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僧团的发展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4

僧团的发展:

  僧团是经过长时期,由小到大,不断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最后,才在印度正式成立的。佛陀为僧团制定了很多戒条,也曾经想舍弃一些「小小戒」。上座部佛教是僧团的代表,大众部和其它部派却显得太放任了。上座部佛教是唯一严格遵循传统僧团戒律的佛教部派。上座部没有明确的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暂时舍弃哪些戒条。其他部派的僧人,穿颜色和式样不一的袈裟,上座部僧众却坚持穿着传统的橙黄色袈裟。这些僧人都清楚的理解,唯有接受传统的佛教文化,对圣道才能有所成就。

  在另一方面,某些僧人却认真的研究每一条戒律及它的精神,通过这些研究,他们吸引了很多的信众。越来越多的僧人被邀请到社会习尚、文化与东方截然不同的西方国家去弘法,这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只是对外来的文化的好奇,僧众也必须以自己的智慧来断定他们是不是被愚弄。戒律的宗旨在于消除不道德、残忍、伤害及防止一些下流与敏感的问题。如果一名僧人能自我节制,过着诚实、慈善、不伤害,及了解人类是以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为生存的目的,他们这种品质,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受到欢迎。佛陀的教诲,就是要他们维护佛教传统和尊重自己所在的国家。

  戒律引导信徒们过美好、神圣,同时不放弃世间的生活。佛陀鼓励信徒们多阅读经典,如:《吉祥经》《宝经》等。

  很多戒律只对那些放弃世间生活的出家人有效。当然,这些出家人也必须根据戒律来发展最大的心灵力量。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社会的变动
下一篇:戒律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前言 目录
 人类要对一切负责
 佛教的道德价值奠基于意图与意志力
 佛教与无神论
 能知道第一因吗
 诵经
 社会的变动
 通过阿拉汉道度化世人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四章 佛教与文化
 他方世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死囚祈愿文[栏目:家庭·伦理篇]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花匠须玛那 虔诚的心带来善报[栏目:法句经要义]
 《入行论讲记》第七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二十五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有人类就有阎罗王[栏目:宣化上人]
 安详与快乐(心宗)[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舍命全交 老实念佛[栏目:仁焕法师]
 自我的观点[栏目:清心小语]
 平常心 Normality - 培养觉知‧生起智慧 Developing Awarene..[栏目:平常心 Normality]
 佛教戒律学 第七章 受戒贤的类别——在家戒 第三节 五戒[栏目:佛教戒律学]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四 传法不传衣[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