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上最根本的问题
 
{返回 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8

修行上最根本的问题

  今天给大家开示的主题是有关修行上最主要、最根本的一些问题。学佛不能随便,修行不能随便,要如理如法,才能得到佛法的功德和利益。如果不如理如法地学修,不会有任何成就。所以大家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学,如理如法地修,这非常重要。

  修行首先要选择法门,因为如果你所修的法和自己的相续不相应,就不能成就。佛当时讲经说法的时候,给有缘众生传的也是相应法。所传的法和众生的相续相应,众生才会得到利益。相应就是适合、符合。如果法和相续脱节了,所修的法境界高,自己的相续境界低;或者所修的法境界低,自己的相续境界高,彼此有差距,这叫不相应、不符合。

  选择与自己相续相应的法修行,这个非常重要。佛为什么讲八万四千法门呢?就是因为众生的根器、意乐是不同的。法门是平等的,都是让众生脱离烦恼痛苦的方法,都是佛法。但是我们要了解,自己目前处在哪个层次。处在不同的层次,就有不同层次的修持方法。

  佛讲的这些法,总集为三乘次第,就是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这是根据三种根器的众生而制定、传授的。

  现在,很多人都特别喜欢世间的一些利益与福报,每天忙忙碌碌,拼命地追求这些,他们的爱好、意乐都在此处。不求解脱,不求成佛,只求人天安乐、世间福报,这是下等根器的人。要仔细观察自己,自己是不是这种根器?自己的意乐是不是在此处?你所追求的,你的爱好,是不是这些人天的福报,暂时的利益?如果是,你就是下等根器的人。和你相应的法,与你相续符合的法就是佛讲的人天乘。你真想得到这些人天的福报,就要以人天乘的修法来修持,最后才能达到目的,才能成就。

  现在,很多人也在修人天福报,也努力了,也奋斗了,但是并没有达到目的。因为没有按佛传授的方法修,他们采取的方法都不符合佛讲的人天乘的修法,所以连人天的福报都得不到,世间的这些福报反而离他们越来越远。要想得到人天的福报,要想得到世间这些暂时的利益,也需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否则不可能达到目的。

  佛讲的最低等的修行,就是修人天乘。修人天乘也有基、道、果。基就是基础。你想成就人天的福报,也要有基础。什么是人天乘的基础呢?做人是基础。能老老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有好的人品与人格,有仁义道德,是修人天乘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品,不懂得仁义道德,连人天乘都修不了。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道。什么是道?就是成就人天福报的方法。首先要有属于世间的正知正见——深信轮回,深信因果。深信佛讲的六道轮回的存在,三世因果丝毫不爽。在这个前提下,断十种恶,行十种善,这就是修持人天乘的见解与行为。

  首先是身三业:

  不杀生。不但不杀生,反而还能爱护众生的生命。不杀生为断恶,爱护众生的生命为行善。

  不偷盗。不但不偷盗,反而还能行持布施。不偷盗是断恶,做布施是行善。

  不邪淫。不但不邪淫,反而还能受持戒律。不邪淫是断恶,受持戒律是行善。

  其次是口四业:

  不妄语。不但不妄语,反而说谛实语。不妄语是断恶,说谛实语是行善。

  不绮语。不但不绮语,反而还能念佛、持咒。不绮语是断恶,念佛、持咒是行善。

  不离间语。不但不两舌,反而还能化解他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与怨恨。不离间语、不两舌是断恶,化解他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与怨恨是行善。

  不恶语。不但不恶语,反而还能说悦耳语,说好听的话。不恶语是断恶,说悦耳语是行善。

  然后是意三业:

  不贪心。不但不贪心,反而还能修持舍心。不贪是断恶,修持舍心是行善。

  不嗔恨(不害心)。不但不嗔恨,反而还能修持慈心。不嗔恨是断恶,修持慈心是行善。

  不愚痴(不邪见)。不但不愚痴,反而还有正知正见。不愚痴是断恶,有正知正见是行善。

  这些就是断恶行善。大概地讲就是这些,仔细地讲还有很多。断恶以后还要做上供下施等善事。做慈善、做义工也属于做善事。

  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慈善、做义工,这是好事。但是你要知道,你做这些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脱,为了成佛,还是为了世间的利益?现在很多人都在研究怎么做慈善,怎么做义工,但最正确的方法就是佛讲的方法。所谓的人天乘,就是做慈善、做义工的一个正确的方式、方法。按佛的标准来做这些事情,才能圆满,才能成功,否则不会有太大的成就与意义!

  以上就是成就人天福报的方式、方法。这是基、道、果中的基与道。果就是得到了人天福报。在基与道具足的情况下,还要有清净的愿力的连接,才能得到人间的这些名闻利养,将来转世的时候也能投生为人。如果想投生天界,还要有一些禅定功夫、禅定之心,就是属于世间的四禅八定。具足了这些条件与因素,最后才能生天,享受天界的福报。这就是下等根器的修法——人天乘。

  然后还有中等根器的修法,就是三乘中的声闻缘觉乘。知道轮回是苦海、是火坑,只有痛苦没有安乐,想摆脱六道轮回,想超出三界。如果你的意乐、爱好就是求得解脱,得到寂灭,那你就是中等根器,就要选择修持声闻缘觉乘。

