是战兢惕励地努力。所以禅宗是何等的精神啊!任何时候咬紧牙关;同样地念佛也是如此,咬紧了一句阿弥陀佛,像金刚宝剑一样,抵得过生死。所以不管是学净、学禅,乃至于持戒—虽小小戒,看得像大戒一样。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凡是正确的修行,绝对没有马马虎虎、懒懒散散、随随便便这样的事情。以上是发心的第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第三显所修果即为发心者。】   

最后「显所修果即为发心」,修习七因果的果就是发菩提心。既然生起增上意乐想要承担利益有情的责任,那非成佛不可;因为利益众生一定要懂得救度众生的方法,而只有佛的一切种智才能随机设教度化有情,所以必然会为利有情誓愿成佛。否则尽管发了利他心,却只是虚愿而已。所以第三说明所要修的果就是发菩提心。

【总相如前所引《现观庄严》教义。其差别者,随顺《华严经》义,《入行论》云:「应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别,如是智应知,此二别如次。」此说分为愿行二种。】

菩提心的总相在《现观庄严论》上面说得非常清楚;关于菩提心的内涵在许多大经大论中都有提到,不过其中以《现观庄严论》为纲领和最重要的核心,而《华严经》则是详细、广泛地说明它的内涵。至于菩提心的差别相,在《入行论》中,随顺于《华严经》的义理,说菩提心有两种: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愿菩提心就像你想到某处去的时候,想要去而还未去,所以说「如欲往」;因为想去,所以就准备怎么去,要了解路线及找到地图,以及使用什么交通工具、需要多少钱、路上要什么资粮,这叫资粮位。而「正往」就是正式开始去做,这是正行菩萨行。因此,大菩提心有愿、行两种,我们要晓得这两个的差别。

【异说虽多,然作是念:为利有情,愿当成佛或应成佛,作是愿已于施等行随学未学,乃至何时未受律仪,是名愿心;受律仪已当知此心,是名行心。《修次初篇》云:「为利一切诸有情故愿当成佛,初起希求是名愿心;受律仪后修诸资粮,是名行心。」此中虽有多种征难,兹不广说。】

下面是解释愿心跟行心的差别。对于愿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内涵虽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总而言之,当你心里如理如量地生起「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一定要成佛」的念头,发了这个愿但是还没有受菩萨戒时,这个叫愿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以后,就叫行心,这是开始行菩萨道了。行菩萨道有一定的轨则可循,就像我们跑来出家做了僧伽,一定有僧相、僧仪、僧行,乃至于穿衣、吃饭都不一样,否则虽然出了家却还是个在家人的行持,以在家人为标准,这是不行的。我们受菩萨戒也是如此。正规来说,受菩萨戒并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因为它有很大的功德就赶快去受,并非这样去受一下戒就算菩萨了,这只是种一个善根种子;真正的内涵一定要先发愿,为了满这个愿而照着轨则去做,那就叫行心。 

至于菩萨的位次,从初发心开始到所发愿心圆满叫下品资粮位,下品资粮位忙的、所积聚的就是发起圆满的菩提心。策发菩提心的原因有很多,前面告诉我们以悲心为根本,一步一步的次第学上来是最殊胜、最坚固的,有了大慈悲心进一步要生起增上意乐,最后再发大菩提心,此时还没有受菩萨戒,这是下品资粮位。然后更进一步,发心以后还要真实做到它,并不是发了心就够了,必须如理如量照着轨则去做,于是受菩萨戒,受了菩萨戒就进入中品资粮位。下品资粮位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是上品下生,乃至于高一点的可以达到上品中生;如果进入中品资粮位则是上品的中生,乃至于可以到上品上生,这个是世俗菩提心,还没有到胜义菩提心。如果是证得胜义菩提心的初地菩萨,那十方净土你要去哪里就能到哪里,是这样的殊胜!  

菩提心的差别相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此处只是说明原则而不详细说。前面是七因果(或者称为六因一果)的发心方法,下面是另外一种叫「自他换」。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八终

P.225

※﹝第二依寂天教典而修分三:① 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② 若能修习彼心定能发生,③ 修习自他相换法之次第。今初﹞

寂天菩萨是龙树菩萨的再传弟子,在性宗当中是绝对重要的一位大菩萨、大祖师。他所写的《入菩萨行论》非常重要,是有关菩萨行持的根本原则;本论常引用的《入行论》就是这本书。  

自他换分三部分:第一点,我们要先思惟自他能够对换的殊胜利益以及不换的祸害。思惟胜利过患才会推动我们努力去做,否则为什么不为自己忙,而忙别人呢?一般人都只为自己忙,现在晓得为自己而忙是没有好处的,为别人而忙才有好处。当你晓得了自他换殊胜的好处以及不换的害处,推动我们的力量就产生了。  

其次,虽然有了推动的力量,但是你会怀疑: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怎么转得过来?这个心理障碍如果不除掉,你是没办法自他换的;就像我们平常一想到要修行就觉得自己不行,还没有开始做就已经打退堂鼓了。一般人只管自己而不管别人,所以会觉得要自他换是很难的,但是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并照着去做,就一定可以换得过来。所以第二说「若能修习彼心定能发生」,你不修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但只要肯如理地修,这样的心量是一定能发起的。  

必须等到这个概念有了,将自他换不过来的心理障碍除掉之后,才能告诉你修习的方法,否则即使听到这个办法对你也没有帮助,所以这三次第这样安立是有其必然性的。这个次第是想如理如量地学上去必然要依循的,按照这个次第学就一定可以走得上,否则必定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发心以后就没下文了。利他固然如此,自利也是一样,虽然想跳出苦,但是无论怎么想,就是跳不出,还是在痛苦当中。以下看第一部分「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

【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者。《入行论》云:「若有欲速疾,救护自及他,彼应自他换,密胜应受行。」又云:「尽世所有乐,悉从利他生,尽世所有苦,皆从自利起。此何须繁说,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观此二差别。若不能真换,自乐及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谓当思惟:唯自爱执,乃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则是一切圆满之本。】

如果你想要很快地救护自己和他人的话,那你必定要用这个方法—把自己和别人换一换,这个办法非常奥妙、深密,而且非常殊胜,是我们应该了解并照着去做的。   

你不是追求快乐吗?《入行论》说得非常清楚:所有世间的一切快乐,都是从利他而生,反过来,所有的痛苦都是从自利而起。凡夫一天到晚只忙自己、只管自己,结果是愈管愈苦、愈管愈糟。佛之所以能成佛,没有别的原因,是从利他而来的!只要仔细地看看凡夫和佛的差别,就了解自他换真正殊胜的利益!平常我们之所以要念佛的功德,就是因为佛的好处是说不尽的,先让我们生起羡慕之心;然后再看佛为什么能成佛,只有一个理由—利他,而且懂得怎么利他。   

我们不妨观察看看,就会体会到越是忙自己越是不行。对我们自己容或观察不到,可以从周围的人当中去观察。如果这个人自私心非常强,一天到晚只管自己,我们任何人一看到他就会讨厌,心想:「这个自私的家伙!」结果尽管想自利,而周围的人都讨厌你,你会快乐吗?那是一点快乐都没有!但是如果你能够帮助别人,自然而然别人处处就会以你为中心。世间尚且如此,若能自他换,更是有无比殊胜的利益啊!  

假定不能自他换,那么不但不能成佛,连生死当中的快乐也得不到。一天到晚为自己而忙,忙了半天结果是下地狱,愈忙愈苦。这个事实就摆在我们眼前,就下士来讲像袁了凡先生、俞净意公那样,只是稍微帮人家一点忙,就马上感得这么好的果报;反过来只为自己的话,不要说成不了佛,不论到何处,人家都会说:「这家伙自私自利、只管自己。」这不是很明白的事情吗?  

