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7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34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7集

  这一集继续学习外道的非因计因。杂含81经中,五百外道大众之师的富兰那迦叶,遥见佛陀的在家弟子摩诃南威仪而来,停止嬉戏,表示坚持认为众生的烦恼痛苦是无因无缘的,而众生的清净自在也没有什么原因,都是偶然发生的。摩诃南不能认同诣佛请教。佛陀说:对这些愚痴不辩的论调不值一提。众生的烦恼痛苦是有因有缘的,比如于五蕴产生的苦受若一直是苦,就不会变成乐,于五蕴产生的乐受若一直是乐,就不会变成苦。但事实不是这样。正如我们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我们的苦受乐受是无常变化的,众生于此变化生起染着,痛苦烦恼就生起来了。所以看清我们如何被系着,知道了烦恼痛苦的因缘,从正确的因上下手,才能根本解决苦。

  杂含563,展现了佛陀时代另一种非因计因下的行为。尼健子带领他的弟子过着极度克己的苦行生活,认为过去的恶业可以通过自我摧残、自我折磨身体,消尽诸业,业尽则苦尽。这种把业实有化、业能消尽的错误观念发为不正确的灭苦方法,当然是不能达到苦的止息的。哪怕再吃苦耐劳,艰苦卓绝,瘦骨嶙峋或粉身碎骨,丧身苦海,也只是无意义的牺牲。如果吃苦就可以净尽诸业,那地狱道的众生就该欢喜享受,不求出离,只待苦尽甘来,自然就直达解脱了。所以错误的观念必然导致错误的行为,无明之下的行只能是纯大苦聚集的轮回。这也又体现出佛法的伟大,没有正见是不可能究竟离苦的,认识不到知见的重要,就只能是在固有惯性下的行为。无明的造作必然是继续流转,如果看不到无明引发的错误行为,认识不到此无明行必然是苦,又怎能愿意远离无明向于明?而一切也只有通过回到生命,如实观照,觉知现见,才能发现苦、苦的原因并堪破苦的本质,真正转化生命,达到苦的止息。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8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6集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四九)
 中部23经 蚁丘经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一一九○)
 中部85经 菩提王子经
 浅谈藏传因明和内明的关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九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九五)
 解深密经 源流
 长部32经 稻竿经
 瑜伽师地论 解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7经 弟子经[栏目:相应部 15.无始相应]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广戒门[栏目:欲海回狂白话解]
 宋版编年解题目录序[栏目:太虚法师]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称佛名号第九[栏目:吴立民居士]
 请师父开示一下气、脉、明点和九节佛风[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八二)[栏目:杂阿含经]
 唯识二十论(世亲菩萨造)[栏目:论]
 五百罗汉 394、盖尊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智者乐法[栏目:圣喜尊者]
 在家怎样修行?[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