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3.四圣谛
 
{返回 佛法基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67

3. 初转大*轮

  关于释迦牟尼成佛时的年龄,众说纷纭,有说三十岁,有说三十五岁。他觉悟的第一个答案就是“众生平等”。这一点听起来似乎很容易理解,但佛陀所说的“平等” 并不是表相上的“平等”,而是指“众生本来就具有的与佛相同的智慧德相”(这一点我们将在佛法的介绍中进一步说明)。意指只要遵循佛法的修行,都能达到智慧圆满的境地而成佛,因此佛陀觉悟后暂不圆寂涅槃,而是开始了五十年(或四十五年)的传播佛法(觉悟之法)之行,到处宣扬所证悟的真理。佛陀首先到达波罗奈城找到了当时离他而去继续苦行的五位大臣,起初他们约定,谁也不出来见佛陀,然而成佛后的释迦牟尼福德庄严,一抵达鹿野苑时,五人不约而同出来迎接,佛陀告知已经觉悟成佛,并应邀为五人说法。停留在鹿野苑的三个月中,佛陀为他们三转*轮,讲授“四圣谛”法,其中憍陈如尊者闻法后,得到解脱,证得阿罗汉果。其余四人也先后证果,这五人是佛陀最初度得的五比丘,也是佛最早的弟子。此次说法也是佛陀觉悟后首次向世人宣说觉悟的解脱法,佛教历史上称之为“初转*轮”。最初的僧伽组织就在这时建立起来了。

----------------

名词解释

涅槃
旧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灭生死因果,渡生死之洪流。即无生无灭,新译为圆寂。

福德庄严
两种庄严之一,即修福德之善行以庄严佛果。

四圣谛
又云四谛、四真谛,即圣者所见之真理。四谛为苦、集、灭、道。

阿罗汉
小乘极悟之果位,一译杀贼,即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受天、人供养之义、三译不生,即永入涅槃,不受生死。

解脱
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是涅槃的别名。


{返回 佛法基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4.佛法的诞生
下一篇: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2.出家到成道
 佛法基础 二、佛法在中国 7.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佛法基础 四、佛法的实践 5.学佛的过程
 佛法基础 二、佛法在中国 4.中国巴利语系佛教
 佛法基础 四、佛法的实践 1.学佛的目的
 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4.佛法的诞生
 佛法基础 四、佛法的实践 3.学佛的途径
 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1.佛陀不是神
 佛法基础 三、佛法的內容 2.佛法的人生观
 佛法基础 二、佛法在中国 2.经典的翻译
 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3.四圣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增支部1集258-267经[栏目:增支部1集]
 Amitâbha[栏目:Amitabha]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印祖故事 57、慈幼院主持开学,素食社演讲净土[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大般涅槃经卷第五[栏目:白话佛经]
 发愿具足观音菩萨所具足的智慧[栏目:慧语禅心]
 第八章 如意自在 第四节 浅谈降伏[栏目:般若锋兮金刚焰]
 七十五、何为量大福大?[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栏目: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相应39经 雨神的女儿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