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没有见到实相就是轮回
 
{返回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85

  所现外境和能知之意识外无法安立一个轮回,也无法安立一个涅槃。见到外境和意识的实相为涅槃,没有见到实相就是轮回。

  如果把喇嘛仁波切在文革时期关进学习改造室受种种折磨的事情当成故事,就会因感情而对喇嘛仁波切产生贪心,对当时的汉军生起嗔心,并且可能还会有报复的心理。修行是为了对治贪嗔痴,若产生这样的心理,是与法不相应。喇嘛仁波切认识到遭遇任何外境,都是前世业力的显现,都是自心显现,应该调伏自心。

  本师释迦牟尼佛云:“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并没有说“只净身语、不净其意、是诸佛教”。自心是最重要的,修行关键在于自心。

  喇嘛仁波切至始至终地依止上师,把自己的身语意供养给上师,并立下誓言:即使失去生命都会承侍上师,会对上师的教言如是奉行。

  此岸是轮回,彼岸是涅槃,到达彼岸得到涅槃之果位,需要修学六度。因此哪怕只是听闻一句法,也要具备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四想”不是把上师当做穿白大褂的医生,把法当做一瓶药等想法,如理如法地去依教奉行,才是真正具备四想。

  依止上师需要长时间依止,三门供养给上师,并非和上师结个缘就可以了。喇嘛仁波切依止昌根阿瑞仁波切的四十四年当中,身影未离般依止上师。长时间依止上师能得到很多殊胜的窍诀,依教奉行以后会消除修行路上的歧途、颠倒和违缘。

  对治傲慢心的方法是经常处于低劣之位,面对任何人,心存恭敬之心。

  身为僧众,相续中应该生起利他之心,如理如法依教奉行。经常要问问自己是不是这样深思并依教奉行了。每次闻法时要认认真真地闻,思要认认真真地去修,修法时要认认真真地去做,身语意要与佛法相应。就算有些人没有能力弘法利生,也不应该亵渎佛法而出卖僧众。

  有些人认为自已是修行者,自以为不应该起妄念,不应该起烦恼,不应该迷惑。闭着眼睛强迫压制自已在无念当中,最后导致精神不正常。这是内收的过失所造成。玛吉拉准说,应该“不紧亦不松,彼具见之要。”

  有些人认为自己是修行者,一直强制自己在房中不外出,不参加转山、念诵、顶礼等善法。这样的行为会有内收的过患。

  一切都是无常的。上师是无常的,自己也是无常的。如果对法没有希求之心,听闻再多的法也没有任何意义,遇到再殊胜窍诀也无法实修。

  仅仅自认为是修行者,或被别人称呼为修行者,都不一定是真正的修行者。有些人抛弃家乡奔赴异地,并断除对怨敌的嗔心和亲友的贪心,这才是修行者。

  现在是佛法衰败时期,与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兴盛无法相比。作为僧众,应生起弘法利生的自信和勇气。

  修行者没有证得佛果前也可以在修行道路上利益众生。若自己身语意与佛法相应,就是在弘法利生。但如果修行者身语意与佛法相违,令见者丧失对佛法的信心而不去追求究竟安乐,就是在毁灭佛教的根本,毁灭众生安乐的根本。


{返回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发清净之愿
下一篇:捷径之道光明大圆满法
 长期熏修
 虫子叮咬你的时候
 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区别
 生起欢喜心并如理修行
 依靠禅修生起真实的力量
 贪心炽盛
 对治傲慢心
 应该把上师的教言铭记于心
 时时观察自己刹那变化的心
 三种传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九十五、婴儿哭闹的由来[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锄草斩蛇[栏目:禅话禅画]
 禅修问答[栏目:林崇安教授]
 “茶禅一体”的文化境界(赵长华)[栏目:禅茶文化]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五 宗旨不同门[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西方确指》刻定期限,持咒礼忏[栏目:大安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十三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随顺众生,慈悲喜舍[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享福是没有福的人(圣严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C 三、周那问见经[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