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心基础
 
{返回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59
   没有以“四厌离”(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作为基础而修心,仍然会堕落。

   无始以来,凡夫的心一直随外境漂泊。如今趣入佛门,若不返观自心,同样还会漂泊,故当以正知正念摄持。

   修行者应于心中立下今生解脱之重誓,恒观自心,精进修法。

   大恩上师喇嘛阿秋仁波切教言:“珍宝人身因修善所得。得人身后应深信因果,不放逸。”

   大恩上师喇嘛阿秋仁波切从来没有分别过阿瑞仁波切是上师、普贤王如来是佛,他老人家并不认为上师是上师佛是佛,而是从来就认定上师即是佛,没有一点区别。

   大恩上师喇嘛阿秋仁波切在没钱时不会想要去找钱,在拥有很多财物亦没有贪执。得到供养的钱财基本都用于寺院建设和供僧了。

   得到人身,不要自称是大圆满修行人,自诩为见解很高,而应细细抉择,深信因果。

   得到珍宝人身,遇到殊胜的法和上师、窍诀,但是不立重誓,自心仍会跟随外境——色、声、香、味而飘泊。 8

   一定要用正知正念来摄受一切妄念。

   得到人身,却不反观自心、不保持正念,是没有用的。

   今生得到如此珍宝人身,遇到殊胜上师和法,都是前世修善而得到的,并非无缘无故凭空而降。因此,不能浪费珍宝人身,应精进修法,才能得到究竟解脱。

   我们作为佛弟子,首先应当了知因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因此发心不仅是令自己、也令一切众生获得长远的自在和快乐,这样做才能算是真正的佛弟子。

   佛弟子思维生命的目的不是为了今生的吃穿享受。真正的佛弟子思维生命的目的应该是长远的自在。

   恒时祈祷上师是唯一最殊胜的窍诀。

{返回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具器弟子
 愿菩提心的自他平等
 令心入法——必须具足四厌离心
 发心
 上师的大悲加持融入自相续
 九宝至尊之本体
 依靠禅修生起真实的力量
 传讲佛法 如理奉行
 捷径之道光明大圆满法
 保管好自心
 意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空恩师讲《广论》56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序分B 作颂因由[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识苦能忍,成无上道[栏目:禅林衲子心]
 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 Chapter 8 Buddhist Morality and Pra..[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放生救物愈疾[栏目:放生病愈]
 鹦鹉化渡安息国[栏目:圣像灵异篇]
 有人说老人不能过得奢侈,否则会消福,那我把钱给奶奶让她去享受,岂不是害了她?但在我这方面是想尽孝道,..[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