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喜乐的曼达拉 家乡(一)
 
{返回 喜乐的曼达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57

《喜乐的曼达拉》(新版)家乡

(一)

  这是一个纯净的清凉世界。延绵起伏的雪山,如水晶珍宝般,装点、环绕着辽阔的雪域佛国 。山川湖泊,宁静超拔,遗世独立。这片粗犷荒芜的高原,经一千多年佛法的浸润,成为心灵修行的沃土。一代又一代修行人在这里探索、实践着精神解脱的法门。

  成就者鲜活的例证,不断鼓舞着人们精进地投入到心灵的修证中去。在藏族人心目中,没有什么比佛法的修行更加重要。不同的教法传承为人们提供了多种获得证悟的途径。在藏传佛教的主要传统中,宁玛派以其古老的历史和即身成佛的不共法门大圆满法而闻名。

  宁玛派堪称藏传佛教之母,由莲花生大士于公元八世纪建立。由于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抵制,从七世纪中叶藏王松赞干布迎请并组织翻译《宝云经》等佛教经典,创立西藏文字以来,到赤松德赞王迎请莲师入藏弘法的一百多年间,佛教一直无法在藏地真正地传播开。后来,莲师以神通力降服外道魔军,建立桑耶寺及僧团制度,并迎请印度班智达和译师入藏,汇集几代人的努力,完成了三藏显密经典的大部分翻译。至此,佛陀的教法在西藏生根发芽,逐渐弘扬开来。藏传佛教历史上,把莲师入藏至公元838年朗达玛灭佛之间的这段时期,称为“前弘期”。前弘期的教法、传承被称为宁玛派,即旧译派。

  宁玛派最为深奥的大圆满传承,自法身普贤王如来始,经历代祖师大德,心心相印,流传至今,法脉众多。其中,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集诸多传承之大成,被公认为藏传佛教当代最伟大的上师之一。法王不可思议的学识、智慧和成就,令世人赞叹敬仰。他一生不知疲倦地保护和弘扬佛法,发掘重要伏藏,整理密续经文、仪轨,创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喇荣五明佛学院,把无比珍贵的佛陀教法无私地传承给每一个发心为众生的解脱而踏上心灵修持之路的行者。

  法王如意宝灿若繁星、成就卓然的弟子们,精进不懈地闻思修行,在生活中努力实践上师教言,并鼓励和帮助身边所有的人通过心灵的净化和训练,更加深刻地体悟生命的意义。大堪布希阿荣博尊者就是其中一位。累世修行积淀下来的内在特质和对法王如意宝几十年的清净依止,使他成为法王最为亲近和信赖的弟子之一,也成为无数佛弟子修行的榜样。

  希阿荣博尊者生于四川省德格县。公元1963年(藏历水兔年)11月10日,白方上弦月星宿会合圆满日,德格玉隆阔地区容擦河边一间狭小简陋的土坯房里,年轻的母亲格日卓玛诞下了一个男婴。生产过程中她没有感到太多疼痛。空气里弥漫着旃檀的芬芳,使她心情喜悦而平静。此时屋外人们看见天上飘着五色祥云,并隐隐听见远处传来海螺法鼓的声音。在藏地,大成就者转世再来,常伴有此类吉祥的征相。虽然人们并不确定那天的瑞相与容擦河边出生的这个男孩子有必然联系,大家依旧很高兴。孩子看上去那么体面、健壮,母亲格日卓玛非常欣慰。这是她的第三个孩子。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从怀孕开始,她的心便时常处于一种莫名的圣洁和感恩的状态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清楚地感知诸佛菩萨的加持与祝福。

  卓玛出身嘉贡种姓。这是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时衍传下来的高贵种姓。她美丽聪慧,性情淡定,从小便对佛法修行有着极大的兴趣和恒心。家人聊天,她只安静地呆在一旁,微笑地看着大家说话,仿佛每句话她都听进去了,又仿佛一句她也没往心里去。平时除了持念心咒外,她的确很少开口。她从不与人争执,随时都准备着退让一步,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做法。大概很难再找到像她那样脾气温和、礼貌周到的人。

  希阿荣博尊者的父亲顿珠罗布豪爽、风趣。早年家境富裕、衣食无忧,养成他慷慨乐观的脾气。谁要是遇上难事,找他一定能得到帮助。所以,他在玉隆阔很有人缘。大伙儿喜欢他,还因为他出身于一个成就者辈出、令人尊敬的家族。

