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修的目的(德宝法师)
 
{返回 禅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1

禅修的目的

摘自:《深度禅修》  作者:德宝法师

  禅那对内观禅(毗婆舍那)必不可少,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地洞见经验世界的本质特征。禅修的目的是洞见诸法万相中的“三法印”,即苦、无我、无常。

  修习正念的精髓就在于:毫无贪、嗔、痴念地觉察诸法万相的变化。而其修行方法就是观照出入息、感受、觉知、念头、意图和意识,以便观察无常。当你意识到诸法万相都处于瞬息万变之中时,你会发现自己想要终止这种变化。所有的念头和感受,包括那些好的,那些你想挽留住的,都会无情地逝去。

  不幸的是,你对此无能为力。这就是诸法万相的无常本性。

  这种无常让你倍感失望和不满。这就是苦,是娑婆世界的所有体验的内在本质。你意识到自己的无能为力之后,也会逐渐意识到并不存在努力终止这种变化的“我”,这个所谓的“我”就如迁流不息的万法,彼此都空无自性。这就是空,是娑婆世界诸法万相内在的无我本质。任何你视为独立的事物或行为,其实都是各种因缘聚合而成,本身并无真实自性。

  因此,你最终就能体验到苦、空、无常的真相。通过观照自身的出入息、感受、觉知、意图和意识,你最终就能获得这些了解和洞见。这就是正念。

  无论禅坐与否,无论是行住坐卧、吃喝拉撒,还是言谈举止、举手投足,做任何事情时,你都应当这样修习。修行应该融入生活中的每个瞬间。你应该觉察到你做的任何事情的无常本性,而不必徒然用言语思维来进行分别。苦、空、无常并不仅仅是言辞或观点,而是所有缘起诸法的内在本性。这就是正念的力量。

  通过禅那,我们就能深入地洞见无常的真理,并将这种洞见融入生活中的每个瞬间。

  下面,我们将详细地探讨“三法印”。

  无常

  在巴利文佛经中,无常或变化通常被称为Anicca。这个词的含义颇深,比其英文译法要丰富得多。Anicca并不仅仅是个字或概念,而是你身心的真实体验。

  一切皆变。

  当然,你知道这个道理,以前听说过它,并且十分认同。你的座椅有一天将会散架,然后被运到废品站。这就是无常,对吗?是的。但这只是最肤浅的理解。这个层次的理解并不能治愈你的痛苦或让你获得自由,因为它缺乏使你获得解脱的能力和觉悟。只有进入甚深禅定之后,你才能在微妙而深刻的程度上观察无常,并获得自由。

  当周围的所有事物都如此来去匆匆,毫无任何停留之意时,你应该心如止水,坐看白云苍狗。你往往还来不及对事物有所认识,它就已经纵身而逝。或者,你刚刚注意到它,它就已经化成了云烟。在我们觉察到它的瞬间,它就消失无踪。它们来去无影,就如雁过寒潭,风吹疏竹,不曾留下任何痕迹。新事发生之时,旧事往往就被忘于脑后。而发生的所有事情,在你的心中并没有留下任何深刻的记忆。萦绕在心头的唯一印象就是:诸法万相生灭不止,瞬息万变,心灵根本无瑕捕捉到它们。此时,你无须说话或思考,只需要觉照内观而已。

  诸法万相来去起灭,犹如汹涌的湍流,你溺没其中,毫无救命稻草可抓。但你并不会被淹死,因为你其实并不在湍流之中。“自我”只是个另外的事物,只有当你将过去的经历串联起来时,这个“自我”才会存在。这种状况下的洞见就是纯粹的觉照,平静而毫无波澜。你置身事外,并不执著于诸法万相之中,仅仅只是观照而已。

  当你这样洞见万相之时,你就无意执著于任何事物。你知道执著是徒然的、有害的,不能引导你获得任何真理或幸福。你也不想再执著于生命中那些至关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曾经让你辗转反侧,焦虑不安。你当时认为:只有得到它们,才能够幸福。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是幸福还是焦虑,都只是虚妄的幻影而已。同时,想要获得幸福的人也并不是真正的“你”。无论是这件事,还是所谓的“你”,都处于永无止息的变化之中。

