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鹤壁妙悟居士
 
{返回 大音希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3
答鹤壁妙悟居士    

  妙悟仁者:

  函悉。照片亦收到,甚谢!仁者虚心求法,期了大事,十分难得!

  佛法大事,首在了悟本来,悟后知自性本净,有相皆妄,于事上处处磨练,打扫无始来之深潜种子;业种渐消,理事相融,至此心光渐露,寂而照,照而寂,用功扎实,渐成一片,虽不变而随缘,虽随缘而不变。正如明镜照物,寂然不动而照用无尽,光明遍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用功至此,何有生死,不生不灭,湛然常住矣。略述要旨,以备修证。复颂寂照。

  愚 恒志 合十

  11月1日

   

  妙悟仁者慧眼:

  5月9日函收悉。

  一、仁者觉察到:“以前种种知见,原来都是执著而已”,不错!对在世言为“人我执”,对出世言则“法我执”,执我、执法总是“妄想颠倒”。佛成道后喟然叹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妄想、执著”四字为众生的大病根。

  二、诸佛菩萨无住生心,荡尽妄念,以证体;有体必有相、有用。普贤大士十大愿王,乃大士“无住”后所生的心,此心包括清净心、誓愿心、慈悲心、六度四摄心、上求下化心。若无此等心,岂不成断灭?而所证之体亦将成为顽空、断灭空耶?“无住生心”正是真空妙有,体用如如也。(弥陀四十八愿、药师十二大愿,无不如此。)

  三、“慈悲”乃自性本具之“相”和“用”,与情见不同,前者不系缚,不污染;后者缠缚、贪著,不得自在,乃两者的分界线。证此性故,度尽众生而无所度,妙用纵横而无所著。佛性之妙如是如是!

  四、不但我每无言说法,山河大地、黄花翠竹尽在昼夜说法,仁者曾闻到乎!?

  五、“心密”修持要领,将于今后增订的《般若花》上以书信方式略叙了,以法供养一切同修,今年三季度将可出版,仁者有缘必能得之。草颂定慧圆明。

  恒志 拜启

  5月16日 


{返回 大音希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鹤壁智俊居士
下一篇: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南京某居士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南通秦居士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烟台范业信居士
 大音希声 三、附编 般若为导 总持为法 净土为归——纪念当代佛教大德徐..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西安某心密行人
 大音希声 编后记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哈尔滨张春喜居士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温州金龙居士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某气功学者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上海崇明三佛讲寺常济.乘一法师..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鹤壁妙悟居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持戒、念诵功课[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靠书本能不能学到佛法、修出成就?[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佛教的时空观 第二篇 空间(须弥纳芥子 微尘容虚空)[栏目:佛教的时空观]
 《阿弥陀经要解》略注 序分[栏目:智随法师]
 信仰的选择(白云禅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入出息念 第四节、经文浅释[栏目:玛欣德尊者]
 道友篇 第二章 生活的指南[栏目:佛教圣典]
 苦难之地修悲心[栏目:传喜法师]
 The Great Renunciation[栏目:The Buddha, His Life and Teaching]
 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