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六课 四愿齐说(明·憨山德清)
 
{返回 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03

 

  第十六课 四愿齐说(明·憨山德清)
 

  四愿者,「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四者,乃吾佛弟子修菩萨行者之所发也。然菩萨非别人,乃大心凡夫,于尘劳中有志上求作佛者。承教有言,若要上求佛果,必须下化众生;欲化众生,必先志断烦恼;欲断烦恼,必先广学法门。故此四事相与而有。
  
  众生,乃佛之对也;烦恼者,众生之本也;法门者,治烦恼之药也。以众生无边者,因烦恼无尽也;以烦恼无尽故,法门亦无量也。难度者愿度,难断者愿断,难学者愿学,三者既能,则佛道虽无上,亦可成矣。是所谓四弘誓愿,有大心者,方能发此大愿;具大愿者,方能建大业、立大功、成大名。是皆以大行资愿,非虚愿耳。是四者,非假外求,乃求诸己而已矣。
  
  何以明之?以吾人自心本来是佛,与众生原二体也。因一念有我,我一立,则敌我者皆人;人又一我,众我聚而众生成矣。众生所本,本乎烦恼,烦恼坚执,则我相益固;我相固,则人不亡;我丧,则人不立;人不立,则烦恼空,是则我心烦恼若尽,则返观人我如空花耳。我若空花,则觅众生若邀空花而结空果,彼此求之,了不可得矣!
  
  所谓烦恼尽而众生空,斯则不度而自度矣,是相与而无也。然举世之人,莫不有我;有我者,皆以烦恼;烦恼用事,非真心也。然烦恼者,情也。若断烦恼,而以烦恼之心断之,是借贼兵而齎盗粮也。以情入情,如以火投火,名曰益多,求欲断之,不可得也,故不得不学法门耳。
  
  法门者,乃出情之法,为消烦恼之具,所谓空法也。空法者,佛之心也;所明之事,佛之行也。学佛者,以吾人之心,体佛之心;以日用之事,效佛之行。是以自心之佛心,学自心之佛行,断自心之烦恼,度自心之众生,则如汤消冰,不劳余力矣。
  
  是则四愿固难,若返求之,吾心中无不具足,自不假于外也。若知不假于外,则吾人现前此身是有我也。近而一家之兄弟、妻、奴,远而天下、国家、生民、物类,皆众生也。返求自心现前日用,若以烦恼之心而为之,然于自身六凿相攘,况家齐而国治、天下平乎?苟即此一念现前,以空法而用事,则念念烦恼转为智光,照了众生,同归自性,则与佛同体。此则烦恼空而众生尽;众生尽而佛道成,民胞物与,浩然大均,又岂愿为徒设哉!
  
  由是观之,出世之法,在即世而成。吾人自今已往,凡所作为,无论致君泽民,未尝一事一行不出四弘誓愿,无非成佛之行。岂特为操虚尚事,耳目寄兴而已哉?某以此见志,其有得于此乎!

 


{返回 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七课 宝王三昧论(明.妙叶)
下一篇: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五课 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五课 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九课 是非歌(宋·汾阳无德)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五课 三藏圣教序(唐·李世民)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三课 信心铭(隋.僧璨)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三课 缁门崇行录(选录)(明·袾宏)..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四课 大乘起信论义记序(唐·法藏)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三十课 焰口召请文(宋·苏轼)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一课 西斋净土诗(选录)(元·梵琦楚石)..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五课 诗选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六课 四愿齐说(明·憨山德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明末中国的戒律复兴 一、前言[栏目:菩萨戒指要]
 就从这里入法界 地藏菩萨行法 陆 知苦乐法[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七偈集[栏目:长老尼偈]
 踏上心灵幽静 第8章 在觉察中演出 五个有益的方法[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如何断除对此生的贪着(噶当十秘财)[栏目:果硕仁波切]
 怎样才会不生气[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华严经讲话 二十四、永远之求道——入法界品(三)[栏目:鎌田茂雄]
 十二因缘法[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佛说梵网经 十重戒 第一杀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五百罗汉 296、泰摩利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