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4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98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4集

第五十四集

  一、心是有情统觉的心理功能

  识是有情的特征,心意识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从不同的特性上作的

  相对的分别。意是相对于根身说的,识是相对于外境说的,心是相对于心所说的。心的梵语是种种义,导师说不单是种种,是种种的积集存在,又是种种的滋长。根尘相触,依意生识,识生后刹那灭去,留下影象成为心相,不断地根尘触,也就不断与留下的影象对照别了,不断地积集又不断地滋长,所以心是统一性的功能,叫统觉作用。心是六识所引生的,意是六识所从生的,流出又流回。所以不是有一个实体的心,也不是有一个真常的心不变,心意识都只是有情精神活动的不同功能作用。

  二、对认识如何产生的不同主张

  对于认识产生的来源,经验派认为:一切认识作用都从生活经验中渐渐生

  起滋长;如不与外境接触,心就什么也没有,叫新熏说;理性派认为:有情的认识功能都是与生俱来的,触对外境就引发本来就有的功能,叫本有说。

  依佛法说,有情是身心相依的共存体,心理活动是无始以来从识到心、从意到识,外而内、内而外,不断流进又流出的,不是本来就有,也不绝对新的。导师指出若不悟时间的虚幻性,把认识功能推为本有或始有,都是落于两边的。

  对于五尘谢落的影象,聚集为心相,又统觉滋长,形成复杂的心理内容,伴随六识产生的心所有法中,最一般的有:

  作意:比如眼见色,内心警动(或反应、注意、忆念),心中有熟悉的观念起来与境相印合,这样产生了认识。(否则就是视而不见了)

  触:杂阿含中讲:根境二和生识,三和触,俱生受想思。所以经部师解说为两者是一,和合的识就是触;有部认为识和触为二,又是同时相应的。

  受想思:我们对外境产生认识,必然与自己相关,而引起不同的情感,认识必有摄取境界而成为表象作用,或进而有推想、想象,也必会产生出受想思。

  杂含中,或说触俱生受想思;或说触已受,受已想,想已思。不管是心与心所俱起,或是极迅速情况下次第引起不同的心所,都说明有情的认识作用确为复杂而相依共存的心聚,是迅速而难以分辨前后的。

  导师说:有情是有情识者,也以识的功能而照了识别所对应的境界,并发为身语意的活动。认识的作用依缘而起,极迅速而难以分别先后的,不能强作内外的划分,不过为了说明方便而如此说,不可误会为离根境外有一个恒在的内心,也不可认为外境千变万化,但我们能认识了别的功能不变。

  我们都有五蕴,终日生活在蕴处界的缘起现象中,却不了解自己,迷失在五蕴的功能作用中,所以导师说我们是“日坐缘起而不知”。我会开心也会伤心,可是心是什么?这些活动是怎样产生、变化的?我是如何陷入其中的?自己都是不清楚的,学习缘起就是观察自己的生命状态正在缘起着什么:落入无明,就是生死流转的缘起,灯打开是怎样的?又缘起着什么?这些都是自己需要来观察的。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5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3集
 杂阿含经卷第三(六八)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三五三)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一二三一)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五七八)
 杂阿含经选集 四十、自依法依
 贤愚经白话 尼提度缘品第三十
 大方广如来藏经 Tathagata-garbha Sutra
 摄大乘论 彼修差别分第六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五七三)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九部 女弟子们 第五章 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积撒·苟答弥[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二[栏目:宗性法师]
 化对立为圆融[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空性如何帮助修三士道[栏目:雪歌仁波切]
 摄大乘论 第120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教育要在大爱的环境中成长[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第一次研究会[栏目:太虚法师]
 什么是求财的正确方法?怎样求财才能满愿?[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印祖故事 34、鹤年陪师刻经书,二到扬州藏经院[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八关斋戒开示(圣一老法师讲)[栏目:持戒]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