  声闻缘觉乘也有基、道、果。它的基础就是希求解脱之心,就是有所谓的出离心,即对轮回、对世间的这些福报没有丝毫的留恋与贪念而希求解脱。如果还有留恋与贪恋,还放不下,就不会有纯正的追求解脱之心。如果没有追求解脱之心,就没有声闻缘觉乘的基础。

  有出离心的基础了,还要有道。道就是方法,能获得声闻、缘觉(罗汉和辟支佛)果位的修持方法为道。是什么方法呢?首先是见解,要破除人我执,要有人无我的智慧。有这样的见解,然后去修四谛、十二缘起、十六行相。四谛就是苦、集、灭、道,十六行相是四谛的分支。

  苦谛就是知道六道轮回都是痛苦的,对这个道理而生起定解。要脱离痛苦,要脱离六道轮回,就要找它的根,剪掉、除掉它的根。比如说有一棵树,将根除掉了,枝、叶自然就死掉了。如果没有除掉根,它将来还会发芽、结果。所以要摆脱轮回,要逃脱三界,首先要找到这个苦根,要除掉这个苦根。轮回的根是什么呢?就是烦恼与我执,也就是集谛。要除掉这些,就要有道,道就是无我的智慧等修法,也就是道谛。通过这些修法断除烦恼,脱离轮回。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境界叫寂灭,也就是灭谛。灭就是果。

  苦、集二谛是轮回的果和因,灭、道二谛是涅槃的果和因。以这样的方法修持,才能达到罗汉的果位。

  缘觉和声闻一样,修的也是四谛、十六行相。最后要成就的时候,不靠外在的一些力量,包括不靠善知识,而是靠自己的觉悟,通过十二缘起,成就独觉(辟支)佛的果位。这就是声闻缘觉乘,是针对中等根器的人而传讲的法。

  最后是上等根器的修法。上等根器的人,不求人天福报,也不是仅仅求解脱,而是追求佛果,想得到佛的福慧圆满的境界与果位。我们要观察,自己是这种根器的人吗?自己的追求与意乐在哪里?自己在追求什么?是不是追求佛果,追求福慧圆满的境界?自己的爱好是不是佛的无漏的功德与智慧?如果自己在追求佛果,自己的意乐是追求佛的这些无漏的功德、福德与智慧,那你就要选择修菩萨乘,修大乘法。

  菩萨乘也有基、道、果。在这里简单地讲,基就是菩提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先要去掉自私自利之心,没有任何自私自利,完全是利益他人,完全是为众生,包括解脱成佛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众生。这样的发心是基础。为了众生而解脱成佛,为了解脱成佛而学佛修行。

  道就是方法,首先要破除人我执和法我执,证悟人无我、法无我的智慧,这是见。和刚才的声闻缘觉乘不一样,这种见解是全面的、究竟的。有这样的知见,然后去修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学处。愿菩提心的学处是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学处是六波罗蜜以及所有的菩萨学处。最后才能成就佛的果位。这就是菩萨乘。

  三乘次第的佛法,是根据三种根器的人而传讲的,九乘次第也是在这里分的。但是九乘次第里没有人天乘,最低的就是声闻乘和缘觉乘,这两个是属于小乘的。菩萨乘分两个,显宗和密宗。显宗就是波罗蜜乘;密宗就是事部、行部、瑜伽部。瑜伽部再分玛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

  我们以九乘次第或者三乘次第来分析、判断自己的相续、意乐、根器在哪里,然后去选择法门,去如理如法地学修,最后才能成就。

  我们现在学修的是大圆满法。我们今生今世遇到了如此殊胜的法,遇到了最高深的法,这不是偶然的机遇,是宿世修来的福报啊!如果没有福报,没有这个缘分,不可能遇到大圆满法,也不可能学修大圆满法。我们既然遇到了大圆满法,而且对大圆满法有信心,还能学修大圆满法,就说明我们不是一般的根器与意乐。

  我这样详细地讲,你按此去对照,肯定会发现自己有很多很多不足,然后去调整。如果你认真去调整,很快就能调整过来。然后认认真真地学修大圆满法,很快就能圆满。

  你已经遇到了这个法,而且有学修的机缘,你对这个法有信心,或者你已经决定了要学修这个法,就说明你有这个根器,有这个缘分,有这个福报。所以一定要珍惜,不要怀疑自己,不要怀疑这个法。如果你还怀疑自己,还怀疑这个法,说明你不适合修大圆满法,你不是大根器者。如果你有信心,你能认真、坚持学修,一定能成就。其实成就并不难,我们就是信心不足,心不稳定,坚持不下去,然后离解脱、成就越来越远。所以大家要明白这些,然后坚定不移地学修符合自己相续的法,一定能成就。


{返回 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以皈依来转折自己的人生
下一篇:学佛的重要性
 苦集灭道
 关于八关斋戒的开示
 是心即佛
 在网上得到上师的传承,与在上师面前得到传承有什么区别?
 出离心与菩提心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修大圆满法?
 依止两位以上的上师是否有过失?
 没有灌顶,可以看密法的书吗?
 学习佛法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怎样才算得到了上师的摄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随喜[栏目:法藏法师]
 佛陀的正觉,对感受的理解[栏目:印度内观研究所]
 9. 长生鼠转世[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华严》所载的中国佛教名胜[栏目:观清法师]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三十一 于无所得法 心能忍[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四课 佛教对经济的看法[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六册]
 《地藏经》和烟供超度的力量大吗?[栏目:海涛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