我们第一个应该了解的,是自他能换的殊胜利益,以及不换的种种祸害。但是进一步有人会说:「这个道理是对的,可是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怎么能换呢?」以下告诉我们只要去修,这样的心一定能生起。

【若修自他换易意乐,定能发起。如先怨敌闻名便怖,后若和顺相结为友,设无彼时,亦能令生最大忧恼,一切悉是随心而转。故若能修,观自如他、观他如自亦能生起。即此论云:「困难不应退,皆由修力成,先闻名生畏,后无彼不乐。」又云:「自身置为余,如是无艰难。」若作是念:他身非我身,云何于彼能生如自之心耶?即此身体亦是父母精血所成,是他体分,然由往昔串习力故而起我执。若于他身修习爱执,宛如自体亦能生起。即彼论云:「如汝于他人,一滴精血聚,虚妄执为我,如是应修余。」】

只要肯如理如法地修,这样的心一定能生起来的。下面举个譬喻:就像你和某人起初互为怨敌,一看见或听见彼此的名字就讨厌,但是说不定后来你们两个人成为好朋友,到那时候只要一天不见面,你就会想念他。或者像吃辣椒,刚开始吃时觉得辣得要命,但是等到你欢喜吃了以后,哪一天没辣椒就觉得真是没有味道,我们就是这样的状态!主要的关键就在有没有去修习,就是多练、多试。没有一件事情例外的,一切都是随着你的心而转。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一下跟这个人好得要命,明天吵了架,两个人见面像仇人一样,等再过了一天,大家又好得不得了了。仔细想想,天下的事情就是这样,所以不要怕,只要能够照着去做,观自如他、观他如自的心一定也能够生起来。这就是《入行论》上面说的「困难不应退,皆由修力成,先闻名生畏,后无彼不乐。」只要肯去修,那么把你自己的苦乐看成是别人的,这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要把「困难不应退」这句话常常记在心里,不要一遇见困难就退心,要晓得一切事情都是由于修习才成功的。举个例子,对人,比如说冤家;对东西,比如说辣椒。以我来说,我对辣椒的印象最深!我在印度的时候,那里的人都非常欢喜吃辣椒,只要有辣椒,他们就高兴得不得了,但是我一听到辣椒就害怕。那时候是因为我有胃病,所以会这样;但假如我是小孩子的话,说不定到后来也会欢喜吃它。我想他们绝对不是天生在母胎里就欢喜吃辣椒的,这都是靠串习而来的啊!因此千万不要退!这一点一定要注意。许多人都犯了因困难而退心的大毛病,所以一定要策励自己:「我一定要努力,我一定要努力!」  

有很多同学常常说:「我太笨、太差了,我程度太低啊!」关于这一点我丝毫都不在乎,我晓得自己也是非常笨、非常差的,但因为佛告诉我们,他以前也曾经堕落为畜生、堕落到地狱,所以只有一件事情最重要,就是要策励自己:因为我差,所以我更要努力!只要肯努力,没有一件事情转不过来,而且也只有靠这个力量,否则,就算你是绝顶聪明也没有用。所以不论遇见任何困难,心里都不要退。那一天我们讲到老和尚的公案,那个时候他病得嘴巴都开不了了,心里还是坚持要念佛!佛的前世也有个公案:他在路上碰见一个大鬼挡住了路,他就一拳打上去,结果拳头被大鬼的身体吸住了,再用右拳打上去,又被吸住了,接着用右脚、左脚打也都被吸住了,大鬼说:「你还有什么本事呢?」结果他用头又顶了上去,也被吸住了,「你还有什么?」「哼!我的心永远不退!」大鬼一想:「唉!也没办法,好了、好了,放了你吧!」像这种公案我们已经说过很多,乃至于他为了寻求珠宝而要舀干海水,你想想看,拿着杯子能舀得了海水吗?但是他就是坚持要舀啊!世俗也有一句话说「精卫填海之志」,精卫是只小鸟,一只小鸟衔着泥巴要去填海,可能吗?但因为牠有这个志向,就会有这个成就。所以对「困难不应退」这一点我们要特别地警策。反过来,遇到困难正是真正能得到功德的时候,对这个概念要很清楚!  

前面正讲修行的时候曾特别告诉我们,不要匆匆忙忙地一碰到什么马上就修,要先了解修行的内容然后再去做,这其中有非常重要的关键,讲到精进的时候会特别说明这一点。我们为了脱苦而求皈依,在这种原因之下,找到了皈依的必然对象是佛陀,因为皈依了佛陀而皈依三宝,又因为皈依三宝而发心。真正的皈依是皈依法宝,这是唯一能帮忙我们真正脱苦的,想脱苦也必定要走这一条路,要分分断证—断除过失、证得功德,能做到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好处。既然现在要去做了,当然就必须克服困难,所以,当困难现起的时候不但不应该退,更要咬紧牙关去做,而且还要感到高兴:「对呀!我现在已渐渐进步了!虽然忙了半天,而将来的结果就从这个因来的啊!」心理建设是最重要的,如果对这点认识清楚了,去做就无有不成功者。所以这个基本概念,我们一定要如理如量地建立起来。  

本论处处都有非常善巧的方法。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一件事情。当年我的老师常常对我说一些话,那时我总是不大懂;但是尽管我不懂,他还是常常讲。结果现在发现,这些话在我一生当中受用不尽。当年就是因为老师说多了才记在我的脑筋里面,现在回想才发现,如果离开了这个环境那就完了,因为一跑到世间,像这种话是一点用场都没有,那时你只会抱怨说这话的人这么啰嗦,结果这唯一的种子不但长不出白法之芽,而且因为你起了这个念头排拒了法,反而把自己送入地狱。你只要不离开这个圈子,因为一天到晚在接触,慢慢地会触类旁通。现在老师的话我渐渐都懂了,觉得真是美不可言,所以内心生起无比的感激;这是因为我体会到了好处,由不得不感激他,这个因就在这里。  

现在大部分同修觉得读本论很辛苦,不要怕!只要想学的善念还在,可以从两方面下手:一方面对已经懂的部分要去了解它好在哪里,策发好乐之心,让自己继续学下去;对于难的部分,不管怎么样,多多少少囫囵吞枣也要吞下去。只要照着这个次第慢慢地来,自然而然好的结果会出现。  

假定我们想:「我就是我,他就是他,怎么可以把他看成我呢?」下面就告诉我们这个理论。这个身体真的是你的吗?这是由父母的精血所成,是别人的东西;但因为无始无明串习的力量,而执着以为是我的。所以假定对他人修习爱执,一定也可以把别人看成像自己一样。这就是《入行论》所说的:身体是父母的一滴精血所成,却因为虚妄的执着,就把它看成「我」了;所以同样地,对别人也可以这样修。虚妄之境尚且会让你这么执着,如果能真实认真地去思惟的话,当然力量会更强,一定可以生得起来的。  

平常的时候,一样东西随便摆在那里,你会觉得好像无所谓;但假定知道这个东西是很希有的,就会赶快把它占为己有,此时会对它宝贝得不得了,但其实这个东西原本跟你了不相干啊!所以,只要对某个东西生起「是我的」这个念头,就会这样生起很深的爱执之心。  

对我们这个身体也是一样。说起来真是莫名其妙,身体真的是你吗?那到底身体的哪一部分是你呢?如果头发是你,剪下来的头发却已跟你了不相干了;断了的手臂,送给你也不要;现在的医生可以将心脏换一个,你说心脏是你吗?他换了一个以后,原来那个心脏就与你了不相干了,但是我们就是会这么执着。所以这完全是自己的观念问题,以及照着这个观念而去串习的问题。

【如是善思胜利过患,则能至心爱乐修习,又见修习便能生起。】

只要能够如理地善巧思惟自他相换的殊胜利益,以及不换的大祸害;进一步又知道只要修的话就一定能够生起来,这两个条件有了以后,你一定会愿意去修的,所以下面告诉我们修的方法。  

如果我们对性空缘起的道理有正确的认识,那么修自他换是很容易的,因为一切法并非是天生就如此的,都是从因缘而生、从因缘而现,没有一个东西是例外的。当你觉得这个东西属于你的时候,就爱着得不得了,一旦你送给了别人或被别人拿去了,它就跟你了不相干了!天底下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包括自己的身体也是如此。当东西坏了,你再怎么宝爱它也没有用了;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两脚一伸以后,就会变得又臭又烂,身体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啊!所以,当了解了缘起性空的道理,修起来就很容易了。