  此时,抓牢某些事情就如同在移动的针尖上放上芥籽。这几乎不可能做到,那么你何必徒费心神呢?然而,可悲的是,我们仍然想要抓住某些愉快而欢乐的东西,并躲避那些不如意的事情。这当然是竹篮打水,因为生活的本质就是如此,无论是身体、意识、观点、记忆、态度还是欲求,都是昙花乍现,最终必然归于空寂。

  观察无常为什么如此重要?

  无常是你遇到的最复杂的教义,也是最基本的教义。它与你对万相的任何了解相背而驰。无论是在意识还是潜意识中,心灵都拒绝接受这个真相。我们浮光掠影地理解无常,又同样肤浅地将之抛诸脑后,心灵毫无改变。然而为了获得自由,心灵必须如实理解无常。

  你应该觉察到万相的变化,并在电光石火的瞬间深入地观察无常。然后,你便可以到处洞察到无常。当你在自身经历中观察无常时,你的心灵就会厌倦于这种永无止息的变化。这就是苦,亦即对无常的体验。佛陀向我们揭示并阐扬的真理就是这样,他说:诸行无常,一切皆苦。

  如果你能够在所有经历中觉察到苦谛,你就不再迷恋于红尘。破除执著之后,你就会变得冷静从容。从前,欲念紧紧地缠绕着心灵,将自我和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如今,这种欲念被摈弃之后,你愿意弃绝尘累,出离诸苦。

  你可以撇开思维,修行正念和作意。想法和念头犹如荆棘、沸水、伤口、路障。没有它们,你的心灵就能如同激光束,专注于五蕴。然后,心灵就能觉察到:只有当色、受、想、行、识存在时,“自我”才存在。而这五蕴原本就是无常之物,空无自性。因而,你在五蕴中找不到任何“本性”、“灵魂”或“自我”。

  假如你加工许多组件,做成了一根笛子。然后,你吹响横笛,笛中传出优美的乐音。如果有人将笛子摔得粉碎,然后点燃碎片,来寻找笛子中的声音,他绝对不可能寻找到那种美妙的声音。同样,你也不能从五蕴中找到“自我”,这就是“无我(空)”的道理。

  如果不能观察无常,你就会执著于无常之物,最终痛苦不堪,因为当你试图攫住无常之物时,它就会背叛你。它们会让你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它们会巧言蒙骗你,让你相信,它们会永远取悦于你。同时,它们也会让你相信,它们将会永远伴随在你身边,并给你带来永远的幸福。如果你拥有这种可靠而持久的事物、感情,你的生活从此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上,这些全部是谎言,因为它们无法保持不变,但会给你造成永远不变或不会消失的假象。

  当你用慧眼观察这些幻象的暗流时,你再也不会懵懵懂懂,混淆真假,也不会想着它们会永远使你幸福。观察诸法无常之后,你就会谨慎地应对它们的欺骗和变化无常。此时,精进、正念和禅定齐修并进,就能打开你的慧眼,让你如实洞见五蕴聚成之物。在清净心与正念的护持下,禅定和精进就会粉碎无明窠臼。

  以内观观察无常

  观察无常分为两个层次,你可以分别运用内观和禅那来观察无常。我们首先来了解内观禅修的无常体验。

  你应该从每天的禅修入手,主要通过观照出入息来集中注意力。当出入息变得平静、细微而放松时,心灵就会变得安静自在。你越是精进不懈,深入洞见到无常实相,你就会更多地看到这种真相在日常生活体验中逐渐昭示出来,因而心中会充满更多喜悦。

  每个瞬间都是新的,生机勃勃,每个瞬间也都会使你获得新的洞见和了解。你开始洞见到以前从来不曾觉察到的事物,收获空前。同时,你看待事物的视角也会焕然一新,而每种新体验都使你体验到惬意、平静而清凉的法喜和安乐。

