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2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11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2集

  这一集的学习中,杂含36经接前面“法”的内容,佛陀教导弟子要安住于自身,安住于法,以自己五蕴身心为观察对象,以为什么于五蕴被系着为观察内容,只有如实观察到自己在哪里取着、如何被系缚,才能对症下药。所以修行不是为拥有神奇的超胜能力,或求得超凡感应的神秘体验,更不是在乞求幻想等待中讨生活,修行只是一条发现之旅,只有发现生命是如何陷入苦迫中的,才能有解脱系缚的可能。苦恼生起的地方就是可能出离的地方,每一次的发现都会让我们对生命多一份了解,对苦多一些体验;每一次无常变动触动我们想保留、想不要变、想顺应自己所爱而生的“常”的执着、“我”的执着和“乐”的执着,都会给我们带来苦感,而对生命真相的进一步的认知也会让我们逐渐放下强烈的执取,趋向于向厌、离欲、灭尽的法次法向。烦恼的束缚在这里,清凉的解脱也在这里,这依止于自身、依止于正法的教诲让我知道:所有的心外求法都是惘然,所有的死后他方(的意欲)也将再度成就下一个轮回。修行人都在探讨生命苦迫的原因,正因为对生而必死的无知,所以也生而必苦。所以,了解了我们生的原因,也就了解了我们苦的原因。在杂阿含267经中,佛陀说众生无明不破、爱染不断,就会象被绳子拴住的狗一样,只能绕着柱子而转。我们有此身心,也必然只是绕着这个五蕴的种种境界而旋转,只不过是顺转逆转、快转慢转、远转近转,只要对我们为什么生、为什么死的问题不了解、不解决,就只能是不断轮转。

  佛陀的比喻非常形象,非常精彩,也非常犀利,令人心痛。我想如果有人说我象狗,以我的自尊心,不但不要听,还会气愤得要与他评理,非要找理由证明自己不是狗,可早已被这句话系缚住了,生怕在别人眼里自己真的变成了狗。就这样长夜被别人怎么看自己、做的不好也想听到认可的话等等这些对自我的爱染、自我保护、自我欣赏所系着。只有冷静地看清自己是怎样象狗的,对爱听的、不爱听的话,是怎样一触即发、翩翩起舞的,才能逐渐不轻易随着境界而旋转,也才能逐渐远离执着。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3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1集
 妙法莲华经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百喻经 44 欲食半饼喻
 《集量论》略解 十 B
 试析九句因中因与同品的关系(淮芳)
 出三藏记集 题解
 因明立式辩经实例之四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八五)
 中部67经 遮堵玛经
 中国藏传因明之人物
 百喻经 题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一0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如何掌握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却殿仁波切)[栏目:其它善知识]
 唯识研究 第八章 阿赖耶识的四分[栏目:周叔迦居士]
 念阿弥陀佛的真实意义(如缘法师)[栏目:净土宗文集]
 宁玛派简介[栏目:宁玛]
 12. King Bimbisaras Offer[栏目:Life of the Buddha]
 天葬 Sky Burial[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杂阿含经选集 九、六师外道之非因计因[栏目: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人生舞台 1995.4.1~1995.4.15[栏目:星云日记]
 得到传承的标准是什么?[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