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路
 
{返回 菩提洲·佛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45

心路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
顶礼大恩上师希阿荣博上师!
 
    上了中学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哲学,为什么自己也说不清,大概是喜欢哲学对世界的思辨吧。写到这儿想起最近看的一段话:喜欢哲学的女人,也许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想从哲学求进一步的训练;也许有一颗痛苦的灵魂,想从哲学找解脱的出路。可惜的是,在多数情形下,学了哲学,头脑变得复杂、抽象也就是不聪明了;灵魂愈加深刻、绝望也就是更痛苦了。看到一个聪慧的女子陷入概念思辨的迷宫,说着费解的话,不免心酸。看到一个可爱的女子登上形而上学的悬崖,对着深渊落泪,不禁心疼。坏的哲学使人枯燥,好的哲学使人痛苦,两者都损害女性的美。所谓哲学是不是损害女性美我不知道,但是,我所接触的哲学确实使人痛苦,现在回忆起来,真是一边唱着思想跃出了尘世的喧嚣,清新的晨曦将在茫茫的意识中呈现;一边感受着在深远意境的深处,始终有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命题,像一道深红色的云霞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哲学意义上的理解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讲,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如同一个永不消散的魅惑,茫然的精神无所寄托,莫名的痛苦无以言状,正如萧红所说:“说不出来的痛苦最痛苦。”在无垠的宇宙中,生命真的是没有观众的舞蹈吗?我思索,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
 
    1989年春天,我最亲的亲人——母亲生病了,母亲患的是不治之症,发现时已是晚期,医生说她最多再活一年,少则半年。我和丈夫能做的就是,除了带母亲四处求医,选择相对好的医院、医生和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外,就是自知道母亲生病那天起,我和丈夫轮流地陪着她,依偎在她身边,让她尽情享受亲情的温暖,因为母亲只有我这一个孩子,只要有我们在身边她就快乐。母亲是位坚强又极具爱心的人,病魔从没让她沮丧过,在生病的那段日子,仍要求做她力所能及的家务,就是在生命最后的几天里,她无力地躺在医院的白床上,仍欣赏着窗外觅食的小鸟,喃喃地对我说:小动物也是条命啊,还没有你的时候,不知是哪儿来的一只母猫,生了一窝小猫就死了,小猫的眼睛还没睁开,眼看就要饿死了,我实在看不下去,就拿眼药瓶装上牛奶一点点喂它们,结果有一只太弱没有活,其它都长大了,就是身上的毛不太好看,可能是用手拿他们喂奶拿的,小猫身上有些毛长不出来了,秃了吧唧的,母亲说着看看父亲的秃头顶,忍不住笑了。母亲去世了,正像医生说的,自得病到去世,她坚持了一年零三个月,她是带着对我拳拳不舍的爱,坚持了最长的时间,母亲早就说过,我才不怕死呢,就是舍不下你。挚爱着我的母亲走了,舍不下我的母亲还是舍下我走了。很长时间里我不能接受这个已经成为事实的事实,心里反复唱着那首哀婉的歌“但是幸福不长久,欢乐变成忧愁……”任失去亲人的痛苦折磨着自己。当时,没有佛法概念的我,不知道世事本无常的道理。在痛苦的折磨中,又开始了迷宫似的思索:一个曾经那么华美的生命,就这么永远消失了?生命真的是一束灼丽的焰火,那喷泉似的华丽色彩,在一个纵情而夺人魂魄的奔放之后,便永久消失在夜空的冷漠中了吗?瞬间即逝的生命过程,真的不能在无限的背影中找到坚实的基点吗?在精神的疲倦中我堕入更痛苦的深渊。
 
    寻 找
 
    1997年末,一位并不很熟悉的朋友找到我,说他有一些很好的礼品可以送朋友,问我要不要,我说:好啊!看看。结果他送来的是为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而印制的金箔挂历,印刷设计精美而庄严,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不仅自己留下,还推荐给了很多的朋友。在这位朋友的礼品中还有图文并茂的《普陀山佛教纪念邮票册》、设计精美的《微雕金刚经》等等,因为向朋友介绍礼品时要了解礼品蕴含的意义,由此我翻阅了相关的佛教书籍,其结果是自己一下子被佛教理论所吸引,我心悦诚服地发现,无论是否相信佛教,都不得不承认佛教在世间存在的事实,佛陀关于人生解脱的方法,延续了几千年,被历代的践行者们认为是切实可行的,实际上是,无论你信与不信佛教,都能在其中找到精神的契合处。虽然在精神上深深地被佛教理论所征服,但是,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毕竟是一个科学发达时代的产物,似乎不能只满足于“是什么”,还需要知道“为什么”,这是时代的探索与学习精神的烙印。
 
