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宝之始
人人要省思启动初心,立大心、发宏愿,常有一句话说「修行如初,成佛有余,人人是不是有常常反省,当初想要修行那时候的初发心,那时候我们有立大心、发宏愿,人人真正坚切的心,修行不是为自己,我们还要去烦恼、度众生,我们要守住这念心,要依教奉行。
所以在佛陀时代,发心出家的很多,有多少?万二千人,在法华会上聚会在一起,而且举列出他们的名字,其实在我们诵的每一部经,差不多常常都会看到这些名字,想一想,万多人,能够举列众所知识,所以这些人都是各人有优点。
隐能则各具一德,这些人不是只有,「多闻第一」、「智慧第一」,不只,他们有多能,但是把它隐起来,举出他的特色。
比如说我们要编一本书,这本书的开头要先会写,要有才华,他的才华,不断纪录编写,会编写的人,不一定会美编,不一定;会美编,也不一定会排版,会排版也不一定会印刷,所以人没有全能。
但是人都知道,一本书要有这样的经过,人人都知道,但是真正他的专能,他的专长就是一项,所以各具一德;意思就是说,修行的过程中,样样都很好,但是其中有一项更突出的长处,所以佛陀会特别,「某某人是什么第一」。
所以我们再接下去的经文,开始就能了解,他所修得到的德,专长是什么?所以「随其之偏好精修」,他的兴趣在哪里?随他的兴趣,他的专长,显出他的优点来,所以这就是显示那个德而提名。
省思启动初心
立大心 发宏愿
依佛教信受奉行
隐能则各具一德
随其之偏好精修
显示其德而提名
所以我们会举出众所知识,声闻、比丘众的原因,还有其他,比如说,第一,比丘出家,形同佛仪,出家,圆顶,着了出家的衣服,三衣一钵,那时候佛陀在世时,大家都是落发了之后,身上穿起来的就是袈裟,有三衣一钵,佛陀也是一样。
每一天僧团出门去托钵化缘,去和人群接近,让人人知道,这是佛的教团,已经觉悟的觉者的教团,弟子看起来和佛很相似,不论是穿着,或是行住坐卧,都是学佛如佛戒,所以和佛的生活都一样;所以形同佛仪,学佛就是要学佛陀的威仪。
第二是常随众,常依佛住,那就是常常跟在佛陀身边,周围的弟子,这叫做「常随众」,常依佛住,跟着佛陀到哪里,都有这些人到哪里去,所以依佛住。
第三,令诸菩萨与声闻众,舍离我慢,因为佛有四众弟子,或是七众弟子,不离出家二众、在家二众,出家二众也有声闻比丘,声闻就是初发心,闻声得道,比丘出家之后,依照佛陀的教戒修行而得道,这不管是声闻、比丘,他们若能有那个心得,那就是证果了,那就是阿罗汉。
所以不管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之间都是内修自治,内心时时要修,修德,然后不断顾好这念心,这叫做自治,这就是出家众要依照佛戒。
但是菩萨有出家的菩萨,有在家的菩萨,菩萨就是发大心,除了内心清净之外,他能立大愿,走入人群去度化众生。
但是在家的菩萨出众入群,有的就会贡高我慢,但是出家的菩萨,出家发大心,他能时时将内心所有的烦恼,贡高我慢都降伏了,已经尽诸有结,心得自在,进出心很清净。
所以众所知识,这些大阿罗汉,能使这些在家菩萨,这样舍离我慢,因为声闻、比丘,他们都现出家相,他们的内心清净,外行弘愿,使在家人,哪怕他是发菩萨心,但是他也要尊重出家人。
这就是要让在家菩萨,降伏他们的我慢,所以这已经在经文的前面,开始佛要讲经,就有这些常随众,举列出来的这些名字,大德的修行者,都已经内修外行,已经是心清净了,立弘愿了,所以能降伏在家菩萨的我慢心。
一、 比丘出家 形同佛仪
二、 此常随众 常依佛住
三、 另诸菩萨 于声闻众 舍离我慢
所以,举列出来这些人,就是上首,就像现在说的每一班有班长,僧团一样要有带动的人,所以上首次序就有名次叫出来,这样的意思。
