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4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72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4集

  这一集接杂含104经:比如长者多财,有怨家恶人,诈来仆役,谨敬左右,却常思害命。令主悦意,不自防护时,手执利刀,以断其命。凡夫对五蕴作常想、安稳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于此保惜,终为怨家所害。圣弟子于此观察,五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非我,不受不着而自觉涅槃。

  杂含259经,是摩诃俱希罗与舍利弗尊者的对话:

  未得无间等法的比丘思惟五受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无我,可得无间等法;有学圣者,精勤思惟五受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无我,可得增上果;阿罗汉亦思惟五受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无我,见法乐住。所以,做这样的思惟,可转凡成圣,也可成就四个沙门果,无学圣者仍依此见法乐住,可见,平时培养对自身五蕴这样的思惟是多么重要。

  杂含107经中,佛陀教导120岁的那拘罗长者于五阴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就可虽身苦而得心不苦。

  这几经的学习,真切认识到自己根本就没有按照佛陀的教导对五蕴身心做观察,更没于对此身心的爱着生起厌离感。也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惟处在怎样的模式下。因为终日为无明所覆,对五蕴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时时为虚幻不实的境界牵转,没得到的想得到,得到了的想保留;念念落入对随缘而起的现象的分别执着中,不离我优我等我劣的思绪。对自己的色身是很爱惜的,意识不到这是变易败坏之法,并不思惟此磨灭法正朝向、也必朝向衰老、疾病、死亡迈进,没有感到最大的无常就是死。偶尔为如刺如杀的病苦折磨得苦不堪言,突然意识到死是自己正在面临、也必然面临的大事,才有了一点迫切感,心情一下就沉重了,又唉声叹气,心灰意冷。对超越不过去的身苦深深感到无奈,似乎不得不接受了,于是放下一些贪恋和爱染,但这毕竟是消极地接受,被迫地放下,即使面对死到临头,只要发现有一点点快乐的感受生起,都立刻追逐不舍,只要有一丝能转向不老、不病、不死的可能,马上死灰复燃,欢天喜地,对未来又充满希望,跃跃欲试。如此反复,不停轮回,确如经中所说:对五蕴作常想、安稳想、不病想、我我所想。终日抱着贪嗔痴作父母,把如病如痈如刺如杀的毒钵当亲人宝贝,爱着保惜,为它系缚,任它支配,终为怨家所害。

  身苦心也苦,一定体会过吧。可以心不苦的,想知道吗?那就学习圣弟子观察自己身心吧,发现它的真相,就可以不再上当受骗了。共同努力!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5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3集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二四)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三二)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三八)
 妙法莲华经 The Wonderful Dharma Lotus Fl..
 六处法门
 夏坝活佛讲因明(简要笔记五)
 长部24经 波梨经
 杂宝藏经白话 天女本以乘车见佛欢喜避道缘第四十四
 比丘尼传 5 梁 高昌都郎中寺冯尼
 楞伽经 断食肉品第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维摩诘经》中的人间佛教思想(宏智)[栏目: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