    为了解决思想中的“为什么”,同时也是工作需要,我又开始了心理学的学习。两年的学习下来,专业知识增加了一些,还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但是,自己渴望找到的答案,心理学领域似乎也没有完全解答,当时的感觉是:心理学作为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就像是自己坐在椅子上,又想自己把椅子举起来,终不能实现。倒是心理学家荣格晚年为《西藏度亡经》这部经文在西方发表写前言的事实,刺激了我,我的目光转向了西藏。
 
     一个偶然的机会,成就了我想去西藏看看的心愿,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踏上了这片令人向往的土地,当飞机降落在西藏拉萨贡嘎机场时,心情激动得好一阵子说不出话来,眼眶里莫名其妙地含着盈盈的泪,可能是多年的精神向往,寻找理想的家园,终于在这世界屋脊上,在这蓝天白云间找到了灵感。现在想起来,自己应该是相当的幸运了。当时还没有皈依的我,去西藏的使命竟是在大昭寺--这座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昂然屹立了1350多年的神圣殿堂中,举办一场“跨越世界净土,为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虽然当时的活动只是旅游意义上的,但是,大昭寺慈悲的喇嘛,一切活动都是按照宗教仪轨安排的,我们一行人为大昭寺捐了几十万善款;点燃了5000盏酥油灯;为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贴了金,并被允许俯身在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上顶礼,当时,并没有宗教概念的我,在顶礼“觉沃”佛时发出那么虔诚而强烈的祈愿,顶礼的瞬间心灵是那么强烈的振颤,仿佛是经历了千年万年的守望,终于见到失散的亲人一样,现在想想这大概就是缘吧。
 
    第一次西藏之行,很快就结束了。没有拍太多的照片,我眼中的西藏是自然自在的西藏,用自然平和的心态审视藏民族的个性美,似乎更能亲近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和理解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心中的西藏却是另有一番意义:在很多人眼中,西藏是个神秘的地方,它的神秘也许就在于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几乎是一脉相承的。在这块净土(净土是心中的净土,不是眼中的净土)上,很多人找到了寄托、找到了希望、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归宿,我想,我大概就是其中之一吧。心灵仿佛打开了一扇窗,终于找到了光明和依靠。
 
    西藏之行作为珍藏版留在记忆中。一种真实的情感渐渐升起,以众生苦为苦、以众生乐为乐,心灵获得不曾有过的片刻安宁。
 
    2006年4月,一个偶然的缘分,一位年轻的出家师父到我办公室做客,他为我带来了“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的光盘,几个小时的叙谈,最后他说:你不要过多地思考了,你应该开始实修。我的心为这句话怒放,我当即下决心:也好,任何事情总要有个开始,那么,从现在起,我就开始我的实修阶段吧。
 
    我再一次审视自己的心,我看见自己是那么的认真。一向审慎的我觉得,我一定要拜一位我心仪的、有修为、有证悟与我有缘的上师为师。
 
    路漫漫其修远,我不知道我求索的路有多长多远,作为“旅人”,我又出发了……
 
    皈 依
 
    2006年8月,我第二次出发去了藏区。我由一名同伴带着,路线、行程几乎全然不知。出发后第三天的傍晚,我和同伴包了一辆小面包车颠簸前进,车况实在是不太好,连玻璃窗都不能关上,冷风和雨点一个劲儿地往脸上打,心不由得收得紧紧的。突然,同伴大喊:看!扎西持林!希阿荣博师父的闭关房!那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赶紧伸头望去:一片紫红色的建筑群,整齐排列,更抢人眼球的是建筑后面大半个山腰的经幡,好壮观啊!我禁不住喊出来:太漂亮!太有气势了!真像一道气势磅礴的彩虹!我恨不得马上下车,过去看看。但是同伴告诉我,我们要先赶往马尼干戈,去接两个被困在那里的同伴。
 
