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业力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89

业力

  业力不具备人格性,它是根据我们的行为而运作的自然法则,这法则本身没有立法者。业力自行运作,不受任何外力或主宰的干预。

  有一首童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用来解释业力是最恰当不过了。

  对农人而言,业力就是:「种下什么种子,获得什么收成。种下坏的种子,得不到好的收成。」

  对科学家而言,业力就是因果律,有什么「因」就获得什么「果」。业力也称为道德因果律,在道德范围内因果律的运作,与在物理范围内的运作是一样的。

  「一切善法,以心意为主导,一切事物的形成,都是心意在造作。如果以污染的心,意发诸于语言、或行动,那么苦恼将紧紧的跟随他,好像车轮随着牛的脚印一起前进。」《法句经》

  「一切不善法,以心意为主导,一切事物的形成,都是心意在造作。如果以纯净的心意发诸于语言、或行动,那么安乐将紧紧的跟随他,好像影子跟随着我们的身形。」《法句经》

  业力是一种本能的行动。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原动力,叫做本能的倾向或意识等等,以固有的本能(业习)推动每一个意识(包括推动心理或生理),意识转化为行动,行动的重覆,就变成习惯,习惯转化为个性。在佛学里,这整个过程就叫做「业力」。

  佛陀说:「业力就是意志力。(思即是业)」业力不是实体,只是一种过程、一种行为、精力和力量。有人为业力下了这样的定义:「行为的影响力」,是我们的自作和自受。人类所经验的苦乐,都是自己身、语、意活动的结果。成功、失败、愉快、忧愁等,都是由我们的身、语、意的造作而生起的。

  业力不具备人格性,它是根据我们的行为而运作的自然法则,这法则本身没有立法者。业力自行运作,不受任何外力或主宰的干预。因为没有潜在的管理员和执行赏罚的执法者,所以佛教徒不需要依赖对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灵的祈祷来影响业力。佛陀说:

  「业力不是前世命运注定的,也不是一种需要让我们无条件的交出自己,让那些神秘而不可知的力量来做裁决。」

  佛教徒相信:「人类种下什么因,就获得什么果。」我们现在所得到的,是基于过去所制造的因,我们将来所得到的,是基于现在所制造的因。换句话说,人的现在不等于他的过去,人的未来也不等于他的现在。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一直都在流转变化。

  业力不是绝对的,佛陀说:

  「如果每一件事情都已经注定,那就无法拥有自由的意志和道德的精神生活了。我们必定成为过去的奴隶。」

  假使每一件事情都是注定的,我们将无法培养道德和增长心灵的力量。因此,佛陀既非「宿命论」者,也非「非宿命论」者。

  不要误解业力:

  不要误解业力,也不要以不理智的观点来看待业力。在《增支部》中,建议智者放弃以下观点:

  一、相信一切事物都是过去世所造的业。

  二、相信一切业都是超自然的灵力或神所缔造的。

  三、相信诸法的生起,是无因、无果的。

  假如一个人成为杀人犯、盗贼或奸淫犯,是因为过去的业力造成,或是一种超自然的定律构成,或只是一种偶然发生的事,那么他就不需要为自己的邪恶罪行负责了。

  另外一种对业力的错误观念是:以为业力只执行于某些拥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人身。事实,人类的命运,一点也不受他所选择的宗教所左右。不管他选择什么宗教,他的命运还是完全由他的行为、语言和意识所决定。只要他造善业和过着没有污染的生活,他来生一定会重生于快乐的境界。如果他造的是恶业,同时心中充满邪恶的意念,他的来生肯定在恶趣中度过。因此,佛教并不认为,只有那些以祈祷为宗教的人,可以在死后升天堂。一个人,不管他信仰的是什么,只有他的心识能决定他今世或来世的命运。业力的重点,不在于死后获得的意义,佛陀没有秘密,也没有私人的动机,他没有向我们承诺,实践他的教诲,将会在来世获得虚无缥缈的幸福。他也没有以业力这一定律来保护富有的人或慰藉穷人,保证他们在来世获得幸福。

