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们讲到“于何处还净”这一科的内容:
所谓“还净”,不是说它本来不清净,后来通过修行等的方便让它成为清净。要知道,虽然由一念迷惑,落在生死迷梦当中,但本有的清净从未失去。所现的这一切妄相,在真实中丝毫没有。这上面一定要断定。
断定之后才知道,一切都是迷梦,都是妄现。所谓“妄现”,就是指根本没有。不是说真实中还有一种虚幻的显现。如果这样认为,就还落在执实的见里面。其实,一切抉择为空性的意思,就是说它本来没有。
佛法的关要就是“知无、知有”。也就是知本有,知妄无。“妄”指客尘。就像刚才说的,由一念无明所幻起的一切迷梦都是本来无有。这个“无”也是彻底没有。所以,不要认为现起的幻相虽然不实,但仍然有它虚幻的存在。很多人常常喜欢说诸法无实、虚幻等等。但从他说话的语气来看,其实根本不懂得虚幻的涵义。他心里还认为虽然不是实的法,但有一种虚的法,也就是还执著一种幻的“有”。这样根本没办法息灭一切法见,证得空性。
相反,如果你能识得它本来没有,就能真正息灭一切法见,也就能完全放下,再没什么执著。像是染净、凡圣、有无等等,都是法见,真实中根本没有。这样之后,再见到任何事物时,心里都能完全确定是幻事,一点不去执实。所谓“一切不住”,就是这个道理。
像这样,真正达到“一切不住”时,自然还归本有。就像《金刚经》所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诸相”,包含幻心现起的一切戏论。无论是佛相、法相、染相、净相、善相、恶相、此相、彼相、高相、低相等等,凡是心所缘的事,都属于这里说的“诸相”。
就像镜子里现的所有影像都是虚假的。现出美好、清净、庄严等的像,只是假相;现出丑陋、污秽、鄙恶等的像,也还是假相,没有两样。像这样,对于心前的一切相也应当一概认定是虚妄。虽然这里会现出高低、美丑、善恶、染净等各种各样的相,但任何一种都是虚假的。不是说一部分真实,一部分虚假。
这样你就知道,妙体上没有半点尘,它是本来清净。就像水晶的镜子一样。它的“清净”,是说里面没有任何相可得,这才叫做本来清净。假如有一点相,比如你说本性具有善相、圣相、净相等等,那都成了一种虚妄,不能叫做本来清净。因为这时的“净”已经成了跟“染”相对的“净”,成了客尘的体性,而不是不变的本性。
这妙体虽然了无一相,但也不是像兔角一样的顽空、断空。“断空”指一下子灭掉了,什么也没有。“顽空”指一种冥顽不灵的空,没有明分、没有妙用。但是,本性时时处处都在起妙用,它上面具有无量无数的性功德法。
我们常常用“零”来表示它。正因为它是零,没有任何定相可得,所以是无量,是无穷大。这种“大”是绝待的大。也就是根本没办法说,只能用一个“大”字来赞叹。很多人认为,在有量的范围里才能说“大”,岂不知无量才是最大。所以“零”是最大的。正因为它没有任何可限定的量,一切才能从中现起,才是不观待任何有量的“大”。“说似一物即不中”,就是这个道理。你不能认为它是此是彼。其实它远离一切戏论,没有任何固定的相,又能说它是什么呢?
而且,就在它什么都不是的同时,还能显现一切妙用。因此说它具有无量性功德法。并且这无量的性德本体也是离绝戏论,任何一种本性的功德都无可言说。所以也称它为“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大宝藏。
它就是灵明佛性,就是本来面目,是不被任何时空妄相所拘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自性光明界。“光明”不是眼前所对的光明,那些都是相对的幻影,都是假的,不是你的本来。“界”,也不是我们想像的,某个范围里的某种界限。由于它是万法出生的根源,是诸法之母、众圣之源、染净之本,一切无不从此出生,所以称它为“界”。
佛经中说:“法身流转五道名为众生。”其实,法身从未动摇,只是从它一直陷在迷妄里回不来,而假名为“流转”。我们众生就迷失在虚妄的轮回幻梦里,结果法身本具的恒沙妙用就现为无量无数的惑业苦。并不断地妄念相续,这就叫做“众生”。
什么时候一念觉悟,梦境一消,顿时就回归本来。六祖悟道时连说五个“何期自性”,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本性是现成的,不是因缘做成的,它是原本如此的。妄心一息灭,法尔自住的真性就显露出来。因此,成佛不是外求,自性本来是佛,向外求佛果只是一种错乱,只会越求越远。
所以,上师在这里明确说到,还净之处,就是指自心光明界。业障等都是客尘、是幻梦。等净除了它,回归本有,自性光明现前,就叫做成佛。
需时时净障也是这个道理。神秀大师说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就是指自心光明界。其中“明镜台”,就如同这里说的无垢水晶镜。“心如明镜台”,就是指自心如同明镜般本来清净,随着迷、悟的因缘,幻起种种轮涅万法。“身是菩提树”,指你本身就是菩提,就是圆满正等觉。只因为一念迷惑,起了妄念,之后不断地发生各种虚妄的造作,就出现了“尘”,也就是自心入了幻梦。现在为了现前本来清净的光明界,就需要“时时勤拂拭”。也就是要时时保持觉照,妄念一现起,就要净除它。不然以妄念的错乱力,会障蔽现前本来清净的光明界。