  有时,伴随着这种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你会产生非凡的体验。你也许会感到平静和清凉之感弥漫到整个面颊、眼底、眉间、前额以及头顶和后脑勺。随后,你的颈部、肩膀和胸部也许会感受到极微妙、平静而明显的颤动。伴随着这种颤动,当你呼吸时,你可能还会感受到腹部和肚脐下部之间身体的膨胀和收缩。此外,你还可能感受到全身的每个微小细胞都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不断发生着变化,起伏不停。但你不必刻意做任何事情,以便获得这种体验。因缘成熟之时,这些会自然发生。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会在相同的身体部位或按相同的方式,感受到这些变化。有些人也许会在身体其他部位或其他过程中感受到这种现象,感受的方式也可能完全不同。但这并不是说,缺乏这种体验就不正常。重要的并不是这诸般感受,而是它所具有的意义。

  没有什么是静止的,万物皆动,生灭不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你感受到的全部是变化。除了变化之外,再没有别的体验。

  现在,你会发现,任何你曾经认为永恒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始终变化不息。即使在两个连续的瞬间,你也无法使任何事物保持原样。某个瞬间看似令人愉快,心灵想要挽留住它,但心灵甚至还来不及表达这种愿望,电光石火之间,事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同样,心灵也会发生变化。然而,无论心灵的动作多么迅速,它还来不及攫住那些幸福的体验,后者就已经消失无踪。这种体验就如同一场梦,眨眼之间,无数细微的体验就会来而复去。它们有如闪电。不,比闪电更加迅速!你无法跟上它们变化的速度。

  或许,你会想:让我看看这种体验产生、持续和消失的过程。

  然而,事实上,这个念头还没有产生,你的感官体验到的事物就已产生、成熟并且消亡。有时,心灵能够捕捉到某种体验的发生,但无法察觉到它的持续或成熟;有时,心灵可能半途体验到它,但不能觉察到它的消亡;有时,心灵也许能体验到它的消亡,但不能体验到它的产生或持续。你应该留心这种变化,至少意识到变化的发生。当然,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些变化的迅速,那无疑会更好。在每个清醒的时刻,你都能体验到无常,知道娑婆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是“永恒的无常”。

  就此而言,你也许能够感到你与整个世界呼吸与共,感受到每个微小生物的悲欢,无论它们是蚂蚁还是大象,小鱼还是大鲸,小虫还是大蟒。所有这些生物都和你休戚与共,命运相连。

  当你正念分明地注意色、受、想、行、识之时,你就会感知到它们的每个极细微部分都在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当你具备正念之时,心灵就会意识到:每个刹那都是新的。色身的每个分子以及每种受、想、行、识,在每个刹那都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呼吸的瞬息也照样存在着变化。你的感受也时刻在变,甚至你对变化的感受同样时刻在变。此外,你对变化的关注和产生这种关注的动机,也时刻在变。你的意识也不例外。

  当你听到声音时,你会感受到任何震动耳膜的声音中的变化。如果你持续关注下去,就会注意到这种变化十分缓慢。同样,身体的嗅觉、味觉和触觉都始终发生着变化。然而,尽管它们始终在变,只有当你留意它们时,你才会意识到这种变化。依赖于色、声、香、味、触、法,我们会产生某种感受。这种感受自身也会变化。同样,任何依赖于色、身、香、味、触、法而生的觉知或意识也会发生变化。当你留意它们时,正如你留意出入息一样,都能意识到这种变化。

  以禅那观察无常

  你也需要深入地洞见无常,洞察到意识的每个瞬间发生的微细而难以觉察的变化。获得禅那之前,你已经在理智上知道诸法无常,但只有当你修入禅那之时,你才能在最深也最微妙的层次上洞察无常。

  获得深层禅定前,你对于无常的觉察是肤浅的。而现在,这种觉悟却十分深刻而有力。你已将思维和感受远远抛在身后,对无常的洞悟具备前所未有的深度。在禅那中,禅定的对象已经被抛诸脑后,心灵只关注其自身的镇定,而不再聚焦于任何独立事物,此时即是“心一境性”。

