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道德与心灵的发展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51

道德与心灵的发展

  缺少了心灵的支柱,就没有道德的责任,缺少了道德,社会就危险了。

  佛教是一座令人羡慕的灯塔,因为它引导信徒迈向永恒、幸福和解脱的大道。佛教在今天,显得特别需要,因为,今天的世界困惑于种族、国际、社群、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的种种错误观念。这些错误的观念永远无法真正有效的解除,除非能以容忍和慈悲的精神去对待他人。而慈悲和容忍的精神却可以在佛教的指引下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理性和道德的合作典范。

  我们知道,当一个人没有老师的指导时很容易学坏。道德需要通过理念和实际例子来教导,道德教育是迫切需要的事。

  缺少了心灵的支柱,就没有道德的责任,缺少了道德,社会就危险了。

  佛陀认为心灵资源的开发,比物质资源的开发来得更重要。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不能企望世俗的幸福与永恒的幸福同时获得。大多数人的一般正常生活基于心灵与道德价值观。心灵与道德的价值,唯有宗教才能有效的提供。如果人们能了解这些价值,同时去实践那公平、奉献和仁爱的真理,那么就不需要社会法制或政府的律法来干预人类的生活了。高尚的道德,是获得解脱的必要因素。但是,只有道德是不足够的,道德必须与智慧相结合。就好像鸟类的双翼,智慧好比人类的双眼,道德则是我们的双脚。道德如车轮,可以运送我们到解脱之门,而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就是──智慧。道德是精湛、专门和高尚生活的一部份,缺少道德修养,就无法使心灵的污点获得净化。

  佛教不是盲目崇拜的宗教,不以神话来满足或应酬人类的情绪,佛教以自由和神圣的方式,来引导虔诚的信徒去了解和体验真正的人生。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神」的概念
下一篇:正信的宗教
 容忍
 神通
 自我囚禁
 究竟的真理
 佛陀是不是神的化身
 轮回
 自我保护
 佛教的道德价值奠基于意图与意志力
 不要自我放弃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六章 佛教与其它思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般若摄颂释 第三十二课[栏目:般若摄颂释]
 佛教“空”义述评[栏目:方立天教授]
 相应116-120经 向东低斜经第二等五则[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1、徐恒志阿阇黎略传[栏目:徐恒志居士]
 引导取舍之教言[栏目:晋美彭措法王]
 从教理行果谈佛法的思想体系[栏目:唐仲容居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八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百喻经 10 三重楼喻 The Three-Storied House[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No Ajahn Chah《019》[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