    我们走进扎西持林时,已是隔天的中午,拖着大小行李,眼睛却离不开那满山的五色经幡,愈走愈近,舞动的经幡像是在召唤,心仿佛融进那彩虹。在扎西持林住下了,不头晕也不头痛,但是,却一夜无眠,估计是激动的心,一时半会儿还难以平静。天刚蒙蒙亮就起来了,一眼看见窗外的神山,来了精神一骨碌爬起来,想到外面看风景,门还没开,索性从窗户跨了出去。远处一团红色在移动,定睛一看,是一位手里提着壶起得比我更早的出家人,心里正在想:是哪位呢,昨天见过的吗……就听见声音远远地传来:你好……,好一会儿走近了才见他明亮的眸子和纯朴的笑脸:是一个我昨天似乎没有见过的出家人。望着他的背影我想:这大概就是距离吧,当我还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他已经向我这个陌生人问好了,在他们心里认识不认识似乎不重要。在扎西持林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触动,每时每刻的感动,假如你有心,时时事事都可以观照自性。
 
    大堪布好像很忙,偶尔才见到他老人家的身影。我们到的第三天,是个很放松的日子,说是堪布给大家放假,草地上支起了大帐篷,师傅和弟子们一起欢笑。
 
    你听到过花开的声音吗?
    在扎西持林我听到过。
    有这样一朵朵花,
    一朵朵盛开的心花
    他们是那么纯真、美丽。
    在扎西持林绿茵茵的草地上
    请你用心静静地倾听,
    花开的声音是那么清纯轻柔,
    率直优美,
    这声音总会在不经意间
    触动你心房柔嫩的那一角。
    这是一朵朵心花,
    一朵朵盛开的心花
 
    在扎西持林留住了三天,离去的前一天,我终于皈依了希阿荣博堪布。皈依仪式上,我虔诚地跪在上师的面前,用心倾听着上师对我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在上师慈爱的目光、柔和的语调调服下,我真诚地重复着心中的誓愿,不悔不变。那一刻,我将自己珍藏已久的心献给了佛陀……
 
    师 恩
 
    在希阿荣博师父的闭关房仅住了三天,与师父的接触更是以小时计算。但是,回到家里,心却留在了师父的闭关房。师父的教诲时时在耳边:你其它的书现在暂时不看,师傅特别强调“现在暂时”四个字,先看《普贤上师言教》,最好能看十遍,看来师傅知道我根性顽劣,问题庞杂,为避免我把自己搞乱,师傅让我心无旁骛,一门深入。对于修加行师傅对质量、数量都提出更高更严的具体要求,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位关心弟子慧命、一眼就可以洞察弟子毫末的师父啊,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幸运,值遇了这样珍宝般的大善知识。(谦虚的上师只让弟子称他老人家为堪布)。按照师父的修习要求,认真地做课业,我发现自己的心安静了许多,对问题的理解也比以前豁然了许多,真所谓“天涯飞鸿在,迥然银汉横”。
 
     生命是一个很复杂的历程,我们穷尽一生,最想达到的目标就是解脱。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是因为我们生命有烦恼,我们想超越,所以来学习。
 
    让我们借助佛陀所揭示的修行体系,追随着真实无伪的上师,把我们一生的闻、思、修融在一起,每天、每时、每刻观照自心,与佛陀的理论相对照,用心学习揣摩,指导自己的一思、一念、一行。最后,让我们达到无悔的一生。
 
    弟子: 希阿拉姆


{返回 菩提洲·佛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净土净
下一篇:我的香巴拉
 心灵觉醒之旅——放生记忆
 法雨
 一位出家的母亲给儿子的信
 骂来的善缘
 回溯
 念师恩
 花开的声音
 皈依
 回归
 此生有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诸法性相,皆如幻化[栏目:慧光法师]
 念诵和念诵是不同的[栏目:济群法师]
 第七章 发现甚深伏藏和首次传法[栏目:白玛邓灯尊者]
 XVII. 如何推进到内观 How to Proceed to Vipassanā[栏目:安那般那手册]
 第二十九讲 依佛说唯识义,为唯识宗鸣冤[栏目:法宝论·明贤法师]
 目前台湾的情况,是不是台湾人民的共业?[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第三章:修行四十种业处的方法 第二节:十不净[栏目:清净道论导读]
 何为明心见性?[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法空恩师讲《广论》40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黄金是毒蛇[栏目:经济]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