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8、成就正觉的时间问题
 
{返回 徐恒志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29
  8、成就正觉的时间问题   在佛法上对于成就正觉的时间问题,根据自始至终有系统的说法,须经三阿僧祇劫,这譬如读书由小学、中学而大学,必经一定的时间和程序,不能越级超登。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位次,为第一阿僧祇劫;从初地至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劫;从八地以后为第三阿僧祇劫(依别教位次)。   所谓阿僧祇,意译为无央数,正是说时劫的久远,我们就自性上烦恼垢污所积的深厚来说,当然必须有相当修治的时间,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过是就一般教义普遍性的说法,实际上,佛法并没有一定的时间相,要看各人执著深浅、学法因缘和主观努力的不同,来决定其成就的迟速;而且学佛一事,原不能只就今生一个时期来论断,所以不要作一般情见上的呆板执定。象密宗对这三劫,就不取其时间的意义,而是配合于粗、细、微细的三种妄执。根据密宗教义,那些夙植深厚、上根利智的人,由于用自宗不共的异胜方便,得三密他力的加持,现行又能苦到精纯,这样,在一生中修完一切学程,顿断三种妄执,即身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并非完全不可能,正象有些学校读完一定的学分,即得结业,而不限定其时间。(应当指出,既说“夙植深厚”,可见过去也曾修学,仍有积渐成顿的意义。)此外,密宗有三种即身成佛的说法:一、理具的即身成佛,就是说明我们的身心,本是大日、金刚两部的本体,换句话说,除我们现前肉身之外,更没有本觉的体性,这正相当于台宗“六即”中的理即佛;二、加持的即身成佛,就是我们本具的自性功能,与觉者三密的加持力相应,互相融会贯通,便能即身表现觉者超然的动作,显示本尊所具的德相,这大略相当于六即中的相似即佛;三、显得的即身成佛,就是由于自身成就三密妙行,而能显发本具的万德,圆成自性的实相,这便相当于“六即”中的分证和究竟即佛,所以密宗“即身成佛”的意义,正与台宗“即佛”的圆义,有其共通的地方。   此外,禅宗又有“见性成佛”的说法,由于宗下是圆顿教,直截根源,先破无明,而粗垢也随之脱落,所谓一断一切断,本来没有位次,也不取时间相;且见性之后,一切便易于为力,所以见性时,就是成佛时。《华严经》说:“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正是圆顿的教相。不过就事修上来说,同一明心见性,而有透破初关、重关、末关的不同,这三关正是除粗惑、细惑、微细惑的各阶段。   至于净土法门,以生佛感应,如磁石吸铁的力量,使即生往生为目的。一得往生,由于境缘殊胜,就可由一位不退而圆证三不退,由一同居土而横超上三土,一生便得成就,中途并无留碍,这正是净土法门的殊胜和圆满!   总结以上论述,禅密诸宗所说,是不取时间相,先后不二,有力承当,视为当然,正是“六而常即”;而一般教义,则是示修证的宏轨,又是“即而常六”,理事不二,本来圆通。我们正不必偏执一面,怀疑莫决,但事耕耘,不问收获,虚空有尽,我愿无穷,百福庄严,自致成佛,实是我们实践佛法的正确方向!   (选自《学佛是怎么一回事》)

{返回 徐恒志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9、书信答疑
下一篇: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7、阶段和位次
 《思益梵天所问经·对照译白》序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12、纪念徐恒志金刚阿阇黎示寂三周年法会纪..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9、书信答疑..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九、心密三代祖师略传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二、更好地为觉悟事业服务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1、徐恒志阿阇黎略传
 徐恒志居士佛学文萃 涵芬集 本书内容提要 徐恒志居士简介 目录 序..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三、谈谈净土念佛法门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八、《楞严八十分义》序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汇编 8、成就正觉的时间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四四)[栏目:杂阿含经]
 一无所求[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相应52经 住过了雨季安居经[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无量义经略解 十功德品第三[栏目:智谕法师]
 华严六科 华严禅行法[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相应36经 生起经[栏目:相应部 14.界相应]
 07-061慈悲的导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三八○)[栏目:杂阿含经]
 略论三性[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空性[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