【彼修自他换易之理,次第云何?言自他换,或说以自为他、以他为自者,非是于他强念为我,于他眼等念为我所而修其心;乃是改换爱着自己、弃舍他人二心地位,应当发心爱他如自、弃自如他。故说改换自乐他苦,应知亦是于我爱执视如怨敌,灭除爱重我之安乐。于他爱执见为功德,灭除弃舍他人痛苦,于除他苦殷重修习,总当不顾自乐而除他苦。】

下面说明正修自他换的次第。所谓自他换并不是硬把他看成我、把我看成他,不是指把他的身体(眼耳鼻舌身等)看成是自己的,而是把爱着自己、弃舍他人的心换过来。平常把自己看得太重,都不管别人,要把这种心理换掉,改成不管自己,一天到晚关心他人,用心于怎么样使他人得到快乐、远离痛苦,这才是自他换的重要原则。  

如果能够自他换,就能对治我爱执而启发菩提心。我们之所以换不过来就是因为有我爱执。必须修习自他换,才能体会原来一切的快乐都来自利他,一切的痛苦皆源于自利,但是我们偏偏把自利看得这么重要!一但了解了爱自己正是害自己,就会把我爱执看成是真正的大冤家。这里还不是讲很深刻的道理,只是从现象上面来谈的,当这样的心情生起来以后,对于爱我、只求我快乐的心理就除掉了,想帮助别人的心情就生起来了,因为看见一切的利益都是从帮助别人而来。平常是都不管别人,此时就不再如此了,一心一意就是忙着怎么样帮助他人解决痛苦、得到快乐,这个就是前面所说的大慈悲心。七因果与自他换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是所生起的心的特质是一样的,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此中分二:① 除其障碍,② 正明修法。今初﹞

【修习此心有二障碍。一谓执自乐他苦所依自他二身,犹如青黄各各类别。次于依此所生苦乐,亦便念云:此是我者应修应除,此是他者轻而弃舍。能治此者,谓观自他非有自性各各类别,唯互观待,于自亦能起如他心,于他亦能起自觉故,如彼山此山。譬如彼山虽就此岸起彼山心,若至彼山则定发起此山之觉。故不同青色,任待于谁唯起青觉,不起余色之觉。】

这个修法分成两部分:第一个是障碍先要除掉,然后再正式学此修法。第一个障碍是执着自己的快乐与他人的痛苦所依的身体是两个,他是他而我是我,别别不同,怎么能换呢?其次对于苦乐,就会觉得为什么我的快乐要去掉,他的快乐我管他干什么呢?这就是一般人的心理特质,现在想要改过来,困难就在这里。针对这个问题,本论处处先让你认得所要净除的内涵是什么,然后针对这个内涵,再告诉我们正确的对治方法。  

如何对治这些障碍,对这个病要下什么样的药?要晓得自他并非天生就是这样别别不同,乃是互相观待而安立的。什么叫互相观待呢?就是说将两个人摆在一起才对比出彼此。如果能够换一个方式去观,把这个对比互相换一换,那么对自己也能生起「他」之心,对别人也能生起「我」的感觉。举一个譬喻,就像两座山,当我们站在这座山头上,会说我在这座山看对面那座山,但是这座山本身绝非本来就是「我这座山」,因为等到你跑到对面那座山上时,又会觉得那座山就是「我这座山」,而原本觉得是我的这座山又变成了「那座山」了。又譬如我现在坐在这张椅子上,但等到我坐到对面那张椅子上的时候,原来坐的「这张椅子」,就变成「那张椅子」了,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我们的身体原本是父母的精血所成,只是因为心识执持它以为是我的。就好像我们现在坐的椅子,本来不是你的,但因为是你坐的,就觉得是你的,如果换到那里坐的话,又会觉得原先那里的椅子又变成是「我」的椅子。同样地,你的心识能够摄持对方的话,也是可以改变过来的呀!这是很明白的一件事情。  

眼前的任何东西,譬如笔,本来你根本不会管别人的笔,只管你自己的;但假如我的笔跟你的交换,原来你觉得是他人的那支笔,到那时候就会想:「这是我的!」就很宝贝它了。天下的事情都是这样,对外在的事物是如此,对内在的身体也是如此。所以我们首先一定要认得:这个「我」并不是天生来的,所以它是无自性的,这是缘起的道理。而缘起就是因缘,这因缘本身一定是互相对比出来的,前述的比喻就是这个意思。  

有人以为自他就像青是青、黄是黄,各各不同,这个比喻不对。青、黄这两种颜色的确不同,就青色而言,不管谁去看都是青色,换到另一个地方去看还是青,黄色则不论谁去看都是黄。而此山、彼山就不是这样,你换一个方向去看就不一样了;同样地,如果我们对换笔的话,你的笔变成我的,而我的笔就变成你的了。我们这个身体亦复如此,等到两脚一伸,根本就不晓得那个身体是谁的,烧成灰以后更是什么都没有了。  

佛经上有「饿鬼鞭尸记」、「天人礼尸记」这两个故事。有一个饿鬼在鞭打一具死尸,有人看见了就问:「已经是死尸了,你还打他干什么?」他说:「你不知道,这就是我的前身,我生前一直为他忙,忙了半天,结果却把我送入地狱!我现在越想越恨,这样痛苦不堪都是为了他。现在虽然他躺在那里,我还是饶不过他。」那具尸体又肥又胖。但是另外一具却是瘦瘦垮垮的,有一位天人正在向他磕头,有人看见了,问:「奇怪!那具骷髅长得枯枯瘦瘦的,你向他磕头干什么?」天人回答:「那就是我的前身,他辛苦了半天最后让我生了天堂,我想了想,我之所以能生天堂都是亏了他啊!所以我现在来感谢他。」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应该趁早赶快自他换啊!因为如果你能够早一点换,去帮助别人的话,至少生到天堂,再好一点到极乐世界,最好的可以成佛。所以趁现在早一点换,将来就好啰!

【如《集学论》云:「修自他平等,坚固菩提心,自他唯观待,妄如此彼岸。彼岸自非彼,观谁而成此?自且不成自,观谁而成他?」此说唯由观所待处而假安立,全无自性。】

要修自他平等,用这个方法来坚固你的大菩提心。我们会觉得这个是我、那个是他,实际上「自」、「他」并非天生如此,而是互相对比出来的,自他的安立是虚妄的,就像此岸、彼岸一样。所以,并非真实有个我们所认为的自己,既然如此,又要观待谁而安立「他」呢?  

「自」、「他」仅仅是观待其所待处而假名安立,完全没有自性。假名安立就是由我们的妄识所分别出来的,站在这里时觉得这个是我的,等站到那里又觉得那是我的,到底哪一个才是我的?这就是虚妄心识所安立出来的。譬如我站在这里说你们在我的东边,我跑到那里则说你们在我的西边,然而东边、西边不是完全相反吗?说来说去都是互相观待而假安立的,本来就没有所谓的东或西,是由于我们的虚妄执着而安立的,自他也是这样。自他所依的两个身体也并非天生就是如此,而是假安立的。既然是假安立的,那你只要把目标调换一下,认识清楚不就解决了吗?以下再进一步说明:该怎么看待自己的快乐跟别人的痛苦之间的关系。

【二谓又念他之痛苦,无害于我,为除彼故不须励力。除此碍者,谓若如是,则恐老时受诸苦恼,不应少年积集财物,以老时苦无害于少故。如是其手亦不应除足之痛苦,以是他故。老时幼年、前生后生,仅是一例,即前日后日、上午下午等皆如是知。】

修自他换的第二个障碍是,觉得别人的痛苦是他的事,跟我没有关系,我为什么要为他除苦呢?这个是平常我们的看法。有一个方法可以除掉这个障碍,应该这样想:如果像你所说的这样,那么你因为担心老的时候受苦,在少年时就存积很多财物,这就不合理了,因为老年是老年,而少年是少年,两者无关呀!既然如此,那你忙它干什么?可是我们就偏偏要去忙这些。同样地,脚痛时,手就不应为脚除去痛苦了,因为脚对手来说也是「他」呀!但是脚痛时我们的手总会去摸摸它,对不对?因为它们都属于同一个身体。同样地,像手跟脚、老跟幼、前生跟后世,只是一个例子,进一步说前一天、后一天,上午、下午也都是这样。

