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四课 示厨(明·紫柏)
 
{返回 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11

  

  第十四课 示厨(明·紫柏)
 

  佛言:凡三宝之地,办造饮食供养佛、法、僧之所,谓之香积厨。故办造饮食者,三德不解,六味不辨,兼自己身、口、意三业不净,则办食之所不名香积厨,谓之秽积厨矣。
  
  何谓三德?清净、柔软、如法是。何谓六味?淡、咸、辛、酸、甘、苦是。盖奉佛供僧之食,若不精洁,荤秽不拣,便失清净德;若不精细甘和,稍有粗涩,便失柔软德;若不随时措办,制造得宜,忽略纵情,兼未供流涎,便失如法德。又三德若无六味调和,亦不成就。盖淡味为诸味之体;咸味其性润,能滋于肌肤,故味之调者,必以盐为首;辛味其性热,能暖脏腑之寒,故味之辣者为辛;酸味其性凉,能解诸味之毒,故味之酢者为酸;甘味其性和,能和脾胃,故味甜者为甘;苦味其性冷,能解腑脏之热,故味啬者为苦。
  
  汝等即三德六味谛审观察,了知德之所以然,与味之所以然之说,加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之心,率领六根四肢,勤勇善巧,办造饮食,奉佛供僧,此人功德,假使以满虚空七宝布施,无量劫不生疲厌悭吝之心,与相较量,其功德亦万不及一。
  
  何以故?三德无阙,六味无失,此等饮食,若触佛鼻,若入僧口,如嗅旃檀,如饮甘露,五内调和,百毛畅悦,身适心安,显资色力,冥资心力。色力得资,则身康健;心力得资,则神无扰。身康健,则进道有资;神无扰,则观智易成。凡饮食不如法,则身多病,心多扰。身心既病且扰,而能精进开悟者,无有是处。
  
  即此观之,修行人之性命,实系于厨中人之手,故厨中人三德不辨,六味不精,谓之牛头阿旁,杀人无外。如三德辨,六味精,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之心,率领六根四肢,如法办造饮食,奉佛供僧者,谓之大慈悲菩萨,故曰:「三千诸佛皆出在厨中。」
  
  又为常住悭吝,不尊贤敬贵,当来得饿鬼报;为常住破费,不察来处艰难,当来得贫乏报。又办造饮食,六根不谨,九窍放肆,四肢不净,当来得粪蛆臭虫报。
  
  如上所述,皆如来所言,若闻若见,当生惭媿。遵而行之,愚痴必破,般若必开,众罪必消,万福必集,现在身心安隐,当来得无上道,登菩萨位,佛言无诳,厨中佛子,当体佛心,出苦有分在。
 

 


{返回 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五课 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下一篇: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三课 缁门崇行录(选录)(明·袾宏)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九课 是非歌(宋·汾阳无德)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七课 词选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九课 座右铭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五课 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七课 宝王三昧论(明.妙叶)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一课 慈航法师遗偈(慈航)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一课 西斋净土诗(选录)(元·梵琦楚石)..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八课 赞僧诗(清·顺治)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八课 佛寺联语(选录) 下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四课 文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上中前的人生[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如果遇到不好的邻居,经常抹黑、八卦、口舌等污名话语,该如何比较好?[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要供养无心道人[栏目:宣化上人]
 念佛一门深入 简介 编者序[栏目:慧净法师]
 如何面对生气(释从信)[栏目:忍辱]
 谛观无我[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二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莫让名利之心超重[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二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金刚乘佛法[栏目:泰·锡度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