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中的要求,怕自己做不到;觉得自己看到了之后才能相信,比如说轮回。
 
{返回 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01

弟子:弟子初学佛有几个问题,一个是修行中有一些对心的要求,怕自己做不到。第二个问题是,很多事觉得自己看到了之后才能相信,比如说轮回,除非我看到了才能相信。

宽见法师:我给你从三个方面来讲一下:第一你说怕自己做不到,其实这应该是这样子的,正因为我们做不到,所以我们才要进入,才要去学。

就好像上学一样,正因为我们没有文化,我们没有知识,我们什么都不懂,所以才需要上学,假如说我们什么都懂了,什么都会了,就不需要上学了。或者说也只有通过上学我们才能将来能够学到文化,能够学到知识。

我们学佛也是如此,正因为我们现在有很多不足、有很多的缺陷,有很多做不到的,所以我们才要来学佛。如果我们什么都会了,什么都能做到了,你就不用来学佛了。你们都已经跟佛一样啦,你们还学什么佛呢?对不对?你们都已经是大学教授了,还在上什么小学呢?不需要了,正因为我们还有很多的不懂,所以我们才需要来学佛。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说要看到了才能相信,是吧?好,那我问一下,你看看,你能看得见他的心吗?

弟子:看不见。

宽见法师:那你相信他有心吗?

弟子:那肯定相信。

宽见法师:你能看见空气里有很多电波吗?

弟子:看不见。

宽见法师:那你相信有电波吗?

弟子:有。

宽见法师:那你看不见为什么相信呢?其实我们看不见的不等于不存在。

打个比方来讲,井底之蛙可以想象大海有多大吗?想不到那是不是大海就没有那么大了呢?再有一个例子,庄子说的,有一种虫叫浮游,这种虫它的生命只有一天的时间,朝生暮死,它生命只有一天的时间,它能知道一年或者一个月有多长吗?它不知道一个月是不是就等于没有一个月或者说就没有一年了呢?就是说我们看不见的东西、理解不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你要等到看得见,那浮游,永远也看不到一个月,是不是啊?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第三点是什么呢?学佛的确不能强求,学佛是你自愿的事情,所以你可以好好考虑,不要紧。没有任何人会强迫你学佛的,佛法和其他的宗教不一样,其他的宗教是强拉着你去,佛法不强拉你,让你自己觉悟了去,你考虑好了去,是这样的。

弟子: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说当我真的能下定决心来做这件事的时候才去做。我也会考虑到,皈依以后就是佛门弟子了,可能有的时候控制不了的错误,就是给人感觉明知故犯似的。

宽见法师:我刚才讲,这已经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有很多人会对佛教徒有一种更高的要求,用更挑剔的眼光看待,其实这是错误的。“你都信佛了,你怎么都还跟我一样似的?”不能这样讲,比如说你昨天信佛,今天就成了圣人啦?不是的。就像你昨天刚刚上学,今天就成大学教授啦?不可能的,对不对?你看他们都学了好几年啦,也没成大学教授啊,肯定还有不懂的,对不对?因为佛法是非常包容的,慈悯一切众生,不管什么人只要你愿意学佛教都会接受,不管你是大学教授,你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佛教都接受你,所以每人层次不一样,是不是啊?

佛很慈悲啊,你就是恶人今天想悔改了,想来学,佛也接受你,所以说我们不要说“哦,你看你学佛还不如我呢”。不如你也很正常,非常正常,为什么呢?他要是不学佛会更加差,现在学习进步了。每个人起跑线不一样,是不是啊?所以我们对学佛人就不应该有一个更高的要求,他们起跑线是不一样的,不要把学佛人看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什么什么之类的。比如:“哦,你学佛啦,所以我就用圣人一样来要求你。”这不对啊,不能这样子啊,那学佛了也还是人呀,正在学佛过程当中嘛。

弟子:可能因为我的行业吧,因为我学佛,有些人说,以后你要再这样,就要跟你保持一定的距离。

宽见法师:那当然了,你以为自己一学佛就要成为圣人了。不是,学佛之后我们仍然是个凡夫,跟大家有很近的关系,不过是一个开始走向超凡入圣之道的凡夫。


{返回 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面对“无常”,我为什么会害怕?
下一篇:因为蚊子是害虫,所以就应该杀,是吗?
 闻性是指感受感知能力吗?觉性是指对这种能力的觉知吗?
 有的时候很害怕,怀疑自己,觉得你这个做的对不对...怎么回事,应该怎么..
 什么是真正的皈依呢?办一个皈依证,诵几部经,做几件善事吗?
 自已经常会性子比较急,应如何改变?
 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我应该做个怎样的出家人?
 我今生受了五戒,中阴身再投胎,那护法神会不会保护我啊?
 怎样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战胜身体里的“小我”?
 遇到问题,永远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我自己身上能有什么问题啊?
 怎样打开心量?让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想的更全面周到?
 劫末火烧时,四禅天以下的众生都去哪里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新时期形势下,旅游经济应与宗教管理更好地联系与结合[栏目:圣赞法师]
 神识出入,身躯旅馆[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我谈“和谐”[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鉴真和尚的戒律观(西山明彦)[栏目:律宗文集]
 相应53经 无明的舍断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现行中国佛敎系统观[栏目:东初法师]
 圣者言教 第十课(八)修法应该细致[栏目:圣者言教]
 万万不可邪淫,忏悔我的邪淫和罪过[栏目:戒邪淫·悔过励志篇]
 周易奥秘——心理学 第四章 见仁见智的罗夏心理检测法[栏目:刚晓法师]
 弟子已皈依三宝,但家中尚有小时候所供奉的土地公与妈祖,请问这两神应该如何处理?[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