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快乐的佛学文化
 
{返回 印良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3

快乐的佛学文化

  佛陀是现世的老师,佛学文化和儒学、道学文化一样是启迪人类心灵的文化教育。佛学文化教育有比较明显的几个特点:
  一、佛学文化是智慧的教育,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教学。
  二、佛法的修行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从心底下功夫的法门。学佛学要从日常生活中去体悟及历练人生的智慧,要藉境(事)练心,要能面对逆境,勇於接受人生的各种挑战。
  三、佛法的教学蕴含在佛学文化的各项艺术中,都是时时刻刻透过六根对六尘的接触,来提醒我们、教育我们,如供养“佛菩萨”就是要提醒我们“见贤思齐”。
  四、学佛乃是学觉悟、学快乐、学自在,诵经重点是要“依教奉行”,在日常生活当中,修正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及做法,因为“实践”才是成就究竟圆满智慧的法门。
  佛学是教导我们生活智慧的教学,是变化众生气质的工作,使众生能够达到“化恶成善”、“转凡成圣”、“离苦得乐”的教育目标。
  季羡林说过,“宗教为什么会存在?因为科学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剩下的只好求助宗教。宗教不会消亡?因为,人的心理问题没有那么简单的就可以解决。”
  这道出了佛学教育的宗旨——清除心理魔障。
  由此宗旨我们不难理解,佛学文化的出世思想与中国本土的道家思想有相通之处,都推崇少思寡欲,清静无为。却在另一思想领域,为这种理论指出了一条通往“涅槃”之路的光明大道。
  佛学文化较之本土的儒学、道学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它需要先弄清楚慈悲与智慧的种种,然后仔细地思维内里的深义,最后把它们用在你的生活中。你越运用它们,你就越会感到它们是达到快乐的方向。在最后,你自己变成了智慧与慈悲,你的举手投足都就是悲智的表现了。
  如同我曾经说过的一样,佛学不是死板的教条文化,它首先让你领会到的是——快乐。快乐,就像一盏油灯当灯被点亮时,它不需要向黑暗说让我来照亮你吧,它不再需要做其它什么,房中的黑暗角落自然会被照亮同样的,当你的心中充满快乐时,你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周遭的生命也自然会被照亮。这便是佛学文化赢得中国乃至世界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返回 印良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荡悠悠一帆春色乘慈航
下一篇:心灵超越烦恼
 浅议佛学“六度”般若之持戒
 和谐当下 当下和谐
 禅道与养生 目录 引言
 禅道与养生 第二章 禅道养生论 第四节 儒释道“三医”养生的辩证关系..
 浅议佛学“六度”般若之般若
 诌议“善智慧”
 心灵超越烦恼
 寺与庙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名色
 修学与修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万物的心(林清玄)[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八二)[栏目:杂阿含经]
 回头是岸,从哪里回头[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就从这里入法界 地藏菩萨行法 柒 如何从世间转入法界[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藁城妙量念佛堂佛七开示 八[栏目:妙量法师]
 论祖师禅[栏目:吴立民居士]
 随师闻法记[栏目:李炳南居士]
 暗示型与承受型禅病[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栏目:莲池大师]
 一人学佛合家得福[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