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生支
 
{返回 印良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96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生支

  生,在缘起图里是孕妇在分娩的样子。表示由业所引,识入四生之中而结生。
  结生:有情生于某一有情的部类,或指日常生活有某种经验产生。前者是指担负有情过去全部经验的余力即知能、性格、体质等而生。故每个人均具有一定的素质。后者是指以人的素质有为基础,而有新的经验产生。总之,二者均是自“有”产生新的“生”。
  生因位识经由爱与取的滋润,肯定获得来世的生命,当意识最初入住母胎的刹那间,即为生缘起支的开始。更明确的释义这个生支,是指识最初从“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的任何一受生者。
  所以,我们知道生支是由不知业果的无明发起的不善行,把恶业习气植于识中,从而即能产生受生恶趣的果位识至受支,再经爱、取的不断滋养润泽,这些习气便会变得有力,能在往后的恶趣之中产生生、老、死诸业。
  到此,我们把生支的概念以文字的形式完全搞清楚了,概括一句话就是:有前面的爱取感得后有,就如同女子怀孕、即将分娩,这便是生值的实相。
  生死流转是靠十二支因缘而去轮转的,想要详细了解生死流转的过程,认知十二缘起非常重要,这是打开生物流转的钥匙,只有对整个缘起的过程有了充分的了解,才可以对某一支有个体清醒的认识。今天我们学习生支也是一样。
  从无明开始有了行,行的意思就是说会带来痛苦或者快乐。行这种动作,它会感受果。可是很多的业是在好几劫前所造,而感果却是在好几劫以后,中间的衔接最主要是来自于那里呢?来自于意识的续流。
  我们的意识续流不会间断,所以之前所造的业会感果。继续轮回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了识。
  意识的续流到后世的时候,一开始会形成第四支名色,名是五蕴里面的受想行识,色是五蕴里面的色蕴。有了五蕴的缘故,六处也会跟随着产生眼耳鼻舌身意。五根接触到五境的时候,就会产生五种的根识;意根遇到境而产生了意识。
  因为根境识三种的和合,而产生了触。有了触之后就会产生受,缘可爱境而产生乐受,缘不可爱境产生苦受,缘既非可爱也非非可爱的舍境而产生舍受。有了受之后,我们自然就对快乐的感受产生不离爱,不想离开;对痛苦的感受产生乖离爱,想要排斥,想要远离。
  只是有触和受不会产生爱,有了无明,有触和受,才会产生爱,是一种贪心。这种爱的贪欲会增长,增长到非常强烈,足够滋润过去所造的业,我们把这种贪心叫做取。取是更为强烈的贪心,它有能力可以去滋润过去所造的业,于是就会产生第十支有。
  有是过去的业因由取的滋润而形成的非常强烈的一种业力。我们会随着这个强而有力的业力再次地投生,所以产生了我们今天分享的生,最后是老死。
  十二缘起轮回,十二业果轮转,信不信都不由你。这不,刚有了生,就见老死了。而老死将至无明又起。
  实际上生支也可以说是假立的,也可以说总立的,因为生出来的就是前面的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个识是经过爱取滋润以后的果位识,所以也可以说生支是假立的一个总相。一旦有了生,就一定会变化,渐渐衰退,到最后结果毁灭,所以生下面便是老死支,下篇我们再说老死。
  通过上面我们对缘起观的“追溯”很明显的通晓了生支的来龙去脉。情生于某一有情的部类,或指日常生活有某种经验产生。前者是指担负有情过去全部经验的余力(即知能、性格、体质等)而生。故每个人均具有一定的素质。后者是指以人的素质(有)为基础,而有新的经验产生。总之,二者均是自“有”产生新的“生”。
  基本上,人类对于生命的认知是比较模糊的,但是现在透过十二缘起支,我们就有了比较清楚的概念:我们虽然不知道前世自己是人还是其他的什么,但是前世一定是有无明的,是有业力的;也不知道后世自己要往哪里去,然而后世一定会有生,会有老和死,这点是没有错误的。
  如果不愿意这样走下去,就要把十二缘起扑灭。该如何去扑灭呢?烧香、拜佛、念咒可以做到吗?它们当然也有作用,但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什么呢?是修慈悲心?还是修不净观呢?它们也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最后只有依靠证悟空性才能解决。
  若能证悟空性,则远因、近因都会停下来;若远因和近因都停下来了,则远果和近果也都会停下来。假如我们盖了一幢大楼,地基发生了问题,整栋楼就会有倒塌的危险或者一定会倒塌,只是个早晚问题。同样的,首先我们要去破坏无明,把无明消灭之后,整个以无明为基础的轮回大厦也都会垮下来,这个道理只有佛陀心知肚明。
  生死、轮回、因果、意识的本性等等这一切的真相,现代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也不可能完全了解。所以,他们在这个领域里无法代言,既然他们完全不了解真相,那么,他们又能批判什么呢?依靠现代的仪器是没有办法来证明和推导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个人在痛哭的时候,用摄影机可以拍到他正在流泪、发出哭声,外在的表情是可以拍下来的,影片里也看得出来;但是拍不下来的,是他在想什么,他是高兴激动地哭,还是伤心地哭,这在影片里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内在的感受、精神,是无法透过仪器直接了解的。
  同样的,虽然透过仪器的扫描可以看出,人在痛苦或快乐的时候,大脑中的某些部位会有异常的脑波产生,但是,我们却无从了知这些脑波产生的原由。除非这人亲自说:“我当时很高兴”,我们才会知道某种异常的脑波是高兴的反映,并由此确定人在高兴的时候脑部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如果任何人从未说起他当时的情感,光靠仪器还能够了解吗?答案是不能。

  人生命中的这些最关键的精神层面的感受是没法透过仪器拍得下来、扫描得出来的。因此,在这一领域中,我们唯一可信的就是佛陀的教言。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修行人就是按照这些方法修行成就的。由此可见,这确实是正知正见,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因此,有情众生的修行方法就要用证悟无我的智慧去探究十二缘起的生命密码。生得才明白,老死得更清楚。

  人生众生有情生

  业转轮回诸业生

  若要证得涅磐生

  缘起空性入了生


{返回 印良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老死
下一篇: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有支
 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细雨轻音过莲华
 禅道与养生 第一章 禅道 第一节 禅文——养心的六祖寺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爱支
 永不颠倒的真理——佛学四谛之苦谛
 浅议佛学“六度”般若之持戒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行法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六处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老死
 禅道与养生 第二章 禅道养生论 第二节 道教理气安养——精气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七则:不愿诵戒的苦报[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毗婆舍那的核心──审视你的心 The Essence of Vipassana: Observing..[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莫叹人心险[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中部27经 象足迹譬喻小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奉献是无我的慈悲[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回头是岸,从哪里回头[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回忆恩师欧阳竟无大师的几件事[栏目:田光烈教授]
 利用佛法做工具赚钱[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人死了会再轮回做人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