【若谓老幼是一相续,其手足等是一身聚,故与自他不相同者。相续与身聚,是于多剎那、多支分而假施设,无独立性;自我、他我亦皆于假聚相续而安立,故言自他皆观待立全无自性。然由无始串习爱执增上力故,自所生苦便不忍受,若能于他修习爱执,则于他苦亦能发生不忍之心。】

有人或许会说:「不对呀!老跟幼是同一个相续,手跟脚虽然是分开的,但它们属于同一个身体呀!所以这两个比喻与自己跟他人不同呀!」  

相续(就是时间先后、年龄老小)跟身聚(就是手跟脚等)是怎么来的?并不是天生有他的自性,从小到老是时间一剎那、一剎那积聚起来的,身聚是由手跟脚等这些不同的肢体而安立起来的。因此,自己跟别人还是由不同的几样东西和合而成。时间是剎那累积的,身体是支分积累的,自他是由不同的蕴所积累的。就像有的东西是木头做的,有的东西是铁做的,有的东西则是木头和铁混起来的,只是有如此的不同而已,反正说来说去都是这样的一些东西混在一块,由因缘和合而成就的。所以自他、老小跟手足都是一样的道理,只是组合的材料不一样,但却都是由其它的几样东西兜起来的,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自己和他人都是相待而安立起来的,并不是天生有这样的东西。只是由于无始以来无明执着的力量,所以对自己的苦就不能忍受,对别人的苦就不管。假定能不断地如理去修习,那么对别人的苦一样也可以发生无法忍受的心情。  

其实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极了,在讲七因果的时候说得很清楚,假定自他完全无关的话,那么七因果的道理也无法建立起来。实际上七因果是可以成立的,虽然我们还没有照着七因果修成功,可是七因果当中所说的道理是我们人人能体会得到的。我们自己的亲人也是「他」呀,可是一旦他有苦的话,你就很担心了。对自己的父母这个「他」,你就担心;但如果是冤家,看见他苦你反而开心。同样是「他」,为什么对前一个就不忍心,对后一个却是这样呢?显然是由于自己的爱执所致。而这个爱执是与无明相应的,而且是无始以来就有的。我们修学的方向就是要了解这个无明,然后把无明转成跟智慧相应,若能如此,那不就转过来了吗?所以我们确确实实是具足这个能力的。而这个能力眼前之所以无法发挥,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无知,如果还偏偏执着这个无知而不肯放,那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现在你了解了,原来真正害我们的不是别的,而是自己的无知啊!只要将前面错误的知见障碍去掉了,接着克服习性就比较好办了。所谓修行,就是理论了解之后,照着正确的理论把习性修改过来,然后你所要的结果就出现了,这个概念很重要。本论对每一个内涵的行相都让你认得清清楚楚,这是它最特殊的一点。认识清楚以后去修行,做到哪里就成功到哪里,障碍断除掉了,功德也生起来了。经论上说发菩提心的人很多,但成就的人少,原因就是不了解真正的内涵、没有得到正确的教授、没有如理行持。  

这个教授讲得这么清楚明白,我们真幸运能学到它。虽然这个教授所讲的理论很高深,但并不是像人造卫星一样可望而不可及,而是像我们登上摩天大厦一样,下脚的第一步就已站在门前,只要你肯走,就这么走上去了。为什么说已经站在门前了呢?刚才所说的心理行相,不就是我们现在的情况吗?你的父亲、儿子、亲戚、朋友,这明明是「他」呀!但是你心里对他们就是放不下,所以我们确实有爱执他人的本能,这个本能之所以无法发挥,问题就在于无明。

【如是除自他换诸障碍已,正修习者。谓由于自贪着力故,起我爱执,由此执故无始生死乃至现在,发生种种不可爱乐。欲修自利作自圆满,行非方便经无数劫,自他二利悉无所成。非但无成,且唯受其众苦逼恼。若自利心移于利他,则早定成佛,圆满自他一切利益。由未如是,故经长时劳而无益。今乃了知第一怨敌即我爱执,应后依止念及正知,坚固决定励力灭除。其未生者当令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续。】

修习自他换的障碍已去除了,现在正式要修习了。正式修习是修什么呢?人最可怕的就是无知,这个「我」明明是虚假的,却由于贪爱执着之力而对它起了我爱执,因为贪爱它,结果从无始以来直至今日一直在生死中轮转,发生了种种的不可爱乐。之前修八苦、三苦、六苦时已说得清清楚楚,轮回中的安乐永远没有令人满足的时候,而且会越增长对它的贪执,痛苦就越多。再进一步从十二因缘去看,真正的痛苦都是由于无明(不了解事实的真相)而来的。我们未尝不想为自己求利益,使自己样样圆满,但不幸的是方法错了,所行的不是正确的方法,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对事情的真相没有正确的了解,所以辛苦了无数劫,非但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利益,甚至还受无边众苦,真是颠倒极了!如今已为我们指出痛苦、快乐的根本何在,我们晓得了从这里学进去,真是高兴啊!  

这个道理现在听懂了,要不断地去思惟它,你能够思惟多少,推动你改变的力量就生起多少。而这件事情是再容易不过了,因为我们眼前就是苦恼,就是想求快乐,这个心理是人人都有的,所以只要从苦乐问题一步一步思惟下去,一定会选择自他换这个方法。自他换并不是叫你放弃自己的快乐,恰恰相反,正是要给你快乐啊!也不是叫你不管你的痛苦,它正是要告诉你怎么除掉你的痛苦。我们求离苦得乐但却得不到,主要的关键就在「行非方便」,我们做错了;现在之所以高兴,就是因为知道怎么做了,只要做对了,我的快乐就可以得到、痛苦就可以去掉。  

那要怎么做呢?换一换。我们如果能够把求自利的心移于利他,一定早就成佛,早就圆满自他一切利益了。佛陀因地当中就是这样做,所以感得这个果;而我们因为没有这样做,所以无始以来劳苦得不得了,却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现在终于了解原来真正的大冤家就是这个我爱执。所以,以后真正应该做的,是依止正念跟正知,这才是我们的皈依处。皈跟依意义不同,皈就是反过来,依是依止。以前我们总是依止无明无知,现在反过来,依止在正念正知上,然后加强这一个力量,一定要努力去除我爱执。对于自利心,还没有生起的不要让它生起来,已生起者不要让它继续下去。

【《入行论》云:「此于生死中,百返损害我,意汝欲自利,虽经众多劫,以此大疲劳,汝唯引生苦。」又云:「若汝从往昔,能作如是业,除佛圆满乐,定无如斯时。」如是不执自言、不护自品,当数修心,将自身财及诸善根,悉无顾虑惠施有情。】

「百」是泛指一切,并不是一百,而是一切、众多的意思,前两句是说我爱执一直在生死当中损害我们。「意」(就是我们的心念)你总是要求自利,结果无始劫以来就因为这个念头,以致疲劳得不得了,引生的却只有苦而已。《入行论》又说:「假定你早一点觉醒,能够做像现在这样利益众生的善业,那么早就成佛了,除了得到佛圆满的快乐以外,绝对不会有现在这种种的痛苦。」所以,不执着自己的意见,也不保护自己的种种,这样数数修心,把自己的身、财乃至修行的善根,毫无疑虑地全部惠施有情。当你了解了我爱执对自己的伤害之后,叫你不布施都不行,因为你了解得很清楚,我爱执是生死大冤家,所以唯恐不把自己施舍出去,若送出去那就对了。

【又施彼已即应利彼,不应于彼而行邪行,故于身等应当灭除自利之心。如云:「意汝定应知,自为他自在,除利诸有情,汝今莫想余。他自在眼等,不应作自利,眼等于利他,不应作邪行。」】

自己的身、财、善根都布施给别人以后,就应该去利益他们,不要「于彼行邪行」。邪行指什么呢?就是平常我们送给别人财物时,好像结交了个好朋友,然后有求于他。现在世间人都是这样,处处地方是为了讨好别人,自己又有所求,这都是错的。所以布施必须没有一点点遗余的目的,只是为了利他,要消除我爱执。如果能这样的话,无上菩提的果就可以得到,因为因地当中做对了。  

