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般若经要义(惟贤法师)
 
{返回 般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968

大般若经要义

(2000年2月22-27日讲于成都文殊院文殊阁)

 

一、般若经的功用

二、般若经的传承

(一)佛的宣说

(二)菩萨传承

(三)印度传承

(四)中国传承

三、佛说般若经的缘起

(一)为发大乘者说

(二)放光现瑞,示现诸佛净土

(三)受请说法

(四)令生决定净信

(五)令断一切疑惑

(六)令伏一切骄慢

(七)令受法益

(八)令生法喜

(九)令得解脱

(十)现报身为菩萨说法

(十一)开示应化身“八相成道”

(十二)破“邪”而显“正”

(十三)开示供佛之功德

(十四)宣说“阿毗跋致”

(十五)令得究竟

(十六)开示供养般若的功德

(十七)开示“第一义悉檀”

(十八)令离妄执

(十九)明诸法实相

(二十)息诸争论

(二十一)以三门说法

(二十二)以特异门说三十七菩提分

(二十三)为宣明三法印

四、译者玄奘法师及对般若经的感应事迹

五、《大般若经》之纲要

(一)般若概貌

(二)《金刚经》的般若中道义

(三)天台宗“一心三观”的般若中道义

(四)《心经》是般若总纲

六、般若经要义

(一)般若之体

(二)般若之相

(三)般若之行

1.修十法行

2.修解脱行

3.修菩萨方便行

4.修菩萨四真实行

(四)般若中道

1.略释三种中道

2.以譬喻显中道

(五)般若之果

1.三种菩提

2.四种涅槃

 

文殊院建成这么一座宏伟庄严的文殊阁,是很难得的事情。文殊阁工程初步完成以后,就开始筹办“般若法会”,前后历时半年。据我所知,“般若法会”在近代佛教历史上是没有举行过的,因此这次法会堪称是空前的盛举。这是文殊院班首执事、师父们和各方护法居士们共同开创的伟业,值得赞叹!

文殊院请我来,最初说讲《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共六百卷,含有二十万颂,短期内无法细讲,现在我只有根据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提出要点,讲一讲提纲。

一、般若经的功用

修习《大般若经》功用很大,能够开智慧、除无明、降天魔。一切妖魔鬼怪,在般若宝镜面前,都会被照得通览无余、清清楚楚,因而它们只有逃避,而不敢行恼害之事。修习般若,有无边无际的功德,可趣证无量的成就。这是什么原因呢?佛教主要是倡导修证“无我慧”,般若就是讲要有大智慧,有大智慧就有大悲心。般若在《心经》里面讲“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真实不虚,佛不说妄语,一点不假的。能具足般若“空”慧,就可以得到开悟,提高智慧,能够穷究宇宙人生的真面目,达到圆融无碍,真、俗二谛融通。

以上所讲的是关于我们学般若经、诵持般若经的功德。所以我们对般若经要生恭敬心、信仰心,要信、受、奉行。

关于“般若”的定义。“般若”是印度语,汉语一般译作“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一般的聪明知识。这个“智慧”的解释与世间不同,而是佛教特有的。

“智”是什么呢?就是“抉择义”,对一切事物的现象和本体,善于抉择,善于认识,善于从现象到本体,透视现象,悟证本体,达到最高理性,这就是“抉择义”,即认识抉择一切缘起现象。

什么叫“慧”呢?“慧”是善于观照,观照诸法空性。从次第上说,“般若”的类别又分“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观照”就是一种“止观”的作用。观照达到最高的功夫就是八地以上菩萨的境界,就可以得到慧。

具体来讲,“智”代表洞彻了知因缘生法,即缘起的道理;“慧”代表由根本智所证得到的真如境界,一般指的“空性”、“法性”、“真如”、“菩提”、“涅槃”等等。一个是“智”,一个是“慧”,合起来就是如实知晓“缘起、性空”的基本道理。

所以,《大般若经》非常重要,经题就指示了诸法实相。这次文殊院举办般若法会非常稀有、殊胜,希望大众好好珍惜,不要错过机会。“佛法大海,唯信能入”。首先要有“信”字,这种信是“正信”而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是具有真知灼见的信。我们在信仰以后要得到受用,接着要了解意趣,了解以后要结合行持,不能空谈。行持以后,才会得到受用。要信而能解,解而能行,行而能证。信、解、行、证是修学佛法的法径,是必须要走的基本道路。

二、般若经的传承

(一)佛的宣说

《大般若经》共六百卷,四处十六会,是佛于四个地方讲出,这是佛的亲口宣说。佛说法49年,其中“般若”就用了22年时间,所以般若本为佛说。佛所说是根据佛的内证境界,根据根本智发生后得智,宣讲性空缘起,建立般若实相。

(二)菩萨传承

在法会上启请佛说般若的,有两位菩萨、两位声闻。两位声闻是舍利弗、须菩提,两位菩萨是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法会上,由声闻和菩萨请示于佛,佛悲悯众生,而宣说般若。但这四位之中,现在要特别提出的是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一位是弘扬“性空缘起”显中道,一位是阐扬“万法唯识”显中道,这两位菩萨修为很高,证境很深。所以,文殊、弥勒是般若的真正传承者。

(三)印度传承

在佛灭度后的六百至七百年间,印度出现了一个龙树菩萨。龙树菩萨的智慧和愿行都很深,他的杰出弟子叫提婆菩萨,他们都是传承般若教的。

龙树菩萨先前学外道,而且学得不错,他有神通,会隐身术。因为和其他几个同道进入宫中,仗神通扰乱宫人,淫戏宫女,受到了君主的武力镇压。其他同道皆被刀杀,只有他凭着机警侥幸逃脱。此后,他就晓得“欲为苦本”,皈依了佛门,就这样出的家。

据说他在印度南方求得《大般若经》,在龙宫也读到《大般若经》和《华严经》。从龙宫出来以后,他就广传般若,破邪显正。他的弟子提婆菩萨很是聪明,在印度大兴般若之教,破了所有的小乘和外道,无坚不摧。后来,为外道嫉妒,有天在坐禅时,遭外道刺杀。临死之前,血书《百字论》,此论藏经载有。“般若三论”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中论》、《十二门论》是龙树菩萨所写,《百论》是提婆菩萨所写。龙树菩萨除写《中论》、《十二门论》之外,还写了《大智度论》一百卷。这是印度的传承。

(四)中国传承

至于我们中国的传承,是从三国时开始的。三国时的支娄迦谶译讲小品般若经,晋朝的道安法师弘扬般若经,到了东晋姚秦,鸠摩罗什全力译讲弘扬“般若”。鸠摩罗什是有名的译师,他门下有僧肇、僧睿等十大弟子,个个精通般若且有著作。

唐代玄奘法师,到印度求法,前后经历17年,回到长安。玄奘法师开始译经,广译法相、般若两方面的经论,法相中有《瑜伽师地论》、般若中有《大般若经》等。《大般若经》为玄奘法师晚年在西安铜川玉华宫主持翻译的。由于玄奘法师西行时,路上千辛万苦,六十岁时,身体出现病痛。他担心身体不好时日不多般若经译不完,就夜以继日地翻译,《大般若经》终于翻译完成。他高兴的说,这部般若经与东土众生有缘,流传于后世,以作众生的修学指导。自己感到这是晚年的安慰,译完后不久就圆寂了。所以《大般若经》的翻译,是玄奘法师的绝笔——最后的翻译。

以上就是般若的传承。我们今天能够读到《大般若经》,对于印度和中国的古代先贤,都应该敬仰,应该崇拜,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没有他们为法舍躯、代代相传的精神,我们是读不到这部经的。

三、佛说般若经的缘起

关于佛说般若的缘起,佛在《大般若经》中讲了二十三点。

(一)为发大乘者说

在小乘经典中,佛只是说的声闻、缘觉道。现在,由于根基成熟、因缘成熟,在般若法会上,佛为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说般若之体、般若之相、般若之行,指示菩萨如何发菩提心,修大乘菩萨之行。所以,般若是大乘教,是为大乘根基而说。

(二)放光现瑞,示现诸佛净土

在修行过程中,有人采取“念佛三昧”的方法。“三昧”就是“定”,“念佛”可以念阿弥陀佛、念药师佛、念弥勒佛,也可以念十方诸佛。念佛三昧包括很宽,不单单是念阿弥陀佛才能得入“念佛三昧”。修念佛三昧到一心不乱,就会得到实证。实证是什么呢?就是佛相现前,净土现前,这是殊胜境界。所以,念佛就见佛,念佛就必定往生净土。国土有染土、净土,我们现在处的是五浊恶世,就是染土,另处还有净土。这个意趣甚深微妙,不可思议。佛为了行者修念佛三昧,为了使他们在修行中,得到实际利益,逐步上升得到真义,在般若法会上就放光现瑞,遍照十方恒河沙数世界。所以,佛说般若,是放光说法,就说明宇宙万物不可思议,佛的存在、净土的存在不可思议。

我们平常一个人往往以自己的聪明,只看到眼前一点,时间和空间上就很有限,如井底之蛙,只看到圆圈圈那么一片天,由于现象上的迷惑限制,只限于感觉,就生起虚妄、片面认识,就如瞎子摸象,摸到耳朵,说是个扇子,摸到尾巴,说是绳子,摸到象腿说是柱子。瞎子摸象,是歪曲主体,是片面的认识现象。我们众生境界往往如此,看问题不全面,看问题不能超越时空,就会受所谓的时空所限制。因意识的妄想分别,使认识真理的能力受到蒙蔽。我们修行在念佛三昧中可以见到佛,也可以往生佛土,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是超越时空的。

(三)受请说法

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梵天主、色界诸天、欲界释提桓因及诸天、四天王天,在佛成道以后,云集佛所,请佛转*轮。受三界诸天的恳求,佛因慈悲心,为了利益人天、救拔众生,所以受请说甚深般若经。

(四)令生决定净信

有人怀疑,佛是否真的是得了“一切种智”?根据大乘经所讲,圣者智慧有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就是声闻所证,“道种智”是菩萨所证的,“一切种智”是诸佛所证的。具有“一切种智”,就善观诸法的自相共相,契证诸法的真如、空性。有人就怀疑,佛是不是这么个境界?在般若会上,佛就放种种瑞光,现种种大身,并且说甚深般若妙法。甚深般若的教义就是由于佛证得了“一切种智”而阐发和建立的言教。

(五)令断一切疑惑

有人被恶师所迷惑、为邪师所利用,内心沉迷于邪法、恶教。佛以大慈悲要救拔这一部分众生,使其能够远离邪见网,建立智慧,生起正见。所以就现光明,宣示诸法实相,断除众生的一切疑惑。

(六)令伏一切骄慢

有人毁谤佛的智慧,认为佛智不能超越普通人。佛为什么这么高明呢?佛不过是用幻术、假把戏来诓惑世间的。对于贡高我慢、对佛不生恭敬心的人,佛针对这类众生,现种种神力、智慧力,显示佛的神力具无量威德、无量智慧,是一切众生的依怙所在。假如有人对佛起一种恶念,就会获罪无量;而对佛的功德、威力、智慧能生一念净信,就可以受人天之乐,且将来必定获得涅槃之微妙果报,由人天果报最终获得涅槃果报。

(七)令受法益

佛是福、慧圆具的圣者。为了使受法众生终生领受,佛在讲经说法过程中,处处示现已经证得解脱自在,已经证得一切种智,能够作狮子吼、演微妙音、转妙*轮。因佛在诸世界之中是“最高地位”,已证得广大福德、圆满智慧与方便神通,无与伦比,能作狮子吼,广度众生,使众生实受法益。

(八)令生法喜

般若是甚深的法藏,广大微妙。我们能够学习般若,就像在宝山中随处可得无价之珍宝,受用不尽。般若就有这么珍贵,学习般若就有这么殊胜。所以,佛欲令众生对般若生起欢喜,喜乐信受。

(九)令得解脱

佛为大医王,能治众生病,以般若之妙药,治众生无名诸病,使众生能出离三界,解脱生死,到达彼岸。这说明佛是大医王,般若就是“阿伽陀药”,即无上妙药。真正的大医王,就是我们的佛陀。