所以,修行人时时要注意起心动念,常常观照不迷失,这就是修行的要点。因为,如果堕在无明中,让妄心放逸、散乱,不约束身语意的行为,过去的业障也不励力忏悔还净,这样会导致业越积越深,也就很难开发本性了。像阿底峡尊者这样的大德,也是时时防护自心。传记里讲到,尊者每当发现自心犯了密乘戒,即使走在路上,也会立即停下来,拿出曼茶盘修法忏悔。这就是“勿使惹尘埃”的具体表现。
种种业的错乱力量都会障蔽本性开发。如果不加以修治,就会在虚妄的幻梦里不断地堕落、沉沦。当深陷罪业深渊,无力自拔的时候,就必定堕入恶趣,这是非常可怕的事。好的修行人虽证悟诸法空性,但更加谨慎地取舍因果,也是这个道理。
总之,要想彻底还净业障,首先要在见解上:一、知真本有;二、知妄本无。“本有”,指自心光明界是大无为法,人人原本具足。不会因业障等出现任何失坏、增加。“本无”是说,一念迷惑幻起虚妄的现相就像梦境一样,无论出现多少幻相,现的时间有多长,也全部像空花一样丝毫没有。
知道它本来没有,就不再担忧业障消不了。因为,假如业障真实,已经混在本性当中成为一体,那肯定没办法拔出来。也就没办法彻底清净业障了。但实际上,业再怎么现,本性丝毫不会被染污。只是从它现了之后,自性被蒙蔽,无量性德无法显露,而假说被它染污。其实本性从未染污。
所谓“一念回光,即同本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样,像是常说的“千年暗室一灯能破”,“百辆车薪一火能烧”,都是指这个。意思就是,业障等的幻相再多,由于它虚妄的缘故,在因缘合到时,就能破除,还归清净。不会因为幻梦的时间太长,而无法消尽。可以这样来体会:比如你在睡梦里,做十分钟的梦,和做三个小时的梦,要醒的时候,都是刹那间就醒来了。因为梦境都是虚妄的,真实中根本没有,也就不会因幻梦的长短而有能否醒来的差别。同样,生死大梦正做的时候就了不可得,梦醒的时候,也不是消了什么实法。所以,不会因为它是一个长劫大梦,就不能一时顿醒。所以,只要一觉,立即还归自性,恢复本来清净。
二、所净之体性
忽现障尘
以“忽现障尘”宣说。所净诸垢并非于心之自性中本住,即以增减自性之客尘忽然而现,即如空中浮云般。因缘所生的自无始轮回以来所集起的自性罪与佛制罪,障碍生起觉受、现证的彼等诸业,是以“能令明镜自体不现的尘垢”而作表示宣说。
这一段开示了所净的业障是虚妄客尘性。用“忽现”二字,表明不是本有。以下分段解释:
(一)区分自性与客尘
“所净诸垢并非于心之自性中本住,即以增减自性之客尘忽然而现,即如空中浮云般。”“并非于心之自性中本住”,是说客尘不是在自性中本来安住的法,就是自性里没有它。心的自性中本住,就像火中的热性、水中的湿性那样,没办法从中分离出来。而客尘法并非在心的自性中本住。这就像污渍不是衣服上本有的,如果是本有,那就跟衣服不二,也就洗不掉它;或者,如果除了污渍,连衣服也一起除去了。又像梦里显现的法,不是性中本有的,如果是性中本有,那就无法息灭。
“增减自性”,就是它是一种增减变异的自性,比如有变厚、变薄、变重、变轻,或者更加染污、更加清净、更加苦重、更加清明等等。“忽然而现”,指原先没有,因缘和合时忽然现起。“空中浮云”是比喻。意思是,浮云不是虚空自身上本有的法,不是与虚空不二,因为浮云有相,而虚空没有相;浮云有生灭,而虚空没有生灭等等。从这里看出浮云是跟虚空完全不同的法。与此类似,客尘不是自性中本有的法。浮云有逐渐浓厚或减薄的增减变化,比喻客尘是增减自性。
客尘的涵义在《楞严经》里说到:比如偶然有一个人来到旅馆住宿或者用餐,吃住后就走了,并不会常住。如果是主人,就常住不离。像这样,不住的叫做“客”;常住的叫做“主”。又像雨过天晴,阳光照在缝隙中,会看到光柱里有很多尘埃上下摇动,虚空却寂然不动。像这样,寂静的叫做“空”,摇动的叫做“尘”。以上说到,“客”是不住,“尘”是“动摇”,而本性是常住、无动无摇的[1]。
因缘所生法全部是客尘,全部是虚妄的。“忽现尘障”就是这个意思。它有动摇、生灭、来去等相,所以它就是尘,就是客。
比喻对应的意义是:世间的现相,全都观待心而现起。有了心的造作,才会有心的变现。轮回里的一切因果现相都只是无明妄现的幻事,没有丝毫实法可得。
由于这些现相是观待因缘而起,所以只是因缘和合的那一刹那忽然显现,过后就一无所有,所以说不住,只是客,只是忽然性。所以不是主,不是本性。这叫“忽然一现”。而且它会随着因缘变动,发生各种增、减变异。有所谓的生灭、来去种种转变,就像银幕上的影像不断迁变那样,所以是动摇,只是尘。所以不是寂静,不是无动摇,不是本性。这叫“增减自性的客尘”。
--------------------------------------
[1] 《大佛顶如来万行首楞严经》:骄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佛言:“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