  这是念头未起之际的状态,此时,正念和禅定齐修并进,共同作用,心灵不会受到任何感官刺激的扰乱,它不再思量无常;相反,心灵直接体验无常。真正的内观智(insight wisdom)就源于这种体悟,而不是源于单纯的思考。

  你体验到的无常之物是什么呢?那就是禅那自身,你意识到它的无常本性。禅那来而复去,喜、乐、舍、心一境性之类的禅支也来而复去,变幻不休,你清楚地体验到禅支本身的无常之性。

  你发现:全部禅支都是无常的。这种证悟并不是思想,而是身心中不断变化的活动和行为。禅支起落不停,时强时弱,你对它们的觉察也随之起落。

  禅那状态中,心灵不会受到贪、嗔、痴、惧的侵扰。而在所有其他时候,语言、想法、概念、情感妨碍着你对无常的觉察。禅那中的觉悟妙不可说,也妙不可思,不是反省或探究。 你在到达这个阶段之前就已体验过所有这些了。此时,心灵通过慧眼来觉察事物。语言、思维、探究,甚至包括观照都已毫无作用,只能碍事。它们太慢了,而所有事物都变化得极快。

  这是对纯粹无常的体验,也就是说,了解本身也是无常的。

  苦

  人们常问:“我们为什么不大谈快乐、喜悦、幸福、法喜和平静,反而要谈论苦呢?”因为苦很重要,它激励我们修行,以便获得真正的解脱。

  当然,生命中并非毫无欢乐可言,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会享受到某些昙花一现的欢愉。然而,任何快乐都必然和痛苦相伴而生。而真正主导着你生命的并不是欢乐,而是痛苦。你生命中所做的任何事情,几乎都是为了减少或消除这种痛苦。

  佛陀列举了某些苦的例子,你必须公正地看待这些例子。如果你情绪化地对待“苦”这个字眼,只会因为误解而徒增烦恼,因为你甚至还没有理解它的含义,就对它怀着先入之见,生起厌恶之感。在详细探讨禅那之前,我们先直接检视某些种类的痛苦。

  出生是苦。我们都庆幸婴儿的降生,奔走相贺。我们当然不否认婴儿出生所带来的喜悦和欢乐,然而,难道这就是全部吗?

  当然不是,远非如此!

  仅仅想象母亲在怀孕期间所经历的全部痛苦吧。九个月中,为了照顾胎儿,她经受了种种情感和生理上的痛苦。有时,她会高兴地想到,自己就要有个孩子。同时,她的焦虑、恐惧和不适之感也在逐日增加,她引以为傲的美貌也发生了变化。

  生产之时,她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有些妇女会死于难产,因此,许多女人都会怀有难产的恐惧。此外,她们也会对产后的种种困难感到焦虑不安。她们始终无法知道自己会生出什么样的孩子,不知道他或她是否健康、美丽、聪明,或日后是否会作恶犯罪。

  婴儿生下来之后,父母就必须照顾他或她。他们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关心孩子的教育、健康、成长和幸福。

  与此同时,婴儿完全不遭受任何痛苦吗?通常,婴儿出生时都会呱呱大哭。这种啼哭会伴随整个婴儿期。有时,婴儿会号啕大哭;有时,婴儿会将痛苦悄悄郁积在心中,然后猝不及防地爆发出来。

  成长是苦。儿童对成长心怀焦虑,成人亦然。儿童的成长被称为发育和成熟,成人的成长则被称为衰老。成长的每个阶段,不管乐意与否,你都必须做出某些调整。这种调整有时并不愉快。比如,你不得不接受环境的改变,丢掉某些旧习惯,而这对每个人都是痛苦的事情。

