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发心 四、四无量心
 
{返回 太桥旦曾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90

  四、四无量心

  愿一切有情具乐及乐因;愿一切有情离苦及苦因;
愿一切有情不离无苦之妙乐;愿一切有情远离亲疏爱憎,常住大平等舍。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叫“四无量心”。实修有实修的次第,念诵也有念诵的步骤,慈、悲、喜、舍也有它的顺序。但由于每个人的根器、因缘不一样,所以有些人从慈心开始修持,一直到能做到“舍”心的境界;有些人从“舍”心开始修持,然后慢慢达到慈、悲、喜的成就。

  那么,什么叫做慈心呢?

  当我们看到众生非常快乐,没有痛苦的时候,我们在心里希望一切众生能够永远保持这快乐,希望他的快乐长久或者永恒,不仅愿他们具备快乐,还愿他们具备快乐之因,这样一种心态叫做“慈无量”心。巴楚仁波切曾经说:“慈无量就像雌鸟养育小鸟一样。即雌鸟养育小鸟时,首先建造一个柔软舒适的窝,然后用羽翼覆盖,给予温暖。在小鸟能飞翔之前,都是以轻柔的举止抚育小鸟。同样,我们也应当以身、语、意慈爱地对待三界的一切众生”。修习慈心的功德是难以计量的。《月灯经》云:

  于亿万刹土,广兴无量供,
供养最胜土,比慈心功德,万分难及一。

  修习慈心的人,在没有证得菩提以前会获得八种利益。《宝曼论》中说:

  天人多以慈心向,时时并为作佑护,
  心常安逸快乐多,毒药武器难加害,
  无需动苦诸事成,能生梵天之世界,
  纵然未能得解脱,慈心能获此八利。

  什么叫做悲心呢?

  当我们看到一个众生受苦受难的时候,我们心里希望一切众生都能离开这个痛苦,不仅仅愿有情离苦,还愿他们离苦因,这样的一种心态叫做“悲无量”心。悲心的对境是感受痛苦的众生,当你看到痛苦的景象时才能生起悲心。所以慈心和悲心的对境是完全不一样的,心态上也稍有差别。慈心是愿众生获得快乐,悲心是愿众生远离苦痛。

  我觉得从悲心开始修比较容易一些。因为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很快乐的时候,心里希望他的快乐能够恒久的心态比较难以做到。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痛苦,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很希望他离开这个痛苦,这样的同情心是比较容易生起的,所以还是首先修悲心比较容易一些。悲心修好后,慈心、喜心、舍心自然就会生起,因为这四种心息息相关。修持大悲心的功德,等于修持一切万法的功德。佛陀在《摄正法经》中说:

  欲获得佛果,学多法不成,
  唯当学一法,何为学一法?
  此乃大悲心,何人具大悲,
  彼获诸佛法,了如指掌矣。”

  什么叫做喜心呢?

  当我们看到众生快乐的时候,希望一切众生不但不离开所具有的这种快乐,并希望众生的快乐和幸福更加增长,更加长久的想法,称之为是“喜无量”。这比“慈无量”的境界更高、更胜一些。如某人在佛法上达到很高的境界,或是好的功德产生的时候我们特别的高兴,这也是喜心。

  什么叫做舍心呢?

  看到亲人时不起贪执心,看到仇人时也不生嗔恨心,亲人和仇人没有任何分别,能够达到一个平等的境界,这就是“舍无量”。
有些经典或一些高僧大德们也曾经说过,首先修舍心会比较容易一些。巴楚仁波切说:“舍无量”应当是如仙人布施一样。譬如,仙人们宴请宾客时,对于高贵卑贱、强大弱小、贤善恶劣、高、中、低等的一切人都无有差别而进行布施。同样,我们应当对遍布虚空界的一切众生——大悲心的对境平等相待,在没有生起这样的定解之前应反复修心”。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这四种“心”不同的地方是什么,知道四无量心的功德有多大,然后慢慢让自己做到。

  然而四无量心不仅仅只是在一两个人身上生起的。比如在父母身上生起的慈心,或在自己孩子身上生起的慈心,这并不难做到,这并不是四无量心中所讲的慈心。无量的意思是指不仅仅是在一两个人的身上生起的,而是在很多的众生身上生起,才谈得上是无量。普贤行愿品中说:

  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
  我愿究竟恒无尽。

  这就是慈心无量、悲心无量、喜心无量、舍心无量。修持四无量心具有四种功德:

  一、今世会获得安乐
  二、福报增长到无限
  三、对菩提佛果意志坚固
  四、为了众生而能够承受轮回的苦海


{返回 太桥旦曾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发心 五、修持菩提心的方法
下一篇:《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发心 三、菩提心的功德
 学佛时只要精进的念咒、念经就可以呢?数量重要还是质量重要呢?
 浅谈佛法的珍贵
 修持菩提心的方法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皈依 三、三宝的意义
 生活中如何修行佛法
 修持菩提心之重要性
 女众弟子如何以正确的心态依止上师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智慧的去生活 七、水德
 经常可以看到法本里有任运圆满,任运指的是什么呢?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发心 三、菩提心的功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戒律学 第四章 历代政府对佛教的规范 第一节 中国固有法制之特色[栏目:佛教戒律学]
 不动佛心咒之功德(麦彭仁波切)[栏目:不动佛·文集]
 手炉[栏目:佛教常用器物]
 念佛应念六字还是四字?[栏目:大安法师]
 本书所集诸师传承系统表[栏目:禅门骊珠集]
 本人曾经在一次入定中,见到许多水不停的向上流动,请问这代表什么意思?[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三九○ 我有鸟本生谭[栏目:第六篇]
 佛教不要组政党[栏目:太虚法师]
 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栏目:是肉七分毒]
 第三十八回 严居士建造白衣庵 刘贤妇割股疗姑疾[栏目:观世音菩萨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