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的人觉得只能依止一位上师,内心有时会排斥听闻其他具德上师的教言,这样对吗?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50

  有的人觉得只能依止一位上师,内心有时会排斥听闻其他具德上师的教言,这样对吗?

  当信心不具有的前提下,先不要去依止其他的导师,但也不要排斥,不要产生不好的一些念头。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之时为阿难及一切信众授记:“我于未来世,幻化善知识,利益汝等众。”一切善知识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无论是否依止,都要以平等心来对待。比如显宗的信众,当你观想阿弥陀佛的时候,阿弥陀佛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密宗的信众,当你在观修金刚萨埵、莲花生大师的时候,金刚萨埵、莲花生大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我们平常在修上师瑜伽导修期间,上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我们应该以这样的信心和平等心观待一切上师和本尊。

  但仅仅凭我今天宣说的这几句话就能做到平等,也不现实。过一段时间,如果各种条件成熟,我会讲解《圣者言教》。这是昌珠晋美多阿丹增尊者在学习龙萨派《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时所记的笔记。这部教言既含摄理论,又引导实修;既是加行,又是正行。若能圆满通达,从总体角度而言,你的疑问可能就不多了。

  《圣者言教》在依止上师部分,从教证、理证、窍诀等多方面详细宣说上师即佛的理趣,这些理论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仅凭阅读几篇短短的开示,听闻几个小时的佛法,对于深入理解、掌握佛法甚深法义、增上信心、平等心可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虽然我在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身边依止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相对你们而言,我听闻过很多法,但至今我仍然觉得自己听闻的法太少了。所以你们若有条件,应该争取多听闻一些教言,哪怕每天听懂一句,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之所以会产生很多很多疑问的原因就是没有系统听闻完整教言之故。为了加深对法的理解和领悟,圆满通达一切,我们需要长时间依止善知识,长时间闻思、长时间修学佛法。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就佛果观一切清净是否说明众生也已成佛?
下一篇:如果站在护持上师信心的立场之上而造成道友之间的矛盾,是否有过失?
 何谓精进修行?
 何谓佛教最高境界?
 初学者尚未证悟觉性,如何在禅修中初步呈现明分?
 修行有相止时,眼前所观的上师皈依境消失,请问这是否意味着进入无相止?..
 对成熟口诀法的误解
 未及时回向之行持有何过失?
 大恩上师讲授的“皈依戒”与我们以往闻思“三皈依”教法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意念造作非禅定的究竟境界,但是修持有相定时,需要起心动念,站在次第修行..
 我们所依止的上师(善知识)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功德?
 内心太沉昏沉,怎么办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度佛教真理观略论[栏目:方立天教授]
 中道佛性[栏目:月悟法师]
 修行最忌讳的浮躁[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历代三宝纪卷第七(译经东晋)(费长房)[栏目: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一○七二)[栏目:杂阿含经]
 第十册 宗教概说 第十九课 宗教祈祷的意义[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册]
 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四章 善巧运用 一、何谓善巧运用[栏目: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戒律vs.解脱自在[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四九九)[栏目:杂阿含经]
 修净土法临终往生以后可以成佛,那么在现世能为众生做什么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