  生病是苦。你也许认为,只有患病时,才会遭受疾病之苦。身体健康时,你也许不会善待病人,厌恶疾病本身。但疾病同样会降临到你的头上。你能够费尽心机,采取各种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吗?当然不能。无论你生活在最富裕的国家还是最贫穷的国家,疾病都会降临到你的身上,你只能屈从于它的淫威之下。也许,你能设法预防某些疾病,但不论你是否乐意,某些疾病依然会降临到你的头上。这真令人痛苦不堪。

  衰老是苦。当你年轻时,看到那些老态龙钟的老人,也许会嘲笑他们。他们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走路时跌跌撞撞,颤颤巍巍,手脚也很不灵便。他们说话也很迟缓,完全失去了当年的伶俐。此外,他们饭量也会减小,肌肉也不如当初强壮有力,视力下降,耳朵也不好使。牙齿也会松动或脱落,不得不换上假牙……他们年轻时的所有爱好,现在也只好忍痛割爱。通常,他们的身体也会落下许多疾病。这难道不是苦吗?

  死亡是苦。尽管有些人会残杀他人,然而,当死神降临到这些杀人者身上时,他们也都会颤抖。当心灵完全被扭曲并感到绝望时,人们也许会选择自杀,但通常每个人都害怕死亡。当人年事已高时,也许会说“我并不怕死”。只有他们身体健康、来日尚多之时,这才是真心话。如果死神日渐临近,他们也会感到害怕。我们竭尽所能,以阻止死神的逼近。然而,死亡是唯一的真理,无人能够逃避。这也会令人痛苦不堪。

  分离是苦(即“爱别离苦”)。你在生活中,经历过多少次这种离别之痛呢?当你和友人、同伴、父母、兄弟、姐妹、叔舅、姑姨、祖父、祖母、儿女、丈夫、妻子离别之时,你感受到了这种痛苦吗?你也可能会失去工作或工作的能力。你可能会在顷刻之间,因为水灾或龙卷风而丧尽家产。而风烛残年之时,你也许甚至会因为创伤、疾病或者衰老,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更甚者则无法控制心智。

  怨恨是苦(即“怨憎会苦”)。你也许会为某个你憎恨的人工作。这会很快乐吗?你的老板十分恶毒,待你不公,使你很不好受。或者,你的房东十分吝啬,不维修漏水的屋顶,不曾改善任何设施,却擅自提高房屋的租金。难道你不认为这些事都很令人不快吗?

  甚至得到所求之物也是苦(译注:佛教教义的八苦之中,应为“求不得苦”,恰与此处相反,疑似有误,姑且存之)。假如你有一辆极昂贵的轿车,你对它视如珍宝,但你必须保养它,并为它购买保险。如果有人在车上乱刻乱画,或者发生了交通事故,这都会使你痛苦不堪。

  五蕴是苦(即“五阴炽盛苦”)。五蕴是众苦之本,聚合成了我们的色身和心灵。如果五蕴不存在,苦也不复存在。这五蕴便是:色、受、想、行、识。

  (1)色必有所住,比如你的肉身。身体碰到任何麻烦时,你都会感受到痛苦。你感到饥饿,于是便要吃饭;想要小解或大便,于是便上厕所。所有这些事都不会令人十分愉快。

  你也会感到炎热、寒冷和口渴。你必须留心所有这些感受。此外,你还得洗浴身体,穿衣服,并合理饮食、锻炼和休息,照顾好身体。你必须每天都做这些事情。

  为了保养色身,你也必须要拥有金钱、房子、衣服、食物、水、干净空气以及许多其他东西。没有这些东西,你就无法维持色身。此外,你必须十分努力地工作,获取薪水来供养这个色身。这就是苦。

  (2)受也是苦。你的感官每次接触到对应的外物时,就会产生受。你始终不喜欢痛苦的感受,想要快乐的感受,并追逐那些能够使你趋乐避苦的东西。这很难做到。因为,你吃喝玩乐、唱歌跳舞、睡觉休息,如此种种,无非是想获得幸福,然而,你却仍然不开心,不是吗?坦白承认这点吧。你其实根本无法满足自己的种种感受。这就是苦。