(十)现报身为菩萨说法

佛在般若会上,现法身、现报身,为地上菩萨说法。这样,就解别人的疑惑“认为佛不过同普通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诸佛所共的法身对凡夫来说是不可见的。我们凡夫、二乘、地前菩萨只能见到化身。佛有法身、报身、化身,叫“三身”,这就进一步显示出佛身无量、功德无量、智慧无量、光明无量。一般凡夫、二乘乃至地上菩萨不能与佛相比。

(十一)开示应化身“八相成道”

佛出生在蓝毗尼园。出生之时,就能自行七步,并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然后,从孩童至成人,在王宫生活,以后出家,进雪山修苦行,在菩提树下成道,说法度众生,后入涅槃。这就是所谓“八相成道”,即:从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轮、入涅槃。那么,这种现身呢,就是以方便随顺众生,随顺世法。对于般若波罗蜜、对于佛身,应晓得不同于世间,而超越世间,不能以普通的眼光来对待佛身。佛有“八相成道”,而为什么有“八相成道”呢?就是为了度众生方便,机缘成熟了,要教化众生,才示现应化身。

(十二)破“邪”而显“正”

在众生种种知见中有“边见”、“邪见”两种不正见。

“边见”,一种是执“常”,一种是执“断”。“常”呢,是认为世界万象永恒不坏,认为物质永久不消灭,或认为灵魂不灭、精神有不变的主宰,人能长生不死、死了可以成神仙。“断”呢,认为人同物质一样,死如灯灭。“邪见”呢,就是拨无因果。

所以,佛说般若、说中道实相,为说明一切现象是因缘生法,亦有亦空,非有非空,这样就获得“双照”。说“有”为破除“断”见,说“空”为破除“常”见,从而破除毁谤因果的邪见。这就是般若讲的中道实相。所以,佛要断除众生边见、邪见,并令这一部分人悟得中道实相。

(十三)开示供佛之功德

《大般若经》里面讲,佛的生身、佛的法身,我们都要供养恭敬。这种供养、恭敬,一种是以财供养,一种是以法供养。以财供养,是用香、花、灯、水、果等财物供养。以法供养就是能够依教修行、读经、演教、宣说文字般若,这个叫做“法供养”。对于佛的生身供养,对佛法的修学、弘扬,都是功德无量的。

(十四)宣说“阿毗跋致”

佛宣说圆满的“阿鞞跋致”之法。什么叫“阿鞞跋致”呢?即“不退转”。念佛往生西方,就能得到阿鞞跋致,得“不退转”。到这个时候,就证得位不退转、行不退转、念不退转——三不退,这是初地以上修行位上的菩萨境界。所以,学佛者必须要修学大乘般若,要发菩提心,求证阿鞞跋致。

(十五)令得究竟

佛说般若教,是为了使众生能够领受般若教,奉行般若教,对般若教能够尊重、供养、承事,乘般若船,到达彼岸,究竟解脱。

(十六)开示供养般若的功德

佛说般若教是先从印度的南方开始,后来到北方、到西方,又到中部,巡行五天竺,宣讲般若教,使广大善信修法供养。佛说,对般若经能书写、受持、以法供养,这种因缘福德很大,可以进入三乘,最后证得无余涅槃。

(十七)开示“第一义悉檀”

佛为什么说般若教?就是显示“第一义悉檀”。“悉檀”就是“成就”的意思。“悉檀”是印度语,汉译为“成就”,成就众生的法身慧命。

“悉檀”分为四种:

1.“世界悉檀”。说明世界万物,因缘生法的道理,诸法因缘生。

2.“为人悉檀”。是因时、因地、因根机而说法,所谓“因机施教”。佛有五乘教的建立:人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佛乘,都由根基而建立,这叫“为人悉檀”。

3.“对治悉檀”。因众生的无明烦恼病来施教。好比人害了病,医生会根据你害的病,用对应的药来治疗。在佛教里面,也是因病施药,你有什么烦恼,就施什么佛法,用方便善巧来对治。

小乘教法有“五停心”观:贪欲心重的修不净观、白骨观;嗔心重的就修慈悲观;痴心重的就修缘起观;慢心重的就修界差别观;散乱心重的修念佛观,使各种无明烦恼得到对治,才不造业受苦。

4.“第一义悉檀”。佛现在讲般若经,般若所重的是“空性”,般若阐述的是性空缘起,般若的智是一切种智、是大圆镜智、是根本智,这种境界不可思议。“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

佛在四悉檀之中,为了宣示“第一义悉檀”妙义,而讲大乘般若经,所以这是一个很殊胜的法门。

(十八)令离妄执

佛在世时,有个“长爪外道”(古印度诸外道之一),他是舍利弗的舅舅。为何号“长爪”呢?因他经常与其姐辨论,却辨不过,就想:不是姐聪明,肯定是她肚中的胎儿聪明,未出生就这样,以后生出来长大了还得了?于是他生起骄慢心,为广论议故,出家作梵志。发誓言:我不剪爪,要读十八种经尽。人见爪长,因号为长爪梵志。

长爪梵志名摩诃具稀罗,主张“一切论可破,一切语可坏,亦无有实法可信可恭敬者”。一次他傲慢地对世尊说:“我一切法不受!”佛反驳说:“你说一切法不受,你此种见,你能受否?”长爪思维:“若言受,是现前妄语;若说不受,则否定己见,自相矛盾,而犯自语相违!”因此,被佛折服了贡高我慢。佛陀要使长爪外道去掉妄执,相信般若,使他得到折服而说般若教。

(十九)明诸法实相

般若之相是无相而不相。“无相”就是“空”,“不相”就是“幻有”。诸法所显的“空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幻有”之相,就是万象森罗,宛然而有。这个意趣很微妙。这就是诸法之实相,在《大般若经》中,佛处处指示这个诸法实相。

(二十)息诸争论

一切世间言论都是戏论,都有争论,因为世间言论是相对的。只有般若实相,是绝对的,可以熄灭一切争论。这就是不二。文殊菩萨就是宣示不二法门的,不二法门就包括心境不二、色空不二、依证不二、修证不二。这就是佛法的般若,从整体观上看问题,不是分离,不是片面的看诸法实相,而是透视现象认识诸法的理性——空性,这个就是没有争论的,不是戏论。

(二十一)以三门说法

佛说法往往与三种人说法,由浅入深。比如说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分别三性有善性、恶性、无记性;分别修空的三解脱门有无相解脱门、空解脱门、无愿解脱门;都是以三门说法。分别浅深,分别次第。说明佛的言教很巧妙,由浅入深。般若就显出这个道理。所以般若教不是顿悟,是渐进的。大家要知道这一点,虽然禅宗讲顿悟,但依般若教来讲,有渐才有顿,没有渐就没有顿。你不经过学习、修行,你怎样开悟呢?哪有一步登天的道理?都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一步步而来的。所以佛以三门说法,说般若教就是这样。

(二十二)以特异门说三十七菩提分

佛在说大乘教的时候,就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以特异门说三十七菩提分。什么特异?须修三十七菩提分而不可得。这在《心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不可得,四谛、十二因缘不可得,菩萨行及所证得的智、涅槃不可得。这个很特殊,意义也很深。

(二十三)为宣明三法印

这一种般若教是建立在佛说的三法印上面,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以般若教而意入,由诸行无常到诸法无我,由诸法无我证得涅槃寂静。以般若教来宣明三法印,这是佛家的中心。

四、译者玄奘法师及对般若经的感应事迹

本经译者是玄奘法师。他俗姓陈名袆,河南偃师人,唐太宗赐号“三藏法师”。《大般若经》是玄奘法师晚年在陕西铜川玉华宫进行翻译的。当时他身体有病,但仍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大般若经》卷帙浩繁,共六百卷,法师费尽心力终于把它完成。除翻译外,还要给弟子们讲学,用去很多精力。完成《大般若经》翻译工作以后,他自己说:真不容易!这部般若经我早怕完不成,现在完成了,这部经与东土有缘,与大乘根器的人有缘。法师在翻译完《大般若经》以后就没再翻译其它经典了,之后不久就圆寂了。

我们晓得民间流传有一部小说叫《西游记》。《西游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现在,已传译到国外,译本也很多。《西游记》里的人物主要有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这部《西游记》流传到民间,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电影、戏剧都时常在上演。其中“唐三藏”的原型其实就是“玄奘法师”。

《西游记》虽然是神话小说,但这中间也很有意义,其中有许多譬喻体现了佛法的思想。如以孙悟空譬喻玄奘法师的心,猪八戒、沙悟净就譬喻玄奘法师到西天在求法中间的辛苦劳动,他的手和脚不断劳动。孙悟空神通广大,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在花果山聚众为王,凭他的神通上闹天宫,下闹地府,大海里面闹龙王宫,到处捣乱。谁才能收拾住他呢?第一个就是如来佛祖,第二个就是观世音菩萨。他的筋斗云翻不过如来的手掌心,被如来的手掌翻过来把他压在五指山下。后来,因为唐太宗游地狱以后,派遣唐僧玄奘法师到西方求经。观音菩萨为了保护唐僧才从五指山下把孙悟空放出来,并给他提了一个条件,叫他保护唐僧。但观音菩萨又怕孙悟空不听话,就送给唐僧一顶花帽儿,教了他一个“紧箍咒”。当唐僧把花帽儿一拿出来,孙悟空看到很高兴,赶紧戴上。猴子喜欢花帽子,就像我们世间很多人都喜欢戴高帽子一样。花帽子一戴上就取不下来,一调皮,玄奘法师就念“紧箍咒”,他就痛得在地上打滚儿,只有求饶。这就是一个譬喻。

书中写到唐僧玄奘法师到西天取经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个难关都是靠孙悟空保护过去的。这又是一种譬喻。心,必须要调伏,靠什么调伏呢?在佛家讲,必须要具足正见,要有般若慧。唐僧念的“紧箍咒”是什么呢?就是般若心经。

我们在玄奘法师的传记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看到,玄奘法师能够从中国到印度学法,一共十七年。他是靠什么支撑的呢?首先是靠他的艰苦努力,他有百折不挠的毅力,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他在路上发誓:“不求得正法,誓不东归一步!”不东归一步,连东方都不回头望一下,决心很大。这种精神就是般若精神,也是具备正见的精神。以般若调伏内心,以般若克服困难,降伏恶魔。般若不但可以调伏内心的魔,也可以调伏外面的魔——天魔。所以,玄奘法师在印度取经成功,首先是靠他坚强的意志、伟大的愿力。那么同时靠的还有两个法宝,一个就是般若心经,二个是观音菩萨的圣号。般若心经、观音圣号就是他求得正法并成就伟大译业的动力源泉。

玄奘法师出家的时候只有十三岁。当时朝廷对于剃度僧人出家要求很严格,要进行考核,他由于岁数太小,条件不合。后因他年龄虽小,但特别聪明,相貌也庄严,考官就破格录取了他,允许他出家。他是在成都大慈寺受的戒。出家以后,他勤于学习,刻苦求法。当时,中国翻译的经典(从三国、魏、晋、南北朝以后,翻译了大批的经典)不完备,有一些经文和解释的文字还有出入。玄奘法师在江南、江北乃至到四川学习大小乘经典,当时所翻译的经典基本上是学完了的,但他不满意,因为经典太少了,而且在解释方面有些出入,他就想到印度求法。

据历史记载,他到印度并不是唐太宗派他去的,而是偷渡出去的,在路上可以说历尽千辛万苦。同他去的最初有十几个人,后来其余的人病的病、走的走,只剩下他一个人万里孤征,但他不灰心。一路上跟着他的就是一匹马,但马要吃草饮水。有一次经过沙漠地带,缺乏草和水,这时人马都很疲惫、饥饿,当天晚上不能支持,就倒在地上,迷糊之际到天要亮了,听到空中说话:法师,你快点起来走!他就跟着马儿走,走到一个地方发现有水有草,加上带的干粮饱餐一顿。然后,盛满水继续前进。

