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六)应时时处处忆念上师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0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六)应时时处处忆念上师

  我们有时在讲法过程中会复次宣说一些修行的要点,是希望信众能够将导师所传讲之教言铭记于心并能依教奉行。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曾经说过,教法真正的妙力就在于它能直指你的错误,令自己的过失完全呈现,这才是教言真正深刻之处。

  在依止导师方面也是如此。世间人寻找一生的伴侣尚且谨慎而行,我们为了能获得生生世世的快乐,依止导师更需谨慎为妙。一旦我们依止了一位具德且具缘之导师后,就应遵循导师的教言而修学,如是修学的意义非常广大。

  由于现前末法时代众生福德浅薄之故,诸多高僧大德一个接一个地在我们面前示现涅槃。虽然他们在法界之中依然时时刻刻摄受加持着众生,但对于许多信众而言,从初次开始进入佛门直至今天,能够在一位真正的善知识座下听闻教法的机会越来越稀少。因此由于不懂诸多佛教理趣而不知不觉当中造下了一些恶业,所以平时多念一些金刚萨埵心咒或百字明非常重要。

  从另一方面而言,导师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因此依止一位具德且具缘之导师后,应时时敬礼上师。敬礼可以分为外内密三种敬礼,具体内容上节课已做宣讲,现做一些简述。

  平常谒见导师或将导师观于面前而作顶礼,是为外相顶礼。当我们修上师瑜伽导修时,尽可能在境心分不开的状态之上顶礼称为内相顶礼。密相敬礼是指当内心圆满实证见解时,即为真正之顶礼。如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的《上师瑜伽导修》仪轨中所言:“啊!本来自显之上师。”此处即指心之本性。当圆满实证本性之时,内心即为真正的上师。因此我们应该时时不离上师而做祈祷为妙。

  当然,不仅平常在座上要时时祈祷上师,座下时时忆念上师也非常重要。吃饭时可以将上师观想于喉间,自己所享用的一切美食皆供养上师,乃至饭前念诵一些上师祈祷文也非常善妙。晚上睡觉时将上师观想于自己的心间而进入睡眠,则有助于我们在梦中转变梦境而获得自在。因此无论座上座下,我们平常的修行时时处处都没有离开上师瑜伽。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五)为何要依止具德且具缘之导师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七)珍惜密法 精进修行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二)如何理解显密差异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七)八无暇之内无暇
 圣者言教 第一课(三)讲解《圣者言教》之缘起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七)依教奉行才能保证传承清净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四)语之要义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六)不善业之不与取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二)调伏内心才是真正的胜利
 圣者言教 第七课(八)密法于根机不相应者应保密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二)总说人道根本痛苦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七)特障饿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十二)为什么对佛法生起信心那么难[栏目:圣者言教]
 用心念佛[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尊重信仰 包容族群 博爱生命——世界宗教博物馆创始人释心道访谈[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华雨集第四册 三 中国佛教琐谈 八 还俗与出家[栏目:印顺法师]
 宣隆大师传 26、迦韦大师与被誉为三果的杜维邦女士会面[栏目: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中国佛教伦理及现代意义(方立天)[栏目:佛教与伦理]
 解脱之道讲记 b29 佛教之涅槃观[栏目:体方法师]
 证龟成鳖[栏目:圣严说禅]
 了别与显现[栏目:周贵华博士]
 清净道论·序品[栏目:阿含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