  顿珠罗布的伯父是德格江龙寺大名鼎鼎的“翻碟喇嘛”荣达仁青。这位荣达喇嘛之所以被称为“翻碟喇嘛”,是因为他在超度亡灵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寻常的能力。超度的方法很多,密法中较为殊胜的有颇瓦法。“颇瓦”为藏语音译,意思是“迁移”,指人死亡时,靠自力或他力把神识由业报的蕴身 中迁移出去,寻找投生的趣处。大圆满是即身成佛的法门,修行大圆满法获得成就的人,不修持颇瓦法同样可以死生自在。若是没有彻证大圆满,则最好通过修持颇瓦法来掌握自我迁移神识的能力,以便在修行中途意外死亡时能自在往生。普通人一般而言,很难靠自力迁移神识,死亡时便需要有修持的人,以大悲心和法力勾摄亡者神识,引导它从顶轮离开肉体。人死时,神识可以经由九窍中任何一窍离开。它离开的途径决定了死者投生的趣处。如果由顶轮离开,则能保证投生善趣或往生净土。这时,人们能看见亡者顶轮一撮头发掉落,一股热气从顶轮生起。在极罕见的例子中,如果上师法力巨大,亡者神识被强力推出时,头盖骨会碎裂。

  一次,荣达仁青应邀前往霍布绕嘉地方为一名亡者念诵颇瓦超度,正好另一位道行高深的拉柔喇嘛丹炯也在场。拉柔喇嘛想试一试荣达仁青的功力,悄悄把亡者的神识抢先迁移到一个供碟下面,将其镇住,看荣达仁青如何应对。荣达仁青在禅定中已然了知。他不动声色,继续念诵,随着他“啪的”一声低吼,亡者的神识跃然而起,把压伏其上的供碟也一起高高地抛向空中。在超度者强大的禅定力和修证力的引导下,神识直奔净土而去。拉柔喇嘛这才心悦诚服,荣达仁青的修行功夫果然了得。从此,人们为了表达对荣达喇嘛高深修证境界的钦佩和敬仰,就称他为翻碟喇嘛。

  顿珠罗布的另一位伯父,著名的成就者才旺雍仲,终身潜修极密法门。这位看上去疯疯癫癫的修行人,经常在嬉笑游玩间,随意把手印、脚印留在山川岩石上。至今在德格、白玉两县交界的阿木拉地区,仍能找到他生前留下的许多圣迹。

  在这种家庭中耳濡目染,顿珠罗布从小便厌倦世间的过患而生起强烈的出离心 ,但他没有出家,反而看上去比一般人更心平气和、心满意足地过着世俗的生活。藏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使普通在家人也有充裕的空闲时间修行,而显现上平凡的顿珠罗布,在佛法修行上却有着异于常人的经历。他先后依止过蒋阳钦哲•秋吉罗珠、才晋堪布、琼波格西、江龙活佛、喇嘛桑吉才旦等具足功德的上师。他对上师有着无伪的信心,长期以三喜依止,在上师的意传加持下获得证悟。

  上师江龙活佛圆寂前,一场运动即将开始。为了江龙寺的镇寺之宝在运动中不被毁灭,活佛秘密把一批宝物和自己的衣钵用具托付给最为信任的弟子顿珠罗布。这些宝物中包括一尊年代久远、七宝所成的释迦牟尼佛像、莲师唾液落地化成的舍利花、七世婆罗门骨肉分明的一根完整肋骨舍利等。领受师命后,顿珠罗布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护宝生涯。突击搜查和无端打骂成了他的家常便饭,然而即使在最危急、严峻的时刻,他也能靠着机智和勇敢化险为夷,使宝物得以保全。

  那时,部分幸存的古老佛像、法器及珍宝流落民间。人们用这些东西换取粮食、物品和钱财。顿珠罗布和大家一样饿肚子,却似乎从未想过用上师交给他的东西去换点什么。逐渐地,最初怀疑他手里藏有宝贝的人也开始相信他的确两手空空,因为哪会有人饿到全身浮肿还死抱住别人托付的宝贝不出手呢?