一路上,有时经过荒凉地带,白骨累累、鬼魅现形,玄奘法师就念《心经》,或者念观音菩萨。一念,鬼魅就潜形不见了。关于这个《心经》的持诵还有一个故事。当玄奘法师在四川的时候,一次见到一个身上长满疥疮、衣服又臭又脏又破的僧人,就去服侍他,给他衣服饮食。这个僧人好了以后很感激他,就把《心经》传授给他,并对他说,这是佛法大乘宝典,你能随常记诵,就能转危为安,逢凶化吉。从那以后,玄奘法师经常念《心经》,同时又念观音菩萨。

走到印度,他过河又遇到水盗。这个水盗非常凶狠,将玄奘法师拦住并绑上岸。水盗看到玄奘法师高高大大的,就准备杀来祭天。但法师很镇静,对水盗说:你让我静坐一下。他的神识刹那间在定中就升上兜率天内院(弥勒菩萨住的地方),参拜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告诉他:你的志向一定会达成,弘扬正法的责任还在你肩头上。在说这话时,那个地方的空中乌云密布,地面上狂风大起、飞沙走石,水盗相互间见不到人。这时水盗头子就惊怖了,说:我们本来要祭天神,天神发怒,可能这个人不寻常。于是就给玄奘法师松绑。一问他的情况,才晓得玄奘法师是从中国到印度取经求正法的。水盗这才觉得做错了,就求忏悔,皈依法师,然后把劫的东西还了,护送他过河。

到了印度以后,王舍城东面有座大山,大山上供有观音菩萨像,很高。玄奘法师感谢观音菩萨的加持,于是就顶礼,顶礼时心里许愿:假如我在印度能求得正法呢,我现在供的花鬘(当时兴用花供佛),第一朵撒在菩萨的头顶上,第二朵撒在菩萨的肩头上,第三朵撒在菩萨的手上。接着,他就抛花,三朵花都如他所愿,他很欢喜,菩萨一定会加持,满足求法的愿望。

到了中天竺(中印度),当时有座最大的佛教学府,就是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由国家资助的一个最高学府。在那里求法的超过万人,规模很大。那烂陀寺的主持就是戒贤论师。他到那烂陀寺后就参拜戒贤论师。戒贤论师见着法师的面就流泪了。当时有弟子就问戒贤论师:“你为什么流泪?”他说:“我在三年前得了重病,一身疼痛,不能睡眠,也不能饮食,我想自寻短路。后来在半夜梦中见到护法神对我说:你不能死,三年后有个支那僧人要向你求法,你必须传法给他,使他回到中国以后传播佛法。所以呢,今天我看到玄奘法师就感动得哭了。”

玄奘法师在那烂陀寺前后学法十多年。他学法的范围很广,不单是学大乘唯识法相学(包括《瑜伽师地论》),同时广学般若系统的经论教典,另外对小乘经论也进行学习。所以,他对小乘、大乘的教义都很通达。除学习这些以外,印度的古代哲学、六派哲学,他也学习。他中文很好,又精通梵文,在所有修学的法师中,他的成绩尤为显著。

他写了两部书,一部是《制恶见论》,一部是《会中论》。《制恶见论》是针对一些空见外道毁谤佛法,特别是毁谤瑜伽,而著了这部书。另外会合般若和瑜伽两大教法,提出了“中道”思想,就是“三性三无性”的教理。般若经典主要是“破”,破邪才能显正;而瑜伽的法相唯识,除了“破”以外还有“立”,建立正论,故说它有破有立。所以,玄奘法师会合这两种思想写了《会中论》。这部书就阐发了瑜伽法相唯识学所开显的中道,有破有立。可惜这两部论著都没翻译过来。

当时,不管大小乘或者空宗、有宗的学者,都很敬佩玄奘法师有智慧、有真知灼见。后来玄奘法师在曲女城,立“真唯识量”,万数以上的人,没有人能破一字。所以,他的学识成就是很高深的,在中印历史上,堪称千古第一人。回到长安以后,唐太宗给他以热烈的欢迎,还专门给他开设了译经院。在回国的前一年,玄奘法师梦到了三位菩萨,一个穿黄衣服的是文殊菩萨,一个穿白衣服的是观音菩萨,一个穿青衣服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给他讲,你现在学法的缘快要满了,赶快回中国去,你应该早点离开那烂陀寺,不久以后,印度有教难,那烂陀寺都要被破坏、毁灭。玄奘法师回到长安后没几年,印度果然出了个国王不信佛教,破坏佛教,那烂陀寺也被焚毁了。

玄奘法师在长安译经是费尽心力,白天译经,晚上讲学,最后在圆寂的时候,口念《心经》,最初还可以依照文念,当要断呼吸了,只能念“色不可得,受不可得,想不可得,识不可得”,最后念“不可得亦不可得”,之后就圆寂了。圆寂以后,唐高宗罢朝三日,叹说“失了国宝”!玄奘法师是我们的国宝!当时送葬的有十万人以上,守墓的有一万多人。可见,玄奘法师的影响是很大的!

去年我在西安铜川,参加了第四届玄奘法师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就是纪念玄奘法师,研究和发扬光大他的学术思想。玄奘法师,一直到现在,受人景仰、受人恭敬,被誉为不单是一个宗教家,而且是一个学问家、一个文化使者、一个国际主义者,更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哪怕是在“文革”期间,“四人帮”的报纸在登载玄奘法师时,都不敢抹杀玄奘法师的功绩。所以,玄奘法师的影响是很大的。

前面谈到般若的功用,能够开智慧、除无明、降天魔,《大般若经》的翻译者玄奘法师就是个受用的典型。他受了般若教义的很大影响,取经、学法、念《心经》,最后临终念《心经》。他的精神就是般若精神,他的行为就是般若之行,他也因此得到了感应。因此,受持《大般若经》,会得到诸天护法神的护持,得到十方诸佛、诸菩萨的忆念、护念和加持。玄奘法师的感应事迹,就是一个印证、一个实例。

在这里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个人读《大般若经》的真实感应事迹。

我二十三岁的时候,在开县大觉佛学院教书,那时,刚从汉藏教理院毕业没多久。我在汉藏教理院是十六岁入学,到二十一岁毕业。在汉藏教理院,我听过喜饶嘉措、法尊法师讲关于西藏中观论、印顺法师讲“三论”、雪松法师讲“唯识”(如《解深密经》、《楞伽经》、《摄大乘论》、《成唯识论》和“因明”)。但那个时候当学僧,理解力强,慧通力不够,同时呢,只重“解”不重“行”。所以,虽然学了这么多东西,实际上不论在理解还是融通方面都还较差。另外由于忽略行持,没能做到“解、行相应”。

到了开县以后,由于法尊法师、雪松法师对我教育很切,太虚大师对我希望很深,于是自我策励起来,白天讲课,晚上读经到深夜。我晚上读的经典包括《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大般涅槃经》、《大智度论》,还有《华严经》、《法华经》等比较大部头的经论我都读了。《大般若经》我也是利用晚上读的,前后读了半年时间。

我当时在大觉寺是住在那个藏经楼上。那个藏经楼是由曾在开县住过的一个廖师长募款修建的,因为原来的藏经楼被火烧了,廖师长是个护法居士,就募资重建。这个藏经楼就修在庙后的一片荒坡之上。这片荒坡正好是过去旧社会讲的棺山,孤坟累累,修的时候挖出很多白骨,就在这附近修一座很高大的塔,把这些白骨埋起来,叫白骨塔。因此藏经楼修好以后不清净。

当时我们佛学院的讲堂就在藏经楼。佛学院分为研究部和普通科,研究部的学生都住在藏经楼,普通科就住在庙上。另外有几位教师,包括英语教师都住在藏经楼。他们经常在晚上听到鬼叫,听到狗叫。老师们都不敢在那里住了,学生也吓得跑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搬到那里住下来。我住下来以后,可以说每个晚上都很安静,没听到什么,也没看到什么。我当时当教务主任,白天讲课,晚上读经。我在那里晚上拜观音菩萨,读经,念《金刚经》,我觉得没有什么,很安静。

我读《大般若经》就从头年的秋末经过冬天,到第二年的初夏才把它读完。在读完的那天晚上,天气很好,月光很亮,很清净。要读完的时候,我就听到窗外有脚步声,踢踏踢踏的,我没管它,继续念我的,一心念,接着又响起第二次,最后我快要念完了,又响起第三次,我念完就出去看,是哪一个人在外面?结果一个人都没有。天空的月色很明朗,一片清净。当时我就想到有些公案:当大经读完以后,往往有孤魂野鬼求超度。我想,一定是求超度。最后我就回向,以读经的功德使孤魂都能听藏经往生。这以后就再也没听到什么动静。这是一个感应。

第二个感应。当时我晚上睡觉已经是半夜了。在梦中,客堂师父来给我传达,说现在重庆有个贵客来会你。我听说后马上到了客堂,见到有一个中年人长得很端正,戴着礼帽,穿着长袍马褂,那种旧社会的礼服,很清净的样子。

我走到他跟前,他马上站起来,说:“法师,您请坐。”我就坐下。

他就跟我讲:“现在我们请您到重庆,重庆有事情等您,您务必立即动身。”

我当时就答应:“可以嘛。”

他说:“现在您就上马,那个马儿拴在小山门外。”我就跟着他到了小山门,看到旁边拴着一匹马,很高大雄壮。小山门外就是一条很宽的石板路,一直通向山下。

那个人就跟我说:“请您上马。”

我从来没骑过马的,但那个时候却很会骑,翻身就踏上马鞍。那个人一挥鞭,这个马就踢踢踏踏起来,梦中都听得很清楚。从大石板路向外跑,跑出山门以后,马儿就四脚腾天,冲向天空,我一点儿也不感到恐惧,就随着马奔驰。马冲向天空就向东方,飞向东方的过程中,就迎面看到一轮太阳,阳光四射,非常灿烂。这是早晨的太阳。太阳之光照耀山河,一片光明,此时我内心觉得很欢喜。就在欢喜的心情中,梦醒。

第二天我就把这个梦境告诉雪松法师。雪松法师给我印证,说:“这是你读了《大般若经》后得的感应,是很好的象征。骑马是伏意马,修行要伏意马;腾空是修空性,空代表般若;修般若就可以启发智慧光明。修行就是这么一个次序。”

伏意马、修空观、发慧光,修行就是这么一个过程。的确从此以后,我的智慧大大提高。以前读书虽然有点一般的理解,但是融会不通。为什么佛一会儿说“有”,一会儿说“空”呢?一会儿说很多法门,一会儿又否定呀?大、小,空、有,融会不起来。虽然求了很多年的学,听了很多课,但始终不能通达。自读《大般若经》以后,可以说对于其它所有经典、教义基本上就能融会贯通了,再把以前所学的回忆起来,加以比较、鉴别、贯通,自己就有心得,体悟也很深。

这就是我读《大般若经》的感应事迹,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机会,坚定对般若修学的信仰。

五、《大般若经》之纲要

(一)般若概貌

在大藏经中,般若经典卷帙浩繁,讲般若就有五部般若、八部般若之分。

“五部般若”有摩诃般若、金刚般若、天王般若、光赞般若、人王般若。

“八部般若”呢,根据《金刚仙论》记载,第一,大品般若,有十万偈;第二,放光般若,有二万五千偈;第三,光赞般若,有一万八千偈;第四,道行般若,有八千偈;第五,小品般若,有四千偈;第六,天王问般若,有二千五百偈;第七,文殊般若,有六百偈;第八,金刚般若,有三百偈。偈也叫“颂”,四句为一偈,有五个字的,有七个字的,就像我们中国的诗歌,简洁精要。

这个“五部”或者“八部”,说明般若的卷帙很多,内容很丰富。现在要介绍的《大般若经》,实际上就包涵了这些般若内容。《大般若经》一共六百卷,二百七十五品,二十万偈,内容很多,包括了所有的般若内容。所以《大般若经》实际上是集般若经之大成,而且是般若经教中最完备的。

