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道与养生 第二章 禅道养生论 第一节 佛学调心安养——灵魂魄
 
{返回 印良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9

第二章  禅道养生论

  在这一章节里我们将分几个部分对禅道养生理论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以便大家有一个较详尽的认识。

第一节  佛学调心安养——灵魂魄

  养生学有“下士养生,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之说。禅道养生是佛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禅文化里养心是重点,清心寡欲的禅“——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义理,奠定了禅修于心的崇高境界。
修心之心,不是专属我们这颗嘭嘭跳动的心脏,而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灵气之所——灵魂魄。
  灵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灵魂魄(阴阳)协调则人体安康。
  我们每个人来到人世间的最初阶段,就是襁褓中的婴儿状态,被叫做:”纯阳之体”,为什么是纯阳呢?因为小孩子的身体一派阳气充足的表现。
  “纯阳之体”的最初状态,就是不怕冷。现在儿童常生病,什么原因?老人们说:“都是捂的”对!捂的。小孩子阳气饱满,手心是热的,“吃半饱,穿得少”才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越来越怕冷了,阳气在衰减。直至死亡。
  人死了,两手撒开,代表着灵魂魄已散尽(魂灵出窍)。再看婴儿,一落生,两手紧紧攥着拳头,那是在牢牢的握着灵魂。
  可见,灵魂魄才是心之本,心之根。
  所以,禅道养生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你延长这个灵魂魄在你身体中存留的时间。
  大家知道,佛教认为生命是非常非断的,生命在死后既不存在一种永生的灵魂,又不是完全断灭的。佛教认为,在色身散坏之后,生命并未完全断灭,而是以“中有”的形式继续存在。
  关于灵魂是否存在论,中国的禅宗不去参与这场辩论,而是以禅道养生的理论,指导人类最求最大的健康需求——延长灵魂魄的存在进而拉长人类寿命。
  禅道养生采用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换一种说法禅道养生,要接受一切自然的事物和规律。顺着这个规律去修生养性,以保持灵魂魄在身体中的久住。


{返回 印良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道与养生 第二章 禅道养生论 第二节 道教理气安养——精气神
下一篇:禅道与养生 第一章 禅道 第三节 禅茶——养神的天心永乐禅寺
 快乐的佛学文化
 钟鼓鱼磬的由来
 病痛也是缘
 礼佛与拜佛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无明
 禅道与养生 第一章 禅道 第二节 禅武——养身的少林寺
 永不颠倒的真理——佛学四谛之灭谛
 教育出管理
 禅道与养生 第一章 禅道 第三节 禅茶——养神的天心永乐禅寺
 放下与拿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What is the Eightfold Path?[栏目:Buddhist Article]
 相应48经 朋友经[栏目:相应部 47.念住相应]
 心的交会[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故道白云 14.渡过恒河[栏目:故道白云]
 观想观不出颜色,怎么办?[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略述佛教的死刑观[栏目:温金柯博士]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五、关于心性等几个问题的解答[栏目:徐恒志居士]
 思惟十圆满(一)[栏目:妙离世间·嘎玛仁波切]
 日本公布熟红薯居抗癌蔬菜首位[栏目:素食与健康]
 常被找去做佛事,例如死人的、有病的,被找去念《地藏经》或《三时系念》,可以做吗?可以收钱吗?[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