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六课 四愿齐说(明·憨山德清)
 
{返回 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85

 

  第十六课 四愿齐说(明·憨山德清)
 

  四愿者,「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四者,乃吾佛弟子修菩萨行者之所发也。然菩萨非别人,乃大心凡夫,于尘劳中有志上求作佛者。承教有言,若要上求佛果,必须下化众生;欲化众生,必先志断烦恼;欲断烦恼,必先广学法门。故此四事相与而有。
  
  众生,乃佛之对也;烦恼者,众生之本也;法门者,治烦恼之药也。以众生无边者,因烦恼无尽也;以烦恼无尽故,法门亦无量也。难度者愿度,难断者愿断,难学者愿学,三者既能,则佛道虽无上,亦可成矣。是所谓四弘誓愿,有大心者,方能发此大愿;具大愿者,方能建大业、立大功、成大名。是皆以大行资愿,非虚愿耳。是四者,非假外求,乃求诸己而已矣。
  
  何以明之?以吾人自心本来是佛,与众生原二体也。因一念有我,我一立,则敌我者皆人;人又一我,众我聚而众生成矣。众生所本,本乎烦恼,烦恼坚执,则我相益固;我相固,则人不亡;我丧,则人不立;人不立,则烦恼空,是则我心烦恼若尽,则返观人我如空花耳。我若空花,则觅众生若邀空花而结空果,彼此求之,了不可得矣!
  
  所谓烦恼尽而众生空,斯则不度而自度矣,是相与而无也。然举世之人,莫不有我;有我者,皆以烦恼;烦恼用事,非真心也。然烦恼者,情也。若断烦恼,而以烦恼之心断之,是借贼兵而齎盗粮也。以情入情,如以火投火,名曰益多,求欲断之,不可得也,故不得不学法门耳。
  
  法门者,乃出情之法,为消烦恼之具,所谓空法也。空法者,佛之心也;所明之事,佛之行也。学佛者,以吾人之心,体佛之心;以日用之事,效佛之行。是以自心之佛心,学自心之佛行,断自心之烦恼,度自心之众生,则如汤消冰,不劳余力矣。
  
  是则四愿固难,若返求之,吾心中无不具足,自不假于外也。若知不假于外,则吾人现前此身是有我也。近而一家之兄弟、妻、奴,远而天下、国家、生民、物类,皆众生也。返求自心现前日用,若以烦恼之心而为之,然于自身六凿相攘,况家齐而国治、天下平乎?苟即此一念现前,以空法而用事,则念念烦恼转为智光,照了众生,同归自性,则与佛同体。此则烦恼空而众生尽;众生尽而佛道成,民胞物与,浩然大均,又岂愿为徒设哉!
  
  由是观之,出世之法,在即世而成。吾人自今已往,凡所作为,无论致君泽民,未尝一事一行不出四弘誓愿,无非成佛之行。岂特为操虚尚事,耳目寄兴而已哉?某以此见志,其有得于此乎!

 


{返回 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七课 宝王三昧论(明.妙叶)
下一篇: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五课 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课 四相诗(南朝梁.善慧)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一课 十劝(南朝梁.善慧)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八课 辞北堂书(唐·洞山良价)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二课 佛光大藏经编修缘起(星云)..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九课 五十生日感言(太虚)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六课 四愿齐说(明·憨山德清)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八课 赞僧诗(清·顺治)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七课 永嘉证道歌(唐·永嘉玄觉)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六课 悟道诗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八课 佛寺联语(选录) 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问24 如果在第二阶段时感受不到任何感觉,我应怎么做?[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上(81-100)[栏目:冯学成居士]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卷第二[栏目:慧律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六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现代科学还无法证明的[栏目:净空法师]
 相应204经 过去自身内凡无常者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了解因果,肯定因果[栏目:慧光法师]
 放生乐,乐放生[栏目:放生心得]
 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6 当下的一念又一念[栏目:铃木俊隆]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29讲[栏目: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