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心基础
 
{返回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59
   没有以“四厌离”(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作为基础而修心,仍然会堕落。

   无始以来,凡夫的心一直随外境漂泊。如今趣入佛门,若不返观自心,同样还会漂泊,故当以正知正念摄持。

   修行者应于心中立下今生解脱之重誓,恒观自心,精进修法。

   大恩上师喇嘛阿秋仁波切教言:“珍宝人身因修善所得。得人身后应深信因果,不放逸。”

   大恩上师喇嘛阿秋仁波切从来没有分别过阿瑞仁波切是上师、普贤王如来是佛,他老人家并不认为上师是上师佛是佛,而是从来就认定上师即是佛,没有一点区别。

   大恩上师喇嘛阿秋仁波切在没钱时不会想要去找钱,在拥有很多财物亦没有贪执。得到供养的钱财基本都用于寺院建设和供僧了。

   得到人身,不要自称是大圆满修行人,自诩为见解很高,而应细细抉择,深信因果。

   得到珍宝人身,遇到殊胜的法和上师、窍诀,但是不立重誓,自心仍会跟随外境——色、声、香、味而飘泊。 8

   一定要用正知正念来摄受一切妄念。

   得到人身,却不反观自心、不保持正念,是没有用的。

   今生得到如此珍宝人身,遇到殊胜上师和法,都是前世修善而得到的,并非无缘无故凭空而降。因此,不能浪费珍宝人身,应精进修法,才能得到究竟解脱。

   我们作为佛弟子,首先应当了知因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因此发心不仅是令自己、也令一切众生获得长远的自在和快乐,这样做才能算是真正的佛弟子。

   佛弟子思维生命的目的不是为了今生的吃穿享受。真正的佛弟子思维生命的目的应该是长远的自在。

   恒时祈祷上师是唯一最殊胜的窍诀。

{返回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具器弟子
 发心
 九宝至尊之本体
 悲心慈心
 修行是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过程
 护持佛法
 心离正法
 认识三宝的殊胜之处
 利生事业
 有毒的容器
 稀有之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前行讲记 第二十一讲 前行备忘录-结行回向殊胜[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病态社会心理的医治[栏目: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30 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栏目:本性法师]
 十一面千手观音[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唤醒和谐自觉 提升心灵素质——和谐,人间佛教的当代实践课题[栏目:觉真法师]
 宠辱不惊閒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淡风清[栏目: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凡圣两忘[栏目:禅话禅画]
 死水不藏龙[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学佛的人该如何面对单位里的竞争、升迁?[栏目:法清法师·问答集]
 为什么不能妄说胜境界?[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