佛说般若是在四个地方,经过十六个法会,所谓“四处十六会”。下面作简略的介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十五,这七个会是在印度王舍城灵鹫山(佛常说法的地方)说的。当时王舍城是中印度摩羯陀国的首都,其国王频婆娑罗王,就是佛的外护。这七部就是在灵鹫山讲的。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这七会是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讲的。“祇树给孤独园”,这个名称的出处大家也是很熟悉的。精舍,最初就是“给孤独园”这个精舍。在印度叫精舍,在中国叫庙宇。另外有两会,第十会是在欲界他化自在天宫,为天人说的法。第十六会,是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给四众们讲的。这就是佛十六会的说法地点和每个地点说法的次数:有七次在灵鹫山,有七次在给孤独园,有一次在竹林精舍,有一次在他化自在天宫。

关于内容,包括了上面讲的五部般若或者八部般若。第一会就属于大品般若。第二会有三种:光赞般若、放光般若、大品般若。第三会、第四会一共有六种般若,有大明六度集经、摩诃般若经、佛母宝德藏般若经、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经、道行般若经、小品般若经。第五会、第六会就讲天王般若经。第七会有两部:文殊般若经、大宝集经。第八会,有住首菩萨无上清净分经。第九会,有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十会一共有三种:实相般若经、瑜伽理趣般若经、实相般若波罗蜜经。第十一会,说布施度般若经。第十二会,说净戒度经。第十三会,说安忍度般若经。第十四会说精进度。第十五会说禅定度。第十六会说般若度。这就是“四处十六会”般若的内容。所以《大般若经》就是汇集各种般若之大成。

(二)《金刚经》的般若中道义

上面介绍了《大般若经》的纲略,四处十六会的内容,是把各种般若都涵括了的。但我们现在一般通行的主要就是其中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这里先介绍一下通行的《金刚经》。禅宗第六祖慧能大师就是由听闻《金刚经》而悟道的。禅宗一、二、三、四祖所奉的经典是《楞伽经》,到了六祖以后,《金刚经》就普遍盛行、流传民间了,不管文人学士,还是民间百姓都在读《金刚经》。

《金刚经》一共六种译本,我们现在一般读的是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金刚般若,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里有许多解释。“金刚”形容般若像金刚一样坚固,像一把利剑可以斩断无明烦恼,可以伏除内魔、外魔,证得解脱。

依王恩洋先生的解释,《金刚经》的要义乃“明诸法之实相,修菩萨之正行”。以遣相去执而明诸法空性;以无住生心,勤修“六度、四摄”而三轮体空为菩萨之正行。

在《金刚经》的第一段,佛就告诉须菩提,学佛要发大心、发大菩提心。救度的对象要广大,时间要长,目的要高。“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等都是救度的对象。救度的目的也很远大、很高——“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使所有众生都能证得无余涅槃,都得到解脱。如何降伏其心?就要有般若功夫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够做到这一点,第一个破人我,“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人我执,破人我就能够降伏其心;第二个可以破法我,“法、非法”,就是法执、所知障,得到破除。在修行中要降伏其心,如何降伏呢?修六度来降伏。在修六度过程中,对于诸法的认识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思维、观察,那就是以般若空慧来进行观察。

所以在第二段以后就说明这个方式。这是般若的方式。它的语体采取了“正、反、合”的三段论形式,立论深合辩证法。下面列举十四种:

第一,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第二,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第三,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第四,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第五,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第一波罗蜜就是“般若波罗蜜”,是六度之首,是其余五度的指导思想);

第六,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第七,如来说诸心,即非诸心,是名为心;

第八,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第九,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十,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第十一,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十二,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第十三,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十四,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这十四种般若方式,“如来说如是(正),即非如是(反),是名如是(合)”,从否定意识语言的执着,而契合中道妙义的真理。

(三)天台宗“一心三观”的般若中道义

天台宗根据《法华经》和《大般若经》提出了“三止、三观、三谛”。“三观”就是“假观、空观、中观”。

“假”就是一切事事物物,一切现象,均由世间的语言安立,乃至佛教经典亦是语言安立,都是假名,这样来观察就是“假观”。假名安立的这一切现象、一切语言文字,不管是世俗谛、胜义谛,还是有为法、无为法,假名安立就是空法,幻化不实,都没有实体,故不要执着,要遣执去相,这叫做“空”,这种来观察就是“空观”。假名是幻有的,空观是观万法实体是没有的,因而不要执着,要遣相去执。经过这两个阶段以后,亦“有”亦“空”,一方面是妙有,一方面是真空。在一个法上见到妙有真空,就是诸法实相,即中道之相,所以称之为“中观”。

我们学佛的人应具备般若智慧,不落“断、常”二边,能够观察到诸法实相,亦有亦空,具中道智,这就是真正的智慧。说假,是说明它是幻化的;说空,就是它没有常恒不变的实体。因此,要去执——去“我执”和“法执”。因“我执”和“法执”是流转生死的根本,是世间争论的起源,也是斗争的起源、战乱的起源。必须要破除我执、法执,达到“无我”的境界,“无我”境界就是“空”的境界,“空慧”就是“无我慧”。只有具足“空慧”(或无我慧),对于众生和事相的观察,才能够正确把握,观大地、山河与我融合在一起、观众生与我平等平等,这样就可以救度众生,就可以创造和谐、和平的环境。

一方面观“假”,一方面观“空”,诸法亦有亦空,这称之为“中道”。所以上面这个三段论式,第一个就代表“假”,“如来说布施”,布施是假名安立,“即非布施”,非布施叫三轮体空,——不要执着我修了布施不得了,你就要空呀,空什么呢?不要执着有个能施者,有个受施者,不要执着有个施物,三轮体空。

为什么当年达摩祖师同梁武帝说话不投机呢?因为梁武帝尽管做了功德,他还执着有功德,执着有什么好报,所以,与达摩祖师谈话不投机。于是达摩祖师就离开了,一叶芦苇渡江,到嵩山少林寺面壁。

故修善法而不执着善法,这才是真正的善法;修布施,而不执着布施,这才是真正的合乎中道的布施。其它都是一样的内容,修忍辱波罗蜜而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修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余此类推,就这么一个方式。在现代来讲,这就是辩证法思想。所以,金刚般若是一种最高的辩证法思想。在《大般若经》中的金刚般若,是般若精髓。

(四)《心经》是般若总纲

《心经》也是属于般若这个系统,《大般若经》中有六品说的都是《心经》内容。《心经》共有十四种译本,我们现在通行读诵的《心经》是玄奘法师翻译的,玄奘法师翻译的最盛行。

《心经》是很精炼的,虽然只有260个字,但却包括了《大般若经》的精华,是般若精髓。大家不要忽略,要重视、要恭敬、要持诵。玄奘法师就是受了《心经》的加持感应,求法、学法、弘扬经典,最后译《大般若经》,到了临终念《心经》。足见,《心经》多么重要!

《心经》的重点是说,第八地菩萨以上的圣者,修无相空观到最高最深境界,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以后,度一切苦厄。即证了空境,观众生平等,由这种慧生起大悲心,去度一切苦厄。这就是《心经》头几句的内容。然后就讲中道观、讲空相,讲在修行过程中要“不可得”、要无所著。最后,就总结般若的功用很大——“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所以,《心经》的总纲,就是三个字、一句话。三个字就是“空、不、无”;一句话就是“不可得、无所得”;就这么一个内容。“空、不、无”就是讲缘起性空的中道般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从因缘生法的“色”的幻相,就可以见它的本性、理体,这就是“空”。从空性的理所显的现象,就是因缘生法的“色”。由“有”见“空”,由“空”见“有”,“空”“有”不二,也就是“色”“空”不二,就是中道观。

接着就显示空相,空相即空性,就是真如法性。这个境界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能以有为生灭之法来对待“空相”,不能以有为法的垢净、增减来测度真如法性。

“无”就是破执,从“世俗谛”到“胜义谛”,从有为法到无为法,遣除执着。大家要注意到,这一个“无”、“空”,是夺情不夺法。什么叫夺情不夺法呢?就是消除你的妄执,但是,法是存在的,不是否定法。比如说因果法,你能否定因果吗?讲三宝功德,你能否定三宝功德吗?讲佛的“三身四智”,你能否定吗?所以,不管世间法(包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出世间法(包括四圣谛、十二因缘、菩萨的六度四摄等)都要遣除执着。虽然遣除执着,但法是客观存在、不能否定的。故说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无”就代表这个意思。

总之一句话——不可得,无所得。对于一切不要执着,不要有所得。有所得,就不行,说明那还有执着。这是《心经》的大纲,这个纲要也代表了整个《大般若经》的精华,所以大家要好好学《心经》,并恳切地依之修行。

六、般若经要义

我将把般若经的要义分五小段来作一个略说。

第一,般若之体。般若以什么为体?

第二,般若之相。这个相是相貌之相,就是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般若之行。根据般若这种精神,我们在修行方面,应该怎样做,应该怎样提高;

第四,般若中道。为什么说般若是中道?不偏不倚,远离二边,就是既不是讲“常有”,也不是讲“断无”,而是讲亦有亦空,非有非空。这就称之为“中道”。

第五,般若之果。我们修般若行,能证得什么果报?

(一)般若之体

“般若”,在第一天讲过的,中国翻译叫“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一般的知识,也不是一般所谓的聪明,头脑很灵敏、很灵光啦,可不是指的这些,而是指一种最高的理性,最高的认识。何谓“智慧”呢?在佛家来讲,“智”就是能通达世俗谛,通达因果缘起,我们一个人能够真正通达因果缘起,就是有“智”。“慧”就是能够观察一切空性,从现象透视本体,万法皆空,这就是真如性、法性,叫做“慧”。

从这点来看,学佛的人是最重理智的。所以很多人讲,包括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名家(像马克思、恩格斯、尼采、罗素、爱因斯坦;孙中山、梁启超、鲁迅等等),佛法不是一般的宗教,而是有文化性的、哲理性的,是一种理智的宗教,不是像一般人误会的那样——是迷信和崇尚神权。佛法不讲这一套,我们绝对不迷信,只有巫婆神汉才讲这一套的。

我们不崇拜神权,因为佛法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与众生平等。《金刚经》里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学佛者,并不崇拜一个万能的神。如果有人说佛教讲神权,那他从根本认识上就犯了错误。佛法是崇尚理智的,是讲智慧的。一切的一切,首先要问个为什么?从现量来证,从比量来推,这是“因明学”上的一种方式。所以,佛的这种境界,都是实证境界,佛说法是真实的,《金刚经》里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那么,这个智慧的体性——般若之体是什么呢?就是以有漏、无漏的善慧为体。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在修行过程中,实际上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刚开始学佛、信仰“三宝”(佛、法、僧),“三宝”里的“法宝”,“法宝”就是“般若”,对于“法宝”(一切经典),我们必须要走“闻、思、修”的道路,要听闻熏习、如理思维、结合修持。“闻、思、修”三慧,是每一个学佛人必然要走的一条道路。所以在皈依以后,读经典、研究经典、依之行持,都是一个“闻、思、修”的过程。《大般若经》里还讲到了受持经典的“十法行”:一者书写、二者供养、三者流传、四者谛听、五者自读、六者忆持、七者广说、八者口诵、九者思惟、十者修行。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能够经过实际“闻、思、修”的功夫,逐步下去定力就深了。我们在积聚福慧资粮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功用行,逐步对般若中道实义有所理解,有所领悟,就可进入“加行位”,这种智慧就叫做“加行智”。

大家多检查自己,是不是有这么一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的时候,就已经初步踏入般若智,第二、第三阶段就相当于禅宗的悟境“过三关”。初关大死一翻,二关证见本来,三关洞察法相,由证“根本智”到“后得智”,获得开悟。欲达此境,你就必须要加功用行,“闻、思、修”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开悟。开悟就是见道,就登入初地。开悟,就是自己内心的智慧与空理空性契合了、冥证了,直指明心,见了性,这个智慧叫“根本智”。由“根本智”就产生“后得智”,“根本智”契证空性,“后得智”洞察缘起。从初地以后到十地,逐步逐步修,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如,分分断,分分证,“根本智”、“后得智”就逐步深化,逐步提高,到金刚道就彻底斩断烦恼障、所知障。

什么叫“金刚道”呢?就是说坚定地、彻底地、完全地把两种障碍(烦恼障、所知障)消灭。这个时候就证二空——我空、法空。到了如来的境地,就完成圆满的根本智、后得智,这是佛的最高境界,最高的智慧境界。这就是我们修行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从加行智到根本智、后得智,这个次第很明确。

