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石家庄刘东亮居士
 
{返回 大音希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6
答石家庄刘东亮居士

  东亮仁者慧眼:

  11月6日信已收悉。兹复如下:
一、知拙作准备再印,固是好事,但一切随缘,仁者勿过于操心。知《随笔》将于明年在《禅》刋刋出,藉供大家参考,一得之愚,或者不无小补也。某居士处已电告一切。
二、修行之事,总在见缝插针,越忙、越麻烦,越要定力应付,能边修边做,便能应付宽绰,应知忙碌艰巨处,正我练心处。
三、淫欲习气,根深难治,因生生世世,未尝离此,我在《随笔》上也有讲到。 您的现状与种子翻腾亦有关系。求进之心愈切,则种子翻动愈烈。对治之法,不外观亲、观怨、观不净,实际上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一转念间,即化为乌有;以平常随时观察,所谓美色动人,实际上是血肉和合,外面仅是薄皮遮盖,若去薄皮则污臭、垢秽,便不欲见闻,所谓因缘和合,莫非假相,处处回光返照,刹那归空,受用不浅。打坐、观心都有助于习气消除。故宜忙里偷闲坐六字大明0.5—1小时( 六印一咒,暂时不坐亦可),便能增加定慧力,加强控制力量。但在家居士佛制只断邪淫,不断正淫,也是一种方便办法,由节制到平淡时,进一步渐趋于断,否则很可能造成夫妻反目、家庭不和,故须善巧应付为宜。过分敌对,于理或当,于事不宜。
四、今后弘法利生,渐趋于居士佛教,虽有少数出家,作为住持三宝,但以居士为重,特别是知识阶层;且大慧禅师说过:在家修行得力且二十倍,以练心、转心,也以在家磨炼机会较多,但须善用其心。净慧、智敏二大德皆菩萨再来,广利有情,深为赞仰!
五、萧居士欲大动干戈,一切随他,我年老,无能为力,闻谤不辩,借以练心,不亦善乎?!
六、某居士欲求心密法名,其实都是一样,为满其愿,取名“智元”,智中之元首也;仁者名为“智亮”,智慧光亮,无幽无照也,仁者以为如何?斋名为“涵芬阁”,“芬”即芳香,表示佛法之香光庄严。可以吗?
七、一般来说,诸法各有不同印咒,依法修持比较好,如六字大明咒,结“大莲华印”;心中心法结六印;随心陀罗尼[略,编者注。],(仁者所谓“大随求咒”即我说的“随心陀罗尼”)这样比较如法。亦可如元音上师所说,以一个手印持许多咒,因为手印和咒可以分别起加持的作用。复颂定慧具足!

  愚朽恒志拜启

  2001年11月16日

   

  东亮仁者:
前函附上拙书,谅已收到。拙写《随笔》在末页上有临济禅师三句话,这三句话实是云门禅师所说,且内容亦不甚重要,现决定请仁者在原稿上将这一段删去、取消,不予刋载为要。
萧平实先生,寄给我《宗门正道》一书,批评许多大德外,亦批评我,让他去骂吧,不需“应战”。顺颂法喜!

  恒志合十

  2001年11月27日

   

  东亮仁者: 略申管见如下:
就体而言,第八识和第六识“本是一精明”,实是同体,但前五识、第六、七、八识各用有其用,不能互代;而且,前五识是非审非恒;六识是审而非恒;七识是亦审亦恒;八识是恒而非审。故就用而言仍然有别。这是对的。

  宗门和教下虽原意、侧重面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仍应融通,故宗下见性之后,须学《楞伽》,六祖也有“五八六七果因转”之语,所以说“相宗各书,弘法利生者,势在必读……”。
佛法“唯证相应”,悟前悟后领会程度,截然不同。未悟前虽有“理解”,但如盲人摸象,执此忘彼,因执著未消,理解不可能全面。悟性以后,不但易于领会,而且所说,“如数家珍”。故明悟自性,不但为学佛之要领,也是读经之先决条件。略说如此,希为参详。
另外,“从地狱到天堂”写得不错,很生动,总的观点是:“一切唯心造”,这是符合《华严经》偈所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所谓“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亦是此意。
目昏、事忙,不一一。我的《随笔》已看到,关于“云门”误写“临济”三句话(在将近末后),这次文中尚未载及,以后请把这一则删去,为盼!此颂定慧双修。

  愚恒志

  2002年1月9日   


{返回 大音希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河北许洪亮居士
下一篇: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徐恒志居士就萧平实之著作答刘东亮居士书(选自心灯文库)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肥城众弟子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元音上师告诸方学人信
 大音希声 三、附编 弥陀大法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河北许洪亮居士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温州林军居士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温州妙果寺达照法师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青岛金慨夫居士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真明居士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崔博居士
 大音希声 三、附编 太虚大师答徐恒志问(二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唯识与唯了别——一个“唯识学”基本问题的再诠释[栏目:唯识学研究]
 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城市是宗教走入豪门贵胄之中的桥梁[栏目:金易明教授]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教育净人心[栏目:人行道]
 没有灌顶,可以看密法的书吗?[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七 第五十章 无色四天与修罗[栏目:楞严经白话解]
 听说佛光山有一个佛教界也是台湾首座的黑花岗石碑墙,镌刻有百幅名家书法字画,当初为何会有这样的建筑构想..[栏目:问星云大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保唐无住的禅学思想探究[栏目:道坚法师]
 不懂经,不打坐,不开悟,给亡魂诵《地藏经》有用吗?[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