如同《入行论》说的:「要以正知见告诉自己:你要知道,这个『我』已经送给别人了,完全是跟着他转的,现在要做的,除了利益别人以外,千万不要莫名其妙地打妄想,不要想到自己。」你千万不要因为有求于他,就送他礼物讨好他,这种事情万万做不得。凡是属于他人的,他的就是他的,就连我的也是他的。现在世间的人,我的固然是我的,他的也是我的,就因为这样,愈弄愈苦,永远在轮回当中。如果看见好的是愈多愈好,看见坏的就把它推出去,结果注定你虽然现在长得肥肥胖胖的,将来做了鬼以后再来打他就来不及了。

【若见身等弃舍利他攀缘自利,或身语意而反于他作损害缘,应作是念而正遮止,此于往昔,亦曾令受无边众苦,现今若于相似利益而生错误,随彼转者当生大苦。如云:「汝昔伤害我,已往可不谏,我见汝何逃,应摧汝骄慢。今汝应弃舍,思我有自利,我于余卖汝,莫厌应尽力。放逸不将汝,惠施诸有情,汝则定将我,授与诸狱卒。如是汝长时,舍我令久苦,今念诸怨恨,摧汝自利心。」】

假定你一旦发现自己弃舍利他,不帮人家忙只想到自利,或你的身语意反而损害别人的时候,要马上提起正念去遮止它,告诉自己:「不可以!不可以!无始以来一直做这种事情,得到了一点相似的利益(表面上好像是有一点利益,但是事实上是错误的,所以叫相似的利益),由于对真正的利益不认识,所以才会去忙这个东西,如果你现在还是跟着它转,忙这个相似利益的话,将来一定会生大苦!」这个念头要经常保持着。  

就像《入行论》说的:「你以前一直伤害我,以前的事情就不管了,但是我现在认得了,你还能逃到哪里去?一定要摧你的骄慢(对自己拥有的好东西沾沾自喜,这是骄;对比他人,总归觉得比别人高,这是慢。)你一天到晚忙着利益自己,今天一定要摧毁你!你要晓得,你现在必须弃舍自私自利之心,因为我已经把你卖给别人了,你要努力做利他的事情,而不要厌烦。如果放逸不努力把自己惠施给有情,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一定又会把我送到地狱的狱卒那儿!长时以来,你总是让我受大苦!现在想到就恨,所以一定要摧毁你这个自私自利的心。」  

「放逸不将汝」这一偈值得我们牢牢地记在心里,我们尽管懂得道理了,但是如果还不努力而放逸的话,懂得道理也没有用。我们现在得到了暇满的人身,如果还放逸马虎,那这个「我」一定会把我送入地狱。所以在密教中佛菩萨有的现忿怒相,示现这样的大瞋相是有道理的。前面说过当烦恼一起来就要跟它斗,因为烦恼是敌人!所以必须咬紧牙关,一点烦恼都不容许。即使再轻微的自利心,我也一定要咬紧牙关,把你这个自利心彻底消灭掉。

【如是数思爱他胜利,当由至心发生勇悍,弃他之心未生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续,于他令发可爱可乐可意之相。】

这「数思」两个字,始终都是关键问题,懂得了道理之后能不能转心,就看有无数数思惟。当然,若不懂道理,数思也没有用;懂了道理以后如果不数思,那就在放逸当中。如果精进的话,一定是思惟法义,经过不断地思惟,内心当中就会至心发起勇悍,而不是浮浮泛泛—勇是非常强而有力的,悍是一切都不顾,什么困难都挡不住你。如果能将以前爱自己的心真正改过来的话,自然整个造业就不一样了,平常只管自己而不管别人,现在则反过来,弃他之心(不管别人的心)如果还没有生的不要让它生起,已经生起来的就令它到此为止,不要再继续下去。  

总之,「于他令发可爱可乐可意之相」,这样做实际上还是为了求快乐,我们的快乐一定都是靠他人而来的。平常世间人为什么要拍马屁去奉承人家?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上司有权提拔你、老板可以多给你钱,你就拼命奉承他,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求快乐!现在并不是叫你做别的,还是为了这个!而现在的上司就是一切有情,你只要能够奉承他,所有的快乐都来了!想到这里,你会用种种的方法去帮忙他,结果你就得到好处了。不过我们并不用世间的方法,因为世间法是染污的,我们用的方法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善法,也就是善净之法。很明显地,我们确实是有这个能力,只是方向弄错,就像一把宝刀一样,本来这一把宝刀是去杀敌人的,结果弄错了,反而伤了自己;现在我懂得拿它来伤害我爱执这个敌人,就能真正得到安乐了。

【如昔于自爱乐执着,今于他所应令发起爱执之心,如云:「应执余如我。」能发如是爱执有情,其因谓当念彼恩德,或见于自所作饶益。此复犹如见诸沃田善植种子,能结众多上妙果实便极珍爱。如是若于有情福田植施等种,亦能出现时、究竟一切利乐。若获定解,亦起爱执,故于是等应当思惟。】

就像以前爱执自己那样,如今也要对别人发起爱执之心。能够发起这样爱执有情的心,其因是念他对我们有大恩,或是看到对我们所作的种种好处。所以这里并没有叫我们放弃好处,而且恰恰相反,正是要给我们真正的好处!要记住,真正能为我们带来好处的方法就是利他!  

就像看见一块肥沃得不得了的田,只要能够好好地把你要的种子种下去,将会结出众多上妙的果实,你自然而然就会很珍惜、很宝爱它;同样地,对于有情这个福田,如果能够好好地播下种子的话,就能够得到眼前增上生、究竟决定胜这一切的好处。假定对这个概念产生决定胜解的话,你对他人也能生起爱执之心,会一心一意爱执他人而不是爱执自己,这样自他就换过来了。那么关键在哪里呢?就是思惟,所以对于这个道理应该多去思惟。

【《入行论》云:「有情与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此如《令诸有情欢喜颂》说,若杀有情则能引其堕三恶趣,若救其杀能引善趣复得长寿,若于有情不与而取及施资财,发瞋恚心及修慈悲,亦能引生善趣恶趣。特缘有情乃得发心,为利有情始修诸行,是故成佛亦须有情,要依有情施等乃满,当审思惟。】

《入行论》说:「你想要成佛,而有情跟佛同样能令我们生起佛法,既然你敬信佛,为什么不敬有情呢?」我们现在只晓得敬佛,并不晓得敬有情;而佛之所以成佛,是因为他不但晓得敬佛,而且晓得敬有情,所以他的一切东西都布施,身语意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有情。《法华经》中常不轻菩萨说:「我不轻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他心里是这样想,行为上面也这样行,结果他成了佛。我现在不是在学佛吗?佛就是这样做的呀!一想到这一点,眼前的问题都解决了,同时也了解以前自己所爱执的是什么,一天到晚心就是缠在「我」之上,好痛苦啊!说起来没别的,就是这个我爱执,真正害我们的就是它,偏偏我们不认识,还老想缠在这上面,真是可怜啊!所以佛也奈何不了我们。现在懂得了,真好啊!就像《令诸有情欢喜颂》上面所说:如果杀了人,那么会堕三恶道;若救了人,不但能得到善趣而且长寿。同样的道理,帮了别人就能得到好处到善趣去;害别人则到恶趣,瞋和悲也是这样能感恶趣或善趣。特别是从发心一直到成佛都要靠有情—一定要缘有情才能够发菩提心,因为有情苦,看见他的苦而发心;发心后再进一步行种种利益有情的行为,才能够满我们的愿,所以成佛也是靠有情,这个概念要深入且好好地思惟。

【《释菩提心论》云:「世间善恶趣,其爱非爱果,皆由于有情,作利损而生。若无上佛位,且依有情得。人天诸资财,梵释及猛利,护世所受用,于此三趣中,无非利有情,所引此何奇。地狱鬼畜中,有情之所受,苦事非一种,从损有情起。饥渴互打击,及侵害等苦,难遮无穷尽,皆损有情果。」诸声闻等果报下劣,是由未能广行利他,诸佛获得究竟果位,是由广利有情而生,应思此理,不应剎那贪着自利。即前论云:「于有情离贪,如毒应弃舍,诸声闻离贪,岂非下菩提,由不弃有情,佛证大菩提。若知生如是,利非利诸果,则于剎那顷,岂有贪自利。」】