那么,般若的体是什么呢?就是能够观察本体和现象的一种智慧之体,为般若之体。观察的什么呢?空性!这种观察空性的智慧,由真空到妙有的智慧,这种智体,也就是般若体。

什么叫“空”呢?一般人不了解,比如说对出家人往往误以为:你们四大皆空了,那么什么都可以不要了。什么都不要了?那个是错解的。这个“空”,第一,不是空洞的空,不是“一个东西都没有了,什么都不要了”的那个空;第二,也不是说一切事物消灭了,比如说这个人的生命消灭了就没有了,这种断灭空也不对。“断灭空”,就是“断见”。有断见的人具有邪见,拨无因果,那是最可怕的呀!你看世间上那些造业、造罪的人,他就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后世,认为一个人,一期生命没有了就算永远没了。那么,现在就可以为非作歹,损人利己,罪恶就这么来的。这个空,既不是空洞的空,也不是断灭的空。

怎样认识这个“空”呢?我来讲三点:

第一,从认识方面来讲。佛教讲,这个“认识”,不出“现量”和“比量”。“现量”呢,就是现证现知,比如眼睛看到的,身心领受到的;“比量”呢,是由推理而知道的,从已知到未知,从因到果,可以推察一切道理,叫“比量”。从现量、比量看一切现象,如人生现象、社会现象、宇宙现象、自然现象,这一切一切的现象,没有不变的。大家想一想,哪样不是在变呢?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兴、衰、成、败。正所谓“花无常好,月无常圆”,哪样不是变化的?没有一个实体。所以,宇宙现象没有一个不变的实体。从现象上去寻求一个实体是不可得的,找不到的。

第二,从现象的存在来讲。以我本身来讲,找不到一个实在的我。从你本身,哪里去找个实在的我呀?身体是个假躯壳,是五种“元素”(即色、受、想、行、识五蕴)所结合成的,这中间哪有个“我”?我在哪里?没有个实体是我。从万法来讲,没有个实体的万法。那么,一切现象随缘生灭,既无“我”的实体,也无“法”的实体。我们不过是从名言安立方面来了解一切。安些名字,都是假的,可以变的。一个事物,中国是这样称呼,在外国就那样称呼,你汉族这样称呼,藏族的称呼又不同。你能把名字执着为真吗?都是假名安立。所以,从存在的本体来讲,也没有一个实体的东西。

第三,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重点要破除内心的无明愚痴。断除了无明愚痴才没有烦恼,因此要把内心打扫干净。如何打扫干净呢?就必须有真知真见,不能有邪知邪见。什么是邪知邪见呢,一个是“断见”,一个是“常见”。能够破除“断见、常见”这两种邪见,我们内心才能清净,才能具足“无我慧”,这种慧就是“空慧”。这是从修证来讲。所以对于这个“空”,我们了解了以后,就知它具备两重意思:一重是因缘生法,一切现象本来如幻如化,所以叫“空”;二是它既然是如幻如化,是变化的,就没有一个实体,你就不要执着,破除对“我”的执着,对“法”的执着。破除执着以后,内心无一点障碍,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这叫做“空”。所以,具体讲来,这种慧才叫“空慧”,再具体讲就叫“无我慧”。达到这个境界,才能真正是有智慧,见到“空”了。

唐代有个神秀禅师,他为了承接五祖的法,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身是菩提树”就代表要达到获得的菩提果报,必须把我们的肉身变为法身,证得菩提,修行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必须靠心,“心如明镜台”,靠明镜台的心。明镜台的心是什么呢?般若的智体,能够观察事物的智体。这个心台,必须要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才能进行观察。这个靠修“定”,修定修好了,就像一潭水静下来了——水清月现,水不清月不现。水清的境界,在于能够善于观察,这就是般若智体。如何达到这个境界呢?那就靠我们修行的功夫——“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怎样勤拂拭呢?要修戒、修定、修慧,不要沾染“六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缘的境界),惹起烦恼。这就是神秀大师的一首偈子。“心如明镜台”,就是般若智体。

慧能大师写的就高一层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真空的境界了。在真空的境界中,既要遣除世俗法,也不要执着胜义法(胜义法包括菩提果、般若因),虽修般若而不执着般若,虽证菩提而不执着菩提。所以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心、真空,本来就没有什么是是非非、相对的东西,什么都没有,惹个什么尘埃呀?到了真心境界,就空除一切虚妄分别,一无所着,慧能大师就高这么一点。

我引这两首偈子是为了说明什么叫般若之体,大家要明确,即以观察空慧为体。所以,修空观是相当重要的。我们祖师也教导:学佛的人要看得淡,要放得下。看得淡、放得下,才能得到自在,若看不淡、放不下,就得不到自在。

在座的居士们,每个人都有本家庭经。这个家庭经是念不完的,学了佛以后,你就要会观察,一切都是如幻如化,随缘而聚,随缘而散,你还有什么看不淡的呀?看淡、放下,心胸就广阔,心胸广阔,就无挂无碍,可以得到自在。这就是“空”的境界。学佛真要想有进步,就应检查这一点。念佛,你念不念得好,也要检查到这一点。假如你一边念佛,一边遇到事情了又发火,或者骂人,或者打人,说明你念佛还没得到进步,内心一点都不空,遇事情还是放不下。这就是空的实用境界。

弥勒佛殿前有副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到了这个境界,就像心如虚空,容量很大,才能够慈悲摄受众生,真正具足智慧,这种慧就是“空慧”。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公案。唐代慧能大师门下,有两个著名的禅师,一个是马祖道一,一个是百丈怀海。马祖是四川什邡县人,他参禅悟道,开悟以后在江西一带弘法,很出名。

当时,有个庞道玄居士,庞道玄有个女儿,叫庞灵照。庞道玄是个文人、学佛人,讲究修行。他很清高,有学问,不愿意当官。过去,有些清高的人讲:书可读而官不可做。做了官很危险的,升得高,爬得快,也跌得快,跌得很惨。古今中外很多做官的都是这样子。这个庞道玄知道这个道理,就不做官,所以,他生活很清苦。他的生活怎样维持呢?他女儿有一双巧手,会编篾货(指四川的竹器),他们就住到茅屋里头,整天靠编篾货维持生计,同时参禅求道。

庞居士拜马祖为师,有一天他问马祖(那时他还没开悟):“师父呀,我想问你一句话。”

马祖说:“你问嘛。”

庞居士就问:“禅宗经典讲,修行人不要与万法为伍,什么叫‘不与万法为伍’呢?在万象森罗之中,一点不沾滞,不与万法为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不理解!”

马祖说:“我等你一口将西江水喝尽,就给你讲。”

那么大家想一想,西江水有那么多,怎能一口喝尽?即使一碗水,喝得快都要呛,何况西江水呀!那就要大肚子,像虚空一样的大肚子,或者像大海一样。大海能纳百川嘛,要有那么大。所以,待你一口喝尽西江水,我才给你讲。就在这一句话的点化下,庞居士悟了,他证得“空”的道理。这种境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他感悟后写了两首偈。第一首偈:

十方同一会,

各各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

心空及第归。

这首偈子在有些丛林法堂上都贴着。我们修行人同在一起,为了什么?是为了学无为法、无漏法,要达到空慧的境界,能够见诸法皆空。这些念佛、参禅悟道的地方,就是“选佛场”。你要考中“举人”的话,你必须要见“空”。你见了空性了,就考上了。这叫“心空及第归”。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悟道。

在丛林、在念佛堂、在佛学社或者在讲经堂,大家聚在一起,为了什么?能够聚在一起,都是有法缘。有这个因缘听法,为了什么?为了学无为法、学无漏法,要证空慧,要破除我执、法执,消除无明烦恼,这是最终目的。所以,他的偈子就这个意思。希望你们学佛、念佛不要空过。要达到悟的境界,必须要空。在物质上、生活中,要看得淡、放得下,看不淡、放不下,无明烦恼一生起,你就空不了。

第二首偈,形容他的家,形容他们的生活:

家内空空空,

空空无有货。

日出空里行,

日落空里卧。

空空空吟诗,

诗空空相合。

莫怪纯用空,

空是诸佛座。

“家内空空空,空空无有货”说明他们家徒四壁,什么也没有。

“日出空里行,日落空里卧”白天在“空”中走路,晚上在“空”中睡觉。

“空空空吟诗,诗空空相合”我偶然吟诗,结果还是空的。父亲吟诗,女儿附和,一个吟,一个和,也是空的,不要有所执着,过了就忘了。

“莫怪纯用空,空是诸佛座”我这首诗,完全用了空,你不要怪啊!你要晓得空的道理很高。空,是十方诸佛如来的宝座!

《法华经》里讲,我们学佛要“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升如来座”。“入如来室”,你必定要持戒,不持戒你入如来室干什么?如来室就是讲持戒,三业清净。“著如来衣”,如来衣是什么呢?忍辱波罗蜜衣,就要无诤,无诤就是三昧,《金刚经》里讲的“无诤三昧”。你能够无诤,就披起了如来的衣服了。“升如来座”,你就必须见真空,得“真空慧”,就可以升如来座。

所以庞居士的诗讲“莫怪纯用空,空是诸佛座”。契证了空境,悟得了空理,就具足了空慧,就快要登上如来的宝座了。

这里引用庞道玄的两首诗,就是为了说明,证得般若不单是出家人,居士也可以证般若。开悟,不单是出家人可以,居士也照样可以,这个是平等的,不分在家出家。

关于“空”的解释,在《大般若经》里讲到“十八空”,即: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一句话,无论是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都不能执着。不执着就叫做“空”。

“空”是夺情不夺法。“夺情”是什么呢?是去除虚妄之情、分别之情。“法”呢?就是一切现象和事物的因果缘起是存在的,净土是存在的,如来的境界是存在的,佛的五眼六通是存在的呀,并不能否定其存在。但是对于这些存在的,有为的、无为的现象,你不能有一点执着。执着就心胸狭隘,就有烦恼,那就不空。

另外,《大般若经》里有108句,108句就是108个法相。其中属于杂染心的有53法,属于清净心的有55法,总共108法。修行者对于污染法都要空,对修清净善法而有所执着也要空。有所执着,就是有污染,如天空有云,就不能现太阳。

(二)般若之相

相就是有所体现。比如说我们的行动不浮躁,举止不轻浮,四大调柔,内心很安静,行住坐卧经常在定境中,得到轻安,这是什么相呢?静相。这个例子是很明显的,有其体就必有其相,我内心清净,我的表现就是很清净的,即寂灭之相、无相之相,这是一方面:般若之相,是实相而无相,犹如虚空,很广大。另一方面,虚空很广大,能含融无边色相,无边色相又由虚空所显、虚空可以包容,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故般若之相,是无相而无不相。一方面是静、是无,一方面是有、是幻有,宛然而有。一方面是真空之相,一方面是妙有之相。真空妙有之相就是般若之相。

我刚才打了个譬喻,一个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很静,静中带智慧。虽然他有举止行动,却是一种方便之动,与普通人的动不同,这就是有智慧的表现,有定力的体现,这就是般若之相。这个譬喻是很好的。实相而无相,犹如虚空,含藏无边色相。这些无边色相,也是由虚空所显,而其性清净。真如也是这样,不即诸法,不离诸法(又在一切现象之中体现真如境界,体现空的境界,一切现象就是妙有,表现出空的内容,就是真空,所以不即诸法,不离诸法)。法与真如,皆无漏自性空,空无所有。这就是一种般若妙相,修行达到这个境界就很好了。

我们佛陀,处于真如境界,体大、相大、用大。什么叫“体大”呢?如来法身的体,充满十方,无处不遍,叫体大。“相大”呢?如来相,妙好庄严,福德圆满,叫“相大”。什么叫“用大”呢?如来为了慈悲众生,现应化身、千百亿化身,其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救度众生,这就是真如的妙用,真如体现的妙用,就是“用大”,这一点,也就是说明般若之相。

所以般若之相,一方面讲,实相而无相,纯粹的空境。另一方面讲,无相而无不相,从静到动,从空到有,从真空显妙有,即为无相而无不相。

“无相”,在《大般若经》里面,有些名词来描述它,叫“不取、不住、不染、无着、无受、无言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叫做“无相”。“无不相”是什么呢?就是幻化之相,妙有之相,体现在一切因缘生法,如来就体现在一切化身,现五眼六通,这都是无相无不相的表现。总之,这叫做般若之相,一种是实相而无相,一种是无相而无不相。

(三)般若之行

“行”就是行动,亦即修持。如何求得般若?如何证得般若?如何由般若断生死?如何由般若行菩萨道?这就包括在“行”里面。

“行”,又分为几个方面。第一,修十法行;第二,修解脱行;第三,修菩萨方便行;第四,菩萨四真实行。

1.修十法行

学佛要分清两种行,一种是随信行,另一种是随法行。

随信行是什么样呢?学佛要具备正信,坚定信仰,信仰三宝的功德,信仰因果的真实道理,信仰修善积德必定有好果。务必要具备这个信仰。一个学佛的人,连这个信仰都没有,就不叫学佛。有些人研究经典,如一些研究院、研究所都在研究经典、研究佛学,大学里面也设有专科在研究,我们只能说他是研究佛学的学者,而不是学佛者。什么原因呢?因为他的脚还在山门外,还没踏到山门内。尚未具备信仰,尚未皈依三宝,你不能说他是学佛的,不能说他是三宝弟子呀!