  顿珠罗布是个单纯的人,想法很简单,就是要等到上师江龙活佛转世,再把宝物还给他。终于在分别十几年之后,江龙活佛再次来到这个世界。活佛的转世灵童在江龙寺坐床时,顿珠罗布当众把无价之宝悉数交还到上师手中。他如释重负。江龙活佛为了表示感谢,请顿珠罗布挑选一件宝物,留作纪念,而他单只要了一小截七世婆罗门的舍利。知道此事的人都很佩服他品格高尚,一点不贪心。他倒不以为然,觉得换了谁都会这么做,没什么了不起。

  顿珠罗布终身潜修菩提心,不随二取贪执等恶分别念所转,稳重如山,临终前清楚地预知时至,神智不乱,安然往生。往生前第七天他病情突然加重,家人以为他就要死了。他说:“我还要等着见喇嘛其美仁增一面,所以七天之内我不会死。临近第七天时,你们可迎请卡绕堪布赤诚仁波切为我作引导。”其后几天里,他每天都清楚地告诉身边的人,他体内心脉走动及闭灭的情况。到第六日,家人按其吩咐把赤诚堪布请来。堪布看了看他的状况,对众人说:“他神智很清醒,看来短期内还不会往生。若情况有变,我自会再来。”说完就回去了。第七日,顿珠罗布对家人说:“我该走了。你们把七世婆罗门的舍利融在牛奶中给我喝。没有人引导提示也可以。”说完即以右肘触地呈狮子卧式示现圆寂,色身融入离戏法界中。

  与藏地许多隐修的瑜伽士一样,顿珠罗布终身隐藏其修证功德,只在临终时刻才向世人显露非凡的证悟成就。后来许多高僧大德听说他临终前的表现后,都唏嘘赞叹不已。

  顿珠罗布的哥哥桑地年轻时只是一位普通牧民,老实得甚至让人觉得木讷。后来他舍弃世俗杂务,跟随根本上师喇嘛桑吉才旦在宁龙神山的寂静处专心修行,彻证大圆满。后半生,他每年持守八关斋戒至少一百天,每年修一遍五加行 。晚年,身患疾病的他仍然坚持住在山洞里修行。家人为了方便照顾,极力劝说他回到家中。他不愿与家人混住,另搭了一个小帐篷,每天独自在里面修行。

  孙女蒋阳拉姆小时候常去爷爷的帐篷玩耍,他总笑着对小姑娘说:“以后我去你家,你别打我。”爷孙之间亲密的玩笑话,谁也没有在意。直到他圆寂后,家人按照藏地风俗,前往大成就者阿秋喇嘛处询问亡者的去向,得知蒋阳拉姆的儿子即是桑地转世再来时,才意识到那玩笑话原是他对自己转世的授记 。

  临终前一天,桑地预知大限将至,告诉家人说:“明天你们谁也别到我的帐篷来,我要一个人安静地待会儿。”第二天,家人听见他在帐篷里大声念诵颇瓦。次日再去看望,发现他已经圆寂,胸口在其后四天仍然保持温热。

  希阿荣博尊者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家族。出生时,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七岁的图嘎和三岁的仁青欧姆。图嘎是一个老实害羞的男孩,没有特殊的禀赋,也从来不给大人惹麻烦。欧姆文静乖巧,性情非常像母亲。

  对于这个普通牧民家诞生的二儿子,人们并没有寄予过高的期望,只求他健健康康长大就行了。尊者出生后不久,母亲抱着他去当地德高望重的大成就者才晋堪布那里求名字。才晋堪布出身于瑜伽士的家庭,父母双双获得虹身成就。他学识渊博,证悟非凡。堪布在认真观察缘起后,说道:“这个孩子种姓高贵,与众不同,宿习智慧深厚,将来必定成为弘法利生的大德。就叫他希阿荣博吧。”他还特别打了一个吉祥结,戴在孩子脖子上,保佑他健康成长。

  “希阿荣博”,才晋堪布所起的这个名字与尊者日后成就的事业非常吻合。在藏语中,“希阿”意为智慧,“荣博”意为普贤,“希阿荣博”的意思就是用智慧启迪处于蒙昧黑暗中的心灵,用自利利他的方式利益一切有情。


{返回 喜乐的曼达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喜乐的曼达拉 家乡(二)
下一篇:喜乐的曼达拉 开篇
 喜乐的曼达拉 堪布(五)
 喜乐的曼达拉 弘法(一)
 喜乐的曼达拉 前行(六)
 喜乐的曼达拉 家乡(二)
 喜乐的曼达拉 弘法(六)
 喜乐的曼达拉 喇荣(二)
 喜乐的曼达拉 弘法(七)
 喜乐的曼达拉 前行(一)
 喜乐的曼达拉 家乡(三)
 喜乐的曼达拉 家乡(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八、岁计[栏目:佛教丛林观]
 上坐要想什主题?[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悟而未证生死不了[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本尊法修持[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当代佛门人物 十二、岁月悠悠六十年[栏目:当代佛门人物]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