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调心开始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07

❈ 和谐世界要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做起。虽然我们可以改变外境,但只要内心还有烦恼,就永远没有和谐的时候。所以,创造和谐要着眼于根本,从调心开始。

❈ 我们都说自己修学的是一切乘法之顶点无上窍诀大圆满,那么在调伏内心的过程中,就应该体现出大圆满的殊胜。如果修法没有对治自己的内心,即便口中说自己修行多么精进,导师功德多么高尚,修学的法多么殊胜,这一切对你的即生解脱都没有丝毫之利益。

❈ 我们修学佛法是为了调伏内心的烦恼,获得大自在。但现前我们毕竟还是初行者,由于见解不够的原因,想要当下完全对治烦恼,证到如经书所讲解般的功德是不现实的。但是只要我们如理如法地修行,相信我们的烦恼就会逐渐减少,性格也会有所改善。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会让我们的生活和事业越来越顺利。

❈ 如同战士征战沙场,能否打败敌人完全取决于他的武器一般,上师瑜伽导修就是我们今生成办解脱的工具。因此,对希求即生解脱的人而言,上师瑜伽仅仅听闻、修行一两遍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闻修几百遍、几千遍乃至无量遍,直到获证菩提为止。

❈ 虽然佛教的传承很多,入门方式也各有不同,每个传承都会讲解自宗修法的重要性和殊胜性。但是无论修学什么法门,我们都要做到修学一切法之精要,也就是调伏内心。如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所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无论哪一种传承都没有离开过这个范畴。

❈ 现在很多人都期盼着在长假中能去最好玩的地方,吃最美味的东西。但像这样能够开心庆祝节日的时间又有多长呢?谁也不知道。所以在我们欢度长假的同时,精进修学佛法可不能忘失。

❈ 现在很多人喜欢吃活的东西,说这样的食物才有营养。但反观世间,倡导“鲜活营养”的,除了“营养”出一个个肿瘤,我们并没发现他们的身体有多健康、寿命有多长。所以这些恐怕都是众生业力沉重的一种宣传。作为佛弟子,在即将到来的长假以及以后的生活中,都要断除这样的行为。

❈ 作为一个受了皈依戒的佛弟子,即便有时不得不吃一些肉,但绝对不能杀生。也就是说,为了吃肉而杀生,这点必须得断除,任何时候都绝不能杀生。即便今天饿死,也不能因此而去伤害他人或其他动物的生命。这一点必须做到。

❈ 在生起次第中上师为智慧尊,自己是誓言者,上师是最圆满的境界,而我们的内心仍旧还有很多烦恼,因此观想上师融入自己,就意味着自己的内心得以清净。这是一种净观,我们需要创造这样的缘起之法。

❈ 对于初行者而言,双盘可能会很困难,即便散盘可能也无法保持很久。此时就应慢慢去调整,例如很痛的时候可以换一个姿势。但要记住,不要一感觉疼痛就去换一个姿势,这样就很难延长盘腿的时间。我们的修行还是要精进一些,能够忍耐的时候,还是尽量多忍耐一下。

❈ 修法绝不能高攀。有时由于众生虚荣心太重的缘故,总觉得自己必须修个很高的法,而且这个法最好除了自己之外导师没有传授给其他人。这样一来,别人可能两三年才能成就,自己一瞬间就能成就。我想,虽然这样的心愿很好,但现实当中恐怕很难如愿,平时还是多看看共同前行方面的教言可能更合适一些。

❈ 在修有相定期间要学会自然,因为自然是有相定趋入无相定的关键。若学不会自然,可能修学多年都只是有相定而无法转变为无相定。

❈ 对初次开始入门的人而言,应该多看一些《普贤上师言教》、《菩提道次第广论》、《前行备忘录》或者《入菩萨行论》等共同方面的教言。当前行基础稍微扎实以后,再逐渐开始深入空性方面的见解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修行要有一个次第道,若一开始修学就太过随意,对增长见解可能并不是非常有利。

❈ 虽然我们口中都会说,有生有灭是大自然的规律,或者有生必有死。但要把这些见解纳入到心相续之中,还需要我们长时间去观修,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法与心相融为止。

❈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随顺当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今并不是一个全民族信仰佛教的时代,如果你在平常的工作环境中做出很多与佛法相关的事情,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指责,甚至挑剔,导致内心产生诸多烦恼,这样就很不值得了。

❈ 无论修学什么样的法门,都是为了调伏内心而成办解脱,这是一切佛教的宗旨。虽然调伏方便有很多种,有些着重于身的姿势,有些偏重于语的念诵,还有些注重调心等方便,但这些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而立,其调心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 如果往昔你曾在某位法师座前受过皈依,那么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以及具备三宝功德的一切尊者,无论你是否认识,他们都是你所皈依的对境,也是你的导师,你就是他们的弟子。

❈ 今天是中秋节,我想对于不能回家与父母团圆的人而言,给家人打一个电话,送上一句关怀是最好不过的。我们发愿要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不妨就从身边开始做起。