“信”就是要信仰三宝、皈依三宝,深信因果,相信修善积福的功德。那么修一个善,积一分功德,不会落于虚空。要注意到,你们到庙上来,哪怕你磕一个头、插一炷香、供一杯水、供一束花,或者在庙上扫一下地,你的功德不会落虚空。要有这个坚定的信仰。“信”就要信这些。

但是,除了“信”以外,还要“随法行”。“法”是什么?就是佛法,就是法宝。在行动上,要依佛说的教授、教诫而身体力行,能够依佛法行持,就叫做“随法行”。

下面讲十种法行。这十种法行,就是针对法宝我们如何学习、如何修持。“十法行”,在《大般若经》里提到,就是般若的资粮。

第一,书写。书写经典的功德是很大的。过去的大祖师、大居士都要写经。明代藕益大师,为了报母亲的恩,每天滴血写《华严经》。因为这是如来的言教,法宝流通、正法住世,就是人天眼目,是指路明灯,所以功德很大。

第二,供养。供养三宝,不单供养佛和僧宝,而且要供养法宝,就是对于经典,你不能亵渎,要放在清净的地方,而且要礼拜供养,尊重法宝。有些居士懂这个道理,见到经,就要礼拜。读《大般若经》,就拜《大般若经》,读《华严经》就拜《华严经》,而且要修供养。

第三,施他。什么叫“施他”呢?就是以经书法宝流通,使别人也能够读,叫“施他”。过去文殊院不是在印书吗?印了书就供给其它的寺院,或者用来结缘。这个功德很大的呀!

第四,谛听。有法师、善知识讲经,你要认真去参加听讲。在家菩萨戒有一条,四十里路以内有法师讲经,你不去听讲,就犯戒。所以,一定要听经、听法,维持慧命,对自己大有好处。

第五,披读。什么叫“披读”呢?自己要经常阅读经典。

说到这里,顺便给你们讲一讲,现在出现了个什么“本愿法门”。“本愿法门”是日本真宗传出来的。佛教在日本已经是基本变质了,日本的出家人,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娶妻食肉的,可能你们有些晓得,有些还不晓得。娶妻子、生儿女、喝酒吃肉,日本和尚就是这样的。穿西装,而且日常生活都穿西装,打领带。日本真宗的创立者就是亲鸾,他们称呼为亲鸾大师。这个亲鸾最初接受中国净土宗的思想,提倡念佛,念佛生西方等等,后来变了,结了婚,娶了两个夫人,生了儿女。所以净土宗,由他来传就变质了。

净土宗的经论过去是“三经一论”,现在是“五经一论”。三经就是:《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一论叫《往生论》。三经是佛说的,论是印度天亲菩萨(又叫世亲菩萨)解释三经时写的,后来加了两部进去,清代学佛居士魏承贯加了一部,就是《普贤行愿品》,因普贤菩萨发十大愿,最终是回向往生西方,所谓“临终愿生安乐国”,所以就把《普贤行愿品》加进去了。到了印光法师,又把《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加进去了,合起来就是净土五经。我们研究净土宗,当从“五经一论”下手。

但是亲鸾违反净土宗的教义,曲解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之中,他只是承认一愿,就是第十八愿,这第十八愿只是讲十念往生,哪怕最恶的人,十念都可以往生,他只是着重这一点,至于三经一论的其它内容,他就不讲了。其它还讲了些什么呢?念佛人要以三心念佛,哪三心:广大心、深心、正直心。广大心就是慈悲心,深心就是善法心,正直心就是佛心、清净心。念佛人要以此三心念佛,有这三个心,就有功夫,就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没有这三个心,你光是嘴巴念佛,哪怕念得唇焦舌烂也起不了作用啊!

念佛的人,要修三福业,要修九品善。“三福业”叫净业,“九品善”合为三品:上品、中品、下品。你修人天善,你原在人间造恶,晓得念佛,能改过来,忏悔念佛,就可以得下品;你修人天善很高,结合修解脱行,就可以得中品,生中品莲;你能修菩萨善,发菩提心,临终,就可以生上品莲。这是佛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里面说得清清楚楚的。

但是,日本亲鸾不讲这些。他把念经、拜忏、做佛事都认为是杂修。杂修不如专修,把念一句佛号认作是专修,因此,经可以不念、戒可以不修、佛事可以不做,你们看,这歪曲到哪里去了?重庆,在这半年以来,就发生过这种事情,有一个“和尚”叫圣苏,他就学“本愿法门”,他同台湾“本愿法门”挂了钩,他是在九华山出的家。但实际上,九华山的仁德老法师已经把他开除了,但他还是继续打起九华山的招牌,来欺骗别人。他到了四川乐至报国寺,把昌臻法师的几个徒弟都迷惑了,就去相信那个“本愿法门”,传播“本愿法门”。但是,这在昌臻法师那里行不通,因为昌臻法师有正见,那几个徒弟就跟着圣苏跑了。一跑跑到重庆,先是秘密宣传,后来得到一个“居士”支持,就公开宣传,引起重庆一部分居士同另一部分居士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一个坚持要念经念佛,坚持自力和他力这种净土;一个就是“本愿法门”,只是念佛,不念经、不上庙、不做佛事,就这么分成了两派,而且矛盾很深。在重庆搞了半年多,后来,因为大部分佛教徒觉悟很高,向我反映,也向有关部门反映,圣苏最近一次到重庆,公安部门就叫他写检查书,不准他再宣传,他后来就走了。

这里讲到十法行中的“披读经典”,我就顺便讲了提倡只念佛不读经的“本愿法门”的危害性。希望引起大家注意。四川省和重庆市现在是分开的,在重庆决不允许他活动,在四川省范围内也要注意这件事情。我给昌臻法师讲,在开省佛协代表会时,要公开提出来。这个邪法误人不浅哪!

第六,受持。就是要受持经典。

第七,开演。就是要开演经典,要宣传,要弘法。

第八,讽诵。就是要讽诵经典,讽诵是什么呢?就是高声朗诵。

第九,思维。就是要思维经典,思维法义。

第十,修习。就是要按照经典所说,如法修行,结合闻慧、思慧,并依之修行。所以这十个法行的精神就是由闻而思,由思而修,这就是般若的资粮。

现在揭批的“*轮功”,就是借“*轮”反“*轮”,借佛反佛。他们把李洪志供奉为教主,高于释迦牟尼佛之上。“*轮功”的书我是看完了的,简直胡说八道,歪曲我们佛陀的经典。他也讲什么法身、讲如来、讲八万四千法门,实际上是在歪曲,一窍不通,但却有许多人受骗上当。甚至在取缔“*轮功”的过程中,有些政府官员不了解,把佛弟子与他们混为一谈。取缔“*轮功”,政府有着明确的立场,邪教与宗教有本质的区别。现在有些地方执行起来有偏差,但也在逐步纠正。这是李洪志乱宣传对我们佛教造成的恶劣影响。“本愿法门”有类似情况,借佛反佛,借念佛反念佛。

般若之行,首先是“十法行”,就是如上内容:书写、供养、施他、谛听、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维、修习。具体讲就是由“三慧”到“三学”,由“闻、思、修”到“戒、定、慧”,这是我们学佛的一套完整修法。

2.修解脱行

为什么学般若,因为要求解脱,解脱生死,这是出世三乘所共同要走的道路,而修般若就是斩断生死根本的唯一途径。

什么叫“解脱行”呢?就是对于六尘境界,要有厌离心,有厌离心才可以断贪心,断贪才能斩断生死根本。要断生死根本,就要把生死的根本原因找出来。生死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我执”,由“我执”生邪见、生烦恼。般若法门就是要断“我执”。

“我执”在第六意识方面属于情感上的执着,于真实道理起迷惑,认识不清,叫做分别我执。属于第七末那识的“我执”叫“俱生我执”,即本来就有的、与生俱来的,这一种执着就迷于事相。第六识迷于理就起邪见,第七识迷于事相就起执着、生妄执。

邪见是什么呢?在佛经的分析就是下面这五种恶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由这些不正确的见解而产生的对真谛的迷惑,叫做“见惑”。

“身见”,就执我嘛,我有好高好大,多么不得了,我是常恒存在的,由此而生起我痴、我见、我慢、我爱,这叫做“身见”。

“边见”,就是执“常”或执“断”。执(坚固地认为)万法是恒常的,叫“常见”;执万法(包括人身)消灭了就彻底没有了,叫做“断见”。这两种见解叫“边见”,一边之见。

“邪见”谓拨无因果,毁谤因果缘起的真谛。

“见取见”即执着以上的错误见解认为是正见,非因计因,却自认为是正见。

“戒禁取见”就是由于上述的种种邪见支配他的行动,猛力发起错误的修行。有些外道,在粪坑里修,在古墓中修,或者投水投火,认为自杀可以升天堂……,行为不正当,非果计果,这叫“戒禁取见”。

这五种“见”,又叫“五利使”,由于对道理不明而生起的五种邪见,又称“恶见”。

至于第七识就是迷于事相,什么事相?六尘境界:眼、耳、鼻、舌、身、意所对之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一般人都迷于六尘境界。尽管有些人看起来蛮聪明的,但时常迷于外境。譬如,有些聪明人明明知道“白粉”吃不得,吃了害自己还害家庭,但遇事临头,烟瘾一上,香味就把他迷倒了,他就不得不吃;有些聪明人进舞厅、歌厅,为了娱乐,明明知道男女之间容易出问题,影响家庭和睦,但却偏偏要去;有的人打麻将、赌钱,一上桌子就有输赢,他晓得这些道理,但偏偏要上桌子,结果越输越眼红,最后输得倾家荡产。这是一些社会现象,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修行人来讲,如果只重知见,而不重修行,尽管会谈会说,但一遇到五欲境界,财、色、名、食、睡现前,他就迷了。所以,虽懂理,没有定力或定力不够,没有修定或者不实际行持,遇到具体的六尘境界,他就迷惑了。所以佛法讲,要修“戒、定、慧”三学。持戒就要守根,守根临境就不乱。六根就像六道大门。你晚上不把家里的大门关好,盗贼就会进来把你的财产偷得空空的。我们修行人,若六根不守,六尘一进来、六种恶欲一进来,把你的法身慧命就偷得空空如野。所以持戒就是守根嘛,修定就是伏意马。你不修定,定力不深,遇到具体境界,你就要乱,就要破坏你的戒行。所以,思惑迷于事,见惑迷于理。

我们现在修般若法门应怎样办呢?我们要达到什么境界呢?要超情离见,超妄情、离邪见。“超情”即是“超妄情”,指情感不要浮动,要保持正常。六情五欲不要放纵,叫超妄情。“离见”呢?就是离邪见,思维要端正,定力要高,要时常保持理智、镇定,做到“正念相续”。

