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0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95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0集

第六十集

  在这一集六处法门的主题中,学习了摩罗迦舅为证得不受后有而向佛请法的事。类似的求法在阿含经中比比皆是,对法的恭敬、追求令人钦敬。如果不迫切需要、不真心请求,即使入佛法宝山,又能得到什么呢?相比之下,自己是要惭愧的。佛陀问他:如果对未曾见过的,你会染着吗?在此,佛陀直接指出了我们的执着是如何生起的。我们的爱染执取不是无因的。因为有六入,根尘相触时,对曾经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的,无明触生无明受,爱取就不断了。所以我们的爱染都来自于根尘的触对,这就是触景系心的缘起。导师说:染爱不但是爱着喜乐的,凡是情感掀动而不得不爱、不得不嗔,恋着而难以放下的都是。

  大凡对于赏心悦目的,自己总是会多看几眼的,有时还要不断拿来欣赏。为什么一触就被紧紧抓住了呢?佛陀说:于眼见色时失去了正念,取爱念相,心就被系着住了。所以,于根尘相触时失去觉知,于是就“起于种种爱,无量色集生”。对所见的、听的、感受的和觉察的一切就执为实有,于是“爱集则色集”,如嗟兰那鸟般千差万别的后有就由各式各样的爱染而集起了。

  如何才以断执取呢?佛陀说: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若汝非于彼,彼亦复非此,亦非两中间,是则为苦边。如果我们于眼见色时没有正确的认识,必然是随境而转,如师父形象地说:如果看不清真相,任何一根稻草都会成为我们的系缚,而如果不观照,能发现实相吗?如实观照中,没有一个实在的眼根,没有一个实在的色尘,也没有眼色生的实在的眼识。离开能见的眼,离开所见的色,也离开相对的二法才有的中间,才能正解缘起。依根缘境而生的识、触过程,只是众多条件聚合的缘起现象,而且缘散即逝,刹那灭去。这条件聚散的现象不停流动着,其中没有具体的主体在见,也没有单独、不变、实在的外境;生起的都灭了,也必会灭去。能于根尘相对中发现生命的真相,体现法法寂灭的平等实相,就是于六根知量。这样,才会舍离一切造作,而正尽苦边。

  所以,佛陀指出了我们的执取如何生起的,也指出如何断除执取。如师父所说落入无明的思惟模式,就爱取造业生死轮回,灯打开与明相应就可以不随波逐流。烦恼痛苦于看的当下而止息。根本上说,爱染也不是实在的,还要断吧?黑暗本来就不存在,又断除了什么?所以,发现生命中觉知的功能,与明相应,一切真相就如实显现。这也是正念正知的功效,象舍利弗尊者对给孤独长者所教:圣弟子于蕴处界任一法无所依无所着,不生贪欲识,而正尽苦边。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1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9集
 量理宝藏论颂
 大方广如来藏经 Tathagata-garbha Sutra
 四念处
 胜鬘经 9 空义隐覆真实章
 比丘尼传 5 梁 闲居寺僧述尼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九三)
 那先比丘经 第十二问 人之投生是持续旧或新神识?
 《正理经》简读之六
 贤愚经白话 汪水中虫缘品第六十八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五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怎样正确看待少林寺?[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用四无量心软化执著[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静坐与喜悦之路 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栏目:护法法师]
 佛教进取观(张朋)[栏目:精进]
 如何用因明逻辑去证明有前后世[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批判佛教”的佛教批判与社会文化批判[栏目:周贵华博士]
 第八 龙相应[栏目:犍度篇]
 从“三和”到“六和” 从“三心”到“众缘”[栏目:李利安教授]
 圣者言教 第四课(九)三清净法 善巧对治烦恼的殊胜方便[栏目:圣者言教]
 近来禅坐中偶尔会吐一口比较大的气,为什么?如何调整?[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