《释菩提心论》告诉我们,世间一切可爱的以及非可爱的果,都是由于对有情饶益或损害而感得的,乃至于成佛还是要靠有情。将来引生的果固然是因为对有情作利损而来;眼前其实也是,帮了别人,别人就感激你,损害了别人,别人就要还报你,一切都是由此而来的。  

不但世间的苦乐是因为利、损有情而得,连圣人果位的优劣也不例外。圣人中分三乘,其中的声闻果报下劣是因为不能广利有情所致。声闻还是有能力帮人家的忙,但是他不管别人,因此感得的果报不如佛果殊胜;佛之所以究竟,就是因为广利一切有情。对这个道理要多思惟,不要剎那贪着自利。当你贪自利的时候,当下就伤害自己了,谁愿意伤害自己呢?所以你若想不伤害自己,唯一的办法此处已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了。  

我们所要贪的,是贪着怎么利益有情,若对利益有情这件事情不管了,「离贪」了,这就像是一种毒,应该弃舍。声闻之所以成声闻,是因为他只管自己,没有执着于利他。所以「贪」并不坏,就看所贪的内容是否正确。因为声闻不贪着利人,所以他虽然证得菩提,但却是下菩提;而佛因为贪着利他,不弃舍有情,所以证得了大菩提。当了解了这一点,自然一剎那也不会只管自己。

【是则专住利他及菩提果,亦见是从菩提心苗之所出生,此心根本见为大悲,故诸佛子爱乐修习。若多修习令其坚固,则能任运趣极难行诸广大行。即前论云:「悲坚为根本,菩提心苗生,专利他觉果,诸佛子应修。若修令坚固,诸怖他苦者,能舍静虑乐,而趣入无间。此奇此应赞,此为胜士法。」今于此义,亦应用诸先贤言论而发定解,如觉口窝  云:「不知修慈悲之菩萨,唯藏人能知。」】

当你了解了利他的道理之后,就会一心一意在利他及果位上面努力。为什么从果位上努力?因为我们要得到快乐!要得到快乐,必然就要推到利他的因上面。所以,我们也晓得,这两个是从菩提心苗所出生的,而前面所说的大悲就是菩提心的根本。佛子了解了这一点,所以对于悲心就会爱乐修习。若能多修习就一定能坚固,当坚固了以后,再难行的事情都难不倒你了。我们真正修行的中心一定是大菩提心,而不是旁的;旁的不是不修,而是兼顾。所以真正修学佛法必定要知道,对小乘而言厌离心最重要,不必忙别的;大乘则是菩提心最重要。一旦生起菩提心,之后做任何事情自然而然都感大乘果,但如果这个重点把握不住,那么打坐、念佛都是事倍功半,能够这样虽然也还不错,但都是走远路。  

《释菩提心论》说:「以坚固的大悲心为根本的菩提心苗,能够生起由专门利他得到的大觉世尊这最高圆满的佛果位,所以菩提心才是我们佛弟子应该修的中心。只要努力地修习,令悲心坚固的话,就会不管自己而只管别人,看见别人痛苦,你就要救他。所怕的是他人受苦,不怕自己受苦。当看见别人受苦之时,自己就是再快乐—哪怕是最快乐的静虑之乐(色界定当中的快乐)也能够舍掉,而趣入无间地狱救众生。这才是真正最难得、最稀奇的,这才是应该称赞的胜士法—殊胜大士的方法。  

最后引阿底峡尊者的话教示我们。当他到西藏去的时候,有人问他:「修那个法很麻烦,有没有一个方便的法门呀?」阿底峡尊者说:「假定有的话,我第一个就不愿意这么麻烦,我早就修了,还何必你来问!」接着又说:「不晓得修慈悲心的菩萨,只有你们西藏人知道,我们在印度这个佛法根本之地可是没有的!」所以我常常说,假定真的有简易的方法,那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就一点用场都没有了,因为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无一例外,都是从这条路走上来的,而你居然有所谓的方便法门,那你不是强过佛吗?那你还跑来学佛做什么?这一点我们必定要了解,这是很清楚明白的事情。

【若尔当如何修?「须从最初次第学习。」朗日塘巴云:「霞婆瓦与我,有十八种人方便,一种马方便。人方便者,谓发大菩提心,随作何事,悉学利益有情。马方便者,谓菩提心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住,不使增长者为我爱执,故特于彼尽力违害,正对有情尽力利益。」】

那么要怎么修呢?一定要从最初的次第修起,你只要依次第向上则无有不成功者,所以《广论》告诉我们,听闻了「上上」产生好乐心就会想要修,而修的时候要从「下下」修起;反过来说,你从「下下」修了以后,经验增长了,净信也增长了,于是你向上慢慢爬上去就对了,这个次第是必然的道理。  

朗日塘巴所说的人方便,实际上就是暇满人身唯一该做的事情。做人的方便有十八种之多,而做畜生(马就是畜生)简单极了,就只有一种。什么是「马方便」(换句话说,畜生、愚痴相)?就是指菩提心没有生的不让它生起来,已生的不让它安住、增长。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爱执,所以我爱执真实说起来就是畜生相啊!常听人家说:「你连畜生都不如!」现在才了解原来我们爱执自己时就是这样!所以要特别对我爱执尽力去违害,凡是利益有情的都要尽力去做。

【大瑜伽师谓善知识敦巴云:「我有风息平等转等,如此如此三摩地。」答云:「汝修纵能耳边击鼓不可破坏,若无慈悲及菩提心,犹当生于昼夜应悔之地。」此中意趣似说,当成能生无暇无色等处,异生之因。康垄巴云:「我等于觉口窝  有情颠倒行事,有情于我等亦当如是行。」】

大瑜伽师和敦巴尊者是师兄弟,大瑜伽师说自己修定得到定了。要是我们现在得到了定那还得了?有人念佛念得稍微有一点相应了,就欢喜得不得了,或得到一心不乱就不得了,何况得了定?结果敦巴尊者回答:「就算修到在你耳朵旁边敲大鼓,你都能不动(那是很深的定),但假定你没有依照这个次第修菩提心的话,还是会生到昼夜懊悔之处。」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郁头蓝弗修定而生到非想非非想天,结果报尽后竟堕到畜生道中,所以如果这样,那是早晚会懊悔的。我们修行首先要把根本因把握住,千万不要把重点摆在学定或是学其它什么的,而是要学厌离心、菩提心,然后以其它为辅助,能这样做的话,学什么都对。  

「觉口窝  有情」并不是指阿底峡尊者,而是指有情。为什么称有情为「觉口窝  」(觉口窝  即佛)?因为是有情使我成佛的!我们对那些佛菩萨颠倒行事,当然他们也会对我颠倒行事。怎么颠倒?我只管我自己,所以他们也只管自己,彼此间都做错了,应该要改过来。  

学到这里我们已晓得整个佛法的中心是大菩提心。大瑜伽师这么了不起的成就者,他说「我得到定了」,以我们现在看起来,那是何等了不起!我们总是想学定,但敦巴尊者说:「就算修到这样,如果不以大慈悲跟大菩提心为中心而修学的话,虽然得到了定,还是会生到日夜懊悔之处呀!」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不要说欲界的天子报尽可能下地狱,即使修定生到非想非非想天还是要堕落。以无常相来看的话,实际上的这个情形是千真万确的,得到了定,连小乘都不如呀!所以佛法真正的中心是大菩提心,我们必定要知道这一点。  

以大菩提心为修学中心并不是说别的就不要学了,而是说以大菩提心为根本因,然后在这上面再具足圆满因,那就对了。许多人学了半天,乃至于反而出错误,其根本原因就是未以大菩提心为中心,本末倒置。这样的话,就自修而言得不到好处,就算要利人,也是一盲引众盲,这一点我们特别要了解。所以前面告诉我们:你只要看看阿底峡尊者的传记,就会很清楚、很了解了,以他这样高的成就,遇见这么多了不起的大善知识,那些大善知识都是极高明之人,其中不乏地上菩萨,至少都是加行位以上,结果他却把金洲大师视为老师当中最尊重的。他每次说到金洲大师或听见金洲大师的名讳,马上双手合掌置于顶上,那是最恭敬的表示,是感念恭敬他的老师,而他对别的老师并没有这样,这是因为金洲大师传给他完整的大菩提心的教授—七因果,所以,以阿底峡尊者这样一位高位菩萨再来的人,也这么尊重金洲大师。   

