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继承优秀传统 繁荣佛教艺术—— 在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7

继承优秀传统 繁荣佛教艺术

—— 在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学 诚
(2012年11月2日)

  非常荣幸应邀参加由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和云南省佛教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佛教造像暨雕塑艺术)”。今天能够目睹如此精彩纷呈的佛教艺术作品,令人无比欣喜。
  艺术与宗教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两者皆根植于人的生命体验,展现出生命体验最深层次的不同侧面。正因如此,两者往往能够相互转换,挚诚的宗教情怀能给人带来充沛的艺术灵感,而极致的艺术追求亦能将人导向超越的宗教境界。
  佛教艺术是佛教思想的直观表达,将审美的享受与佛法的体悟融于一体,令观赏者获得身心灵的全面陶冶。作为我国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佛教艺术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书法等众多艺术门类上都达到了很高成就,并以其瑰丽的想象力、生动的表现力、旺盛的生命力,博得了人们的由衷赞叹与深切厚爱,成为哺育中华民族的精神养分。
  佛教艺术的博大精深源自多元文化的交汇激荡。佛教艺术在诞生之际,便受到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文化等不同文化的综合影响;传入中国以后,又充分融合西域文化、中原文化的精神特质,最终造就了绚烂多姿的中国佛教艺术。
  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佛教艺术扮演了开路先锋的关键角色。早在“汉明求法”的时候,就有佛教美术作品一并传来。《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佛教进入中国后,随即面临着语言文字不通、民俗习惯迥异的巨大文化反差,而且早期的汉译佛经文风质拙,难以准确表达佛法的深妙义理。反之,以绘画、雕塑、建筑为主要形态的佛教艺术,以其通俗、直观的表现形式,超越了语言文字的隔阂,成为佛教思想的主要传播途径。《高僧传》记载:“是时晋武之世,寺庙图像虽崇京邑,而方等深经蕴在葱外。”这一段话从侧面反映出,在佛教经典广泛流通前的魏晋时期,佛画、佛像、寺庙建筑便早已盛行于中国。绝大多数平民百姓正是通过寺庙或石窟里的壁画、雕刻、造像这些“活的佛经”,在饶有兴致中了解佛陀本生的传奇,不知不觉中领受佛教精神的感化。佛教艺术的普及更为日后佛教事业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信仰氛围与民众基础。
  佛教艺术除了发挥必要的教化功能之外,对我国古代艺术的发展进步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是我国艺术史上最富创造、最具气象的时期,也是佛教艺术产生影响最为深刻的时期,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社会普遍的佛教信仰,催生出巨大的宗教艺术需求,社会大众对艺术作品的品评、鉴赏、收藏蔚然成风,成为推动艺术事业走向繁荣的强大动力。其二,在社会需求与宗教热情的推动下,诞生了一代又一代具有旺盛创作活力的艺术家群体。他们对印度佛教的艺术样式,脱其形骸,取其精髓,改革创新了传统技法,建立完善了指导理论,奠定了佛教艺术本土化的坚实基础,取得了卓越丰硕的艺术成就。其三,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实现了对异域风格与技法的消化吸收,那么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则实现了佛学思想与艺术境界的深度交融。富于艺术特质的禅宗思想的广泛传播,促成文人艺术的顺势崛起,开辟出我国古代艺术一片崭新的天空。
  本次艺术展对于传承与发展中国佛教艺术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佛教艺术的鲜明特征在本次展览作品中也得到了具体展现。一是开放性。在古代,开放性体现为本土艺术与异域艺术的有机结合;在当代,则体现为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交相辉映。在本次作品中我们看到,传统造像巧妙融入了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现代雕塑也努力汲取了传统艺术的优良风格。佛教艺术正是在开放中不断走向丰富。二是亲和性。佛教艺术自诞生以来便具有雅俗共赏的天然特质。本次展览的作品体现了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审美特征,可谓是“见之生动,观之触动,忆之感动”。三是思想性。本次展览中的作品取材多样,匠心独运,有的体现佛菩萨的福智圆满,有的诠释悟境的空灵妙动,有的展示罗汉的解脱自在,有的刻画高僧大德的悲天悯人,充分显示出佛教思想的深广内涵。
  今天,中国佛教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期,当代的佛教艺术也逐渐焕发出蓬勃生机。佛教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传承佛教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让我们共同关心、支持、参与中国佛教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为中国佛教艺术的繁荣兴旺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编纂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下一篇:坚决整治寺庙乱象 促进佛教健康发展
 不忘宗旨 不忘目标 不忘发心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继承优秀传统 繁荣佛教艺术—— 在首届中国当代佛教艺术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爱惜常住物 如护眼中珠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三、生命真正的价值
 细心体会佛法
 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五、无明与智慧..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五讲
 感悟人生 第十讲 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二、佛法是自觉觉他
 三遮三修明教授 无限生命修皈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三)法未融于心是闻法未作实修的过失[栏目:圣者言教]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四十三 住头陀功德[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当下[栏目:万行法语]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二十四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三、即身成佛(10)[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内观基础 二一、适合根性的修法[栏目:内观基础]
 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二 与世界和平共处须从自己做起 B[栏目:衍慈法师]
 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三七第六日[栏目:佛源法师]
 五十一、何谓忍辱波罗蜜?[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富者为兄[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