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4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49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4集

  学习了导师关于业的讲解,才知道每一个众生演绎的轮回大法是多么复杂、多么深细。在这个缤纷的世界上,时时呈现的因缘果报在前后相续、自他和合、各系各类中展现着多么丰富、多么深刻的内涵。对我们为什么会轮回?个个有情为什么有不同表相?我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等有了些具体化的认识。

  如在杂含1042经中,佛陀仔细分析了众生为什么会生于地狱中,种怎样的因就可生于天上。佛陀教导弟子以五戒十善为基础,以贪嗔痴的止息为根本目标,依循古来圣贤所必由的不二圣道:八正道,通往苦的止息的涅槃之门。这是依于正法而说,依于正法而行,依于法的必然而开演。这些随顺因果间的必然性、随顺真理法则的教说,是世间无上的瑰宝,也带给所有有情无限的光明,引导着众生离苦得乐。

  这一期生而为人,就只能在这样的形态下活动,但由于过去所有的造作,我们的人性又有不同的特质,当我的心一如溪流的沉静和清澈,想来天人的清净、光明、飘逸大约也是如此吧;沉默久了,又怎能安于平静与安详,偶尔也要掀起风浪,一如山洪暴发般冲动、狂乱,我们的生命状态火烧火燎地刻画着地狱的实态……从自身看六道,从人间看轮回,溪水皆是广长舌,人人都是说法师,每个有情都于自身的生命真实演说着轮回的大法。业在哪里产生?产生后可能带来怎样的力用?这些再也不是理论。

  由于缘起是相对的存在,每个生命都展现着缺憾的人生,而我们又怎能安于如此平凡、甘于如此缺陷?所以,要么自艾自怜,消极封闭,要么羡慕嫉妒,赞自毁他,甚或憎恨、唾弃这个不完美的人生。在追求圆满的探索中,佛法无疑成为我们最光明的导航。在绝对平等的因果法则面前,甘愿停止各种彰显个性、自以为是的造作,安于一份老实本份的平淡,尝试了解师父说的如实。师父教导我们:修行没有侥幸,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去走。那就这么走吧。与大家共勉。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5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3集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8.说随念业处品
 因明同、异品定义中为何没有“除宗有法”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12.说神变品
 那先比丘经 第二十九问 人能预知将投生於来世吗?
 长部29经 清净经
 杂阿含经卷第二(五○)
 妙法莲华经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因明“现量相违”的探讨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四踅念小乘戒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一二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四届:禅修讲座——于无声处夏令营(明奘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十六、明本识漏无漏位相应法[栏目:韩镜清教授]
 佛教文学观 七、佛教文学的功用 二 启发心智、破迷开悟[栏目:佛教与文学]
 什么是“无常”、“无我”?[栏目:佛教徒基本问答]
 我出去普度众生或做法事,有人障道,请老法师慈悲开示。[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澳洲懒熊[栏目:哼哈一如说]
 《佛子行》短信讲法 第二十八颂[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十[栏目:无著菩萨]
 修心利刃轮释 第十九课[栏目:修心利刃轮释·索达吉堪布]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九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第三节 如来禅与祖师禅[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