❈ 即便我们在墙上画的太阳与真实的太阳有多么相似,但是在黑暗当中,假的太阳仍然没有光芒,而真正的太阳则能照破黑暗。同样一个道理,导师的真假也取决于功德之中。一位真正的具德导师,由于内心已经成办解脱,他就决定具有解脱的标志:慈悲心和信心都是普遍圆满的。

❈ 当我们初次开始进入佛门之时,什么都不懂,内心对佛法的了解如同一张白纸。接下去该如何修行,往哪一方向努力,完全取决于我们依止的导师,导师如何引导,我们就会如何行持。因此寻找一位有经验的具德导师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我们以后的修学之路该如何行走,绝不能盲目依止一位导师。

❈ 无论你现前修学的是小乘、大乘或者密乘,都应该知道修学的次第。因为小乘讲解五道、大乘讲解五道十地、密宗讲解四相,只有听闻了从因地直到果位之间的系统教言,才能知道先该怎样修学,然后怎样修学,最终怎样修学的圆满次第道。

❈ 我们修学佛法是为了希求解脱,所谓的解脱是佛教的一个专用名词,实际上就是为了追求自在。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并不自在,时时被一切外境牵着走。生活让我们哭,我们就哭;生活让我们笑,我们就笑。一切都是生活说了算,所以一点都不自在。我们修学佛法就是为了达到一种自在。

❈ 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时时观想人身难得与寿命无常都是修法不可或缺的基础。因为我们终有一天要面对死亡这个事实,到了那时就知道现在所思维的这些道理有什么利益。就像要去北方的南方人提前准备好厚衣服,当时也许用不上,但是当到了北方的时候,这些衣服就全部用得上。

❈ 作为初行者,恐怕还无法真正做到三轮体空之真实回向。此时就应以随顺回向做回向,即:诸佛菩萨及传承祖师如何回向我亦如何回向,如同《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之回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 作为修行者,就是要调整自心,调整贪嗔痴三毒之一切烦恼。当心中没有烦恼的时候,就称之为幸福。若能调伏烦恼,我们的家庭就不再有争吵,不仅今生活得很幸福,还可以形成未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在家信众应该如是行持为妙。

❈ 平常不仅要精进修法,而且时时不能忘失以三殊胜来摄持。虽然临时感觉不到有多么大的功德,但在临终之时,与没有如此行持者对比,就能感受到其中的不同。

❈ 想要获得导师的圆满摄受,必须遵照导师的教言去如理如法地圆满修学。因为从因地直至果位之间的教言,导师都已一一赐予给你,即便现前还没有完全教授给你,但也已经在逐步教授并且开许之中,这就叫做导师的圆满摄受。

❈ 如果你今天早晨起来修了很多法,但是在没有回向之前接到一个令你生气的电话或者听到一句令你很气愤的话,只要你生起嗔心,那么之前所有修法的功德和四十劫中没有如法回向的善法当下就会消失。因此及时回向很重要。

❈ 无论修持哪一法门,正行时都要专注于一法当中修行。比如念诵阿弥陀佛之时,内心就应专注于阿弥陀佛而修行,不应跟随妄念而行走。修持禅宗之时,在参禅中,也是专注于一法而树立本体。令心不跟随妄念而飘动,才叫做正行无所缘。

❈ 仅仅观待善法的外在形式,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修法。例如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却不知道这样做的目的,这样的发心称之为无记之发心,这样的修法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不能叫做真正的修法。只有具有真正的发心才是真正的修法。因此发心非常重要,要时时观待自心而做调整,修法才能逐渐趋入解脱之道。

❈ 如果仅仅为了获得世间福报而行持善法,由于心力有限,果报也有限。若发心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法,则会调伏往昔所造的一切烦恼,最终不仅获得佛果,世间福报也同时圆满。因此,即便是为了世间之事,也应当按照出世间发心而修法,这样的发心不仅心力更强大,果报也会更圆满。

❈ 在汉地很多地方,尤其是沿海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供有观世音菩萨,并且天天都在佛像前烧香礼拜。但是他们的目的大部分还是为了升官发财等世间八法。这样的发心称之为恶念发心。对于希求解脱者而言,必须要断绝这样的发心。

❈ 即便今生已经值遇具德且具缘之上师,并且得到上师为你传讲的解脱之法,但若自心没有与法相融,也没有精进修法的话,恐怕最终仍将一无所得。

❈ 什么叫做业力?从无始时来至今,我们的妄念,或称之为神识、意识、识聚等,依它所行持的一切都叫做业力,也叫做习气。如果不调整它,恐怕永远都无法证悟佛果。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功德圆满
下一篇:醒来
 提起正念这个哨兵
 清净无染
 摩尼宝
 功德圆满
 头上没长角?
 临终
 修行是一门苦行
 解渴
 所依止的对境
 不可懈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学佛后境遇不佳该如何做?[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慧能无念功夫的实践方法[栏目:杜保瑞教授]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请说忍辱[栏目:人行道]
 魔王的陷阱[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地球人[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鸽子与乌鸦[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心与本尊修持[栏目:其它善知识]
 戒惧因果 谨言慎行[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关于僧中授具足戒的“遮难”问题(真体法师)[栏目:律宗文集]
 统统转变为法眷属[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