  (3)想也是苦。你始终会遇到互相矛盾的观点。无论你此刻如何理解某件事情,你的观点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并不好受。此外,有人会提出某些你不赞成的观点,你的观点也会经常与别人冲突。这就是苦。

  (4)行或意想给你造成了更多的痛苦。做出决策是困难的事情。你认为自己的决策完美无瑕,但你很快就会发现:别人做出了其他的决策,并获得很多人的赞同,而你的决策则备受冷落。他们也许认为你满怀贪、嗔、痴念,因而做出了错误的抉择。但他们的决策同样受到了贪、嗔、痴念的影响。似乎没有人能够做出完美而清醒的决策。因此,我们不断改变着决定,以寻找更好更新的决策。这同样是苦。

  (5)识更是苦。你想要保持清醒的意识,然而,不幸的是,即使在两个连续的瞬间,你也无法专注于任何意识。意识瞬间万变,比电光石火还要迅速,你最终只能以沮丧而告终。

  无我

  佛教中,“无我”的教义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自认为的“我”是不真实的,或者至少说,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思想并行动的“我”。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无我”并非只是教条或理论,而是古往今来的佛教徒证悟到的真理。“我”只是众缘和合而成,构成“我”的这些微尘可以无限地细分下去。同样,心灵视为独立的任何东西其实只是众缘聚合而成,任何地方都没有真实的自我。它不在你的身体内,也不在你感觉或识别到的任何东西之中。

  “无我”的境界难以言表。当前,我们的注意力能捕捉到我们感受、觉知和思考到的大部分事物。我们渴望某些东西,憎恨其他东西,而对其余的东西不予理睬。我们耗尽生命,竭力贪求或逃避,或者得到之后又弃如敝屣。这都源于“自我”的根本感受。我们会下意识地怀着诸如此类的想法:我很重要。我的思想、渴望和言语都是对的,比其他人的观点更有价值。

  所有的宗教传统都认同自我中心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处于“无我”的了解之时,“自我”逐渐退隐,我们平静地关注着外界,无粘无缚,毫不执著于任何事物。我们的注意力转向外在世界,并能够清醒地洞见万物。同时,我们自然而然地会留心他人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完全不必改变任何宗教观念,就能修习这种“无我”的状态。

  禅那对此尤其有益。禅定之时,我们超越了自己的渴望、需要和恐惧,沉浸于喜悦之中。我们将这种安详和自在融入生活之中,发现我们的个性并没有消失,我们也没有发疯或迷失灵魂。

  了解“无我”的某些历史背景,或许会不无裨益。佛陀出生于古印度的婆罗门教家庭。他清楚地认识到:他所处时代的宗教和哲学已经完全失去了效力。那些教义的核心是业(kamma)和转世的观念,以及神圣不可侵犯的自我,这个自我名为阿特曼(atman)。宗教活动掌管在祭司阶层,即婆罗门手中。为了和神灵交流,你必须出生于这个阶层,而其教规都是些重复空洞的仪式。其他阶层基本上都聘请婆罗门来履行宗教仪式。除了住在森林、全心全意修行瑜伽(修行以禁欲为主)的少数苦修者之外,没有人能够获得自由,即使部分自由也不可能。佛陀意识到,阿特曼的教义不能使人获得自由,因而开始教导“无我”的观点。

  无我的体验

  那么,无我的体验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将变幻不停的诸般现象或感知所聚之物视为独立不变的实体。这些所聚之物实际上仅仅是现象或觉知而已。当我们使用“自我”的概念之时,我们始终用它来指色、受、想、行、识。然而,经过深入的谛观之后,我们并不能找到任何能够被视作“自我”的东西。尽管如此,为了便于交流,我们仍然沿袭传统的说法,继续使用这个概念。如果不用“我”、“我的”这样的字眼,就无法进行日常交流了。我们不妨尝试一下,不提“我”或“我的”等词,来表达你自己的观点,看看结果会怎样。我们需要“我本人”、“他(她)本人”等词,来表达我们的意思。所有这些关于自我的词汇和概念对于日常生活都很重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众缘聚合之物是独立不变的实体。

