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9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73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9集

  导师点出: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似乎不同,其实三法印不外乎同一法性的内容。由于本性空,所以随缘生灭而现为无常相,因无自性,所以能缘起,因为众缘和合,必刹那生灭,变化无常。从法性说,无常是无有常性,无我是无有我性,有情得无我智即得解脱,五蕴不再相续,不生也就不灭。涅槃的不生不灭,从事相说,依此无故彼无的消散过程而成立,约法性说,即是诸法本性,本来如此。涅槃是不生性,及一切法,一切法都不是实在的生,都本无生,所以一切法都可说是涅槃寂静。无常性、无我性、无生性,即是同一无自性(空性)。所以,大乘以一切法无自性贯通了三法印,称为一实相印,一实相就是空相(性)。佛陀说法,一般从无常、无我,引导弟子证入涅槃,所以声闻乘中多说三法印,但对利根的迦旃延,即直示中道。龙树的中观,贯彻了三印与一印。佛法本无大小,真理没有两样,不过是依三法印次第渐入,或是观一切法空契入诸法实相。

  在这一际集中,师父讲到:法法相关,宇宙间的任一法,看起来,与我们无关,其实有很复杂的相关性,只是我们看不到。这一点自己是认识不到的。总觉得自己可以独立于很多条件之外,有时认为不需要其它的人、事、物介入,其实只是想缩小范围,少点矛盾和纷争,但因缘复杂,自己又不能主宰,于是不满和烦恼就来了。没有只靠自己就能解决一切的,缘起必不能单一。这一点,自己是需要思考的。

  另外,师父讲到,剩下的生命该利用什么?诸行无常,一切都不住,没有任何东西能连续两个刹那保持不变,正如有哲学家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佛陀要我们不要只谈无常,而要把它作为工具,以带我们契入实相,从而获得解脱的智慧。也许有人会说因为无常,所以才有痛苦,一切变易,不可长保,还要追求探索什么?一切缘所生法必归于灭,我们也生而必死,还要造作什么?但是,如果不是无常无我,我们怎能转化痛苦、了生脱死?如果不能诸法缘起,又怎能进行合理地改造而创建社会的进步、推动文明的发展?如果不是生而要死,我们又怎能籍由修行而向上向善向解脱?师父为了传播正见甘作痴汉后面的疯子,为佛教为众生如此付出;一切皆缘起,能否缘起积极慈悲、福于智慧的人生?对此,自己又发了怎样的心?我默然无对。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0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8集
 那先比丘经 4 学道证果的那先
 杂阿含经卷第九(二四六)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六四)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二八七)
 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三八)
 禅门顿渐第八章(优婆塞卢荣章译)
 贤愚经白话 波婆梨缘品第五十七
 百喻经 88 猕猴把豆喻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大日经 略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南传佛教在家弟子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来礼佛法僧,供养适合用什么物品?[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授居家二众三皈、五戒仪规[栏目: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中(301-320)[栏目:冯学成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