那么,如何超情?如何离见?首先就要修“文字般若”,要通经明理,以文字般若去掉邪见,断五利使;接着以观照般若遣妄执,包括我执、法执,斩断五钝使,因为修观照般若就是修“止观”,修“止观”就会有定力,有定力能够消除贪、嗔、痴、慢、疑等种种烦恼,有了这种定力,就会触境不乱,就能最终消灭“事惑”。能够如此就是为般若慧积集资粮,慢慢就会具有般若慧,功夫纯熟时就能以般若利剑斩断生死根本,消除二障,圆证菩提。这就是解脱生死的道路,不能离开般若。

3.修菩萨方便行

我们学佛就要先学菩萨,要完成般若,得到般若的智慧,也必须要学菩萨。学菩萨不单是出家人的事情,在家居士同样要学,故有“出家菩萨戒”和“在家菩萨戒”。我们学佛乃至成就,要着重于“信、解、行、证”。信以后要了解,了解以后要结合行动,才有实证,也就才有受用。不只是说一说,或念一念经就了事,那只是形式。

上面讲的两种“法行”重点在“行”上面。“十法行”要“行”,“解脱行”也要“行”,现在讲的“菩萨方便行”还是重在“行”。“解行相应”这是大家要特别注意的。

(1)菩提心

没有行持就没有智慧,就不能进入般若。那么学菩萨方便行,首先必须要发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具体来讲,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了上求佛道,必须救度众生,这是先决条件,也是菩提心的重点。“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就是于万法真谛不迷惑。我们修学菩提,不能像世俗人那样迷惑于六尘五欲境界,要学菩提,就不能迷。所以菩提区别于世俗凡夫。

什么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

“正觉”,区别于外道,外道是“邪觉”。佛住世的时候,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执持各种主张、各种邪论。时至今日,不论我们中国或在世界各地,都还有邪教。中国取缔的“*轮功”,就是一种邪教。

“正等”,就区别于声闻、独觉,声闻独觉的“觉”是小觉、偏觉,菩萨的觉与众生平等平等,比声闻独觉的范围广。

“无上”,就代表佛陀圆满的“觉”。佛陀是“三觉圆,万德具”,果报比菩萨高。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这个“觉”的境界极高无上,福、慧圆满具足,所以佛又叫“两足尊”。我们发菩提心,就是要最终达到这个“觉”的境界,就是要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得、正受佛的果报。这是我们的最高目标。

(2)大悲心

菩提心的中心,一个是大智,一个是大悲,还有一个是大愿,必须具足大智大悲大愿。其中,最重要的是悲心。密宗《大日如来灌顶经》有三句话:“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这三句话,是显密共同遵行的原则。所以,中心就是大悲心,有大悲心才能生起菩提心,巩固菩提心,才能使菩提心发展。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华严经》都讲到这个内容。《菩提道次第广论》说,菩提心的生起要靠大悲心。佛教是以慈悲为根本,慈能予乐,悲能拔苦。对于广大的受苦受难的众生,不管胎、卵、湿、化,都要发心救度。当然具体内容还很多,有无缘慈、同体悲,还有众生悲、法缘悲、无缘悲等。

那么,大悲心又是怎样生起来的呢?那就要念众生恩。众生多生累劫以来,都是我的六亲眷属、师长朋友,对我都有恩德。我要求解脱,要脱离苦海,而同时呢,无始以来我的这些亲眷也在苦中,也要求解脱。我要度他们,这就是念他们的恩、报他们的恩。

众生恩是怎么个念法呢?《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讲,要念父母恩,特别是念母亲的恩!要知恩、要念恩、要报恩。在座的绝大多数都是母亲,这个母亲的痛苦,你们是深有感触的。佛教有部大乘经,叫《佛说父母恩重经》,就叙述了母亲的痛苦,从怀胎起,到儿子成长以后,经历若干苦难,母亲的眼泪流不尽啦!母亲的血为儿子流,母亲的汗也为儿子流,所以,母亲之恩,山高水深!我们要念众生恩,首先就要念母恩,要知母恩、报母恩,要讲孝道。学佛的人,不管在家、出家,佛指示我们要报“四恩”。四恩里面,就有父母恩。所以要尽孝啊!过去,中国的儒家讲孝,其实我们佛家修行,首先就要讲孝。有些人误解,认为出家不认家,出家远离凡尘,遁入空门,就不认家了。殊不知不是那么一回事!出家人还是要报父母恩,而且报恩的内涵更加博大了。

这在经典中有很多范例。譬如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首先回王宫讲法,为他的父母亲、亲眷说法。姨母波阇波提就是这样出的家。他的父王病了,他亲自去送药。父亲死了,他亲自送葬、抬棺材。释迦牟尼佛出生刚几天以后,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生到忉利天宫。释迦牟尼佛又到忉利天宫给母亲讲法。一部《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给母亲讲的。《地藏经》的中心内容,也是提倡报恩。当然它不止这一点,这是佛为我们示现作孝子的典型,报母恩的典型。

另外菩萨中的地藏菩萨、比丘中的目犍连尊者,都是报母恩的典范。

《地藏经》中讲到地藏菩萨多次救度母亲,还到过地狱。有一世地藏菩萨为光目女,蒙一个罗汉的指示,给他母亲祈福,于是他母亲就离开了地狱,生在人中,却因为业障当了奴隶。地藏菩萨知道以后,就亲自去见他的母亲。见了母亲以后,母亲就告诉他地狱中的种种痛苦,使他感觉到地狱众生很苦,于是地藏菩萨就发愿不单是要报母恩,还要报众生恩,不单是对个人的母亲尽孝,而且要对无量众生尽大孝。地藏菩萨愿力是很大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个愿力好大呀!报众生恩,就是尽大孝。

目犍连尊者也是很有名的。他母亲在世的时候不敬三宝、不修供养、不修布施、悭贪吝啬,死后堕入饿鬼道。目犍连尊者成道以后,晓得母亲在饿鬼道中,就以神通力托着一钵佳肴到饿鬼道去救母亲。但是母亲看到好饭却吃不成,饭到嘴边就化成猛火。这就说明,神通也不能解决业报。由这个原因,目犍连尊者就求教释迦牟尼佛。佛就告诉他,在七月十五设盂兰盆会,广修供养,为母亲求福,使母亲得到超度。每年一度的盂兰盆法会就是这样一个缘起。

佛教讲孝道。释迦牟尼佛、菩萨、声闻都是行孝的典型,都做出了表率。而且佛在大乘经典中处处指示,我们要报“四恩”,即三宝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我们为什么学佛呢?一句话,就是为了要报“四恩”。这就是报恩精神,是很实际的问题。所以发菩提心要有悲心。念众生恩,首先要念母亲的恩,知母恩、念母恩、报母恩,这样,你的悲心就很深切,就会出之于至情。人间的至情莫过于父母儿女。那么,以这种至情对待大地的苦难众生,这就是佛教大乘菩萨的救世精神。

菩提就好比树根,树根要雨露来滋润才能发芽、开花、结果。菩提根的雨水是什么呢?就是大悲雨水。《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有一段讲得很明确,“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这一段经文就说明,菩提心的生起要靠大悲心。所以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这有连带关系。

在“菩萨戒”里面讲,障悲心的是什么呢?是嗔恨心!所以,你们受了菩萨戒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比丘戒以断欲为根本,菩萨戒以断嗔为根本。比丘戒在身语方面,有一种欲情体现就犯戒。而菩萨戒呢?还不体现在表面,只要你内心有嗔恨的念头生起,就算犯戒。这点要求是很严的,因为嗔恨心的生起,就是悲心的大障碍。所以必须要忍辱!忍辱波罗蜜是第一波罗蜜。在“五门禅”里面,嗔恨心重的就要修“慈悲观”来对治。“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寒山大士有首诗云: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所以,菩萨方便行,第一就是要发菩提心,菩提心生依靠大悲心,大悲心生就要靠念恩、报恩,特别直接的就是念母亲恩、报母亲恩。要知恩报恩!只要大悲心生起来,菩提心就巩固了。你有菩提心的话,诸佛欢喜,龙天拥护,鬼神钦敬。这是菩提心的功德,大家要知道。

唐代时候,有个道宣律师在终南山的净业寺修行。道宣律师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律宗的开山祖师,持戒很严,在终南山修行很清苦,过午不食,每天就在一个洞子里面坐禅。因为他的戒行精严,每天到了中午,感得天人给他送供。(终南山净业寺有个天人洞,在半山腰上。去年我到终南山,曾到天人洞去坐了一下)有一次,窥基法师来拜会他,同他谈道,谈得很久,已经到天人送供的时候了,但无人送供来。等窥基法师告别离开他不久,天人就送供来了。

当时道宣律师就问天人:“为什么今天中午到时间你没送供来呢?”

天人就告诉道宣律师:“窥基法师根基不凡,他修的是大乘行,发的是菩提心,心量很大,他的光明很显耀,我们天人的光赶不上他,只有回避。”

道宣律师听了以后很是感叹,于是就对发菩提心的菩萨大加赞扬。道宣律师写得有本书,叫《天人感通录》,记载有这件事情。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菩提心了不起呀!

(3)四无量心

能够发菩提心就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能予乐,“悲”能拔苦,“喜”就是能够见功德随喜、见善随喜,“舍”呢,就是能够布施,舍去自己的利益,乃至舍去对慈、悲、喜等一切善法的执着,而依止于无我慧、空慧。有菩提心、有大悲心就有“四无量心”。

什么能够降魔呢?佛在《大般若经》讲,“四无量心”就可以降魔。不管你咒子念得再高明,你要降魔的话,没有“四无量心”,不以悲心对待,你是降不倒魔的。尽管你的咒力大,而那个魔的力量可能比你还大,或者你一时把他调服,他反过来就不得了了。你们修密法的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认为咒力很高,就如何如何。咒力固然高,但中间有个精神、有个中心,就是不能忘掉“四无量心”,因为我们是学佛的,不是外道。这一点在密教经论里是讲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大般若经》也是显密圆融的。《心经》是《大般若经》的精髓,最后说的咒子,就显示出般若的威力,是显密圆融!

(4)六度四摄

要发菩提心,要有悲心,还要结合行动修“六度四摄”。“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功德都是以饶益众生为落脚点,所以叫“六度”。“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是以四种方法摄受众生。这个“四摄”了不起,待人处事、管理寺庙,要有“四摄”精神啊!我在报上看到,现在日本经济很发达,有许多公司就是受了佛教的影响,以“四摄”的原则来管理他的公司,所以促使了经济发展。

“四摄”是进行团队建设的指导方法,以四种方法摄持众生。一是要有“舍”的精神,布施嘛!一切为公,为众人利益,施财、施法、施无畏;二是语言要和蔼,要有和合精神,说爱语、说软语;三是一切措施、一切行为,要利益别人,尽义务而不强调权利和享受;四是与大众同甘共苦,共同生活,共同做事。

你们看,这个四摄法多了不起!所以我说,要管好寺庙、管好团体,必须要有四摄法,这样才会让别人得到好的感受,得到一种法乐。

4.修菩萨四真实行

菩萨的四种真实行,出自于龙树菩萨的《菩提资粮论》,此书也是根据《大般若经》的精神进行论述的。龙树菩萨著了《大智度论》之后,继续写了《菩提资粮论》,说如何具备菩提资粮,这中间就提出了“四种真实”,相当重要,不管是从思想见地,还是从行动方面,对我们修菩萨行都相当重要。

什么是菩萨的“四种真实”呢?一是知性空而求业报;二是知无我而生慈悲;三是乐涅槃而行生死;四是广布施而不求报。

(1)知性空而求业报

这就是说,你要修“空观”,了解“空”的道理。虽说是深入空观,但是这种“空”不是“空洞”的空,更不是“断灭”的空。一方面讲“空”,一方面要相信缘起,就是“有”。相信缘起的存在,业报就存在。所以,绝对不能否定因果,为善受福,作恶遭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因果原则,任何人不能违背,这是个铁的定律。禅宗有这么一个公案。过去有个禅师讲法,有人问他,你讲禅的人落不落因果呀?他就说我不落因果。那就把因果否定了。结果这位禅师五百世堕入野狐身。后来,唐代百丈禅师讲法,会中一位老人又这样问,百丈指点他要“不昧因果”,他闻后解悟才脱了野狐身(老人系野狐变化)。所以讲性空的同时,绝不否定因果。