  观察全部的色、受、想、行、识时,如果能怀着“这不属于我,我也不是这个”这种心态,这样,你就会放弃“自我”的虚假概念。这当然很难,但并非不可能。你可以将过去、现在、未来的事物都仅仅视作世间法,这样就能逐渐避开我执的蛊惑。你也可以将任何具有相对性或评判性的思想都仅仅看做是理论而已。其中包括:内在与外在,粗糙与精细,低劣与高级,远与近……我们经常会使用这些概念,但它们也只是概念而已。你无法找到它们,只能思量它们。这种思维方式对外在世界十分有用,人类能够成为地球的主宰,也正有赖于此。然而,如果将这些概念运用到内在体验,那就会充满危险。

  你看见过星期天或星期一吗?你说:“现在十二点。”除了时钟的钟盘之外,你曾经看见过“十二点”吗?如果你没有时钟,你怎么知道现在是十二点呢?

  而钟表自身呢?许多零件被组装起来之后,你就将它称为时钟。这些组件被拆开卸下之后,你能看见时钟吗?当然不能,你看见的仅仅是一堆零件。“时钟”仅仅是个概念而已,你用它来指那些按特殊方式组装起来的零件。你可以将这些零件按其他方式组装起来,加工成完全不同的形状,但你不会认为这个新形状是“时钟”。“自我”与此相似,它只是按特定方式聚合起来的诸多部分而已。我们可以深入探究,将“自我”拆分成诸多部分,然后,“自我”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莲花的芳香并不属于花瓣、花梗或花蕊。香味属于整朵荷花。同样,你谈论色、受、想、行、识,将它们称作“自我”。事实上,“自我”这个概念仅仅适用于五蕴的完整聚合之中。你仅仅是用“自我”的概念来指五蕴按特定方式的聚合而已。因此,只有当五蕴聚合之时,“我是(I am)”的观点才会存在,但你不会认为五蕴中的任何诸蕴就是“我”。

  假如你将衣服送到洗衣店去洗涤,店员会用各种洗涤剂来清洗衣服。衣服回到你手中时,你也许会发现上面残留着某种气味,于是,你将它放入气味芬芳的橱柜中,之后,清洗后残留的气味就会逐渐消失。同样,当人们始终凝神于五蕴的聚合和分散时,许多事情就会被根除掉。我们就会发现,“我是”的轻慢意识仅仅只是个概念而已。我们名之为“我的”欲望,以及“我本人”表达的观点,都会被连根拔除掉,如同衣服上的气味一般,逐渐消失。

  到此为止,我已经详细地介绍了能够完全专注于禅那的理论和修行基础,还介绍了修持禅那的方法。


{返回 禅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不能在当下深入禅定?(德宝法师)
下一篇:打坐时腿脚发麻该怎么办?(普巴扎西仁波切)
 静坐指导 静坐原则 静坐会不会走火入魔?
 禅修指导一(衍空法师)
 禅修入门(法用法师)
 如何修禅定?(圣严法师)
 静坐指导 静坐原则 为何要学静坐?
 学禅者FAQ
 禅修小贴士(明奘法师 )
 什么是禅修正确的态度?
 观心的方法(观云法师)
 禅定要略(惠空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Listless Fool[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格萨尔王传 第20回 得预言进军门域国闻报警出城探敌情[栏目:格萨尔王]
 半路出家好还是粗衣出家好修?[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争而无争[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此是五百人善知识语[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缘起[栏目:贺继墉居士]
 前行讲记 第一百七十讲 普贤上师言教-依止上师-依师之次第-修学上师之意行4[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佛教舆实验主义(念生)[栏目:佛教与哲学]
 放下妄想世上人性本来清净[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百喻经 20 人说王纵暴喻 The King Was Said to Have Been Reckl..[栏目:百喻经 The Hundred Parables Sutr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