我们曾经讲过,悲心在整个大乘道的过程当中,第一步要它,中间也要它,后来仍要它。并非在开头时以为懂得一点名字就可以,如果仅懂得一点名字,不晓得大乘道真正的内容,那根本连边都没碰到;就算你照着次第修学,如理如量地生起菩提心了,但在正行菩萨道之时又因为众生数量无边,而要行的又那么难行,往往会退却,此时最能够保持你上进的,仍旧是大悲心;这样继续不断地修行,才能够达到圆满的佛果。  

这个概念一定要在一开始就建立起来,然后把握住这个中心去做;如果一开始未建立,你先学别的枝末,等到养成了习惯就很难改了。不要说世间的习性难改,修学佛法的习性一样是难改,实际上世间的习性比修学佛法的习性容易改,因为对于世间的习性,你接触了佛法以后就会了解,原来这些就是把我们死死地绑在生死当中的可怕冤家,而现在找到了最好的方法—佛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旦碰到了佛法,你会全心全力去对治它,策励自己去掉这个痛苦的根本,净除这个习性。可是如果学了佛法,偏偏努力学的不是佛法的根本,而是它的枝末,但是却觉得自己已经遇到佛法了,所学的能拿来对治习性,然后执着它,别的佛法都听不进,总是觉得自己懂了。请问:这样走对了没有?就算对,但是却走了远路。  

所以本论在一开头就特别提出来,究竟来说无一众生例外都能成佛,但是其中的快慢以及所走的路线迂曲与否,那就完全不能比了。所以就我现在来说,宁愿一开头没有碰到佛法,要碰必须一碰就碰到最正确的路,否则一旦在修行上养成偏差的习惯,自己还觉得很满意,以后要改就改不过来了。这个道理很清楚,我们不妨拿事实来看,佛是最究竟圆满的人,他怎会不想把最完整的佛法教给别人?绝不会!他有悲心,也有这个力量,结果教出来绝大部分的人却不是走菩萨道,而是走声闻乘,为什么?正因为佛是圆满的佛,他看得很清楚,当你一旦养成了那个习性,佛也奈何不了你,只好让你走这条远路了!佛出世以后度的声闻众多得不晓得有多少,但是真正能够走菩萨道的人却没有几个。所以《华严经》说得清清楚楚:「鱼子庵树果,菩萨发大心,三事因中多,结果者甚少。」这三者在因地当中数量很多,但真正能够得到果的却很少。以菩萨发心者多,结果者少一事来说,其原因何在?就是未把握根本因。所以理论是如此,实际也是如此,还有经上这种种的证明。  

我以自己的经验来策励、建议诸位,如果诸位的习性已深,那你走你的路子,既然扭不过来了,只好注定你只有走远路。但如果现在你的习性还不深,还能提得起来的话,重要的是,对于以前的老习惯一定要真正地忏悔,不仅世俗的习性要忏悔,就连以前我们那种学佛的老习惯也一定要把它净除掉,不要留一点点。所以之前谈的改过之方,实际上它的内容对我们真正太重要了!对这个毒你绝对一点点都不能留,一定要以最迅速的态度、最大的决心一刀斩断。别小看毒蛇只在你的手指上咬一口而已,你觉得没关系就不管它,等毒钻到你的心脏、脑子时就无药可救了。现在我们都是这样的,容许这个毒在身心中流布,总是马马虎虎、懒懒瘫瘫,一直跟着它走都不知道,这一生就这么轻轻易易过去了;因为养成习惯了,所以到了下一生又是这样,再下一生又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有这么多的人听闻佛陀说最完整的教法,却走不上去的根本原因。我们对这个认识了,就要痛下决心努力去做,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可以改得过来。所以修学佛法自始至终是「正知见」最重要,而不是随便碰到一点点就以为对了。 

有人以为只要一心念佛,到了极乐世界就什么都解决了,其实我当年也曾这么认为,直到现在,不要说一般的在家人,有很多真正肯修行的人,也是这么认为。如果念佛到了极乐世界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么「因果」这笔帐怎么算呢?大家都说去了极乐世界以后直趋成佛,就不用怕了,以为去了之后,以前造的因就可以不必感果了,哪有这样的事情?如果是这样的话,佛说的因果就有问题了。然而佛说的是千真万确的,「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是绝对逃不了的。而现在居然念佛到了极乐世界,一切都可以不要感果了,那因果这句话怎么讲呢?如果前面讲的「如是因感如是果」是对的,那后面讲的「到极乐世界后,以前造的因可以不感果」就错了;如果后面讲的是对的,那前面讲的就错了。如果佛讲出这种矛盾的话,那还算是佛吗?这不是很明白的道理吗?而且佛亲自受金枪马麦之报,即使他成佛了,当年造的恶因也还要感果,而你到了净土,以前造的因就不要感果了,那前面「造业必受报」这句话怎么讲呢?而我们就是这么糊里糊涂、分辨不清楚!  

如果对一位乡下的老公公、老婆婆来说,他没有修行的条件,的确可以告诉他:「你现在念佛最好,其它的不要做!」但是,如果身为一位法师,拿这个话去劝人;人家来问你的时候,你把这糊里糊涂的一番话告诉他,使人认为佛法就是这样,请问佛法还靠谁来弘?这个概念我们一定要清楚啊!懂得了这一点之后,你们就晓得印光大师的确了不起,他就是劝你:「我只会念佛,其它的我不懂。佛法是无限高明,我现在只懂一点点。」他是位大通家啊!实际上不是不懂,哪有不懂的道理!他就是告诉我们以他这样了不起的人,却不随意开口。若能这样不随意开口,有什么好处啊?你肯听他的话,老老实实念佛,你就能往生净土;而且,把佛法的完整性保持住,没有损害,这一点我们要了解。所以,假定我们今天认真学,将来要弘法的话,对教理就要通达;如果你只想修行的话,那么印光大师三藏十二部无所不通,他尚且这么说,我们能够比得上他吗?所以也应该学他老人家:「我什么都不懂,只晓得念佛最好,我只会念佛,你也是念佛就好了,佛法很了不起,其它等到了极乐世界再说。」你如果这样就对了!这个概念我们要很清楚。

【立与未立大乘根本,入与未入大乘之分,一切皆是相值于此,故一切时应观于此令心生起。若生者善,若未生者莫如是住,应常亲近开示此法大善知识,常与如是修心伴侣共同居住;观阅显示此法经论;勤修此因积集资粮,净此障碍。自能如是净修其心,则定能下圆满种子,诚非小事,理应欢喜。如大觉云:「欲趣大乘门,觉心如日月,除暗息热恼,励劫亦令生。」】

现在我们了解了完整的佛法真正的中心是菩提心,而大乘的根本就是大菩提心,你是不是算大乘人,就看你有无菩提心。大乘跟小乘之别是在行分,不在见分。行分就是大菩提心方便这一部分;见分就是见空性这一部分。不是说你大彻大悟了,你所学的法就是大法,也不是说密教的灌顶就是大法。禅宗的大彻大悟和密教的灌顶虽然是了不起的大法,但它们是像水、土、肥料等等的共因,大菩提心才是大乘的不共因。有了大菩提心之后,你学禅、学密、念佛、持戒都对;如果你没有大菩提心的话,不管所学的法有多大,跟大乘还是了不相应!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所以在任何时候,要反省观察自己的内心:我是不是向这条路上走?想办法把大菩提心启发出来。如果生起,那好极了,就是这样继续努力。假如还没有生起来,也不要停在这里,应该怎么办呢?以下三件事情,就是我们修学佛法最重要的。  

