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2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6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2集

  这一集的学习中,杂含36经接前面“法”的内容,佛陀教导弟子要安住于自身,安住于法,以自己五蕴身心为观察对象,以为什么于五蕴被系着为观察内容,只有如实观察到自己在哪里取着、如何被系缚,才能对症下药。所以修行不是为拥有神奇的超胜能力,或求得超凡感应的神秘体验,更不是在乞求幻想等待中讨生活,修行只是一条发现之旅,只有发现生命是如何陷入苦迫中的,才能有解脱系缚的可能。苦恼生起的地方就是可能出离的地方,每一次的发现都会让我们对生命多一份了解,对苦多一些体验;每一次无常变动触动我们想保留、想不要变、想顺应自己所爱而生的“常”的执着、“我”的执着和“乐”的执着,都会给我们带来苦感,而对生命真相的进一步的认知也会让我们逐渐放下强烈的执取,趋向于向厌、离欲、灭尽的法次法向。烦恼的束缚在这里,清凉的解脱也在这里,这依止于自身、依止于正法的教诲让我知道:所有的心外求法都是惘然,所有的死后他方(的意欲)也将再度成就下一个轮回。修行人都在探讨生命苦迫的原因,正因为对生而必死的无知,所以也生而必苦。所以,了解了我们生的原因,也就了解了我们苦的原因。在杂阿含267经中,佛陀说众生无明不破、爱染不断,就会象被绳子拴住的狗一样,只能绕着柱子而转。我们有此身心,也必然只是绕着这个五蕴的种种境界而旋转,只不过是顺转逆转、快转慢转、远转近转,只要对我们为什么生、为什么死的问题不了解、不解决,就只能是不断轮转。

  佛陀的比喻非常形象,非常精彩,也非常犀利,令人心痛。我想如果有人说我象狗,以我的自尊心,不但不要听,还会气愤得要与他评理,非要找理由证明自己不是狗,可早已被这句话系缚住了,生怕在别人眼里自己真的变成了狗。就这样长夜被别人怎么看自己、做的不好也想听到认可的话等等这些对自我的爱染、自我保护、自我欣赏所系着。只有冷静地看清自己是怎样象狗的,对爱听的、不爱听的话,是怎样一触即发、翩翩起舞的,才能逐渐不轻易随着境界而旋转,也才能逐渐远离执着。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3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1集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四四)
 《集量论》略解 十 B
 贤愚经白话 设头罗健宁缘品第三十四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二九九)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一一○○)
 杂宝藏经白话 长者请舍利弗摩诃罗因缘第七十八
 露遮经第二十九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三七八)
 中部75经 马更地亚经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一一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周易奥秘——心理学 第六章 见仁见智:作为心理检测工具的周易[栏目:刚晓法师]
 药师本愿经讲记[栏目:太虚法师]
 福德日记2月21日─倾听他人的声音[栏目:福德日记]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七三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True Zen[栏目:Shunryu Suzuki]
 见贤思齐[栏目:广化法师]
 玉帝的德性[栏目:海涛法师]
 正定初阶[栏目:禅定]
 与自然和谐相处(张春燕)[栏目:佛教与环保]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5[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