像是阿若憍陈如,在这部经开头要举列众所知识,这些阿罗汉的名字,那就是阿若憍陈如就是第一个,为什么在这部经,会以阿若憍陈如为第一位?因为他是僧宝的开始。
佛陀成佛之后,佛法要宣导让大家能了解,从哪一个地方先起步?他思考了,有五位随他出家在外面修行,一段时间就是离开了,这五个人,应该就是我要首先度化的人,佛法最初,转四谛*轮,苦、集、灭、道,这么简单的法,但是为五个人要说三次。
因为第一次说了后,第一个人说我了解了,这个法要从自己的心开始,人生是苦,因为苦,我们要来探究苦的原因,所以了解这个苦谛;苦谛的开头要如何去体会?他都完全了解了,知道苦集灭道,最重要的要修行于道;阿若憍陈如,他是第一位了解的。
其他的人了解吗?其他的人不太能彻底,佛陀再说第二轮了,同样的苦、集、灭、道;再来,了解了吗?其他两个人知道了、了解了;另外还有二位,了解了吗?稍微知道,还不是很彻底;那时佛陀第三次再说苦、集、灭、道。
所以光是一个四谛法,为五个人讲三次,这就是三转四谛法;在鹿野苑里面为这五个人说法,所以当时五个人,都接受了佛陀的教法,觉悟了,那时僧宝成就,佛法成就,大觉者佛陀也已经成就了。
所以佛法僧三宝,就是在鹿野苑中,佛陀为五比丘所说法,第一个能接受佛法,彻底了解的那个人,就是阿若憍陈如,阿若憍陈如名字译为,就是「了解」的意思。
至于诸有名上首次序
亦各具有意义
如阿若憍陈如
为僧宝之始
五比丘中最初
「阿若憍陈如」
译了解之义
于佛法最初了知也
所以在《法华经》,他举为第一名,《法华经》最重要的,就是要人人能够了解,内心彻底了解,这样才有办法从内心清净,再立大愿,回入娑婆人间去度化。
所以在这部经,希望人人都能了解,阿若憍陈如举列为第一个,叫出他的名字,其实,阿若憍陈如,就是摩耶夫人的弟弟,这就是母系,母亲的亲族。
那时候些悉达多太子出家时,他的父王很担心,派人去追,希望能够劝回来,所以派出他的长辈,舅舅,就是悉达多太子的舅舅,也就是摩耶夫人的弟弟二位,就是阿若憍陈如及十力迦叶,其中还有三位就是父系,阿湿波,还有跋提,还有摩诃男拘利,这三位就是父亲这一边的系族。
所以这五位,都是悉达多太子最亲族的长辈,虽然去追太子,希望他能回来,怎么讲都没有办法,出家心志已定,只好这五位就追随太子,一方面是保护,一方面也是跟着他修行。
阿若憍陈如
乃摩耶夫人之弟
并十力迦叶
为母族二人
父族三人者
一、阿湿波
二、跋提
三、摩诃男拘利
五人承王命入山
侍佛修道不耐苦
遂舍佛往鹿苑修异道
佛成道矣 先住度之
初转即悟客尘故
虽然有一段时间,这五位与看到佛陀在苦行当中,突然间转方向接受牧女的供养,所以误会了,以为太子的道心已经动摇了,所以这五位就舍离太子,离开到鹿野苑,修行其他的道法,但是太子觉得所求的法,不是很彻底的法。
这五个人既然舍去,他能身心自在,所以继续到苦行林,菩提树下修行,三七日中思惟,不论是降魔等等,心灵的省思,反省过去的生活,思惟修行的方向,那个心非常透彻宁静,所以他降伏了,种种心灵上澎湃的魔,烦恼已降伏之后,忽然间夜睹明星,一切烦恼全都放下了,心灵完全明亮起来。
这就是佛陀离开了这五位,真正地用心内治,内修自治,把所有的魔军,魔就是烦恼,完全杀除,所以我们开头都说杀贼破魔等。
这就是自己内心的烦恼,你愈是宁静下来时,烦恼在内心的脑海中,好像波涛一样,不断一直涌现出来,这有很多很多心灵上的思考,一阵一阵涌上,他一一降伏掉,这叫做破魔。
所以魔能破掉,即生菩提,所以我们常说一句话,烦恼即菩提,若没有很多烦恼,不经一事,如何能长一智,所以我们要知道烦恼来时,要靠我们的智慧,要靠我们的毅力,好好省思,所以希望人人时时要多用心。