第一是亲近善知识。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路好走!善知识分两部分,就是你的尊长以及同修(也就是僧伽团体)。僧伽不是单指形相,而是指它的内容。这太重要了!以我们现前的情况来说,一听到教法,大家都听得非常起劲、非常高兴,几乎无人例外;我感受得到,只要在座听法的,人人对这教法都很欢喜。但是尽管欢喜,绝大部分的人都有一种感觉—听的时候觉得它好,但做起来就这么不容易,如果要改习惯那更是难!反过来,我们往往看见了一些形相,就觉得这个好、那个好,很容易跟着转;哪怕到别的寺院听见人家的早晚课、看见人家走路的形相,乃至于穿衣服等等,就觉得那个很好,很容易就跟着转。  

虽然我们对于圆满的教法听得这么来劲,但却无法在内心策励自己马上起步,就是因为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谓与无明相应的见思、无明、尘沙三惑。平常我们都在散乱心当中,都被六根所对的尘境而转,眼睛看见了、耳朵听见了,很容易就被它转去。而你对佛法要产生坚固的力量,一定要透过深入的思惟生起决定的见解,那时才能产生功效。所以尽管你懂得了道理,如果没有深入思惟产生定解,则你对法的认识还不稳,此时再加上被环境中的种种所动,你的心就被转走了。所以单单有指导你的尊长善知识还不够,还得要靠环境,就是同行团体。真正修行最佳的环境是僧团,对僧团而言最重要的是「见和」—见解要共同才能同修。在这样的僧团中,不论你眼睛所见、耳朵所听,一举一动都在帮助你增长见行,到那时候就如虎添翼,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所以绝不是听懂了一点道理之后,一个人就可以修啦!那样是没有用的!现在有些人乃至于连懂都还不懂就去闭关了,真不晓得他闭些什么关!我自己就有这个经验,以前我常常闭关,幸好没有闭三年长期的关。我第一次闭关的时候,印顺导师劝我:「闭关不简单啊!你讲讲道理可以,但有了问题,非得靠真正修行的老禅和子指导不可。」当然,以他老人家对佛法的认识,他讲这句话是绝对有份量的。可是那时候我年轻,还是不能听他的。虽然如此,但他这话对我有绝大的恩德。所以我并没有一闭就闭几年,只试试短期闭关。从此以后我经常试,最短的一个礼拜,最长是三个月,就这样试。我那时候已经有了这本《广论》,尽管我自己晓得我对《广论》的内容并不懂,但每次闭关的时候,一定事先把它温习一遍,然后有问题的时候再去翻阅。后来发现,因为得不到善巧,这样闭关浪费掉的时间实在太多、太多。所以大家千万要注意:真正要修行的话,一定要有最完整的指导,而这必定要有完整的传承,这个太重要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一定还要研阅大经大论,而且要是无垢的经论。现在我们有太多各式各样的书籍,这些书籍对初机种善根而言是非常好,因为文字浅显容易接受;可是若想要真正深入,只凭这个是不大可能的!古人写的书都是根据他们的经验而写的,所以照着去做可以体会到他们所经验的事实—就是「证果」。现代人写的书大部分是作文字上的解释,看懂了以后可写出很美的文章,但对证果却不一定有太大的帮助。此二者各有各的长处,对初机而言,先解释文字是需要的;要修行的话,则又是另一个次第。此处说「观阅显示此法经论」,要研阅的是无垢经论,也就是指佛讲的经以及菩萨、祖师造的论跟疏等等。假定还没有生起菩提心的话,应该在能生起来的因上努力「净障集资」。  

实际上,我们一直要努力的就是以上这三样,它们是分不开的。了解理念时是三样分开来说明,行持的时候则三样同时进行。譬如我们现在在这里跟着善知识学,又与同修共住;而且所学的是无垢经论;平常忏悔等等是净障,而为了维持这三宝地所做的种种事就是积资。还有一切时处要勤修,而且恒常无间,不能间断,一间断就是生死的因漏进来的时候。现在我们唯一该做的是尽量不要让生死的因漏进来,如果漏了一点进来,这部分就会立刻损害你自己。  

只要能这样修心,一定能够种下圆满的种子,这是大事,应该欢喜啊!阿底峡尊者告诉我们:进入大乘之门就是觉心(这是中文义译,印度原文就是大菩提心),觉心就像日、月一样,日是指它的光明,没有比这个更光明的;月是指它的清凉,能够息热恼。大菩提心既光明又能够息热恼,所以哪怕时间再长,不要说一年、两年不在乎,一生、两生,或者一长劫,也应该努力令此心生起,因为它的功德实在太大、太大,是我们无法想像地大!  

前面一再告诉我们,不退小乘最大的因,是见到真正求自利也非成佛莫属。你们自己好好努力,将来温习的时候,我会把每一个重点告诉你们;譬如引生发心的因,虽然有许多种,而其中最殊胜的是悲。不退小乘最大的原因是见到即使求自利也非成佛不可,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佛修净信心,一定要看到佛的功德—身、语、意功德(意功德又分为悲、智两种),以及事业功德。  

我们通常总是说佛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等等,而法界一切有情的功德要十倍,才抵得上佛一根毫毛的功德,这实在是无法想像啊!我们现在只能拿功德当中的一部分来比较揣摩,比如财富,而有财富的人不一定会得到人家的尊敬噢!要得到别人尊敬的话,不但要有财富,还要有道德,以及种种的理由和条件。以我们台湾的王永庆来说,他的财富是不得了的,但尽管他再有钱,全台中市的财产应该比他多吧!不要说台中市,如果拿台中县、台湾省、中国全部的财产来算,王永庆怎么能比?现在不要说中国,就算整个地球、整个太阳系、整个宇宙的财富与佛的功德比较,那简直是沧海一粟!拿整个法界一切有情全部功德的十倍,也只抵得上佛一根毫毛的功德;而佛的毫毛功德的一百倍,才具足一个随形好;一千倍随形好的功德,是三十二相中前二十九相的一个相好的功德,有三个相好不包括在其中—眉间白毫相、无见顶相、梵音声相。三十二相当中前二十九相的万倍功德,才抵得一个白毫相;白毫相功德的很多很多倍才是无见顶相的功德;无见顶相功德的不得了的倍数,才是梵音声相的功德。可见佛的功德有多大!在小乘人看起来:「我是罗汉、也是应供,而佛也是罗汉、也是应供。」当了解了佛的功德以后才会晓得,即使所有的人都成了罗汉,你去供养他们,其功德远不如以法供养的百千万分之一,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必定要对佛的真正功德有正确的认识,才会对佛产生无比的羡慕、欣仰之心;然后再以其它的道理相辅助,才会了解佛陀真正的伟大。那个时候你的决择就很清楚—不要说是人天,即使是罗汉也不要,因为小乘人修了半天,最后还是要回小向大。对这种种理由想得越多、了解得越圆满,必然能帮助你走上大乘道,因为发现这条路最快、最直而且最省事,这么好啊!所以这里一再告诉我们不要急,事前了解得越透彻之后再起步开始走,对我们是越好!  

透过七因果、自他换的修习之后,菩提心的质对了,那么,应该生起的量呢?

【第三此心发起之量。如前已说,应当了知。】

只说这样,但在下面加了一个批注--菩提心生起之量,就是在《广论》二百廿一页最后一段「其悲生量」之处曾引用一段话,这段话本来是在说明生起愿心须以大慈为因,但由这段话也可以知道大菩提心发生之量。而且这不是高上圣道所发的心量,是我们初修行者所要发起的心!所以当你发了大菩提心,以大菩提心回向往生净土的话,就可以得上品往生,具有这么大的功德。  

现在质知道,量也知道了,乃至于修习的步步次第,整个关键都了解了,接着下面开始要起步了!这就要从受愿心仪轨开始。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仪轨受法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归敬颂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前言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除邪分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布施波罗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妙法门[栏目:智者大师]
 Buddhist Way[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九)盲目闭关不可取[栏目:圣者言教]
 华严宗简论 第二章 华严宗的传承 第一节 一祖杜顺[栏目:真禅法师]
 众人推出[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不正当手段取得财富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为什么把佛法僧三宝称为“三救星”?[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喇嘛等级制度[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怎样做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以《杂阿含经》所见实例为主 (温金柯)[栏目:原始佛教理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