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致觉行者 一 序言
 
{返回 隆波田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66
致觉行者 一 序言

  《致觉行者》

  隆波田教授的正念动中禅

  “本书谨献给时时保持觉知者,那便是我所教的法”

  ——觉醒者寄语

  第三版前言

  阅读了泰语版的《致觉行者》后,我们深深感激隆波田所教导的法--正念动中禅。它是真实而直接的灭苦之道。从本书我们可以领受正念动中禅的“大道至简”的风格。正念动中禅简单易学的,每个人都可以亲身尝试,它能帮助我们减轻烦恼甚至灭尽苦,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事实上,它就是佛陀为人类发现的瑰宝。

  因而,我们觉得与全世界的修道的朋友们分享推广这简易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书最初是以英文版编辑发行的,后来译回泰文。在所有泰语版的隆波通所教导的法的书籍中,此书最为畅销重印次数最多。

  英文初版于1984年在曼谷出版发行, 第二版经修订增补于1993年在美国出版发行。自此之后,没有再版。

  因而我们重印第三版。所有内容和第二版一致,由本书的编辑兼翻译 维.彼海克夫 尼若底荷 最后定稿;本书的大纲有修改。

  感谢隆波田基金会同意我们重印本书,及感谢所有工作人员及捐款助印者。本次重印3,000本。

  正如隆波田所说“仅阅读本书不够的,它只是向导而已,若想真正明了,你必须亲身实践培养你的觉性。”我们忠诚希望你通过观察你自己的身心找到生命真理,远离苦恼。

  编者

  第二版前言

  隆波田(1911-1988),是当代亚洲的最杰出的佛法导师之一。他所教导的法直接来自于他自己的亲身体验。本集是他的谈话,由泰语翻译成英语的,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保持原来谈话的风格、节奏、口吻、活力、深度以及偶尔出现的一些独特的表达。

  借用一些专业术语的注释,我们尽可能地使这本英译本接近隆波田泰语谈话风格。除了泰语roop, nahm and phre之外,所有专业术语用括号列出了巴利文的注释,每一个章节至少注释了一次(最后一章除外)。为了便于理解,本书后附巴利文词汇注释表(注:中译本略去此表)。

  在本书编辑出版过程中,我们特此感谢如下公司和人员为我们所提供的帮助:

  理查德 彼克思,他将本书的修订原稿输入电脑;

  南希 思谛克尔,她设计了本书的封面;

  奥拉 彼克,她制作了本书的插图;

  美国佛教协会

  康斯卡 坦黑奇 M.D.

  菲拉 Sunthorn Plamintr

  佛教禅修中心的董事长,他捐款助印这本书;

  最后感谢曼谷COMSET有限公司的 Ed Stauffer, 他抽时间排版设计本书。

  泰国 宾夕法尼亚州 布里斯托尔

  1993年7月

  初版序言

  本书非关言语,而须由你亲证,尝者自得其味。这个方法是最直接最容易的方法。念头升起时观察它,当下你识破它的把戏,当下便解脱。不是分析念头,因为分析念头是无明(也是贪嗔)。你看见它截止它的那一刻,便是觉定慧。

  曾经修练过这个方法的人,包括泰国人或非泰国人,特别是新加坡人,他们捐款为未修练过这个方法的人出版这本书。本书所介绍的方法乃是无价之宝,不可买卖,如同我人之生命无可衡量。

  隆波田

  1984年2月1日


{返回 隆波田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致觉行者 二 暴雨猛敲尘封的心
下一篇:平常心 Normality(隆波田禅师 著)
 隆波田的回信
 自觉手册 八 为何修行?(隆波田讲)
 自觉手册 五 走在正道上的障碍及解决之道
 自觉手册 三 培养自觉
 致觉行者 三 打开封尘的心
 致觉行者 四 雨歇了
 自觉手册 七 附录
 自觉手册 六 后言
 致觉行者 一 序言
 致觉行者 五 此时此地当下见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Bringing the Teachings Alive[栏目:Others]
 自在非他在[栏目:宣化上人]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栏目:徐恒志居士]
 众生的别业和同分妄见[栏目:宣化上人]
 相应31经 根绝所适当的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净空法师法语菁华录 第十五章 修行(二)[栏目:净空法师·法语菁华录]
 佛学与科学——新时代的对话(李长俊)[栏目:佛教与科学]
 PART 1 - 无论三摩地有多深或多久,它本身不是最终目的 NO MATTER HOW DEEP ..[栏目: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菩提心与空性见[栏目:其它善知识]
 丧葬不可铺张、做佛事只可念佛[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