  佛陀对业力的诠释,说明了人类不平等的现象。这些不平等现象不单是自遗传、环境或自然形成,同时也是我们的业力或是我们自己的行为导致的结果。然而,我们必须了解──业力是决定我们一生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业力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我们无法以肉眼来观察它,和了解它如何作用。以种子为例:业力的结果潜藏在意识中,如同枝干、叶子、花卉、果实蕴藏在种子中一样。在良好的因缘条件下,如:阳光、土壤、水分都具足时,种子开始萌发,枝干、叶子、花卉、果实将会从很小的种子开始茁壮成长。

  业力的作用,也可以用银行的户口来作比喻。一个人在今生的德行、慈悲、仁爱,就会令他的善业增加,这有如户口里的储蓄,然而他必须不断的储蓄,要不然户口里的积蓄用完了,他就会破产。到时,他将归咎于谁导致他造成悲惨的环境呢?他既不能责备别人,也不能抱怨命运,他要为自己负责,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做为一个优秀的佛教徒,绝不会是一个逃避者,他必须面对生活。业力不是逃避就能摆脱的,积极的行善和个人的幸福是分不开的。不造业就无业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终究逃避不了业力的牵绊。

  佛陀说:「想要逃避恶业的人,在这世间是无法找到躲藏的地方。」《法句经》

  对业力的理解:

  理解业力,就会让我们了解到,我们要对自己的悲伤或快乐负责,我们是自己业力的缔造者。佛教认为人类有一种塑造自己的业力来影响自己生命的本能。另一方面,人类不是自己行为的囚犯,也不是业力的奴隶,也不是受业力操纵的机器,反而我们是业力的主人,业力自动自发的为我们服务。人类不是业力的产品,人类具有强大的能力去控制业力,人类心识的原动力比业力更强大,因此他可以完全控制业力,让业力为他服务。人类不需要臣服于自己所缔造的业力,而放弃了自己的希望和努力,他可以累积善业来抵消恶业,他可以用善行和德行来使自己的心识获得净化,不须要靠礼拜、祈祷或其它宗教仪式来消灾去恶。人类只要以智慧去尝试过崇高的佛教生活,必定能自我解救和获得心灵的解放。

  人类必须应用后天的一切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理想,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 一切都不是我们最初自觉性的选择,但却能追溯到我们过去的业力。目前,如果我们放纵自己的行为,根据现有的因缘来行动,我们将可能有得亦有失。业力等于人类的行为,人类的行为缔造了业力。人类的行为并非全部都带意识性的,业力也一样,无法全部都以善业或不善业来区分。佛陀因此宣说了业力与心识活动的关系。无论是善行或恶行,如果当初是在没有任何意识或任何意图之下实行的,就不一定在来世获得强有力的果报。然而,这些非意识性的行为,如果其本质是属于愚痴的,就免不了果报。无知的小孩子也和成人一样会种下恶因,只要他们的行为是属于有意识性的恶行,就逃避不了恶报。比如,一个小孩子碰触一根烧红的铁棒,他不可能不被烫伤。业力的作用也是一样的,不偏不倚,就如地心吸力一样。

  安古里玛拉(Angulimala)和阿首咖(Asoka)的彻底转变,说明了人类的潜力足以控制业力。安古里玛拉是一位拦路大盗,杀害过999人,我们能以他的恶行来为他下定论吗?

  他在有生之年,证得阿拉汉果。就这样,他跨越了他过去所造的种种恶业。阿首咖是印度中兴的帝皇,他为了扩张版图,在战争中杀害了成千万的百姓。然而,当战争结束后,他完全改过自新,也因此转变了他一生。著名的历史学家 H.G.卫尔斯,给他下了这么的评论:「历史无数的帝皇,有不少人缔造了文治武功,但其中只有阿首咖的名字,如星星一样照耀千古。」

  其它与业力有关的因素:

  佛教相信人类能控制业力,但不相信一切事物都是业力所导致的,但是佛教并不忽视自然界其它的力量。根据佛法,有五种过程或自然规律,运行于我们的身心世界。

  一、有关季节性转变的自然规律。

  二、有关胚胎或种子顺序生长的自然生物学规律。

  三、有关道德行为和因果的业力法则。

  四、有关电力和潮汐的物理现象。

  五、有关潜在意识过程的心理规律。

  业力被认为是五种自然规律中的一种,用以解释世间的种种变化。业力能被转化吗?

