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唐宋文化对沧州历史的重要影响
 
{返回 延参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07

  唐宋文化对沧州历史的重要影响

  沧州,东临渤海,西望冀鲁,南接齐鲁,北靠京津,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的祖先曾在沧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播文育武,铺翠点金,铸就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使沧州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沧州的历史可追溯到传说的远古时代。相传,盘古开天辟地后定居在现今的青县,盘古的传说足以证明沧州历史悠久。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堪称中华文化元典的《诗经》,被称之为与希腊史诗、莎士比亚戏剧鼎足而立的古代世界三大不朽杰作。两千五百年前,经孔子修订整理,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古人手持竹简木牍,口授相传,秦朝焚书坑儒,荀子的弟子毛亨来到现在的沧州河间诗经村,隐居下来,著《诗经诂训传》,毛亨去世后,他的侄子毛苌在民间传诗。汉代儒学复兴,被封河间献王的刘德,聘毛苌为博士,设日华宫、君子馆讲经授学,毛苌的弟子一代一代将《诗经》传下来,后世称“毛诗”。而其余鲁、齐、韩三家《诗经》传者逐渐消失,只有“毛诗”留存下来,成为《诗经》独一无二的传本。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

  北魏延昌四年,一场“大乘”农民起义催生了“沧州”。“大乘”农民起义兵锋所向,冀(今冀州)、瀛(今河间)二州首当其冲。被镇压后,北魏政权派宗室大臣元洪超前往当地安抚百姓。回朝后,元洪超向朝廷进谏:“冀土宽广,界去州六七百里,负海险远,宜分置一州。”也就是在熙平二年(517年),统治者从瀛州、冀州各划出一部分另设一州,因濒临沧海,故取名“沧州”。

  因沧州临海,所以沧州的盐业自汉代起便驰名天下,“万灶青烟皆煮海,一川白浪独乘风”,描绘的就是当地盐业生产的盛景。又因沧州濒临运河,便利的水运使沧州得以迅速发展唐后期,沧州已发展成人口逾10万的重要城市。

  沧州是京杭大运河流经最长的地市,大运河在沧州境内有200多公里,占运河全程1/7。考察共发现了309处文物遗迹,仅在沧州段发现的从战国至民国的文物遗迹竟达129处!如此之多的发现,远远超出了人们先前的预料。这些文物遗迹包括码头、渡口、水利设施、建筑、石刻、墓葬、砖井、钱币窑藏等,这些遗址见证了运河的沧桑变迁,也见证了沧州曾有过的繁荣。运河沿岸的古墩、古庙、古塔、古桥、老街、老店、老厂、老窑以及街市的繁华景象、市民的生活习俗, 犹如《清明上河图》的长幅画卷展示在人们面前。

  当年的运河波光潋滟,游得泳,载得船,舳舻相接,每年近四百万石的粮食,需经此运抵北京。除却漕运,政府上传下达或江南省份进京贡献,以及商贾运输,也多由水路。繁忙的运输,既拉动了两岸繁华的经济,也上演了一幕幕以河以船为主题的繁多故事。

  唐朝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朝代,文化可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空前繁荣来描述。那时佛、道、儒等等都能很好的发展,所以那时的文化应该是古代的巅峰,大家频出,尤以“诗歌”为盛。宋朝因为当时的皇帝喜欢文学,受社会风气影响,所以宋代的文学也得到极大的发展。

  辉煌的唐宋文化无声地随着涓涓的运河之水流进了沧州,深深地影响着沧州这片民风淳朴地土壤。运河之风含着智者的思绪,运河之水有着理性的浪花,日夜流淌的运河之水,不仅繁荣了沧州的经济,也繁荣了沧州的文化。在唐宋之后,沧州庙宇众多,观景楼林立,书院、学院等声名远播。沧州的武术、杂技、黑旗高跷、木板大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深深地烙上了唐宋文化的印迹。


{返回 延参法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年一度梅花舞 落英缤纷不伤春
下一篇:生命也许很短暂 我们不妨把它加宽
 如佛沉默
 岁月如烟火
 赞叹那些孩子气
 又见桃花飞满天
 杨柳复青青
 别烦忧别匆忙
 又是春打六九头 让生命多些温柔
 如果今生来得及
 走好自己的路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做人的佛法 求人不如求己[栏目:做人的佛法]
 大日经疏讲解 第17集[栏目: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