(2)知“无我”而生慈悲

“无我”,即“人无我”、“法无我”。“无我”是大智慧,晓得“无我”,就晓得众生平等的道理。众生与佛同体,众生与我平等,众生在苦难中,我有责任救度。所以说“知无我而生慈悲”。

(3)乐涅槃而行生死

我们虽然想求解脱,解脱生死,但是为了证大涅槃,还要在生死流中广度有缘的众生。什么叫“大涅槃”呢?就是“无住涅槃”。四种涅槃中,无余依涅槃是三乘共证,只有“无住涅槃”才是佛菩萨的涅槃,是大涅槃。什么是“无住涅槃”呢?这是根据大智慧来的,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叫做“无住涅槃”,是菩萨的大涅槃。所以说“乐涅槃而行生死”。菩萨安乐的是大涅槃,无住涅槃,因此,要完成菩萨道、证得菩提果,就要在生死之中救度众生。有很多祖师,临终之前发菩萨愿,希望乘愿再来。我们追悼他们的时候,也祈愿这些大德乘愿再来,不安住于极乐世界,不安住于解脱境界,而来救度众生,这就是“无住涅槃”的境界。

(4)广布施而不求报

行布施的当下应做到“三轮体空”,以般若摄持。你做了好事,行了布施,不要老在忆念我是施者,你是受者,那是所施的什么什么,还有什么什么果报。不执着这些,就是“三轮体空”;真正安住在“无相布施”的境界上,就是达到了“三轮体空”。假如有所求的话,那个境界就窄了,功德就有限量,佛在《金刚经》说得很清楚。

以上这“四种真实”内容很好,精神很高。这是龙树菩萨在《菩提资粮》里记载的,而《菩提资粮》又是根据《大般若经》来的。

(四)般若中道

1.略释三种中道

什么叫“中道”?“中道”就不是边见,不是一边之见,是驳斥邪见,驳斥边见的。

世俗人和外道行者,不是执着“常”,就是执着“断”。“常见”是认为世界永远都存在,一切法永远都存在,有一个客观常恒不变的实体,或执着有一个不变的主宰、万能的神等等。“断见”就是认为一切法,包括生命和万物,消亡毁灭了就永远不存在了。二世(前世、后世)没有了,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因果就讲不通了。

般若中道,一方面讲“空”,一方面讲“有”。“空”是指凡夫认为的主观、客观等一切现象界,都是因缘生法,如幻如化,本体即空。“有”就是幻化的有,因缘生法虽是如幻如化,但却是相续生灭,相续不断,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由“有”就破“断见”,由“空”就破“常见”。亦有亦空,非有非空,称之为“中道了义”,这就是佛家知万法实相的般若智慧,为中道实相智。

在佛学里面有“三中道”,即佛在不同时期,或以隐密相或以显了相为阐明诸法实相所立的不同言教:一是“缘起性空”的中道,二是“唯识无境”的中道,三是“胜义离一切名言”的中道。这称之为三种中道。

第一,《大般若经》里讲的就是“缘起性空”的中道。《中论》的第一品有个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凡是因缘生法,一方面是缘起的幻有;一方面是没有恒常实在的“真空”。亦有亦空,一个是妙有,一个是真空;非有非空,既不是常有也不是断灭的空。佛以隐密相宣说中道之义。

第二,唯识法相学里讲的中道,是根据诸法的“三性”和“三无性”阐发的。

“三性”就是“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依他起性”,就是幻有、因缘生法有。“遍计所执性”就是我、我所执,我执、法执是虚妄的,必须要遣除。“圆成实性”就是胜义有。这也是亦有亦空。

进一步又由三性到三无性。“三无性”就是“相无自性”、“生无自性”、“胜义无自性”。“相无自性”是说遍计所执相是没有的,我相、法相是根本没有的。“生无自性”就是说一切因缘生法非自然生,非偶然生,由因缘生。“胜义无自性”就是说胜义境界是达到二空境界,我空,法空,没有我相、法相,是无自体的,这叫做“胜义无自性”。

这就是唯识法相学所阐发的中道之义,是佛以显了之相而宣说的。其实与般若中道是相合的,并不相反。《中观》我听过。我在汉藏教理院读书的时候,听过喜饶嘉措、安东活佛、法尊法师的课,也听过印顺法师讲关于《中观》的道理,同时我也研究法相唯识,读过《瑜伽师地论》,我总觉得两种是合得起来的。不能够以空破有,以有破空,互相排斥,那个要不得。应是相合的。这是我自己修学空有二大体系的结论、心得。

第三,是关于“胜义离言”的中道,就“胜义”境界来说,是寂灭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就是“空性”、“真如”、“实相”……。但是要显“胜义”呢?就不能离言语,也就是不能离文字般若,要由文字般若来显胜义境界。虽然“胜义”是不可思议、不可说,但由此道路,也可以通于胜义。所以要从“文字般若”到“观照般若”,最终到“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就是胜义境界。这就是“胜义离言”的中道。

2.以譬喻显中道

《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里有六种譬喻,《大般若经》里有十种譬喻,都是非常微妙的!《金刚经》在结尾偈里有六种譬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这六种譬喻,就是说明一切有生灭变化的现象,不实、不住。

第一,如“梦”。我们晚上做梦,早晨醒了就晓得那个是虚的。人生不是这样吗?你活到七十岁,你想想过去六十九年,那不是一场梦吗?到了临死的时候,回忆这一生,不是梦吗?中国的小说《红楼梦》,历史上还有人写的笔记,像什么黄粱梦、南柯梦等,结果都是一场梦。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唯识二十论》讲,我们众生在梦中,在梦里面悲欢喜乐,闹得乌烟瘴气的,但是结果还是一场空。《唯识二十论》回答了外道的种种问难,如何才不是梦呀?必须到了佛菩萨真正知觉的境界,才能离开这个梦。

第二,如“幻”。就像魔术师一样耍的把戏,又像海市蜃楼一样,是幻现。我们的六尘境界也是幻现的。我们的生活也是在演戏,不过看演得大嘛演得小,看你演的什么角色。

第三,如“泡”。我们这个五蕴身是假躯壳,色壳子不坚固。生命无常,一会儿就散了,像水泡一样,人的生命无常。“今日脱了鞋和袜,不知明日穿不穿”;“人命本无常,只在呼吸间”。今天你在,不见得你明天就在,这个时候在,不见得你下个时候就在。泡呀!山河大地也一样。

第四,如“影”。你的行为、你的见闻觉知,就像影子一样的,不实在。影子是变幻的,我们的业力也是变幻的。今天你造这种业,感这种果,你能够转过心来,又造另外一种业,感另一种果。善业善果,恶业恶果,净业净果,染业染果,这都是变幻的,像影子一样的。

第五,如“露”。就是早晨的露水,不管你钱再多,地位再高,官职再大,不过像朝露一样,很快就散了。人生如朝露,富贵荣华如朝露。

第六,如“电”。形容这个时光如电光石火,转瞬之间就是百年,何况很多人活不到一百岁。“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

这就是《金刚经》最后一首偈子,以六种譬喻来揭示有为法的本质。其中道理在哪里呢?因缘生法是变化的,是无常的、苦的、空的,不要执着。去掉我执、法执,不执着一切境界,就是空的精神。所以《金刚经》最后这首偈子,意趣是很高深的,阐明了真空妙有、缘起性空的中道。

另外在《大般若经》里面,提到十个譬喻。第一如“幻”;第二如“阳焰”,就是夏日阳光照在远处就像炉火上面的焰一样的;第三如“水中月”,就像水里的月亮,不可捉摸,不实在;第四如“虚空”,虚空有名而不实,虚空你摸得到吗?第五如“响”,在空谷里面那个响声,你还以为是风吹动什么,什么响啦?但它是虚的;第六如“乾达婆城”,就是海市蜃楼;第七如“梦”;第八如“影”,影子可见而不可捉;第九如“镜”,象镜子里的影像一样,没有实体。第十如“化”,就像耍魔术一样的,另外呢,假若是有特异功能,也可以用障眼法来点变化。佛经里讲,欲界、色界、无色界天都有神通变化,比较高的就是色界天、无色界天,变化比较多,有神足,能够飞腾,能以小变大、以大变小,以轻变重、以重变轻,根据《大智度论》里讲有八种变化。

这十种譬喻同《金刚经》里的六喻是一样的道理,一方面说明万象如幻有,另一方面说明实体空,也就是说明般若中道之义。

(五)般若之果

我们修般若因、证菩提果,就是以菩萨之因行,庄严无上菩提,这就是般若之果。这个菩提,就是佛境界的菩提,不是小乘菩提。菩萨虽然修这种行,但不圆满。到了佛的境界,才是圆证无上菩提。

圆证无上菩提,就有“三身四智”和“五眼六通”。“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四智”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大般若经》里讲,不要以普通的肉眼来认识佛。你不要看到印度出生的那个释迦牟尼佛就以为见到了佛的法身,释迦牟尼佛成道是以“八相”示现,那是应化身。在《大智度论》有解释,佛身不能以肉眼见。佛有“法身”,代表真如境界;有“报身”,代表智慧、福德圆满的境, 界;有“化身”代表以方便般若,以大悲心,随机教化众生。“化身”有“应化身”和“变化身”,“八相成道”之身叫应化身(应身),至于佛的化身呢,那就是千百亿化身。所以,佛的真身不能以肉眼来衡量,不能说释迦牟尼佛就是代表佛的法身。释迦牟尼佛只是应化身;法身,你是见不到的;报身,必须是地上菩萨才能见到;我们一般凡夫众生见到的就是化身。

1.三种菩提

菩提又分为三种:真性菩提、实智菩提、方便菩提。真性菩提就是法身所证,实智菩提就是报身所证,方便菩提就是化身所证。这是有甚深理趣的。真性菩提由实相般若而显;实智菩提由观照般若而显;方便菩提由文字般若而显,佛因大悲心,化各种身应机说法,文字般若也叫方便般若。这就是菩提的内容,这种菩提就是大菩提,佛的菩提。我们修般若之因,目的就是要证大菩提。

2.四种涅槃

有大菩提就必有大涅槃。在唯识学来讲,断烦恼障就证大涅槃,断所知障就证大菩提。所以涅槃本体就是以清净、解脱、自在为体。涅槃分为四种:

一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众生本来都具足的,自性清净,大家都有,不过在凡夫境界,被无明障蔽了,就好像夜明珠埋在尘土里头,不能放光明。实际上每个人都有颗夜明珠,佛性平等,人人都有佛性。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就指的这个佛性,人人本来具足。

二是有余依涅槃。就是指的小乘的前三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他虽然已入了涅槃境界,到了第三果,但还要一往一来到人世间。这种涅槃,还有余报可依,所以叫“有余依”。

三是无余依涅槃。就是指小乘四果阿罗汉的涅槃,这一个无余依涅槃是三乘所共有的,彻底脱离了生死轮回,不受后有,所以叫“无余依”。

四是无住涅槃。就是大涅槃,我先前讲过,就是菩萨所修、佛所圆证的大涅槃,即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叫无住涅槃。这个境界大呀!所以佛的法身充满虚空、遍满法界。这种解脱自在,不可以语言思议。梁启超有四句话形容涅槃境界:“绝对清凉无烦恼,绝对安定无破坏,绝对平等无差别,绝对自由无束缚。”我觉得写得很好。学佛就要达到这个境界。

由般若因证无上菩提、大菩提,相应就证大涅槃、无住涅槃,这就是佛圆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时圆证大涅槃的境界。我们为什么要修般若呀?最高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这个境界,这就是般若之果。

(录音整理:王正照)

 


{返回 般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般若学的语言观
下一篇:心经讲记(惟贤法师)
 六度与生死轮回
 契入空性引导之关键
 闻思修三慧与十法行之关系
 《坛经》的般若思想(济群)
 闻思修
 闻思修慧与四依
 略述无我义(妙藏)
 佛教常说的四大皆空怎么讲?
 略说三法印(禅莲)
 缘起性空及其实践意义(果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