  业力经常被环境所影响,善业或不善业的形成力量支持或反对这种自我运行的业力规则。其它促成或妨碍业力的是:出生背景、时间或环境条件、外表、个人的才智和努力。

  一个有利的出生背景或不利的出生背景能发展或阻碍业力的实现。举个例子来说明:当一个人出生在高贵和幸福的家庭中,他生活得很愉快,他那幸福的生活背景,为他提供了一个善业运转的机会。即使他并不聪明,因为善业的果报而令他出生在富贵之家,他将因为他的家庭、他的父母而受到他人的尊敬。同样的,当一个人出生在不好的生活背景,他就不会有同样的待遇了。

  美好的外表和不美好的外表,也是两个重要的因素。它可以妨碍或协助业力的运作。有人因善业的果报而得到好的出身,可是这好的出身又被某些恶业所阻扰,那么,他将不能充分的享用他的善报。这好比一位王储,因为身心的缺陷而无法继承王位。外表美观也是一种善报,即使他生长在贫穷的家庭,他一样能发挥影响力,我们会发现,有些人从低贱或贫穷的生活背景中,崛起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时间和环境条件也是影响业力的两大因素。当生于饥荒或战乱的时代,大家都被迫生活在同样的生活背景,接受同样的苦难和同样的命运安排。这种不如意的生活背景也可能是恶业的显现。在另一方面,好的时间或好的环境条件也可以阻碍恶业的运作。

  努力和才智是影响业力运作的最主要的因素。没有努力,无知和精神方面都不可能获得进展。一个人如果不努力的去克服自己的困难和治疗自己的疾病,或勤奋的使自己精进,那么,他的恶业种子将得到适当的因缘而萌芽。如果他努力的去克服困难,那么,善业将协助他,让他获得全面的发展。在佛陀《本生经》故事中,在佛陀的某一世,佛陀还是菩萨的时候,有一回,这位菩萨乘船出海,遇到海难,全船的人都在祈求神明的保佑,而菩萨却努力于寻求自救和救护他的母亲,结果船沉了,全船的人都淹死了,只有菩萨和他的母亲得救。

  业力的运作与出生背景、时间或环境条件、外表、个人的才智和努力息息相关。虽然有些人尝试透过其它种种的方法来抑制业力的运作,但是,只要他还处在于生死轮回的境界里,他就无法脱离业力的束缚。只要因缘一成熟,他以往所抑制的业力照样萌发。这是世俗生活中不可易变的定律,就连已是最后一生佛陀和阿拉汉,也无法避免,还是一样要受到业力的召感。

  时间是人们体验业力的另一种因素,人们只能在这一世体验某些果报,有些果报要到下一世才会成熟。有些果报要等到停止生死轮回证悟涅槃后才消失。这主要的原因在于最初的发心和愿力(Jaana Ctta),导致他的心识向善或向恶的方面发展。

  业力是一种人类的原动力:

  那些不相信业力的人,应该了解业力不是藉由各种不同的宗教所产生的。虽然兴都教(Hinduism,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都承认业力,也为业力做了诠释。但是业力是一种宇宙规律,并不属于任何宗教所拥有的。不管他信仰什么宗教,他一样受到业力的牵制。那些一生安住于这宇宙定律的人,将会体验到和平与快乐。业力不偏不倚的对待每一个人,无论他相信或不相信,无论他有无宗教信仰,业力作为一种宇宙规律与他同在。 请认清楚,业力并非完全属于佛教的财产。

  如果我们了解业力,知道它是一种无始的动力,业力和电力一样,无法找到它的起始点,业力只是一种因缘的假合。如果说业力的源头是意志力,这是一般世俗的说法,就好像一般人都认定河流之水来自山顶一样。

  好像浪涛融汇于海洋一样,一个意识流向另一个意识,一个意念并入另一个意念,这就是业力的作用。

  佛陀说:「生命是每一个众生的动力,在业力的启动下自行运作。」

  业力是一种能量表现,不能在意识或身体中找到,就好像芒果并不是事先收藏在芒果树里,而是根据某种特定因缘的结合而产生的,这就是业力。业力有如风和火,它不蕴藏在宇宙的任何地方,只在某种特定的因缘下而存在。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轮回
下一篇:万物无常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九章 佛法与皈依
 万物无常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序
 佛教与女性
 佛教的两大部派
 佛陀是不是神的化身
 什么是佛教
 佛陀的本怀
 性与宗教
 轮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痛苦来于患得患失中[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什么叫修行[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耳根圆通章 第二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